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由於比較嬌嫩,很難形成化石。這裡的「花」實際上是四個果實,但是有果實必然有花,況且果實還殘留有部分花的結構。在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的生命起源與進化廳裡,靜靜地陳列著,一組被稱為「古果」的化石,他們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四朵花」,它們是著名古植物學家——孫革教授發現的。
第一朵花叫「遼寧古果」開在1.3億年前
1998年11月,美國《科學》雜誌在封面發表了《追索最早的花——中國東北侏羅紀被子植物:遼寧古果》的論文,一時間,「世界最古老的花發現在中國」的標題見諸世界各大媒體。
由於「遼寧古果」是迄今唯一有確切證據的最早的花,所以目前它一直被稱作地球上的「第一朵花」。遼寧古果的化石纖細精緻,像是大雁南飛時呈現的人字形,在人字形的兩個末端左右依次排列著橢圓形的幼葉,十分清晰,類似蕨類植物
第二朵花叫「中華古果」開在1.25億年前
「中華古果」是孫革和時任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的季強共同命名的。 2002年,美國《科學》雜誌的封面文章發表了「中華古果」的研究成果,又讓全世界知道了地球上的第二朵花。古植物學界一直疑惑早期開花植物到底是草本植物還是木本植物,是陸生在先還是水生在先。 「中華古果」暗示了被子植物存在水生起源的可能性。
「中華古果」的化石則更像我們所知道的蘆葦,化石底部的莖由粗及細,莖的頂端是有蓬鬆感的羽狀物。
第三朵花叫「十字裡海果」開在1.25億年前
「十字裡海果」是孫革與美國科學院院士迪爾切等共同組合命名的,這是一個新發現的被子植物新類群,這項研究傾注了孫革近7年的心血。 2007年,研究論文在《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
「十字裡海果」的化石顏色較深,難辨認一些,但仔細觀察就能看到植物細長交錯的莖,莖的末端有兩半小葉狀物。
第四朵花叫「李氏果」開在1.25億年前
「遼寧古果」、「中華古果」已經滅絕了,可是,「李氏果」還在。它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也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現生花近親。 2011年3月31日,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英國《自然》雜誌的封面文章,向世界宣布了這項重大科研成果:在中國遼寧凌源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大化石——「李氏果」。
李氏果化石是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大化石,化石保存完好,形態特徵與現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在葉形、脈序和果實特徵等方面特別像現生的鐵線蓮、翠雀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