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2021-01-13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最近,部分場所是不是已經更換了不可降解塑膠袋,商戶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如何,成為關注焦點。

生物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各類可降解塑膠袋有什麼不一樣?可降解塑膠袋對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嗎?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

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鄭州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王建設指出,相比於不可降解塑膠袋,可降解的其實是對其降解的速度有要求:「比方說,在1年時間內降解率超過90%。可降解是其最終到自然界中,經分解變成了二氧化碳、甲烷等,可以參與循環。而塑料本身是不能參與循環的。」

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都是可降解塑膠袋的實現途徑。它們的效果怎麼樣?

對此,有生產者提出,光降解塑膠袋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可以貯存的時間相對較長,使用壽命更長,對於生產來講,調整生產線也相對簡單,成本較低。

不過,光降解也被指出,在缺光等條件下,降解率受影響。

對於市面上價格有高有低的各類可降解塑膠袋,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翁雲宣教授曾指出,生物降解或者全降解材料成本較高,市場上價格和普通塑料一樣或者更便宜的,可能不是全降解的材料。

所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是用上了一隻可降解塑膠袋就「萬事大吉」了。

鄭州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王建設認為,除了可降解外,使用塑料製品還應注重可循環、易回收:「可循環實現了資源化,易回收實現了減量化。可降解是一個大的方向,第一步是禁塑,第二步是可代替。可代替指是代替造成汙染的小塑膠袋,而不是代替所有塑料。比如,電線的管子可以回收,回收後重新加工就行了。所以,對無法回收的、不能循環使用的、人們隨意消費的,要做可降解。」

試水廚餘不破袋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提升,如今除了治理塑料汙染,許多城市也在開展垃圾分類。塑膠袋在當中也有個重要角色——人們用塑膠袋當垃圾袋,分類投放廚餘垃圾或溼垃圾時要有一個「破袋」的動作,不能將塑料垃圾袋混著一起扔進去。

如果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可以省去「破袋」的環節嗎?

在部分試點區域是可以的。

北京某小區就試點給居民發放一種全生物降解垃圾袋。其採用的材質主要是聚酯類高分子材料,可以在適當堆肥條件下,依靠微生物,短時間內變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其還含有一些澱粉。

這些由這種全生物降解垃圾袋承裝的廚餘垃圾被運送到所配套的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後,會經過約21天的動態好氧發酵和10天左右的後期熟化,進行無害化處理,最終產生出堆肥產品。

而其中試點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垃圾袋在第18天左右能完全降解掉,這就和廚餘垃圾21天動態好氧發酵的時間對應上了。

但是,其他市面上的可降解產品並不一定適用於這個試點所用到的終端處理方法。

所以說,總體來看,因為實現降解的途徑不同,所需要的環境和處理方式不同,目前,如果不是在專門的試點,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時,還是要 「破袋」。

相關焦點

  • 廚餘垃圾必須要「破袋」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5月1日開始,北京便開啟了垃圾分類的新篇章。目前北京垃圾的分類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廚餘垃圾處理時,因為有些小區的物業嚴格要求居民在傾倒時必須要「破袋」,引發了不少居民的擔心——因「裸投」廚餘垃圾的存在有可能出現的蚊蠅等環境問題。
  • 可降解塑膠袋能和廚餘混裝嗎?專家這麼說
    連日來,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在採訪垃圾分類時發現,不少市民仍未養成「裸投」(將廚餘垃圾倒進桶內,隨後將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內)的習慣。究其原因,不少市民認為,「圖方便,我使用的是可降解塑膠袋,應當可以和廚餘一起降解吧?」事實果真如此嗎?
  • 可降解塑膠袋扔溼垃圾就不用「破袋」?專家們嚴肅地說「不」
    原標題:可降解塑膠袋扔溼垃圾就不用「破袋」?專家們嚴肅地說「不」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多來,不少研粉反映,在扔溼垃圾「破袋」時,常常會髒了手,甚至垃圾濺到衣服上,特別是早上扔完垃圾再去上班十分不便。能否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裝溼垃圾,不用「破袋」直接扔?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所以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 可降解塑膠袋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
    受如今垃圾分類的影響,分類垃圾桶、智能垃圾回收機、廚餘垃圾粉碎機等產品在各大電商網站銷量劇增。在垃圾袋方面,由於大家都有意識注重環保,紛紛採購各式各樣的「環保垃圾袋」,特別是標有「可降解」關鍵詞的垃圾袋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品。
  • 你在網上買的可降解塑膠袋,可能都是智商稅
    自從北京開始垃圾分類以來,下樓丟廚餘的時間我總會思考:「破袋的時候先抓哪個角?」「今天的系袋方法容不容易打開?」苦苦思考破袋技巧許久,這幾天被安利了可降解垃圾袋,聽說「用了可降解垃圾袋再也不用破袋了!」可降解真的這麼神奇?!
  • 南京試點使用可降解環保垃圾袋 首批將分發到戶
    南京已經開始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明確要求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要用指定的可降解垃圾袋,目前,垃圾袋的製作已經敲定由南京江寧的一家環保公司生產。那麼可降解垃圾袋究竟啥模樣?昨天,記者先行實地探訪看到,垃圾袋分黃綠兩種顏色,每隻容量為10升,承重三公斤以上,由於採用了生物原料,在堆肥狀況下,1年左右就能分解。
  • 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令人驚訝的是,從生產線下來的並非美味的食品,而是白色的塑膠袋。「這種塑膠袋的原料提取自玉米澱粉,使用後埋在地下3~6個月即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汙染環境。」該公司技術人員說。  「生物基材料產業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南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 塑膠袋是什麼垃圾 為什麼廢塑料可回收而塑膠袋卻不回收
    溼垃圾指易腐爛的垃圾,通常是廚餘垃圾。而塑膠袋則不易腐爛,不易降解,它是幹垃圾。注意,正因為塑膠袋是幹垃圾,所以,在扔垃圾的時候,大家應該將垃圾袋破袋,將裡面放的溼垃圾放入溼垃圾垃圾桶,再把塑膠袋放進幹垃圾的垃圾桶。
  • 新區平房片區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 天氣變冷,廚餘垃圾處理起來不方便怎麼辦?
    按規定要求垃圾主要分為四分類標準,分別是廚餘垃圾(溼垃圾)、其他垃圾(幹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其中,廚餘垃圾投遞時是需要進行破袋的,因為一般的受汙染後的塑膠袋屬於其他垃圾,且不可降解,如果和廚餘垃圾一起運到處理廠對處理機械將造成極大損害。其次,在夏天的時候居民擔心破袋扔廚餘垃圾會容易滋生蚊蟲,臭味燻天,但是到了冬天,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破袋後的垃圾,伴隨湯水、油漬很容易在垃圾桶內凝固,並附著在桶上,給清運人員工作增加了帶來了不少麻煩。
  • 一秒拆袋解袋,「破袋神器」讓垃圾分類無憂
    易腐垃圾怎麼投?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屬於什麼垃圾?近日,在甌海區麗岙街道盛嶂家園小區內的易腐垃圾桶邊沿,出現了一個備受居民喜歡的「破袋神器」。居民扔易腐垃圾時,只需要把塑膠袋放在鋸齒上,輕輕往上拉,自動破袋,易腐垃圾便可自行掉入垃圾桶,居民再把塑膠袋扔進其他垃圾桶。  在以往垃圾分類實踐中,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就是垃圾袋的處理。按照標準,易腐垃圾要丟進綠色易腐垃圾桶內,而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要扔進灰色其他垃圾桶。 這一「破袋」的過程,往往讓居民感到非常繁瑣和不衛生,容易弄髒手或衣服,給居民帶來諸多不便。
  • 深晚薦讀|垃圾分類規矩定了,廚餘垃圾要拆袋投放
    其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把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創設了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制度。若個人違反相關條例且拒不整改的,可以處 50 到 200 元的罰款。該條例將於 2020 年 5 月 1 日實施。深圳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別擔心,深圳的生活垃圾分類沒有這樣的煩惱。
  • 調查|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物美超市大興店一處收銀臺工作人員說,但可降解塑膠袋的厚度和硬度普遍比傳統一次性塑膠袋更低,拿在手裡「軟塌塌」的,許多市民在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時,也遇到過破漏的尷尬情況。昨天下午,在物美超市新華聯家園店門口,市民王女士剛從超市走出來,手裡拎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就破了個洞。「這種新塑膠袋不結實還容易破,真想不通怎麼能賣這麼貴。」王女士說,以後可不敢拿它裝重物,「還是得隨時在包裡備一個布袋。」
  • 定時定點破袋投放,島城這個小區讓垃圾分類變成新時尚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為引導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徐州路32號海林花園啟用了全封閉定時、定點、破袋投放的新型垃圾房。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目前小區居民已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垃圾分類已在小區變成新時尚。
  • 現場直擊: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物美超市大興店一處收銀臺工作人員說,但可降解塑膠袋的厚度和硬度普遍比傳統一次性塑膠袋更低,拿在手裡「軟塌塌」的,許多市民在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時,也遇到過破漏的尷尬情況。昨天下午,在物美超市新華聯家園店門口,市民王女士剛從超市走出來,手裡拎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就破了個洞。「這種新塑膠袋不結實還容易破,真想不通怎麼能賣這麼貴。」王女士說,以後可不敢拿它裝重物,「還是得隨時在包裡備一個布袋。」
  • 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售價翻倍 顧客大多自備購物袋
    但可降解塑膠袋的厚度和硬度普遍比傳統一次性塑膠袋低,拿在手裡「軟塌塌」的,許多市民在使用可降解塑膠袋時,也遇到過破漏的尷尬情況。昨天下午,在物美超市新華聯家園店門口,市民王女士剛從超市走出來,手裡拎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就破了個洞。「這種新塑膠袋不結實還容易破,真想不通怎麼能賣這麼貴。」王女士說,以後可不敢拿它裝重物,「還是得在包裡備一個布袋。」
  • 哈爾濱研製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上市啦
    龍頭新聞訊(記者 張立)2日,記者從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獲悉,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並生產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該企業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已陸續投放市場,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我們的商品一般都經過2次處理,即使是果蔬也都是裝在盒子裡進行售賣,不怎麼需要用袋子。」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儘量讓會員不用塑膠袋。如果會員實在不方便,超市會給他們提供紙盒子。在新街口一家大型超市,現代快報記者看到,超市收銀處提供的已經是生物降解塑膠袋,大的每隻8毛,小的5毛,袋上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字樣以及可循環標誌,並標明材料為「PBAT+P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