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關於嫦娥五號 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2020-12-05 OMG未來

振奮人心的消息相繼傳來!截止12月2日,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著陸器組合已成功月面軟著陸,並開始了最關鍵的「挖土」任務。屆時,著陸器將帶著我們對外星球的嚮往,開展一系列科學實驗,並採集2kg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標誌著整個人類向未知宇宙的探索又更近了一步。

在感到振奮的同時,也許很多朋友更多的是好奇:嫦娥五號到底是什麼?她是如何實現目標的?又要完成什麼樣的研究?這裡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說起嫦娥五號就不得不提嫦娥一~四號,畢竟這四代前輩為小五的成功運轉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經驗。

我國探月工程是按照「繞、落、回」的計劃逐步執行的。「繞」即實現衛星在月球自轉軌道繞月巡航;「落」即能夠著陸到月球表面;「回」即能夠著陸到月球表面,並在採集樣本後返回地球。

嫦娥一號和二號實現了「繞」。

嫦娥一號,是一顆「繞月」人造衛星,在月球自轉軌道上繞月飛行,遠距離觀察月球;

嫦娥二號,是一顆升級版的一號;

嫦娥三號和四號實現了「落」。

嫦娥三號,就是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微博知名「大V」——玉兔號月球車,小玉兔搭載了探月工程的首個月球「著陸器」,實現了月面軟著陸和巡航研究;

嫦娥四號,是升級版的三號,由玉兔二號、月面著陸器、鵲橋中繼衛星三個部分組成,比三號多了一個用於從月球背面向地球傳遞信號的鵲橋衛星。等於小玉兔帶著「手機」登上了月球,和地球老家聯繫更方便啦!

嫦娥五號,既是我們對第三步「回」的初步嘗試。

比起三號和四號,嫦娥五號的結構總體上「胖」了一倍,因為除了要把「小玉兔」送上月球外,在「小玉兔」完成任務後,還得把「小玉兔」採集到的月壤樣本帶地球老家。送去的時候,和三號四號一樣,需要一個月球著陸器;回來的時候則額外還需一個上升器+一個返回器。

所以,剛剛發射升空,還在奔向月球的嫦娥五號,看起來就像一個長長的冰糖葫蘆。

當嫦娥五號到達繞月軌道並調整穩定後。這個長長的冰糖葫蘆就會從中間分成2部分:負責著陸採樣的「上升器」乘坐「著陸器」降落到月球表面收集土壤樣本;負責帶大家回家的「返回器」坐在「軌道器」中繼續繞月巡航,等待「上升器」完成任務。

「上升器」乘坐「著陸器」落到月球表面後,會自動駛出「著陸器」平臺,到月球表面完成樣本採集等一系列科研任務。完成任務後,回到著陸器平臺,通過自身攜帶的「推進器」返迴繞月軌道,與等待中的「返回器」對接,將樣本交接給「返回器」。

最後「返回器」搭載「軌道器」歷經38萬公裡的太空旅行返回地球。

通過網絡信息我們都知道,嫦娥五號登月的主要目的是帶回一份2kg的月球土壤樣本。那嫦娥五號在月球上「挖土」的目的是什麼呢?

其實「挖土」只是嫦娥五號探月的表面目的。在這個平凡的表面下隱藏著很多能夠促進人類科技的深層次的研究。

首先從發射到回收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系統的大框架科學研究,如果將整個發射過程當成一次科學實驗。則這個實驗包含了:力學、熱學、電性能、大系統對接、著陸起飛綜合驗證試驗、全尺寸羽流導流試驗、全自動採樣封裝試驗、全自動交會對接和樣本轉移試驗、返回器綜合空投試驗、氣動力設計驗證試驗、氣動熱防護試驗等等數十個涉及各類物理學模塊的前沿研究。

就拿「全尺寸羽流導流試驗」來說。「羽流」是一種十分不確定的分子流體運動狀態,它描述的是兩種密度相近的不同介質,其中一種在另一種中自由擴散的方式。比如:吸菸人吐出的香菸煙塵在空氣中的移動方式;點燃柴火後產生的火焰在空氣中的形態模式……

其中,火箭發動機尾部噴射出的尾焰在空氣中的運動方式也是羽流的一種。

通過「羽流導流」試驗,可以進一步觀察和積累羽流的產生、形態變化、擴散模式等,然後通過預設好的的理論模型,對羽流增加外部幹擾進行「導流」,使其在限定的數學模式內運轉,讓不可控的羽流變得可控。這樣就能讓火箭發動機的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

而且這些試驗數據還能提供給其他社會應用進行參考。比如:森林防火。前幾年的加州大火,一夜間毀滅了一個小鎮,如果人類擁有成熟的「火羽流」模型,就能通過人為幹預「火羽流」的動向,大範圍阻隔火蔓延,達到更好的滅火效果,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傷。

好了,關於嫦娥五號的科普就到這裡了。

每一項科學突破都能帶來數個世紀的文明進步,每一個新的科學理論都能促使整個文明從思想到物質上的蛻變。嫦娥五號遠奔38萬公裡挖土,代表華夏人走出我們完整訪問外星球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挑戰在等著「五號寶寶」,讓我們一起祝她一帆風順!

相關焦點

  • 「探索」漫談光錐之內是命運的狹義相對論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擇機返回地球老家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與此同時,九章量子計算機的面世也將人類對宇宙法則的認識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縱觀人類近百年來的外太空「歷險」史與科學突破史,一個又一個當時被視為不可能的理論,最終都慢慢成為了現實。超前的理論總是比實驗更早出現在科學界。
  • 「天文」紅色火星:藍色地球的未來 氣體散逸帶來的生命流逝
    最近真是好事連連,先是收到我們天宮大公子發來的平安家書,又迎來我們嫦娥五姑娘回門。中國的航天事業,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有不少朋友就會問,我們舉全國之力發展航天事業為了啥?借用我們航天總工程的話說,釣魚島本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但是這麼多年都未收回,就是因為當年錯失了航海的最佳時機,我們現在有能力,但是沒有做,會讓後人付出更大的代價。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 【探索】嫦娥五號即將凱旋 阿波羅計劃真假之謎也要揭開了
    關鍵點一:一次登月的地球時間周期及飛船參數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從地球發射到月面著陸嫦娥五號耗時大約7天,阿波羅11號耗時大約4天;在月球軌道上的停留時間阿波羅11號要比嫦娥五號長27小時;在月球表面的停留時間嫦娥五號比阿波羅號長26.5小時左右;整體登月主體設備的質量阿波羅11號時嫦娥五號的5倍有餘。
  • 在起飛回家之前,嫦娥五號還抽空幹了件事
    在起飛回家之前,嫦娥五號還抽空幹了件事:展開五星紅旗。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拍攝的環拍成像。
  • 嫦娥五號的月面 48 小時
    相比「前浪」們,嫦娥五號的結構最為複雜,共由四部分組成:軌道器(為地月穿梭提供動力)返回器(帶著樣本回到地球)著陸器(用於登月時的下降)上升器(帶樣本從月球起飛)這一階段,嫦娥五號一邊飛行,一邊要進行一項重要工作
  • 「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
    要知道,在這片火山區域,巖石和土壤的歷史可能只有12億年。這些樣本理論上將是有史以來返回地球的最年輕的樣本(12億年前地球上已有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綠藻出現)。這可比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Apollo)6次任務太空人返回的樣本年紀要年輕得多,後者的年齡介於31至44億年之間。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落、回」三步完成,即繞月飛行,著陸勘探,採樣返回,其中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完成了前兩步,而嫦娥五號將完成最後的「回」,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
  • 「明日之後 攻略」新手必讀 6 件事 末世求生手冊
    【明日之後】作為一隻 MMORPG 手遊,《明日之後》有很多需要玩家自行發掘和探索的地方。和一般的 auto 手遊不同,《明日之後》玩法貼近電腦上的線上遊戲,玩家可以掌控的事情也有很多,新手剛進入遊戲可能會有點不知所措。以下分享筆者在《明日之後》中必須知道的幾件事,希望令大家更快投入遊戲中精彩的多人互動部份。
  • 嫦娥五號發射,你需要知道這些事情
    自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以來,我們對月球的探索從未停止,幾代中國航天人從無到有,一次次實現零的突破,一點點追平與發達國家航天技術的差距。嫦娥五號之後,六七八號的發射也在按部就班地推進中。
  • 嫦娥五號發射!人類登上火星,指日可待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 38 萬公裡以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球土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中國那些事兒」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軟著陸示意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當中的奧秘,是中國人多年的夢想。 1978年,美國贈送了1克月球樣品給中國,我國專家經過大量研究,發表了14篇論文。
  • 「嫦娥五號」升空奔月 把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五號」今次在月球的任務是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及返回,首次將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有什麼任務在身? 「嫦娥五號」將於月球正面預選區軟著陸,並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採集土壤樣本,該地區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去過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以下是NASA關於貝努小行星已知的信息:1、很黑貝努小行星被劃分為B型小行星,這意味著它富含碳。由於這個原因,其表面反射的光極少,約為入射光的4%。相比之下,太陽系最明亮的行星金星可以反射大約65%的入射光,地球可以反射30%的入射光。2、很古老貝努小行星十分原始。它形成於太陽系歷史的前1000萬年,距今約45億年前。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
  • 「中國那些事兒」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提升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電話聲:嘟……嘟……)嫦娥五號:喂?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玉兔二號:五姐,你這次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呀?是不是也像我們一樣,坐著「長徵」家族的叔叔嬸嬸,「嗖」的一聲飛過來?嫦娥五號:沒錯,我這次要乘坐的是「長徵」家族的大朋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因為我的總重達到8噸多,要想把我直接送到地月轉移軌道,只能由運載能力超強的「胖五」大叔完成啦。
  • 你知道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分幾步嗎?
    近日,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升空,成功踏上到月球的「挖土」之旅,你知道這趟旅程分幾步嗎?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嫦娥五號完成器箭分離,並展開相應太陽翼,逐步進入預定軌道。地月轉移段飛行時間大約為112小時,為了確保探測器按照預定軌道順利到達近月點,期間要進行多次中途修正。三是近月制動階段。
  •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我現在已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已經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隨時準備發射呢。飛往月球指日可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