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氣中看不見的東西發電,科學家發明不是永動機的永動機!

2021-02-24 徐德文科學頻道

想像一種裝置,放置在你屋子的某個地方,你的所有家電和照明設備都和它連在一起,你不用再投入任何金錢和材料,然後你家裡就會有24小時持續供應的電能了,不管有沒有颳風下雨,不管有沒有出太陽,只要周圍空氣不枯竭你就有電。這個裝置你會叫它什麼?永動機?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但上面描述的裝置確實存在,剛剛由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電氣工程師姚軍(Jun Yao)及其團隊發明出來,被稱為空氣發電機(Air-gen),只是目前產生的電能還極為有限。

Air-gen並不是永動機,它只是利用了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空氣中的水分梯度來產生電能。

團隊的另一位核心人物,微生物學家德裡克·洛夫利在30多年前就發現,一種地桿菌屬(Geobacter)的微生物可以生成導電的蛋白質納米線,此後就一直研究如何讓其產生實際的應用。經過多年努力後,科學家們將地桿菌製成7微米厚的蛋白質納米線薄膜,裝上兩個電極,暴露在空氣中後,納米線薄膜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兩個電極之間傳導連續的電流,從而在器件上產生了電壓梯度。

研究人員認為,電荷可能是由水分梯度產生的,水分梯度可以在納米線材料中形成質子的傳輸,從而產生恆定電場或者類似於生物系統中的靜息電位。目前該裝置已經能夠產生0.5伏的持續電壓,電流密度約為每平方釐米17微安。

看起來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研究人員表示,將多個設備連接起來後,就可以產生足夠的電力,為智慧型手機和其它小型電子設備充電,而且在撒哈拉這樣乾燥的沙漠地區都能夠使用。未來可以將蛋白質納米線材料結合牆面塗料,製成大型的空氣發電系統,從而為清潔能源做出更大的貢獻。最可喜的是,科學家們已經可以用大腸桿菌來生產蛋白質納米線薄膜,解決了生產瓶頸,從而能夠提供更廉價的解決方案。

如果能夠成功,這項裝置看來已經非常接近「永動機」了,完全可以說是「不是永動機的永動機」。只是僅僅利用空氣中的水分梯度,單位面積產生的電能可能還是太小,不知道需要多大面積的「空氣發電機」,才能為越來越「饕餮」的人類能源消耗提供足夠的電力?

這篇論文的首個版本2020年2月發布在《自然》雜誌上。

徐德文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敬請關注。

有夢想,就會飛翔!

相關焦點

  • 《自然》:不是永動機的永動機,科學家發明可「憑空」發電的裝置
    想像一種裝置,放置在你屋子的某個地方,你的所有家電和照明設備都和它連在一起,你不用再投入任何金錢和材料,然後你家裡就會有24小時持續供應的電能了,不管有沒有颳風下雨,不管有沒有出太陽,只要周圍空氣不枯竭你就有電。這個裝置你會叫它什麼?永動機?
  • 什麼是永動機?為什麼永動機禁止發明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十分痴迷永動機是如何發明的,也鬧出了多起關於永動機的騙局,國家一致宣布禁止發明永動機。那麼究竟什麼是永動機呢?接下來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揭秘為什麼永動機禁止發明,大家一起往下看!永動機永動機是一類所謂不需外界輸入能源、能量或在僅有一個熱源的條件下便能夠不斷運動並且對外做功的機械。
  • 民科發明的各種永動機 為什麼民科喜歡發明永動機?
    相對論和永動機是民科的兩大「瑰寶」,圍繞它們產生的民科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永動機還造就了大量「發明家」。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關於永動機,上過初中的朋友都知道,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那為什麼民科還發明出這麼多「偉大的」永動機?
  • 我們無法造出永動機,但宇宙天體都是永動機,將來或可用它們發電
    但是如果不是那麼計較時間的話,宇宙中的天體其實都是永動機,比如我們的地球,它自從形成以來就一直處於自轉和公轉狀態中,它每24小時轉一圈
  • 什麼是永動機?為什麼禁止發明(幻想機)
    介紹:發明永動機的想法最初是在印度提出的,然後傳播到西方的所有地方。許多人對永動機的發明著迷,許多關於永動機的欺騙也被製造出來了。國家一致宣布禁止發明永久電動機。那麼什麼是永動機呢?接下來,我會告訴你為什麼永久運動是禁止發明的。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 81歲老漢自稱發明「永動機」(圖)
    「我發明了永動機,現在在世界上還是沒有,這是首例。」近日,81歲的包啟大爺拿著他的實用新型專利發明證書來到本報,自我介紹起他為之得意的發明來。然而,老人的發明還處於圖紙階段,他希望能有人願意幫忙,把他的理論付諸實踐。
  • 中國發明永動機汽車?民間牛人設計的才讓人笑而不語
    像漫哥這麼好學的人,最近利用蹲坑時間學習了一遍高中物理課本第二冊,對永動機知識簡直了如指掌倘若能發明出永動機汽車,豈不是能稱霸世界車壇?剛好最近咱們中國企業號稱研發出了類似的汽車,漫哥感覺中國汽車快要走上世界巔峰了。
  • 永動機發明成功? 投資十億賺百億?
    發送GP到6666 隨時隨地查行情   可以永遠行駛而又不用任何燃油或電能的轎車發明成功了?一名自稱梁星人博士的人宣布:永動機在中國成功了!只要在啟動的時候用外力推一下,汽車就會利用地球引力的加速度,不停向前,根本不用任何燃油或電能。
  • 永動機發明成功投十億賺百億?
    南方網訊 可以永遠行駛而又不用任何燃油或電能的轎車發明成功了?一名自稱梁星人博士的人宣布:永動機在中國成功了!只要在啟動的時候用外力推一下,汽車就會利用地球引力的加速度,不停向前,根本不用任何燃油或電能。
  • 「永動機」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國民黨敗將黃維潛心研究永動機科學知識在中國傳播的弔詭之處在於,越是被傳播和發揚的東西,越是有更多的人對此保持懷疑態度。在此期間,永動機的發明並未停歇,據統計,第一機械工業部信訪組在1971-1976年間,收到「發明永動機」的信件有265封;中科院信訪組單單在1975年的四個月間,就收到100多件有關永動機的發明材料。這一段時期,姚文元、江青等人批判自然科學,對一些錯誤百出的文章亂加批示、責令有關刊物發表,否則就是「扼殺新生事物」,就是「資產階級學閥」。
  • 來看看科學家發明的「永動機」
    永動機,不少科學家努力追求的夢想。下面這組圖就是科學家們發明的「永動機」,看起來不明覺厲,不過可以明確的說,他們都是偽永動機。為什麼說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它違反了熱力學基本原理的設想。
  • 「永動機」騙局從未消亡
    在熱力學體系建立之前,這些人中既有科學家,也有希望藉此成名發財的投機者,而熱力學體系建立後,致力於永動機設計的除了希望打破現有科學體系的「民間科學家」外,更多的則是一些借永動機之名牟取錢財的騙子。  在我國,1954年4月創刊的《科學通報》第一期上,中國科學院就已宣布「永動機」是不可能的,並且希望發明家們今後能將他們的發明熱忱和精力轉移到切合實際的方面上去。
  • 永動機為何不能被人創造出來
    在沒有溫度差的情況下,從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氣中不斷吸取熱量而使之連續地轉變為機械能的機器,它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故稱為「第二類永動機」。這兩類永動機是違反當前客觀科學規律的概念,是不能夠被製造出來的。
  • 81歲老漢自稱發明「永動機」 靈感來自一盆水(圖)
    「我發明了永動機,現在在世界上還是沒有,這是首例。」近日,81歲的包啟大爺拿著他的實用新型專利發明證書來到本報,自我介紹起他為之得意的發明來。然而,老人的發明還處於圖紙階段,他希望能有人願意幫忙,把他的理論付諸實踐。
  • 男子號稱發明永動機 騙得100萬
    聲稱發明永動機騙人投資李某某,男,1963年生人,事發前系某國際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2007年底至2008年初,李某某通過他人介紹認識了記者張某,並吹噓自己發明的永動機和動力機通過了國家專利局的初審。
  • 永動機禁止的真實原因
    儘管從近代開始,世界各國都嘗試製造永動機,但由於永動機違反科學常理,因此只能是一種幻想的機器。 世界上也曾有一些永動機的騙局: 1714年,德國人奧爾菲留斯聲稱發明了一部名為自動輪的永動機,該機器每分鐘旋轉六十轉,並能將16公斤的物體提高相當的高度,當他宣布了這一消息並進行了公開實驗後,名噪整個德國。
  • 永動機重現江湖 作惡數百年的經典物理謊言(圖)
    永動機新聞又現江湖  國內某報在12月2日頭版正中央位置登出一則報導《無偏二極體有望開闢新的能源出路》,聲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一位研究員發明的無偏二極體在不需要外加任何能源的條件下,只要環境溫度高於負273℃,該器件就能奇蹟般地輸出直流電流,將是一種取之不盡、完全沒有汙染的新型能源云云。
  • 永動機小科普
    tagid=3833396009643399):「一組科學家們發明的偽永動機,不明覺厲!」大家去搜一下,還能找到很多類似的「永動機」設計。我對此做了一些解釋,但發現許多人把各種概念攪和到一起去了,造成了不少誤解。那麼,我就在這裡以問答的形式小小地科普一下永動機問題,為普通人解惑,也請內行指正。 問:圖片裡的那些裝置能不能永遠運動下去?
  • 永動機真的不存在嗎?如若不存在,為什麼科學家還在研究它?
    引言: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需要能源,地球與日俱增的人口數量使得我們可以利用的資源越來越緊張。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一些人卻依然在研究與「永動機」類似的課題,早在達文西時期就已經證明了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何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還是說,他們是另有目的?
  • 科普知識:人類能製造出永動機嗎?
    作者:賀俊傑今天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人類不能製造出「永動機」,為什麼不製造一個99999類似的「永動機」呢?我想,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先弄清熱力學能量守恆定律。歷史上曾有很多人想製造出「永動機」,儘管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但這些失敗的嘗試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類最終發現能量守恆定律。在中世紀法國人亨內考設計的永動機方案最為著名,用一個大輪子中央有一個轉動軸,輪子邊緣安裝著12 個可活動的短杆,每個短杆的一端裝有一個鐵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