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天文1號背後的3D列印故事

2020-09-03 暄照網絡

中國3D列印網8月7日訊,我國宣布從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徵5號」運載火箭,這是一種多級運載工具,將「天文1號」火星探測器帶入了紅色星球的軌道。重型火箭於7月23日起飛,其特徵是在Farsoon HT1001P 3D印表機上增材製造的一組聚合物靜電發射裙。長徵預計將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軌道,而探測器將在5月的某個時候降落。



天文一號遠徵隊。圖片來自中國國家航天局。
3D列印Long March-5
這座長57m的動力艙的設計目的是將25噸有效載荷運送到低地球軌道,將14噸負重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它的直徑為5m,具有四個3.35m的助推器。這是一種多級飛行器,這意味著助推器一旦消耗完所有燃料並將有效載荷從地球引力中拉出,便會分開。3D列印的射擊裙對於分離過程至關重要。它們構成了圓柱形級間結構的一部分,該結構沿火箭的15.7m圓周排列。它們在平臺和後支撐環之間提供了臨時的結構介質,以保護解鎖裝置,從而使有效載荷能夠安全地與助推器分離。
長裙工程師認為裙板在苛刻的操作條件下需要非常耐用,因此最終選擇了Farsoon的高性能FS 3300PA材料,這是一種具有出色機械性能的PA1212基粉末。為了製造最終用途的零件,工程師還選擇了Farsoon最大的聚合物HT1001P SLS 3D列印系統,其體積為1000 x 500 x 450mm。較大的裙邊結構被分解為50個單獨的370 x 100 x 125mm的零件,並在短短48小時內完成了印刷。組裝後,圓形裙邊具有出色的韌性,易於組裝以及出色的防水性。



靜態射擊裙3D列印在Farsoon HT1001P上。圖片來自Farsoon。
2020年及以後的太空探索
自發射以來,天文1號探測器已經成功進行了第一次軌道校正。它已經旅行了340多個小時,目前距地球約300萬公裡。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數據,天文一號將是第一次完成一次軌道著陸和無人飛行任務的火星探險,這將鞏固太空探索史冊中的增材製造技術。
美國航天局(NASA)最近在7月30日發射了火星2020恆星漫遊車,中國也不是唯一一個盯著紅色星球的人。伴隨它的是新的火星直升機,這是一項技術演示,用於測試火星大氣層中的首次動力飛行。這兩人預計將於2月18日降落,他們將在火星上收集巖石和土壤樣本以進行檢查的同時,尋找古老星球關於生命的跡象。


火星2020恆星漫遊者。圖片來自NASA。
中國早在5月就曾使用其長徵-5火箭發射「太空3D印表機」和3D列印的CubeSat部署機進入低地球軌道。結果,它能夠在空間的微重力下完成第一套3D列印測試-兩個3D列印的碳纖維零件。

在德國其他地方,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最近對其第一個完全3D列印的燃燒室進行了測試。該機艙在5月26日至6月2日之間已成功進行了14次耐火測試,並將最終用於開發低成本火箭發動機。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背後故事之3D列印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長徵預計將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軌道,而探測器將在5月的某個時候降落。天文一號遠徵隊。圖片來自中國國家航天局。
  • 一窺 「毅力號」火星車的3D列印部件
    將3D列印部件送往火星:一窺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增材製造中心和毅力號火車中的3D列印部件.據《環球時報》報導,截至1月3日6時,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 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預計將於2月18日抵達火星並開始著陸程序。
  • 歐洲太空總署(ESA)推出「ExoMy DIY」小型探測器網上教程 3D列印火星探測器
    歐洲太空總署(ESA)推出「ExoMy DIY」小型探測器網上教程 3D列印火星探測器「堅毅號」的複製模型車已移師南加州的JPL實驗室車庫。(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歐洲太空總署(ESA)的探測器「Rosalind Franklin」將在明年登陸火星,ESA近日推出「ExoMy DIY」小型探測器網上教程,旨在讓任何太空迷只要擁有一臺3D印表機,就可自行拼砌出以探測器為原型的專屬火星探測器,甚至加入專屬功能。
  • 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
    」火星探測器的Atlas-V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預計探測器在發射約1小時後與火箭分離,從而完成此次發射任務。美國也成為繼阿聯和中國之後,今年第三個將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的國家。本月早些時候,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於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5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至此,今年三個火星探測器已經全部啟程,共同奔赴火星。如無意外,這段去往火星的旅程將耗時七個月。
  • NASA Atlas拍到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動態畫面
    NASA Atlas拍到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動態畫面2020-07-25 14:57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 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簡稱Atlas
  • 美國機遇號探測器,慘遭火星「滅口」,它究竟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
    ,而在本世紀,美國也同樣的發射了一系列的火星探測器,比如說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和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顯然,美國的這一限行為無不詮釋著美國對火星寄予的厚望。 2003年7月7日,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向地球進發,而在次年的1月25號安全著陸火星表面。
  • 美國機遇號探測器,慘遭火星「滅口」,它究竟在火星上發現了啥?
    雖然科學家們並未在太陽系內找到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但是,科學家們對火星卻抱有著很大的期望,甚至NASA也認為,火星是太陽系內最有可能被人類徵服,最有可能實現人類移民移居計劃的星球。事實上,美國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發射了水手三號探索器,而在本世紀,美國也同樣的發射了一系列的火星探測器,比如說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和勇氣號火星探測器。
  • 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開啟人類火星探測
    今年,火星探測將再次迎來熱潮,這是自2013年11月5日印度發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和2013年11月18日美國發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以來,時隔7年,再一次迎來了火星探測的熱潮。從2013年末至今,便再也沒有其他國家曾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了,但2020年卻不同,就在今年,我國將在7、8月份發射自主研製並本國內發射的「問天一號」火星探測器,同時,美國也將在這一年重啟火星探測任務。
  • 十天時間三個國家,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有個大新聞,都是跟火星相關的,有連續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7月20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名字就叫著 HOPE,這個探測器將在7個月後到達火星。並開始收集火星上的成份,比如,大氣成份,氣候,溫度之類的,阿聯正式說他們準備在2017年就移民火星。
  • 阿聯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July 20, 2020 - 阿聯杜拜航天中心,2名女性正在觀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7月19日,日本宇航局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送入預定軌道。這枚探測器將飛行約5億公裡,預計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恰逢阿聯建國50周年。「希望號」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枚星際探測器,據《自然》雜誌統計,本次火星項目成員中有34%為女性,科研團隊女性佔比達80%,包括項目副經理、阿聯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席 Sarah al-Amiri。
  • NASA讓您3D列印自己的火星毅力漫遊者
    7月30日,NASA的「火星2020恆心」火星探測器任務正在前往「紅色星球」,以尋找古老生命的跡象並收集巖石樣本並送回地球。製造過程將近十年,這輛10英尺長的漫遊者具備了一些突破性的技術,並配備了科學儀器和先進的計算能力,可以登陸和倖存於寒冷的火星之夜。 與它的四個前身不同,這是NASA建造的最大,最重的火星探測器機器人,太空迷著迷。
  • 10天時間三個國家,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背後原因是什麼?
    今年有個大新聞,都是跟火星相關的,有連續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 7月20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名字就叫著 HOPE,這個探測器將在7個月後到達火星。
  • 3D列印技術為火星探測儀開發輕量化部件
    航空航天3D列印市場以非常快的增速發展,到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50億美元。如今一些火星探測儀或其他航空領域的製造都急切的用3D印表機來開發較輕量化部件。 3D列印技術應用在製造業,具備成本低、快速製造減少時間周期、協調能力高、可完成繁雜構造等特點,也有許多其他探測器,也運用到3D列印技術應用來開發設計和生產製造零部件。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傳回神秘圖片
    而火星由於距離不太合適,所以說沒有液態水存在,自然也就形成不了生命。而人類對這個行星當然是非常的關注了,畢竟他除了距離之外,其他方面都和地球非常的相似,而人類也派出過許許多多的探測器,去探索她,其中好奇者號當然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個探測器它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去火星上看一看有沒有生命的跡象,當然了,他也順便看一下火星的全貌。畢竟僅僅依靠著天文望遠鏡,是沒有辦法將火星看的那麼清楚的。
  • 天文一號將於本周發射!中國第一枚火星探測器的意義重大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有可能試圖降落在火星東北部的一個地點。該任務旨在將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火星探測器送入「火星」。天文一號將於本周發射!中國第一枚火星探測器的意義重大揭示了有關天問一號的新細節,概述了天問一號的預定著陸區,科學目標以及太空飛行器上儀器的名稱。它還強調了該任務的歷史性:「天問一號」不僅是中國第一個完全本土化的火星任務,而且還是第一個同時攜帶行星軌道器和火星探測器的任務。
  • 記3D列印像素牆背後的故事
    在中國3D列印文化博物館的創意廊,有三面3D列印的名人像素牆,分別是蘋果教父賈伯斯、著名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以及「世紀偉人」愛因斯坦。賈伯斯與扎哈·哈迪德3D列印像素牆高科技讓人興奮,尤其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更是令人嘆為觀止。3D列印像素牆是中國3D列印文化博物館的一次創新嘗試。
  • 揭開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面紗
    今年夏天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火星任務——繼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和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後——已定於當地時間30日上午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與其他太空飛行器一樣,「毅力」號探測器將在歷時長達7個月、行程超過3億英裡(約合4.8億公裡)的旅程結束後,在明年2月抵達這個紅色星球。
  • 揭開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面紗
    今年夏天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火星任務——繼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和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後——已定於當地時間30日上午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與其他太空飛行器一樣,「毅力」號探測器將在歷時長達7個月、行程超過3億英裡(約合4.8億公裡)的旅程結束後,在明年2月抵達這個紅色星球。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並不將這視為一場競爭。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一個火星氣象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5時58分,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搭乘H-2A運載火箭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點火一小時後,「希望號」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一個半小時後,於北京時間7點31分左右,「希望號」順利將太陽能帆板展開,與地面成功建立連接,並收到「希望號」回傳的信號,從而成功完成了此次發射任務。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它標誌著人類進入太空時代。 在成功發射地球衛星之前的1925年,德國工程師霍曼(W. Hohmann)就計算出從地球到其他天體的最節省能量的路線,被稱為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從地球到火星的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