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簡介: 歐陽自遠,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近二十多年來,主要從事中國月球探測與太陽系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設計我國首次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與載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測的方案與科學目標,是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學家,現為中國月球探測領導小組高級顧問。 溫馨提示: 齊魯大講壇由省社科聯、山東大學、齊魯晚報、山東博物館聯合主辦,以「搭建思想平臺、共享精神財富」為宗旨。大講壇堅持公益性原則,向社會免費開放。 為保證會場秩序與安全,請各位聽眾於上午9:00開始入場。會場座位有限,坐滿為止,敬請諒解。入場時,各位聽眾根據山東博物館的要求,憑身份證或戶口簿、軍官證、駕駛證、學生證等有效證件,經安檢通道進入報告廳。
本報濟南5月30日訊(記者 範佳 實習生 馬卓儀) 真的有火星人存在嗎?「火星移民」能否實現?6月2日(本周六)上午9:30,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將做客第160期齊魯大講壇,在省博一樓報告廳為您揭秘紅色火星的藍色星球夢。
歐陽自遠曾介紹,中國開展火星探測的可行性論證與探月工程幾乎同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4月正式立項,計劃在2020年實現火星軌道器環繞探測和火星車軟著陸巡視探測。美國火星探測計劃藉助「好奇號」火星車將配有高精度儀器的實驗室搬到火星。中國火星探測計劃則是火星軌道器+火星車的「天地組合」協同工作。
去年7月,歐陽自遠院士曾受邀來到齊魯大講壇,講述「中國的探月夢」。今年歐陽自遠院士將再次做客,為觀眾帶來古代形象學對火星的傳說、太陽系中的火星概述、火星生命探尋、火星的演化、再造一個地球、中國的火星探測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