宇宙年齡138億歲,而宇宙直徑上千億光年,難道大爆炸超光速n倍?

2020-12-06 宇宙新思維

宇宙大爆炸的速度的確是超光速的,光速限制原理管不了它,因為這個爆炸不是普通意義上物質的爆炸――物體的碎片向四面八方運動。這個爆炸是空間的爆炸,是空間向四面八方的擴張運動,不是物質在空間的運動。

宇宙空間的膨脹

嚴格說起來「爆炸」這個詞並不精確,應該說是「膨脹」。時間是一維特殊的空間,而時間總給人運動流逝的感覺,因此空間必然也應該是運動的,這個運動就是膨脹,膨脹是空間的本質屬性,空間因膨脹而生。應該說沒有膨脹就沒有空間,換句話說宇宙一旦不膨脹了,那空間也就消失了。

這個宇宙的空間都是由「奇點」膨脹出來的,宇宙誕生多少年,空間就膨脹多少年。

奇點大爆炸

最新科學表明宇宙已經138.2億歲,空間也已經膨脹了138.2億年了,如果一直以宇宙中物體運動速度的最高速――光速來膨脹,宇宙的直徑也不過是138.2x2=276.4億光年,可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卻高達930億光年。顯然這個空間膨脹速度超過了光速,這是毫無質疑的。對於這個問題,人們用哈勃定律來解釋,並用現在的哈勃常數計算出結果:宇宙中每隔326萬光年,星系的退行速度(就是空間膨脹速度)就增加大約67.6千米/秒。這樣算下來任意相隔大約140億光年左右的距離,空間的膨脹速度就超過光速。這意味著宇宙空間的每一點都在膨脹,宇宙不存在中心。這些話的含義如果拿我們銀河系來解釋是這樣:與我們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就是大小麥哲倫星系和仙女座星系,其中和仙女座星系相距僅250萬光年,

現在的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

根據哈勃定律計算可得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互退行速度理論值僅為52千米/秒左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據美NASA說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將於37.5億年後相撞,

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在37.5億後相撞

因為它們同屬一個本星系群,不但不相互退行,反而在相互引力下越來越近,不管怎麼說,它們相互的速度並不大。)。而在距銀河系140多億光年的河外星系看來,我們的銀河系正在以光速退行。這充分說明宇宙每一點都在膨脹,距離越遠,積累起來的相互膨脹速度越大。

按照上面的結論,我們再來算一算現在可觀測宇宙最邊緣處的「爆炸」速度是多少?直徑920億光年,那距我們最遠不會超過460億光年。用140億去除,這樣算下來得數為3.2左右,也就是說可觀測宇宙邊緣的「爆炸」速度可達3.2倍光速。

可觀測宇宙

相關焦點

  • 宇宙年齡138億年,直徑930億光年,宇宙膨脹超光速了嗎?
    【宇宙年齡138億年】目前對於宇宙演化的主流科學觀點就是奇點大爆炸,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遠古時期大家都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無限的平板,而非是在一個球體的表面,而隨著地心論、日心論的更替,我們的宇宙觀逐漸變化了,從太陽繫到銀河系,最後再到本星系群、室女座星系團等等。
  • 為什麼宇宙年齡僅138億年,而整個宇宙直徑卻有24萬億光年?
    ​根據現代宇宙學,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創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138億年過去了,宇宙的直徑膨脹為930億光年,膨脹速度為光速的3.37倍,這與相對論所說的光速最快不矛盾嗎?宇宙的半徑不應該是「宇宙年齡×光速=138億光年」嗎?
  • 宇宙年齡138億年,為何直徑卻有930億光年?
    宇宙全景圖雖然人類至今不知道宇宙是怎麼來的,但是對於宇宙的起源建立了一個比較系統的理論,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從大爆炸開始的那一刻開始宇宙就誕生了,如今距離宇宙誕生已經過了138億年,也就是說宇宙已經138億歲了,除了宇宙起源之謎以外,宇宙的另一個謎團同樣激起科學家們濃厚興趣,那就是宇宙大小之謎
  • 宇宙才誕生了138億年,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卻達到了930億光年?
    但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又提出,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如果說光速是宇宙速度的上限,為什麼138億年後,宇宙的大小不是138億光年的半徑範圍?這中間是否存在矛盾?首先我們要從宇宙的誕生開始說起。科學家經過長期對哈勃常數的測算加上微波背景輻射的共同測算,得出宇宙的年齡為大約為138.2億歲。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卻有930億年,遠大於138億光年。
  • 宇宙年齡僅138億年,但直徑卻有24萬億光年,為什麼會超光速?
    根據現代宇宙學,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創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138億年過去了,宇宙的直徑膨脹為930億光年,膨脹速度為光速的3.37倍,這與相對論所說的光速最快不矛盾嗎?宇宙的半徑不應該是「宇宙年齡×光速=138億光年」嗎?
  • 宇宙年齡僅138億年,但直徑卻有24萬億光年,為什麼會超光速?
    根據現代宇宙學,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創生於138億年的奇點。138億年前過去了,宇宙的直徑膨脹為930億光年,膨脹速度為光速的3.37倍,這與相對論所說的光速最快不矛盾嗎?宇宙的半徑不應該是「宇宙年齡×光速=138億光年」嗎?事實上,無論是宇宙大爆炸理論,還是相對論,都是科學界廣為接受的理論,這兩者並不存在衝突。而且宇宙的直徑並非930億光年,也不是138億光年,而是至少達到24萬億光年。930億光年只是可觀測宇宙的大小,地球位於這個範圍的中心。
  • 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卻達到930億光年
    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930億光年? 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常常看到,宇宙年齡138億歲,卻有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於是很多網友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
  • 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卻達到930億光年?
    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930億光年?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常常看到,宇宙年齡138億歲,卻有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於是很多網友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宇宙大爆炸也就是誕生才138億年,而根據相對論,物體移動速度無法超過光速,那麼為什麼現在所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卻能達到930億光年?現在普遍認為,我們這個宇宙是從一個奇點爆炸出來的,那麼就會有一個中心點,作為起點,開始向四面八方迅速擴大,就像吹一個氣球。
  • 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卻達到930億光年
    宇宙誕生138億年,為何直徑930億光年?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常常看到,宇宙年齡138億歲,卻有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於是很多網友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宇宙大爆炸也就是誕生才138億年,而根據相對論,物體移動速度無法超過光速,那麼為什麼現在所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卻能達到930億光年?
  • 宇宙年齡是138億年,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20億光年?
    這並不矛盾,原因是宇宙從誕生到現在,一直處於動態膨脹當中;在光速不變的前提下,宇宙膨脹將會導致光線要走更遠的距離才能抵達觀測者。根據宇宙大爆炸的演化模型,我們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暴漲,宇宙從一個半徑無窮小的點膨脹為如今的宇宙,由於光速不變,於是以任何一個點為中心,較遠距離上發出的光線將沒有足夠時間到達地球,於是才有了可觀測宇宙的概念。
  • 宇宙年齡是138億年,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20億光年?
    根據宇宙大爆炸的演化模型,我們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暴漲,宇宙從一個半徑無窮小的點膨脹為如今的宇宙,由於光速不變,於是以任何一個點為中心,較遠距離上發出的光線將沒有足夠時間到達地球,於是才有了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可觀測宇宙:指以觀察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內,所有物體發出的光都有足夠時間到達觀測者,也稱作哈勃球體。
  • 宇宙年齡138億歲,半徑卻有465億光年,這裡面有什麼矛盾嗎?
    科學界對宇宙年齡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共識,138.2億歲只是一個比較廣泛的認可,但近來測得的哈勃常數值變化較大,因此宇宙年齡測算頗有爭議。2019年9月德國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效應測算出的哈勃常數為82.4km/(s.Mpc),如果根據這個數值來推算,宇宙的年齡只有114億歲,這樣就年輕了20多億歲。
  • 年齡138億歲,直徑930億光年,你所了解的宇宙真是這樣的嗎?
    宇宙真是像你了解的那般嗎?直徑930億光年,年齡138億歲? 現在人類已知在宇宙中光速是最快的,而且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8億歲左右。肉的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
  • 宇宙年齡138億年,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光速最快,這不矛盾嗎?
    我們在談論宇宙的空間大小和時間概念時,經常會提及或者看到宇宙年齡138億年和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年,這兩組數字都還有「億」這個字眼,都是表明宇宙時間發展演化特徵的標量,按理說宇宙向外膨脹,即使給它最快的膨脹速度光速,宇宙的可觀測半徑也會只有138億光年呀,但是為何會有直徑930億光年這麼大呢
  • 為什麼宇宙只有138億歲, 直徑卻有920億光年?
    大爆炸理論目前最主流的宇宙模型,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隨後宇宙不斷膨脹,到現在可觀測宇宙的直徑至少已達920億光年。可觀測宇宙原則上是宇宙的一部分,在觀察上受到有限的光速與宇宙年齡的影響。
  • 138億歲的宇宙卻有920億光年的直徑
    宇宙誕生至今只有138億年,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宇宙的直徑卻有920億光年,如果從宇宙誕生算起,不應該也只有138億光年的距離嗎?這又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科學家們搞錯了呢?數據的由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關係,狹義相對論並沒有解釋膨脹的速度。
  • 138億歲的宇宙卻有920億光年的直徑
    宇宙誕生至今只有138億年,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宇宙的直徑卻有920億光年,如果從宇宙誕生算起,不應該也只有138億光年的距離嗎?這又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科學家們搞錯了呢?而宇宙膨脹所帶來的效果就是,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的增加,這一點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被天文學家哈勃所證實,他通過觀測發現,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其退行速率越快,大約是每隔326萬光年,速率就會增加每秒70公裡左右。
  • 138億歲的宇宙,可觀測直徑930億光年,這與光速極限原則矛盾嗎?
    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常常看到,宇宙年齡138億歲,卻有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於是很多網友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簡單的回答,就是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但很多科普文章又強調,光速每秒約30萬千米,是宇宙中最高速度,任何物體不得超越。這樣有人就更疑惑了,這豈不矛盾嗎?難道科學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隨意亂點鴛鴦譜?
  • 138億歲的宇宙,可觀測直徑930億光年,這與光速極限原則矛盾嗎?
    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常常看到,宇宙年齡138億歲,卻有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於是很多網友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簡單的回答,就是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但很多科普文章又強調,光速每秒約30萬千米,是宇宙中最高速度,任何物體不得超越。這樣有人就更疑惑了,這豈不矛盾嗎?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是啥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幾萬億光年嗎?
    一,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和目前的大小題目中說的整個宇宙的直徑930億光年,實際上這只能叫「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觀測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包括目前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所有物質,因為沒有任何物質傳播的比光快,所以在宇宙年齡範圍內,任何距離我們比光傳播的更遠的物體都不能被探測到,因為它們發出的光還沒有到達我們的探測器,一句話,可觀測宇宙就是由於光速限制而目前能看到的範圍相對應的現在的宇宙區域。因此可觀測宇宙的大小與宇宙年齡有關,隨著宇宙年齡的增大,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還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