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2020-11-25 騰訊網

日前,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型環保塑膠袋,它與垃圾分類顏色相匹配,有四種不同的顏色,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製成,可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細菌、黴菌和藻類等分解為低分子化合物,由於生物全降解塑料在堆肥的過程中使全降解塑膠袋產品穩定性下降,最終逐漸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被土壤和植物所吸收,在自然環境中實現無害降解。所以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為助力人們從源頭分垃圾,此次新研發的全降解塑膠袋分為藍、紅、綠、灰四種顏色,分別對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與分類垃圾桶顏色相匹配,並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更方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垃圾的區分,有效助力政府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

使用生物全降解塑膠袋裝垃圾,還可免去廚餘垃圾破袋麻煩,同時減少二次汙染。廚餘垃圾主要通過集中堆肥化處理,以產生有機肥料。

如使用不可降解的垃圾袋,會導致有機肥料的獲取難度加大,但使用全降解塑膠袋就可省去垃圾分類破袋分離過程;

其他垃圾一般採用衛生填埋和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使用全降解塑膠袋在焚燒時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二惡英」,衛生填埋處理時也不會像普通塑膠袋汙染土壤。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高琳 記者:梁可心

編輯:馬雲鵬

相關焦點

  • 新區平房片區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 據悉,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
  • 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令人驚訝的是,從生產線下來的並非美味的食品,而是白色的塑膠袋。「這種塑膠袋的原料提取自玉米澱粉,使用後埋在地下3~6個月即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汙染環境。」該公司技術人員說。  「生物基材料產業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南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 可降解塑膠袋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
    受如今垃圾分類的影響,分類垃圾桶、智能垃圾回收機、廚餘垃圾粉碎機等產品在各大電商網站銷量劇增。在垃圾袋方面,由於大家都有意識注重環保,紛紛採購各式各樣的「環保垃圾袋」,特別是標有「可降解」關鍵詞的垃圾袋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品。
  • 南京試點使用可降解環保垃圾袋 首批將分發到戶
    南京已經開始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明確要求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要用指定的可降解垃圾袋,目前,垃圾袋的製作已經敲定由南京江寧的一家環保公司生產。那麼可降解垃圾袋究竟啥模樣?昨天,記者先行實地探訪看到,垃圾袋分黃綠兩種顏色,每隻容量為10升,承重三公斤以上,由於採用了生物原料,在堆肥狀況下,1年左右就能分解。
  • 哈爾濱研製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上市啦
    龍頭新聞訊(記者 張立)2日,記者從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獲悉,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並生產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該企業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已陸續投放市場,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最近,部分場所是不是已經更換了不可降解塑膠袋,商戶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如何,成為關注焦點。 生物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各類可降解塑膠袋有什麼不一樣?可降解塑膠袋對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嗎?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
  • 可降解塑膠袋扔溼垃圾就不用「破袋」?專家們嚴肅地說「不」
    原標題:可降解塑膠袋扔溼垃圾就不用「破袋」?專家們嚴肅地說「不」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多來,不少研粉反映,在扔溼垃圾「破袋」時,常常會髒了手,甚至垃圾濺到衣服上,特別是早上扔完垃圾再去上班十分不便。能否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裝溼垃圾,不用「破袋」直接扔?
  • 可降解塑膠袋能和廚餘混裝嗎?專家這麼說
    連日來,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在採訪垃圾分類時發現,不少市民仍未養成「裸投」(將廚餘垃圾倒進桶內,隨後將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內)的習慣。究其原因,不少市民認為,「圖方便,我使用的是可降解塑膠袋,應當可以和廚餘一起降解吧?」事實果真如此嗎?
  • 你在網上買的可降解塑膠袋,可能都是智商稅
    自從北京開始垃圾分類以來,下樓丟廚餘的時間我總會思考:「破袋的時候先抓哪個角?」「今天的系袋方法容不容易打開?」苦苦思考破袋技巧許久,這幾天被安利了可降解垃圾袋,聽說「用了可降解垃圾袋再也不用破袋了!」可降解真的這麼神奇?!
  • 垃圾分類這樣「玩」:銀桂苑社區發放玉米澱粉做的可降解垃圾袋
    (轄區黨員志願者向小朋友發放可降解垃圾袋,該垃圾袋35%的成分是玉米澱粉。圖片均由通訊員 提供)  星辰在線1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 通訊員 李瑩)「我手上拿著的這種可降解垃圾袋,35%的成分是玉米澱粉,丟棄後兩年內就可降解,是一般塑料垃圾袋降解時間的1%......」長沙市銀桂苑社區環保「代言人」向現場居民介紹道。
  • 最嚴「禁塑令」帶來環保市場新機遇,智能力量推動武漢垃圾分類
    中國綠髮會工作組來到武漢華麗環保公司調研「生物基塑料中常用的原料有澱粉、秸稈粉、竹粉、木粉、甘蔗渣、植物油、海藻等,我們的生物降解塑料以非轉基因可食用玉米澱粉改性而來。」張立斌介紹。現場做實驗,普通澱粉融於水,但改性澱粉不融於水從事生物降解塑料科技研發,張立斌坐了十多年「冷板凳」,如今,隨著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禁塑令」,推進「垃圾分類」。
  • 環保但昂貴,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
    文章導讀7月28日,據媒體報導,日本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發出一種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這將為削減海洋塑料垃圾做出貢獻。報導稱,這種購物袋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應用了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垃圾的原理,主要靠微生物來分解。即使海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比土壤中少,這種購物袋在海水中也容易被降解。
  • 可降解塑膠袋2020限制塑令會成為環保降解新商機嗎?
    國家在2020年要求不可想商戶提供不可降解塑膠袋,環保降解袋將成為2020年環保袋的代名詞。可降解塑膠袋在包裝行業所帶來的商機也是一時無兩,其實大家現在關心的環保袋就等同於可降解塑膠袋(全生物降解環保袋),那我們說的可降解塑膠袋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由安徽五九塑業為您細細說來。
  • 木質素基可降解塑料 助力解決「白色汙染」—新聞—科學網
    日前,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向北京林業大學捐贈4萬個生物降解垃圾袋,以助力學校正在推進的垃圾分類工作。
  • 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檢驗!
    生物降解垃圾袋的生產,檢驗方法,降解原理,降解過程,送檢報告……這些廠家都清楚,自不會對我發起話題。那這「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檢驗」話題,應該是用戶丟給我的了!這次,我就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分享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檢驗吧!了解檢驗報告目前,國內的生物降解垃圾袋送檢地一般在北京,檢測內容分10項,還有一系列對產品的生產、技術,質量檢測。更利於市場使用需求。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由中國公益組織和環保人士共同發起的零廢棄聯盟長期關注北京限塑問題。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就是一名環保達人,他基本不點外賣,很少網購,出差都自帶拖鞋,儘量減少垃圾的產生。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謝新源表示,北京「限塑10條」擴大了限塑範圍,是一個進步,希望措施能更有針對性。
  • 河南這個小縣城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產品遠銷歐美!
    記者 王映 通訊員 蔣曉宇 馮雲麗垃圾分類利好環境,可如果使用普通塑膠袋分裝垃圾,會不會不夠「綠色」?擁有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示範集群的南樂縣,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了方案——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石油基普通塑料製品。
  • 多地升級「限塑令」,生物可降解材料迎風口,這些上市公司已布局
    據統計,我國現在每年塑膠袋消耗量在70萬至80萬噸,農用地膜消耗量在120萬噸以上,一旦實現大規模替代,將為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國信證券認為,我國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進行系統性、協同性和有序性的規劃,預計國內降解材料將迎來需求爆發式增長。
  • 可降解塑膠袋、農用薄膜、服裝……看玉米的神奇之變
    生產中的可降解塑膠袋。僧少琴 攝「這個消息太令人振奮了,對南樂生物基材料產業的發展是一次巨大的機遇。」6月8日,南樂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陳志廣高興地說。在新鮮出爐的《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中,我省排出了新的「限塑」時間表:今年年底前,將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的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白色汙染已是全球公害,綠色環保材料「應需而生」,特別是生物降解材料,成為治理白色汙染的「奇兵」。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在收銀口處,超市提供的塑膠袋只有一種可降解環保袋,售價為1.7元。這款塑膠袋上印有綠色的「中國環保標誌」,並在旁邊標註「生物降解」的藍色字樣。不過,記者注意到,有的消費者即使購買了很多商品,也沒有使用塑膠袋。「我已經很久沒有在這家超市買過塑膠袋了。」消費者朱女士表示,不買塑膠袋一方面是因為超市的購物車可以推到地下車庫,不需要手拎。另一方面,她已經養成了自己帶塑膠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