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紅色火星:藍色地球的未來 氣體散逸帶來的生命流逝

2021-01-09 OMG未來

火星會是地球的未來嗎?

最近真是好事連連,先是收到我們天宮大公子發來的平安家書,又迎來我們嫦娥五姑娘回門。中國的航天事業,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有不少朋友就會問,我們舉全國之力發展航天事業為了啥?借用我們航天總工程的話說,釣魚島本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但是這麼多年都未收回,就是因為當年錯失了航海的最佳時機,我們現在有能力,但是沒有做,會讓後人付出更大的代價。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先拋去這些政治因素不提,探索太空還有其他意義嗎?答案是當然有啦,探索地外生命,發現地外文明,開發地外資源等等。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地球的未來會是什麼樣?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來的,但是我想知道我是怎麼沒的。也許你還不知道,每分鐘大約有400磅的氫氣和7磅的氦氣離開地球飛入太空中。他們將一去不復返。地球的大氣就由氫氣氦氣和其他氣體組成的。

看一下這張圖,圖片中那個很薄的藍霧氣就是地球的大氣層,就是這層看似脆弱的一層膜,保護著我們免受類似隕石的外來天體的侵擾。如果這層大氣慢慢的逃逸到太空中,我們就完全裸露到宇宙中了,那時我們也就走到了盡頭。

眾所周知,行星質量很大以地球為例,地球上有重力,死死的拉著大氣不讓他們逃逸到太空中。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這顆恆星,給地球提供微粒,光和熱。這些就是給大氣逃逸提供了動力。

想想熱氣球和我們祈福用的孔明燈,熱空氣可以推動氣體上升。如果有做夠大的能量和足夠多的熱量,就會產生足夠大的力。我們的太陽給地球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熱量,對於質量很小的大氣層,並且僅僅靠重力束縛,很容易的逃逸到太空中。

大氣逃逸不僅僅發生在地球,那些在自身引力和來自恆星的熱量之間抗衡的行星也同樣出現大氣逃逸的現象。

這是上世紀80年代NASA的動力探測者號,用紫外線拍攝的地球照片。圖中紅色部分是正在從地球中逃逸的氫氣。圖中的極光和赤道處的微光就是氧氣和氮氣。這張圖向我們展示了,我們的大氣層不是牢牢地附著在地球表面的,他們正在向太空中擴散。

大氣逃逸不只有地球存在,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的好兄弟火星,他比地球小多了,所以沒有做夠大的自身引力束縛他的大氣層。即使火星有大氣,也比地球單薄很多。

看看他的地表,有許多環形山脈,這就是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被外來天體撞擊的結果。

火星整體成紅色,大氣逃逸貢獻了大部分力量。曾經的火星是一個溼潤的星球,當水獲得足夠的能量就可以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而氫氣有非常的輕,很容易就逃逸到太空中,氧氣比較重就被留了下來。氧氣就開始氧化土地,慢慢的就成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鏽紅色。

這是火星大氣逃逸的照片,是不是和我們地球很像。雖然我們好早就知道火星產生大氣逃逸了,但看一下這張圖會讓你感到更為震驚。

圖中小紅圈圈的位子就是火星,藍色部分就是逃逸出去的氫氣,氫氣飄出去的範圍比火星大10倍多。當氫氣飄出足夠的遠就不受火星的引力影響了。完全的放飛自我了。這也很好的解釋為啥火星是紅色的了。氫氣也不是唯一逃逸的氣體,之前提過的地球上逃逸的氣體有氦氣一些氧氣和氮氣。

圖中綠色螢光部分就是氧氣,很明顯火星上也可以看到有氧氣也在漸漸流失。氧氣沒有氫氣輕,飄的沒有氫氣遠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從火星上逃逸。他才不會乖乖的待在火星的。

大氣逃逸的現象在宇宙中非常普遍。在太陽系中離太陽越近的行星呈現巖石狀態,離太陽越遠的行星大氣層就越厚。雖然地球上的大氣逃逸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想想會不會感到瑟瑟發抖。別擔心。地球和火星一樣的時候,那要需要好幾十億年。我們現在研究火星就是在研究地球的未來。只要我們子子孫孫不斷的探索,也許會找到移居的星球或者會發明一個挽留大氣層的機器。未來可期。

更多我的文章

「探索」漫談光錐之內是命運的狹義相對論

「探索」最強環衛工:撿垃圾撿到太空

「探索」嫦娥五號即將凱旋 阿波羅計劃真假之謎也要揭開了

「探索」關於嫦娥五號 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地球#

相關焦點

  • 【天文】紅色火星:藍色地球的未來 氣體散逸帶來的生命流逝
    也許你還不知道,每分鐘大約有400磅的氫氣和7磅的氦氣離開地球飛入太空中。他們將一去不復返。地球的大氣就由氫氣氦氣和其他氣體組成的。看一下這張圖,圖片中那個很薄的藍霧氣就是地球的大氣層,就是這層看似脆弱的一層膜,保護著我們免受類似隕石的外來天體的侵擾。如果這層大氣慢慢的逃逸到太空中,我們就完全裸露到宇宙中了,那時我們也就走到了盡頭。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火星,中國來了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我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由中國最強大的火箭之一: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送,在為期 7 個月的太空旅程後,它將到達美麗的紅色星球:火星。屆時,中國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在火星表面著陸並運行火星車的國家。
  • 「突破傾聽」項目主管:尋找地外文明,就是尋找人類的未來
    這是劉慈欣在《三體》中闡述的宇宙觀,在「黑暗森林法則」裡,我們能夠想像到的「太空外交」,只有警惕與惡意。可似乎劉慈欣本人也並非「黑暗森林法則」的信徒:「探索才能真正理解這個世界,停在這裡是沒有未來的。太空就在那兒,我們必須去。」這是去年他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表達的觀點。
  • 地球落日是紅色,為啥火星卻是藍色?科學家「一語道破」!
    地球落日是紅色,為啥火星卻是藍色?科學家「一語道破」!有句話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傍晚時分,一輪紅日將逐漸晦暗的天空渲染成一片紅色,一種朦朧美悠然而生。地球的落日是紅色,這大家都知道,但是火星上的落日卻是藍色,為何兩個星球的落日顏色會不一樣呢?對於科學家也有另一番解釋,可謂是「一語道破」呀!其實不僅落日能使地球的天空變成紅色,同樣早上日出的時候,天空也是紅色的。但是在火星上,不管是日出還是日落看到的卻都是藍色,這是為何呢?
  • 產氧光合藍菌帶來了生命史上最大的災難,但也是地球生命的未來
    少量生命躲在遙遠的深海裡逃過一劫,但它們再也不能重見天日。只有極個別的生命適應了新的環境,並將在很久以後的未來繁榮昌盛;但是首先,它們還需要熬過自太古宙以來最大的一場氣候異變,這場氣候異變將會在接下來的三億年裡讓整個地球表面都被死亡籠罩。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就在剛剛,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出發,去火星!」科幻世界X國星宇航火星科普沙龍即將開啟 直播地球同步線上衛星全直播
    火星滿足了人類長久以來對星際探索的一切幻想* 火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去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火星上的夕陽是藍色的嗎?MARCHING TO MARS人類太空探索計劃(主題沙龍)主辦單位: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四川科技館承辦單位:「美科新」未來學院、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
  • 科學家發現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地球也許並不孤單
    不過眾裡尋他千百度,地外生命其實可能就在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上。昨晚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一段在 9 月 14 日發布的視頻被提前曝光,一個國際天文研究團隊的發現了金星大氣層中存在磷化氫(PH3),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 這就是為什麼火星是紅色和死亡,而地球是藍色和生機
    為了擴展,火星和地球顯示出我們的星球比我們的紅色鄰居更大,更友好。火星,這顆紅色的行星,沒有磁場來保護它免受太陽風的影響,這意味著它可以以地球沒有的方式失去它的大氣層。想像一下我們的太陽系早期,可追溯到數十億年前。
  • 天文學家抓拍到僅存在0.6秒的「紅色水母」天文奇觀
    美國德州資深天文學家胡默爾,近日在洛克山的山脊上捕捉到只維持10分之一秒的「紅色水母」 天文奇觀,看起來就像一隻巨型的紅色水母飛舞在夜空中。美國天文學家在德州拍到極難捕捉的「紅色水母」,宛如巨型紅色水母在夜空飛舞。
  • 火星「快遞」即將開啟,一回程只需要13個月時間
    火星這顆紅色星球的首次往返將會看到一個歐洲軌道飛行器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歐洲航天局正在向工業界敞開大門,建造將從火星運送珍貴巖石、灰塵和氣體的宇宙飛船——這是了解我們行星鄰居上是否曾經存在生命的關鍵。這項「快遞」服務被稱為地球返回軌道器,它將是歐洲航天局對火星樣本返回計劃的主要貢獻。ESA軌道飛行器將搭載NASA的捕獲、遏制和返回系統,該系統將依靠ESA領導的太空飛行器往返火星。
  • 「我非常意外,簡直驚呆了!」科學家發現金星或存有生命
    今年9月14日,英國的卡迪夫大學的天文學教授格裡夫斯和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在金星強酸性的雲層中探測到磷化氫,這種氣體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生命跡象」近期,科學家們發表論文表示,在金星的雲層中發現了磷化氫(phosphine,分子式為PH 3)的蹤跡,並證實它的存在。
  •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從火星帶來的?
    科學家們宣稱:在一個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質,這意味著,地球之外可能存在著生命!這個隕石,據說是在1600萬年前,一個小行星撞擊上了火星,導致一塊火星的巖石脫落,並飛往地球。最終於1.3萬年前墜落在南極洲的阿蘭山上。
  • 月球硬幣、像素地球、AR太陽系、星座筆記本,「宇宙周邊」帶回家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探索宇宙太空一直是人類的目標和夢想,而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中國的航天探索事業也將進入新的階段。是時候把「宇宙周邊」帶回家了:下面這些生動的模型與AR效果,讓燦爛星河直接出現在你的面前。
  • 我們都知道夕陽是紅色的,那麼,火星上的落日為什麼是藍色的
    」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這張令人驚嘆的全景圖中,藍色的太陽即將落在火星地平線以下。火星日落為何呈現藍色如果一顆行星的大氣層所含氣體很少,灰塵卻很多,那麼呈現出日落的顏色和地球是不同的。首先,任何一顆大氣層以氣體為主的行星,都會遵循光的散射模式,即在日落時呈現為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顏色。
  • 金星上有生命?兩大望遠鏡捕捉,「煉獄」中的劇毒氣體或為地外生命信號
    在「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的熱門話題之下,有網友這樣評價道。尋找地外生命,是各國科研人員一直在努力的一件事;而尋找到地外生命,是不少人希望看到的,也是更多人所擔心害怕的。金星雖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但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總將著眼點放在月球、火星乃至系外行星上。
  • 揭秘紅色火星的藍色星球夢
    「火星移民」能否實現?6月2日(本周六)上午9:30,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將做客第160期齊魯大講壇,在省博一樓報告廳為您揭秘紅色火星的藍色星球夢。  歐陽自遠曾介紹,中國開展火星探測的可行性論證與探月工程幾乎同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4月正式立項,計劃在2020年實現火星軌道器環繞探測和火星車軟著陸巡視探測。
  • 天文知識之火星-簡單篇
    >見文章《天文知識之地球-簡單篇》2.1.4 火星火星也是我們地球的近鄰,只是比我們的軌道離太陽稍微遠些。火星不同於金星,我們可以從地球上看見火星那紅色的地表,還可以觀測到極地的冰蓋,以及天氣的變化。由於火星的各種環境與地球頗為類似,因此火星對於人類有更大的吸引力。
  • 美國探測器拍到火星發生「藍色日落」,為何不是紅色,預示什麼?
    尤其是在每一天的早晨和傍晚,這種現象更加的明顯,在太陽升起或者是落日的時候,整個天空都變成一一片片非常鮮豔的紅色,原本是白色的白雲也成為了火燒雲,人們通常會把他們叫做朝霞或者是晚霞。但是並不是太陽系中的每一個星球都是這個樣子的,在地球上是紅色的日升日落,或許在別的星球看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比如說在火星上。
  • 天文與太空:關於火星的十大類似地球事實!
    天文與太空:關於火星的十大類似地球事實!地球和火星有很多共同之處。它們具有相似的地形,儘管火星缺乏支持生命所需的大量水,氧氣和大氣壓力,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與我們的星球相比,火星質量更小,體積更小 - 比地球大小的一半還是月球大小的兩倍。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為火星是一片荒地,但它的Earthllike屬性使它與地球的相似性超出了我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