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功飛離地球,在圍繞地球飛行一周後再次返回地面,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可以說,人類的太空夢就是在那一刻被點燃的。甚至在上個世紀,很多科學家都紛紛表示,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人類甚至可以在銀河系中進行星際旅行。不過,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我們都知道,人類仍然無法飛離地球,甚至就連想要重新登月,都變得非常的困難。
那麼,人類需要多久才可以飛出銀河系呢?這裡,我們就需要先從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提到的宇宙文明等級指數來說起了。卡爾達肖夫將宇宙中潛在的外星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行星文明、恆星文明和星際文明,而目前自以為很發達的人類,仍然處於第一等級,也就是行星文明階段,甚至還差30%的進步才可以完成。
以人類目前的科學發展速度,大約還需要幾百年就可以實現行星文明了,不過這其實是剛剛渡過了「新手村」,想要飛出地球、飛出太陽系還很早,更別提想要飛出銀河系了。理論上來說,當人類突破了行星文明,就可以建造太空電梯了,也可以建造太空基地,同時,對於太陽系之中的小行星和其它星球上的礦產資源,也都可以去進行開發,不過這些還都是為建造戴森球去做準備,只有擁有了戴森球,才可以一勞永逸。
太陽一秒鐘發出的能量足夠地球使用20萬年,所以,即便日後地球,甚至是太陽系中個星球上的資源都枯竭了,只要太陽還在,人類就可以通過戴森球源源不斷的汲取能量,然後利用這些能量快速的發展科技,並且實現飛出太陽系,在周圍的恆星系統中來去。為何這裡說的是周圍的恆星系統,而不是整個銀河系呢?因為銀河系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根據目前科學家得出的數據顯示,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0萬光年,而人類處於銀河系的邊緣偏僻地區,即使是用光速飛行,也需要將近10萬年的時間,顯然這並不現實。
而且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人類未來建造了戴森球,也不代表人類可以光速飛行,利用太陽的能量,人類最多也只能實現亞光速飛行,而這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就是人類的壽命,如果人類始終都是百年左右的壽命,那麼飛去其它的恆星系統都很難。所以,人類必須要達到了星際文明,也是卡爾達肖夫指數中最厲害的那個文明等級,才可以有機會飛出銀河系,而這對於人類來說,或許還需要上億年的時間才可以做到,這其實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比方說人類或許還沒等飛出地球,就已經文明終止了,也可能人類永遠都無法延長自己的壽命,所以,人類或許永遠都無法飛出銀河系,至少目前來看,並不現實,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