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很多人都長有智齒,當智齒發炎、想痛痛快快拔掉時,醫生會告訴你炎症期間不能拔;等不發炎的時候,很多人又忘了拔。
那麼,什麼樣的智齒需要拔?什麼樣的不需要拔?東莞博球口腔醫院綜合科醫生張陽介紹,智齒是口腔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生長出來,一共有4顆(上下顎各2顆)。正常牙齒是28顆,加上4顆智齒,一共32顆。如果牙齒多於28顆,那說明長了智齒。
智齒的萌出時間一般在18歲-30歲,由於位置比較特殊,容易反覆發作引起冠周炎,還容易齲齒;若生長空間不足,還會引起牙齦脹痛,甚影響鄰牙,嚴重的人還會出現發燒等症狀。
張陽醫生介紹,並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如果智齒能夠正常萌出,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咬合關係良好,可以考慮不拔。
但現實中能正常萌出的智齒少之又少,如果你是以下六種智齒的其中一種,那就要趕緊到醫院進行拔牙處理了。
第一,智齒有蛀牙。如果智齒蛀牙,咬合面蛀得不深的話,可以修補;如果側面蛀牙或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療的,建議拔除,已絕後患。
第二,智齒侵犯鄰牙。如果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會倚靠在相鄰的大牙上,造成清潔不易,導致不舒適或牙疼。
第三,空間不足。智齒在人類的演化史上,是屬於消逝狀態。因此牙弓也越來越小,空間不足的情況是很常見的。萌發的時候給人腫脹、疼痛感。很多人不能忍受這種疼痛,決定拔掉智齒。
第四,清潔不易。由於空間不足的關係,智齒常長得歪扭七八,清潔困難,容易蛀牙。
第五,沒有對咬牙。不是每個人四個智齒都會長齊的。如果智齒的對面沒有智齒對咬,該智齒可能會過度萌發,進而影響咬合。
第六,阻生齒。這一種類型的牙齒,通常埋在齒槽骨裡面,如果會痛,或是診斷有問題,就需要拔除了。
張陽醫生提醒,如果智齒發炎,則應注意口腔衛生,按醫囑服用消炎藥,等發炎結束,及時去口腔機構進行拔除。
文字/李廣
攝影/博球口腔醫院供 視頻/無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