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與太空:關於火星的十大類似地球事實!

2021-01-22 夏蟬歡快的鳴叫

天文與太空:關於火星的十大類似地球事實!

地球和火星有很多共同之處。它們具有相似的地形,儘管火星缺乏支持生命所需的大量水,氧氣和大氣壓力,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與我們的星球相比,火星質量更小,體積更小 - 比地球大小的一半還是月球大小的兩倍。

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為火星是一片荒地,但它的Earthllike屬性使它與地球的相似性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這些有趣的相似之處是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有朝一日能夠殖民「紅色星球」的原因。

10火星有四季

像地球一樣,火星有四季。與地球不同,每個季節持續三個月,火星的季節長度取決於半球。

需要明確的是,火星年有668.59個溶膠(火星太陽日),相當於大約687個地球日,幾乎是地球年的兩倍。在紅色星球的北半球,春天持續七個地球月,夏天是六個地球月,秋天是5.3個地球月,冬天是四個月地球月。

北半球的火星夏天也非常寒冷。通常,溫度不會超過-20攝氏度(-4℉)。南半球的情況有點熱,在相同的季節,氣溫可能高達30攝氏度(54華氏度)。這些溫度之間的鮮明對比是火星有時會被巨大的沙塵暴覆蓋的原因。

9火星擁有自己的極光

五顏六色的極光燈是不是唯一一個世俗的東西。如果條件恰到好處,極光可以出現在任何行星上。火星也有一個。雖然我們在這裡看到五彩繽紛的燈光,但是火星上的人類看不到任何東西,因為火星極光會發出紫外線,這是人眼看不到的。

然而,研究人員能夠通過附加在火星大氣層和揮發性進化無人機(MAVEN)太空飛行器上的特殊裝置觀察到這種光。在地球上,極光是由帶電的電子粒子與大氣碰撞引起的。在火星上,它們是由含有質子的太陽風與火星周圍的氫氣雲相撞而引起的。

我們無法在地球上體驗到類似火星的極光。我們更強大的磁場將太陽風從我們的星球上轉移到比紅色星球更大的程度。然而,科學家認為,金星和土衛六(土星的衛星之一)也經歷了類似火星的極光,因為它們缺乏自己的磁場,就像火星一樣。

8火星日比地球日長得多

一天取決於行星在其軸上旋轉所需的時間。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一次革命的行星比那些轉速更快的行星要長。每個星球的長度變化很大,因為它們都需要不同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次革命。

在地球上,一天是24小時。在木星上,它長9小時55分,29.69秒。在金星上,它是116天18小時。在火星上,它長24小時40分鐘。鑑於每個星球上一天的長度之間存在差異,地球和火星如何以相似長度的天數結束?

當星形成過程中釋放的塵埃雲在旋轉(旋轉)時失去動量時,就會產生行星。當行星撞擊其附近的其他物體時,旋轉會增加或減少。他們確實碰到了很多東西,所以旋轉的速度變化很大。

這個星球很快就會清除並佔據其鄰居。此時,它不再與任何東西發生碰撞,並保持它最後一次擊中時的旋轉。

7火星有水

2008年,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偵察軌道器(MRO)發現水在火星的一些斜坡上流動。水只在夏天流動,這意味著它在寒冷的冬天會被凍結。

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火星夏天比地球的夏天要冷得多。然而,火星上的條紋已經發現溫度高於-23攝氏度(-10℉)。不過,你通常希望在那裡找到冷凍水。那為什麼水會流動?

科學家們不確定。但他們推測它發生是因為水含鹽量高。鹹水的凝固點低於淡水,並且在新鮮水保持冷凍的某些溫度下會融化。

另一種理論認為,水是在鹽以某種方式與冰接觸後形成的。這可能是真的,因為鹽融化了冰。

然而,科學家們在確定水源時能夠提供更好的解釋。目前,他們猜測水是來自大氣中融化的冰,地下水或水蒸氣。

6火星有極地冰蓋和冰川

就像在地球上一樣,火星上的北極和南極覆蓋著冰蓋。然而,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火星在中緯度地區也有冰川帶。我們之前沒有注意到冰川,因為它們藏在厚厚的灰塵層下面。

灰塵可能是冰川沒有蒸發的原因。火星的大氣壓非常低,導致任何地表水或冰立即蒸發。冰從冰升華為蒸氣而不會變成液體。

科學家確定火星包含超過150十億立方米(53000億英尺3冰,這是足以覆蓋行星1米(3.3英尺)深的整個表面的)。這種冰是否由冷凍水,泥漿或二氧化碳形成是另一個問題。

即使它由水組成,水是否與地球上的水相同?科學家們仍在研究這一點。

5火星有它自己的瀑布

通過分析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偵察軌道器(MRO)拍攝的圖像,我們發現了地球上存在類似於瀑布的地質奇蹟。然而,火星瀑布填充有熔融的巖石(熔巖)。

熔巖從Tharsis火山省30公裡直徑(19英裡)的火山口噴出四個不同的地方,仿佛它是一個瀑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熔巖表現得像水一樣。另一方面,熔巖以較慢的速度流動,因為它比水更厚並且更容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

4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唯一可居住的星球

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被歸類為陸地行星或氣體巨行星。類地行星有一個巖石表面。我們可以登陸他們。它們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氣體巨頭充滿了有毒氣體。我們無法降落在他們身上,因為他們缺乏堅實的表面。天然氣巨頭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在我們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中,只有地球支持我們所知的生命。火星緊隨其後,其餘的只想殺死我們。

由於靠近太陽,水星的溫度很高。儘管如此,金星還是比較熱,因為其密集的一氧化碳氣氛可以捕獲熱量。它的氣氛也很厚,會粉碎任何敢於進入的東西。甚至流星也會在它們接觸地面之前被壓碎。

雖然火星可以支持生命,但它也不是完全好客的。我們需要特殊的設備和設施才能生存。瞄準人類殖民化的科學家提出通過在火星和太陽之間放置磁發電機來創造人造磁場。這將產生一個磁場,以保護火星免受太陽風的影響,從而耗盡大氣。

隨著太陽風的消失,火星上的大氣壓力將會增加。反過來,這將導致溫度升高並且極區中的冰融化。CO 2將被釋放,一舉啟動溫室效應將導致水流動。

儘管該計劃聽起來雄心勃勃,但我們還沒有技術來創造磁場。

3火星的地貌可能像地球上的某些島嶼一樣發展

雖然罕見,但新島嶼突然從海洋上升起並不罕見。150年來,我們在水下火山爆發後觀察了三個這樣的島嶼。最新和最有趣的是Hunga Tonga-Hunga Ha'apai,它突然形成於南太平洋的湯加海岸。

該島引起了美國宇航局的注意,觀察了它的發展。NASA預計它會在它成立後不久淹沒,但事實並非如此。現在美國宇航局認為,該島將持續數年,最終淹沒之前。

美國宇航局對該島感興趣,因為它可以深入了解地表水如何改變火星地貌。例如,該島最初是不穩定的,並且一直在向海洋輸送部分。當鹽水與火山灰塵反應時,它的基礎固化後才會變得穩定。

科學家們說,這就是火星上的地貌形成的原因。它們開始變得水汪汪,不穩定,但卻慢慢固化。

2火星可能包含生命

雖然我們沒有在火星上找到生命,但科學家懷疑紅色星球支持或曾經支持生命。好奇號是目前探索火星表面的火星車之一,它揭示了35億年前Gale Crater的一些巖石中有機分子的存在。

每個生物都含有四種有機分子:蛋白質,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沒有它們,生物體就不存在(正如我們所知)。雖然這些分子的存在可能指向火星上的生命,但我們知道一些無生命的東西可以產生這些分子,使得這一發現不具有決定性。

然而,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可以證明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東西。甲烷。

生物會產生甲烷。事實上,地球上的大部分甲烷都是由生物產生的。火星的大氣層含有甲烷,在需要更換之前只能持續幾百年。這意味著某些東西正在釋放甲烷進入火星的大氣層。

科學家推測甲烷是通過化學反應或微生物釋放的。他們還觀察到一些釋放甲烷的羽狀物。奇怪的是,科學家已經注意到火星的甲烷產量在夏季增加而在冬季減少。在地球上的生物中沒有觀察到這種情況。

1種植物可以在火星上生長

美國宇航局認為我們可以在火星上耕種。在與秘魯國際馬鈴薯中心合作進行的一項實驗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能夠在一個特殊的箱子裡種植馬鈴薯,複製了惡劣的火星氣候。

然而,該實驗尚無定論,因為研究人員使用了秘魯Pampas de la Joya沙漠的土壤。雖然土壤已被消毒以殺死所有形式的生命,但它可能含有一些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有助於植物的生長。

馬鈴薯也是由馬鈴薯切塊而不是種子種植的。這將是一個問題,因為在不損壞細胞的情況下將馬鈴薯切割運輸到火星是不可能的,這將使種植變得不可能。

在維拉諾瓦大學進行的類似實驗中,一些學生種植了萵苣,羽衣甘藍,大蒜和啤酒花 - 但不是土豆。塊莖死亡是因為土壤太厚了。與美國宇航局的實驗類似,學生們使用火山玄武巖中的土壤代替富含鐵的火星土壤(風化土壤)。雖然玄武巖被加工成模仿風化層,但它並沒有複製真實的東西。

Regolith對種植不安全,因為它含有高氯酸鹽,可能導致人類死亡。但是有好消息。高氯酸鹽可以通過在水中衝洗風化物或將其暴露於一些吃高氯酸鹽的細菌來除去。使用細菌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它在過程中會產生氧氣。

太陽是我們在火星上種植之前必須考慮的另一個因素。紅色星球只能接收到達地球一半的陽光。這種陽光的很大一部分已經被充滿塵埃的火星氣氛所阻擋。即使科學家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仍然需要處理從太陽直接射擊火星的危險紫外線輻射。

相關焦點

  • TOP10 | 關於太空的十大酷炫事實
    現代科學對外太空的了解仍然很少,但在我們所知道的那一點點中,有一些非常驚人的事情。以下是關於太空的十大酷炫事實。1.530公裡的速度在太空中移動——銀河系正以每秒225公裡的速度旋轉。因此,地球的自轉速度每世紀每天減慢0.002秒。科學家們不知道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但普遍接受的理論認為,一個火星大小的大物體撞擊地球,導致月球分裂。4.
  • NASA招募火星太空人年薪高 宇宙十大天文奇觀:黑洞吞噬恆星
    NASA招募火星太空人你去嗎 宇宙十大天文奇觀:黑洞吞噬恆星 >   外媒稱,美國太空總署(NASA)正展開招聘工作,成功申請者將前往人類史上最遙遠的地方——火星上班,年薪可高達14.5萬美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6日援引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NASA特地開設一個太空人申請網站,到明年2月18日以前,凡是合格的美國公民都可以申請,經過甄選後參加NASA為探測火星所舉辦的太空人訓練課程。
  • 天文與太空:關於木星的月亮歐羅巴的10個事實!
    天文與太空:關於木星的月亮歐羅巴的10個事實!木星的月亮歐羅巴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是一個寒冷,冰冷,明亮的怪異。歐羅巴,大約相當於地球自身月球的大小,是木星四個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衛星,即使是地球上最小的望遠鏡也能輕易看到它。在Io之後,這是伽利略衛星中第二個最接近木星的衛星,這意味著它受到來自其龐大的母行星的巨大輻射的轟擊。
  • 天文與太空:盤點關於暗能量的十大理論!
    天文與太空:盤點關於暗能量的十大理論!人類積累了大量有關我們宇宙及其運作方式的信息。我們為自己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而自豪,到目前為止,它是整個宇宙中最有能力的物種。然而,我們關於宇宙結構的信息來自我們可以觀察,測量和分析常規普通物質的僅4%。剩下的96%是「黑暗」的東西。
  • 中國發射火星與美國進行太空競賽
    兩國正處於一個有利的時期,地球和火星在短途旅行中處於有利位置,美國太空飛行器將於7月30日升空。中國宣教團被命名為「天問一號」(Tianwen-1),這是對一首經典詩的致敬,這首詩帶有關於宇宙的詩句。工程師和其他員工在海南南部島嶼的發射場上歡呼雀躍,這是中國最大的太空火箭-長徵3月5日登上藍天。
  • 天文知識之火星-簡單篇
    >見文章《天文知識之地球-簡單篇》2.1.4 火星火星也是我們地球的近鄰,只是比我們的軌道離太陽稍微遠些。火星不同於金星,我們可以從地球上看見火星那紅色的地表,還可以觀測到極地的冰蓋,以及天氣的變化。由於火星的各種環境與地球頗為類似,因此火星對於人類有更大的吸引力。
  • 火星的落日是藍色的?科學家肯定,關於火星的有趣的事實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有關火星的事實。1、火星是八大行星中靠太陽第四近的行星,除地球以外,這顆神秘的紅色星球被認為是太陽系內,人類最有可能生存的星球。2、火星的半徑為2106英裡(3389公裡)。體積是地球大小的15%,木星大小的5%。3、除地球外,八大行星中,火星是人類最了解的行星。最早於1971年人類就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火星上,但是,首次登陸,使得火星探測器遭遇墜毀事故。一個月後,人類第二艘太空飛行器又安全地著陸在火星之上,但與地球通信15秒後莫名中斷。
  • 太空旅行雖遠,但天文旅行正在流行
    近一年天文旅遊者人數增加60%報告顯示,最近的一年內,搜索預訂國內外天文旅行相關產品的旅遊者人數,增加了60%。人氣高的產品主題包括觀星、天文臺、天文博物館、北極光、NASA太空營、太空模擬探索等。最近一年,攜程平臺上這類旅遊產品的數量也增加了50%。
  • 科普遇上文創,一場關於火星的太空創想
    航天少年遇上&34;7月21日,航天少年研學營(中國航天青少年訓練營)文昌站拉開關於火星遠在青海冷湖的火星小鎮,首屆&34;在冷湖工業園管委會和航天科技教育聯盟的支持下於7月20日開幕,冷湖科幻文學獎評委、獲獎作者和一群幸運的孩子在地球上最類似火星環境的冷湖地區開展了摸擬火星生存探索。在完成40公裡徒步、完成衛星地面站搭建並接收氣象雲圖、搭建太空純水機、發射小火箭等任務後,航天少年在&34;環境中鍛鍊了毅力、磨鍊了意志。
  • 地球認知是學習天文的第一步
    即使在地理學層面上,像火山作用,地殼構造學,或是關於巖石和礦物的研究,對於天文的研究都是有幫助的,這些研究都有助於我們解釋從其他星球上觀測到的東西。美國阿波羅17號太空人在前往月球途中拍攝的「藍色彈珠」地球照片(攝於1972年12月7日,非原始照片)再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地球上的赤鐵礦通常是在溫泉型環境中形成,因此當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發現赤鐵礦時,我們就可以據此推斷出這裡曾經有過液態水。比如,對地球早期歷史的考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地球的巖層一直處於循環狀態,所以現存的巖石很少能追溯到地球誕生初期。
  • 火星移民計劃已經開始,關於火星的有趣的事實你知道多少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有關火星的事實。 1、火星是八大行星中靠太陽第四近的行星,除地球以外,這顆神秘的紅色星球被認為是太陽系內,人類最有可能生存的星球。
  • 2020,十大天文事件(上)
    在此,我們選取了2020年十大天文事件,與大家分享。 1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並採樣返回 2020年即將結束之時,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關於小行星採礦的十大事實
    在我們的太陽系內,距離以天文單位(AU)進行測量。一個AU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億公裡(9300萬英裡)。那是一個較小的單位,但仍然很難理解。非洲大陸擁有地球上30%的礦產資源,在鈷,黃金和鉑金方面擁有龐大的產業。太空採礦對此類行業的最終影響很難計算。這取決於開採小行星並將這些礦物運輸到地球的成本。也許小行星礦工會有更好的市場。
  • 火星探測器天文1號背後的3D列印故事
    中國3D列印網8月7日訊,我國宣布從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徵5號」運載火箭,這是一種多級運載工具,將「天文1號」火星探測器帶入了紅色星球的軌道。 3D列印Long March-5 這座長57m的動力艙的設計目的是將25噸有效載荷運送到低地球軌道,將14噸負重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它的直徑為5m,具有四個3.35m的助推器。這是一種多級飛行器,這意味著助推器一旦消耗完所有燃料並將有效載荷從地球引力中拉出,便會分開。3D列印的射擊裙對於分離過程至關重要。它們構成了圓柱形級間結構的一部分,該結構沿火箭的15.7m圓周排列。
  • 火星發現「蛇窩」,專家:太空巨蟒
    火星,處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跡的外邊一側,離地球最近時的相對距離只有不到四千五百萬公裡,要是放在以光年做單位的浩瀚宇宙中,簡直就是咫尺的間隔。另外,火星上的環境、氣候和溫度等因素方面,之於太陽系內其他八大行星,它和地球的類似程度最高。
  • 《時代》評2015十大太空時刻:地球2.0的發現
    &nbsp&nbsp&nbsp&nbsp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2015年12月24日消息,美國《時代》雜誌按照慣例發布了一系列的2015年」十大「盤點。在今年的「十大太空時刻」列表中基本涵蓋了今年以來最重要的一系列航天事件,從克卜勒452b的發現,到美歐對彗星以及矮行星的考察。
  • 特斯拉太空跑車首次"親密接觸"火星 2047年再次接近地球
    SpaceX公司稱,特斯拉太空跑車周三首次接近火星,距離火星不到800萬公裡,只有0.05個天文單位。現在,特斯拉跑車已經離開地球32個月了。SpaceX當地時間周三在推特上說,「Starman今天首次近距離接近火星,距離火星不到500萬英裡(約合800萬公裡),只有0.05個天文單位。」對特斯拉太空跑車在宇宙中的軌跡的早期計算表明,這輛跑車將在假設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行,在地球和火星之間來回穿梭。
  • 太空採礦時代已開啟,小行星帶是目標,小行星帶的相關事實
    2020年,縱使是COVID-19D襲擊人類,也未阻止人類邁向太空的步伐。世界各國紛紛開始瞄準外太空,向頭頂這片蒼穹布局。2020年7月,中國「天問一號」駛向火星,主要任務是對火星進行地質勘探和地理測繪,同時研究火星的磁場演變。
  • 太空探索,20個關於太空難以置信的事實
    太空中漂浮著很多水,天文學家發現了蒸氣雲,是地球海水質量的140兆倍,不過別擔心這距離我們120億光年遠,所以我們不會馬上就淹沒在這裡面的。木星上有個比地球還要大的紅色大斑點,天文學家證實這是個持續不斷的風暴,而這風暴已經持續了好幾個世紀了。
  • 科幻片中十大常見的太空誤解
    我們一起來解開哪些科幻片中常見的太空誤解吧。科幻片中十大常見的太空誤解在太空中可以實現無限加速?沒有空氣阻力,穩定加速的物體能夠接近無限的速度?當然不會!根據相對論,物體的質量會隨著速度的增加急劇增大,越接近光速越難以加速。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大的能量,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