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軟著陸示意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

此前,只有美國和蘇聯成功從月球採集過樣本,人類已有44年沒有此類探索。中國計劃從月球取回約2公斤巖石樣品和材料。探月工程是中國快速發展的科學和戰略太空發展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周二,中國一輛探測器在月球著陸,開始執行開採月球巖石和土壤並將其運回地球的任務。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負責航空和空間站任務的副局長託馬斯·楚比興(Thomas Zurbuchen)在社交媒體上向中國表示祝賀。「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寫道。「當從月球上採集的樣本返回地球時,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從研究這批珍貴的樣品中受益,這將推動國際科學界的發展。」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截圖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稱,為進行本次任務,嫦娥五號配備了一臺攝像機、光譜儀、雷達,一隻進行表取採樣的機械挖掘臂及一臺進行鑽取採樣的鑽具。

著陸器計劃會將2公斤重的月壤進行密封封裝,之後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樣品交給返回器,從而傳回給地球。

人類上一次完成這一任務是在44年前。當時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僅從月球帶回了不足200克樣品。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紐約時報》報導稱,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成功完成了中國自2013年以來的第三次無人月球著陸,第一次的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是中國首次在月球上軟著陸。2019年,嫦娥四號在月球遠端著陸,是來自地球的太空飛行器首次做到這一點。

在未來十年裡,嫦娥月球著陸器按計劃還會有至少三次任務,而後中國的設想是在2030年代建造一座供太空人使用的月球基地。

文章說,上周二早間,一枚長徵五號火箭在中國南部的海南島發射場升空。從發射到向月球軌道飛行的全過程都由國家電視臺進行了直播,包括裝在火箭上的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這樣的直播表明,中國對本國太空計劃的信心在增強。

對地球上的科學家而言,本次採集的月壤樣本相對年輕,可以用於更好地調校用於評估太陽系內行星、衛星、隕石地理表面年齡的技術。這些樣本還將幫助科學家驗證有關嫦娥五號著陸區域火山噴發原因的假說。

12月1日晚,歐洲空間局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的消息,並向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祝賀。

歐空局貼文下這條高贊評論表達了許多國外網友的心聲:

「這就是我熱愛科學的原因。歐洲人祝賀中國取得的成就。科學真正體現出,同一個世界,共同的人類。」

(編輯:齊磊 劉世東)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那些事兒」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提升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探月工程是中國快速發展的科學和戰略太空發展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周二,中國一輛探測器在月球著陸,開始執行開採月球巖石和土壤並將其運回地球的任務。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提升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探月工程是中國快速發展的科學和戰略太空發展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周二,中國一輛探測器在月球著陸,開始執行開採月球巖石和土壤並將其運回地球的任務。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提升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軟著陸示意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外媒:中國太空探索能力進一步提升_新聞中心...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 外媒看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太空探索裡程碑 全球探月新起點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外媒報導稱,這是中國太空探索裡程碑,同時也對全球探月工程意義重大。
  • 外媒:嫦娥五號完美落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網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探月工程是中國快速發展的科學和戰略太空發展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周二,中國一輛探測器在月球著陸,開始執行開採月球巖石和土壤並將其運回地球的任務。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 中國負責任表現!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落月,避免成為太空垃圾
    【中國負責任表現!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落月,避免成為太空垃圾】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7時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此前,嫦娥五號上升器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在預定軌道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完成月球樣本轉移,並於12月6日12時許與軌返組合體順利在軌分離。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表示,嫦娥五號上升器已圓滿完成使命,受控離軌落月可避免其成為太空垃圾,避免影響國際社會後續月球探測任務,這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對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太空的重要承諾。
  • 從嫦娥五號到「奮鬥者」號,為什麼外媒如此關注中國大事?
    短短兩個月時間裡,中國先後在太空和深海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吸引了無數外國人的注目。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且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再次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自然》雜誌指出,嫦娥五號將在此前從未探測過的區域,這些樣本或將為月球史這張龐大拼圖增加一些額外的部分。美國《華盛頓郵報》則指出,一個太空飛行器周二降落在月球上,這是中國一系列月球任務中的又一項。這代表著,中國作為一支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4 個月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這就是中國智慧!嫦娥五號完美落月的背後,四大高新科技不容忽視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是我國第三個成功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降落相機拍攝圖像並傳回著落影像圖。成功著陸後,將開始探索和採集月球樣品。這看似輕鬆的一幕,實際上卻歷盡艱辛,……這背後離不開四大高新科技的保駕護航。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落、回」三步完成,即繞月飛行,著陸勘探,採樣返回,其中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已經完成了前兩步,而嫦娥五號將完成最後的「回」,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挖土」模式開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
  • 綜合消息:海外祝賀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成功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1日成功著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對此次任務持續關注的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紛紛對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再次邁出重大步伐表示祝賀,並相信中國將在太空探索方面不斷取得新成就。
  • 綜合消息:海外祝賀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成功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1日成功著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對此次任務持續關注的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紛紛對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再次邁出重大步伐表示祝賀,並相信中國將在太空探索方面不斷取得新成就。
  • 嫦娥五號推進中國太空雄心,「五個首次」即將開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開始了其最雄心勃勃的探月任務。」24日,隨著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太空,外媒又一次將目光聚焦中國的「太空雄心」。與此前幾次探月任務不同,嫦娥五號不僅要在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實現軟著陸,還要採集兩公斤月壤後返回地球,完成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 嫦娥五號已落月,歐美排隊尋求合作!中國航天年度大戲,即將收官
    中國航天局傳來重大利好消息,經過一周的在軌運行準備,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於昨日(12月1日)23點,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著陸,並向地面控制中心傳回圖像證明其工作狀態正常。11月24日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將嫦娥5號送往太空,長徵五號」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負載能力根據目標距離可達14-25噸,是承擔未來中國將大量技術裝備送往太空的基礎,此次動用「長徵五號」進行發射,可以看做是對其技術可靠性進行進一步的驗證,也可以認為中國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太空運載任務需要該型火箭來承擔
  • 嫦娥五號是如何完美落月的?
    GNC高精度關鍵技術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是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需要一個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的背後:剎車指令員責任重大
    邊飛邊找落點  對於嫦娥五號來說,落月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  相比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要求是空前的。由於涉及到採樣完成後上升器要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挑選落點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其降落區域內不能有太高的凸起、太深的凹坑,坡度也需要符合任務要求。
  • 中國嫦娥五號安靜落月,全程技術細節總結賞析
    月球上的真空低重力環境,讓減速變得十分困難,但是中國早早就有成功登月的先例,在迅速調整方面早已駕輕就熟,再加上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的加持,其具備推力深度調節能力,讓迅速調整變得不在困難。落月過程開始後,置於嫦娥五號底部的γ關機敏感器便實時測量著探測器與月面的距離。當嫦娥五號落到距月面不足5米高度時,該設備發出關機指令,關閉軌控和姿控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