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3 17:02:46
11月17日,2020年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行。
集微網消息,11月17日,2020年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行。在會議上,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晉芳發表《大賽道下誕生大機遇,顯示驅動晶片將在拉動國產供應鏈條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主題演講。張晉芳表示,今年集創北方需要消耗19萬片12英寸晶圓,明年大概需要消耗33萬片12英寸晶圓,但是市場將供不應求。
顯示晶片行業是個大賽道
2019年我國已經成為顯示產業大國,液晶面板產能位居全球第一。隨著韓國三星Display、LG Display關閉液晶面板工廠,中國面板廠商的市場佔比將進一步提升,2021年有望達到65.3%。
但是顯示專用晶片仍受制於人。中國大陸顯示面板企業每年高端顯示晶片的採購金額超過300億元,95%來自美國、韓國、中國臺灣企業。張晉芳指出,驅動晶片本土化率非常低,其中電視主控SoC晶片國產化率不超過10%,T-CON、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等顯示專用晶片國產化率不到5%。
中國顯示專用晶片國產化大有機會。張晉芳認為,人有85%以上的信息來自眼球,所以顯示非常重要。目前,在顯示晶片領域已經產生像聯詠一樣的世界領先的晶片設計廠商。這意味著顯示驅動設計公司也有機會進入全球半導體產業前十名,所以驅動晶片行業是一個大的賽道,大有機會。中國大陸面板產業勢必會培育出一家超越聯詠的世界級顯示晶片設計公司。
根據超高清新型顯示專用晶片各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測算,中國顯示專用晶片進口替代需求旺盛,折合12英寸產能為22萬片/月,但是目前顯示晶片產能主要集中在海外代工廠。面對巨大的市場機遇,國內代工廠正在積極布局。張晉芳透露,中芯國際、晶合正在加速推動顯示驅動晶片產業鏈條發展,中芯國際目前產能應用於顯示晶片佔比較少,未來產能會逐步加大。
綁定式模式發展才有出路
顯示驅動晶片行業的商業模式與普通晶片行業不一樣,顯示驅動晶片設計公司要成功,必須掌握供應鏈。
回顧韓國和中國臺灣驅動晶片廠商的崛起過程可以發現,它們均與上下遊形成了綁定關係。目前,驅動晶片廠商擁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韓國的全產業鏈整合模式,一個集團整合了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製造、面板廠商和整機廠商;另一種模式是中國臺灣的上下遊綁定模式,一方面驅動晶片設計廠商可以與晶圓代工廠綁定,形成IDM模式,保障工藝開發及產能。
然而我國顯示產業鏈缺乏天然的聯動關係,傳統的設計加委外代工生產的模式因為各方面訴求和目標不一致,造成產品實際性能、產能均無法達到最高水平。張晉芳認為,想要成為國際顯示晶片龍頭企業,打造國產生態鏈是唯一生存之道。
集創北方受到韓國廠商和中國臺灣廠商的啟發,已經與上下遊廠商綁定。中芯國際、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既是集創北方的股東,也是集創北方的下遊廠商,集創北方通過這些股東的資源已經把產業鏈條初步打通。張晉芳認為,顯示驅動領域應以設計公司為龍頭,以製造為基礎,以材料和設備為支撐,拉動驅動晶片產業國產化發展。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