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家用電器電路控制板時的EMC解決方法

2020-12-01 電子產品世界

  家電控制板的小體積,低成本決定了在線路中不會使用高成本的材料來解決其電磁幹擾問題。家電控制板幹擾主要來自三大方面:一是控制板本身產生的幹擾,二是來自負載的幹擾,三是來自線路上的幹擾。解決這些幹擾可以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案來達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3215.htm

  控制板自身的幹擾

  1 控制板本身產生的幹擾

  家電控制板中常用的繼電器、可控矽以及高頻時鐘等,都可能成為小家電控制板的自身幹擾源。對於以上幹擾,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來解決:

  ● 在繼電器線圈增加續流二極體,消除斷開線圈時產生的反電動勢幹擾。
  ● 在繼電器接點兩端並接火花抑制電路(一般是RC串聯電路,電阻一般選幾千歐到幾十千歐,電容選0.01μF,以減小電火花影響)。
  ● 在電路板上每個IC上並接一個0.01~0.1μF高頻電容,以減小IC對電源的影響。但應注意高頻電容的布線,連線應靠近電源端並儘量粗短,否則,等於增大了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而這會影響濾波效果。
  ● 布線時應避免90°折線,並儘量減少高頻噪聲發射。
  ● 在可控矽兩端並接RC抑制電路,減小可控矽產生的噪聲(該噪聲嚴重時可能會把可控矽擊穿)。
  ● 注意晶振布線。晶振與晶片引腳應儘量靠近,並用地線把時鐘區隔離起來,晶振外殼要接地並固定。最好在能使用低速晶振的場合儘可能選用低速晶振。
  ● 對電路板合理分區(如強、弱信號,數字、模擬信號)。儘可能把幹擾源(如電機、繼電器)與敏感元件(如單片機)遠離。
  ● 交流端用電感電容濾波:去掉高頻低頻幹擾脈衝,VCC和GND之間接電解電容及瓷片電容,以去掉高、低頻幹擾信號。

  2 控制板本身的傳導幹擾

  為了防止控制板電路產生的傳導幹擾,可在電路的進入口(即AC兩端)並接上一個電容C,圖1所示是一個簡單的電容抗擾電路連接圖。圖中的電容屬於安全電容,但必須在該電容的兩端並聯一個安全電阻,以防止電源線拔插時電源線插頭長時間帶電。因為安全標準規定,當正在工作之中的機器電源線被拔掉時,在兩秒鐘內,電源線插頭兩端所帶的電壓(或對地電位)應小於原來電壓的30%。

       

                               圖1 電容抗擾電路

  該電容必須經過安全檢測部門認證過後才能使用。電容的耐壓一般都標有安全認證標誌和AC250V或AC275V字樣,但其真正的直流耐壓應達到2 000 V以上。而且在使用的時候,不要隨便用AC250V或DC400V之類的電容來代用。

  抗擾電容一般都選用紋波電流比較大的聚脂薄膜安全電容,這種電容體積一般都很大,允許瞬間充放電的電流也很大,即內阻比較小。而普通電容紋波電流的指標一般都很小,動態內阻較大,因此,用普通電容代替安全電容,除了耐壓條件不能滿足以外,一般紋波電流指標也難以滿足要求。

  實際上,光靠用安全電容就想把傳導幹擾信號完全濾除是不可能的。因為幹擾信號的頻譜非常寬,基本覆蓋了幾十千赫到幾百兆赫甚至上千兆赫的頻率範圍。一般對低端幹擾信號,其濾除需要很大容量的濾波電容,但受到安全條件的限制,電容的容量不能太大;而對高端幹擾信號的濾除,大容量電容的濾波性能又極差,特別是聚脂薄膜電容的高頻性能一般都比較差,並且聚脂薄膜介質的高頻響應特性與陶瓷或雲母相比相差很遠,此外,一般聚脂薄膜介質都具有吸附效應,會降低電容器的工作頻率。聚脂薄膜電容工作頻率範圍大約在1MHz,超過1MHz時其阻抗將顯著增加。因此,抑制電子控制板本身產生的傳導幹擾除了選用這種電容進行濾波以外,一般還要同時選用多個電感濾波器一起組合來對幹擾進行濾波。電感濾波器屬於低通濾波器,但電感濾波器也有很多種類和無數種規格(如差模、共模以及高頻、低頻)等,每種電感主要都是針對某一小段頻率的幹擾信號而起濾除作用,而對其他頻率的幹擾信號作用不大。電感量很大的電感,其線圈匝數很多,分布電容也很大,高頻信號會通過分布電容旁路掉,另外,導磁率很高的磁芯,其工作頻率也不高。目前,國內大量使用的電感濾波器磁芯的工作頻率大多數都在75MHz以下,對於工作頻率要求比較高的場合,必須選用高頻環形磁芯(高頻環形磁芯導磁率一般都不高,但其漏感特別小)。

  負載幹擾

  家電中的負載包括線性負載(如熱水器)和非線性負載(豆漿機,絞肉機等)。非線性負載是一種頻譜極寬的幹擾源,其抑制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從非線性負載(如電機)本身入手;由於不恰當的操作、接觸器的接觸不良、炭刷不乾淨等原因,都會產生數倍於正常運轉時的幹擾情況,為了減少幹擾,應當保證接觸器的接觸可靠、開關動作的正常和觸頭的壓力,還要保持炭刷和換向器的乾淨,保證炭刷本身的質量和換向器的光潔度;同時保證炭刷對換向器有適當的壓力;最後還要使機座的固定可靠,避免機械運轉時引起的運轉不穩。 其二則是採用必要的電氣濾波方式,其電路連接如圖2所示。

       

                              圖2 負載的電器濾波電路


相關焦點

  • 小家電控制板中的EMC解決方法
    事實上,在實際的使用中,小家電控制板的幹擾主要來自三大方面:其一是控制板本身產生的幹擾,其二是來自負載的幹擾,其三是來自線路上的幹擾。解決這些幹擾可以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案來完成。  1 控制板自身的幹擾  1.1 控制板本身產生的幹擾  小家電控制板中常用的繼電器、可控矽以及高頻時鐘等,都可能成為小家電控制板的自身幹擾源。
  • PCB板設計中接口連接線的EMC問題分析與設計
    >排線電纜對參考接地有分布電容;我們進行耦合群脈衝試驗時;高頻的幹擾信號耦合進來了。確定問題;改善方法:建議客戶在PCB內部走線上先增加了兩個磁珠 效果就非常明顯!客戶的疑問:這個排線沒有高速信號啊;排線(連接線)只有GPIO控制和5V電源;客戶認為-會不會是地的原因?電源和地單點接電源板?然而排線只有控制信號!
  • emc是什麼
    要使產品具有良好的電磁兼容性,需要專門考慮與電磁兼容相關的設計內容。電磁兼容設計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許多電磁幹擾問題是由地線產生的,因為地線電位是整個電路工作的基準電位,如果地線設計不當,地線電位就不穩,就會導致電路故障。
  • RS485接口EMC電路設計方法
    打開APP RS485接口EMC電路設計方法 發表於 2019-07-03 09:09:59 RS485接口6KV防雷電路設計方案 圖1:RS485接口防雷電路 接口電路設計概述:
  • 幾招解決LED的EMC/EMI問題的方法
    可是熟悉電源電路設計的朋友們都知道,在LED電源的設計過程中,電磁幹擾EMI是個不小的難題,那麼如何能解決這個問題?有三種信號接地方法:單點、多點和混合。在開關電路頻率低於1MHz時,可採用單點接地方法,但不適宜高頻;在高頻應用中,最好採用多點接地。混合接地是低頻用單點接地,而高頻用多點接地的方法。地線布局是關鍵,高頻數字電路和低電平模擬電路的接地電路盡不能混合。可以說適當的印刷電路板(PCB)布線對防止EMI是至關重要的。
  • 從EMC角度考慮常用電路設計及PCB設計
    ;C1、C2共模電容為預留設計,當USB口有輻射輸出幹擾時,C1、C2可對其進行抑制。 供電磁珠一般不可預設,其作用時防止震蕩器的高頻信號通過電源汙染外部電路。 時鐘晶片電源管腳採用LC濾波電路或者PI濾波電路;晶體外殼要做接地設計;時鐘信號分叉時在分叉後每路都設置匹配電阻,匹配電阻靠近時鐘晶片;T型網絡,或採用末端匹配。
  • 太陽能路燈控制電路設計方案匯總(兩款太陽能路燈控制電路原理圖...
    太陽能路燈控制電路設計方案匯總(兩款太陽能路燈控制電路原理圖詳解) 太陽能路燈照明控制電路包括光伏電池、蓄電池、路燈和控制器四部分。設計中採用AT89S52單片機,並將其作為智能核心模塊。外圍電路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電壓採樣模塊、蓄電池電壓採樣模塊、鍵盤電路模塊、LED顯示模塊、充放電控制模塊等。圖1是太陽能路燈控制器結構設計圖。
  • 數字電路PCB設計中的EMI控制技術分析
    EMI的危害表現為降低傳輸信號質量,對電路或設備造成幹擾甚至破壞,使設備不能滿足電磁兼容標準所規定的技術指標要求。 為抑制EMI,數字電路的EMI設計應按下列原則進行: 根據相關EMC/EMI技術規範,將指標分解到單板電路,分級控制。 從EMI的三要素即幹擾源、能量耦合途徑和敏感系統這三個方面來控制,使電路有平坦的頻響,保證電路正常、穩定工作。
  • 步進電機控制電路的實現方法
    從步進電機及細分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入手,論述了步進電機細分控制電路的實現方法。關鍵詞:步進電機;細分控制;電路設計。本次設計開發的細分控制系統主要針對的是二相步進電機,由於此類電機的工作方式為雙極性驅動,所以在驅動硬體設計時,加入 H 橋功率轉換電路,解決電機雙向電流流通的問題。對於二相步進電機而言,需要兩個 H 橋,通常情況下,4 個開關管能夠構成一個 H 橋,2 個 H 橋需要 8 個開關管,由於本次設計開發的細分控制系統採用的是雙通道晶片,所以只要 4 個晶片,便能構成 2 個 H 橋。
  • 硬體電路設計的EMC簡單考慮
    >E) 非正弦波波形,波形毛剌、過衝、振鈴,電路設計存在的寄生頻率點。一般來說,EMC設計可分五個層次。以下為五個層次EMC設計要點:1)的方案選擇、主要部件、集成電路的選型、電路和機械結構設計;對於產品的成功與否,第一層次設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任何錯誤都意味著該產品項目徹底失敗。
  • 基於LM567和NE555的電子鎖控制系統電路設計
    基於LM567和NE555的電子鎖控制系統電路設計是根據選頻應用的相關知識和延時電路設計的基本方法,進一步融合,保證了安全性,進而應用在實際的電子鎖設計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計不同的加密等級。
  • 汽車電子產品EMC標準與常見解決方法
    二、空間發射(通過設備縫隙或本身對外進行發射)  對於空間發射我們一般的處理方法如下:  A、通過源頭抑制對空間發射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濾波電路,接口處理,PCB布局,布線,多層板設計解決;  B、加強設備的屏蔽,對設備的結構縫隙進行處理;  以上方法有利有弊;比如降低源頭的後果會導致信號質量變差
  • 巧妙的設計,教你在一塊PCB板上同時安置RF電路和數字電路
    因此,在包含RF(或其他模擬) 電路的PCB 板上的電源線布線必須比在普通數字電路板上布線更加仔細,應避免採用自動布線。同時也應注意到,微控制器(或其他數字電路) 會在每個內部時鐘周期內短時間突然吸入大部分電流,這是由於現代微控制器都採用CMOS 工藝設計。
  • 三相雙向PWM整流器模型與控制電路設計
    摘要 為解決傳統多脈衝變壓整流器架構複雜,功率因數隨著電壓頻率增加,輸入功率因素也相應減少的問題。文中採用高頻功率變換技術,對PWM整流器的模型與控制電路設計方法進行了分析,並在此基礎上介紹了主電路參數的設計。
  • 一種電壓-電壓SPWM控制DC/AC電路的設計
    傳統的電壓單環控制一般存在輸出電壓波動大、動態響應慢等缺點,很難實現精確控制。在逆變電路中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採用電壓前饋控制技術來解決此問題。本文在單相SPWM逆變的基礎上,採用前饋調整三角載波和反饋調整正弦波相結合的電壓- 電壓複合控制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輸出電壓瞬態偏離問題,且實現簡單。
  • 在ABS和DYC兩電路中實現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的設計
    本文需要設計一個切換電路從而實現在ABS和DYC兩電路中高速瞬時切換,提高駕車的安全性。如此時晶片的輸出控制端為低,也即輸出三態門打開,鎖存器中的地址信息便可經由三態門輸出。除74LS373外,84LS273、8282、8212等晶片也可用作地址鎖存器,但使用時接法稍有不同,由於接線稍繁、多用硬體和價格稍貴,故不如74LS373用的普遍。因此考慮到成本和電路的簡單易行性,採用74LS373 作為接口系統電路設計的主要晶片。74LS373功能表如附表。圖3示出結構原理。
  • 一種數字控制的三相移相觸發電路的設計
    這裡給出一款用於可控矽的集成電路數字控制的三相移相觸發電路。針對點電網及現場出現的噪聲幹擾問題,提出一種去抖動電路設計方案.闡述了移相電路的基本設計思路。移相控制信號由外部電壓輸入提供,移相控制電壓經9 bit A/D轉換器轉換,作為移相電路中計數器的初始值,當計數器計數滿時,產生一個移相脈衝,該移相脈衝再次觸發脈寬發生電路,產生所需的脈寬信號,經調製後輸出。該電路框圖如圖1所示。表l給出了各引腳功能說明。
  • 電流檢測電路的實現方法及常見問題探討
    在電流環的控制電路中,電流放大器通常選擇較大的增益,其好處是可以選擇一個較小的電阻來獲得足夠的檢測電壓,而檢測電阻小損耗也小。但是在實際電路設計時,特別在設計大功率、大電流電路時採用電阻檢測的方法並不理想,因為檢測電阻損耗大,達數瓦,甚至十幾瓦;而且很難找到幾百毫歐或幾十毫歐那麼小的電阻。電阻檢測有兩種,如圖1、圖2所示。
  • 本科畢業設計:基於溫度控制電路的電源監測及延時控制設計(1)
    本文介紹了以單片機為核心的電源監測電路和以CPLD為核心的延時控制電路的設計。闡述了電壓電流傳感器、ADC0809、LCD1602的工作原理及採集電壓電流的方法,單片機在監測電路中對外圍器件的控制作用及原理,延時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怎麼用硬體描述語言去描述和向CPLD寫入配置文件來實現相應的電路功能。
  • 一款基於CPLD的LED顯示屏控制電路解決方案
    本文著重介紹用M4A5-128P64-10VC設計LED顯示屏的控制電路。  1 LED顯示屏的構成  在LED顯示系統中,點陣結構單元為其基本構成。每個顯示驅動單元又是若干個8×8點陣的LED顯示模塊組成。通過多個顯示驅動板拼裝在一起,構成一個數平方米的顯示屏,能用來顯示各種文字、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