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第一筆帳是生產帳,我們基本上能算得清;而第二筆帳,我們只能算得清其中的部分。處理塑膠袋,填埋也好,銷毀也好,所付出的人力等其他費用,我們有帳可查。而填埋或者銷毀都會對環境產生汙染,這個汙染所產生的成本,我們卻無法算清。
「3隻小小的塑膠袋能夠汙染10餘平方米的土地,需要上百年時間才能被土地吸收。」環保部門的這句話,應該成為我們拒用或減少使用塑膠袋的環保使命。
一隻袋子的兩筆帳
A 生產一隻袋子需要多少錢?
從今年6月1日開始,對於市民來說,塑膠袋就不再是「免費的午餐」。「塑膠袋一收費,按照現在的用量,生活支出肯定增加。」家住鼓樓烏含巷的王晴算了算。事實上,在《通知》發布後,市民感興趣的不僅僅是6月1日以後為了買塑膠袋多花費多少錢,對於一直以來在生活支出中處於「隱形」地位的塑膠袋的生產成本,不少市民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家庭帳:以後可能每月要花26元買塑膠袋
在從事外貿工作的張彤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張媽媽是「財政總管」,並負責家庭的採購工作。在張媽媽的時間表中,每天上午去菜場買菜,每周要去2-3次超市。「去一次菜場隨便買買都要拿回3-4隻塑膠袋。」張媽媽盤算著,至於超市嘛,去一次也要拎回3隻以上的塑膠袋。「每個月,菜場裡的袋子至少要用個百來只,超市裡的袋子也要用30隻以上。」張媽媽有點咋舌,除此之外,水果等不少物品也都要用塑膠袋提回家。
眼下,菜市場裡提供的輕薄型塑膠袋每隻0.05元,超市提供的塑膠袋平均成本則在0.1元左右,如果以後這些塑膠袋按現在的成本收費的話,張媽媽每個月花掉的塑膠袋在8元以上。眼下,張媽媽提的大多是壁厚在0.011-0.020毫米的超薄塑膠袋,而《通知》規定,從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目前,壁厚在0.025毫米的塑膠袋的市場報價在0.2元左右。如此計算,張媽媽將來每月可能要為購物產生的塑膠袋花費26元以上。
成本帳:袋子越厚成本越高
不同厚度的塑膠袋,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價格差?以長55釐米、寬30釐米的塑膠袋為例,寧波市永發塑膠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雪明給記者算起了成本帳。
●超薄塑膠袋:0.086元左右
生產塑膠袋的主要原料低密度聚乙烯樹脂每袋價格在350元,重25千克,一袋原料可以做5000個壁厚在0.011毫米、重5-6克的塑膠袋;企業的人力成本在16-17元;廠房、電費、稅收和利潤等費用,5000個袋子約消耗80元。因此,該規格的超薄塑膠袋售價一般在0.086元左右。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都是超薄塑膠袋。
●0.025毫米厚:0.2元以上
同樣規格的袋子如果壁厚在0.025毫米,每個袋子的重量將增加到12-13克。同樣生產5000個袋子的話,原料要增加近2.5倍。由於生產速度較慢,人力成本要增加到30元,也因此使得廠房、電費、稅收等費用增加至160元。因此壁厚在0.025毫米的塑膠袋,一般市場定價在0.2元以上。
●完全可降解塑膠袋:至少0.7元
《通知》發布後,劉雪明專程請了一位美國的博士,生產完全可降解的塑膠袋。只需12個月,這種塑膠袋就可以在光合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劉雪明說,這種塑膠袋的生產原料是植物性的,從美國一家公司進口,一噸進價在4萬元人民幣,而現在所用原料的進價一噸只要1.4萬元。生產原料貴了3-4倍就意味著產品售價也要高出3-4倍,因此這種可完全降解的塑膠袋每個銷售價格至少要在0.7元以上。
記者在一樓的生產車間看到了試製出的產品,塑膠袋呈半透明狀,手感頗為順滑。「現在也是剛剛在起步研究,國外也需要這種產品。」劉雪明說,雖然生產技術上有一定難度,機器也需要重新調試,但這種塑膠袋推廣起來的最大難點就在於原料進價過高企業壓力較大,售價過高消費者也很難承受。
業內人士分析說,目前寧波市塑膠袋生產企業40-50家,上規模的也僅7-8家。
劉雪明說,以前利潤還不錯,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B 處理一隻袋子需要多少錢?
1月18日清晨,寧波火車南站購票廳大門口中。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位男性旅客吃完食物,將手中的白色塑膠袋扔在了地上。一陣寒風颳過,白色塑膠袋翻滾著向馬路飄去。正在掃地的女保潔員陳阿多見狀,緊追幾步跟上飄移的塑膠袋,將其掃入簸箕,倒入停在一旁的垃圾清運車中。此時,垃圾車已裝滿,其中大多是各種顏色的塑膠袋。
市六區日產垃圾2850噸,一成多是塑料
陳阿多是寧波海曙環衛所海發組的組長,她所在的班組有32個人,負責馬園路、南站等10多萬平方米區域的衛生。每天,她和同事都要在這些區域清掃出30車左右的垃圾,其中塑膠袋佔的比重非常大。
「我們這個班組,共有14輛垃圾清運車,每輛垃圾車平均要送2趟,基本每車要裝100至250公斤垃圾。」陳阿多說。
昨天,寧波市環衛處環衛科的石科長告訴記者:「目前,寧波市區有垃圾中轉站25個。寧波市六區平均每天產生各類生活垃圾大約2850噸,其中塑膠袋和塑料製品佔到了13%。」
近兩天,記者在對海曙、江東、江北多個小區進行採訪時看到,這些小區幾乎所有的垃圾都是用垃圾袋包裝的。在榮安佳境小區一個已經「滿負荷」的垃圾箱旁邊,零亂地堆著10多隻裝滿垃圾的塑膠袋。其中有多隻塑膠袋上面都印著寧波一些超市的名字。
處理塑膠袋一年至少要花3000萬元
石科長向記者介紹,目前寧波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填埋,二是焚燒。「寧波有兩個垃圾填埋場,即大岙垃圾填埋場和野貓岙垃圾填埋場。焚燒場也有兩個,即鎮海和楓林兩個垃圾焚燒發電廠。」
「一隻塑膠袋在完成使命後,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由於要經過清理、運輸、處理等一系列環節,其最少的花費是0.001元。按寧波一年消耗30億隻塑膠袋來算,處理費至少在3000萬元。」
其實,塑膠袋最大的危害,還是汙染。寧波市環保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3隻小小的塑膠袋能夠汙染10餘平方米的土地,需要上百年時間才能被土地吸收。「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會導致動物死亡。」
石科長告訴記者,為防止垃圾填埋滲露對地下水產生影響,寧波每年要投入大量資金,鋪設防治膜。而塑料焚燒,同樣會產生汙染。資料顯示,塑料燃燒會產生二惡英,這種物質的最大危害是具有不可逆的「三致」毒性,即致畸、致癌、致突變。 記者 何冬蕾 李建
(責任編輯:陳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