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7月28日,據媒體報導,日本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發出一種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這將為削減海洋塑料垃圾做出貢獻。
報導稱,這種購物袋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應用了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垃圾的原理,主要靠微生物來分解。即使海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比土壤中少,這種購物袋在海水中也容易被降解。
這種購物袋僅需一年左右的時間即可被完全分解,而普通塑膠袋的自然分解通常需20年至1000年不等。三菱化學的一位高管表示,公司希望通過推廣使用這種袋子來幫助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
本月初,日本政府開始要求所有零售商向消費者收取塑料購物袋費用,以阻止消費者過度使用塑膠袋。不過由於製造這種特殊塑膠袋需要一種先進的技術,這使得其價格或將是普通塑膠袋的6倍以上。
據相關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不立即採取持續行動,到2040年,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廢物將增加兩倍以上,總量將達到6億噸。
不過,該研究還指出,如果能夠制定相關措施,利用目前已經有的技術解決方案,可以在2040年將塑料汙染減少80%。
日本最大的購物袋製造商Fukusuke Kogyo與群馬大學(Gunma University)合作開發了一種類似的可生物降解袋。他們正準備出售該產品。
話題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其實,海水中可生物降解塑料也並非新鮮事物,
小編在7.8日的推文中曾報導過: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日前向媒體透露,由其帶領的科研團隊經過兩年的研究,研製出一種可在海水中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詳情請戳: 在海水中消失的塑料
國外研究也層出不窮
用於軟包裝的商用海洋可降解聚合物
猶他大學Taylor D. Sparks,Amber Barron發表綜述文章,意在探究可降解的商用聚合物。它們在海洋環境中可生物降解,且具有與聚烯烴相當的產品穩定性和防潮性能。在商業可用的生物聚合物中,熱塑性澱粉(TPS)和聚羥基烷酸酯(PHA)已被證明在海洋環境中可生物降解。此外,這些生物聚合物是熱塑性塑料,具有與聚烯烴相似的熱成型性能。目前,TPS和PHA都有局限性,包括化學不穩定性、有限的防潮性能和較高的生產成本。要用PHA和TPS取代傳統聚合物,必須改善這些性能。
Cell Press,公眾號:CellPress細胞科學海水裡可降解的塑膠袋了解下?丨iScience 一周編輯精選 2020年第19期
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打造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是我國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基本原則,更是生物降解塑料發展的方向。
我國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電子商務包裝、郵政快件包裝、外賣包裝綠色化要求等綠色生產、消費領域出臺的一系列法規和政策措施,大力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相信隨著更多的國內外政策的逐步出臺、落實和完善,我國生物降解塑料技術革新、檢測評價與標準體系越來越完善,有關生物降解塑料的製造、加工、應用、可回收等技術性等也將更加成熟,生物降解塑料的生產、銷售、使用都將向大規模工業化階段過度。
轉發——固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