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有了區別於普通動物的思維後,人類就開始對天空外的空間發出了疑惑和思考。沒有望遠鏡時,人類只能觀察到有限的星星;有瞭望遠鏡後,人類觀察到了更多的星星,同時也發現了地球之外是沒有邊際的。當人類掌握更多宇宙奧秘時,發現人類怎麼徘徊都只是在銀河系內,人類似乎無法飛出銀河系。
不說銀河系,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可能有一些人認為,人類現在的科技在日益進步,遲早會有飛出銀河系的那一天。可如果你了解實際銀河系狀況的話,可能就不會這麼說了。因為銀河系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系,其中有木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行星。太陽系最遠的小行星是塞德娜,其距離太陽的最遠端是973個天文單位(天文單位就是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而太陽系由奧爾特雲包裹著,奧爾特雲的直徑是2光年。所以嚴格來說,只要飛出奧爾特雲,就意味著飛出了太陽系。
因此,太陽系是人類最大的一道屏障。目前,只有「旅行者1號」飛出了太陽系,但在「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時恰好與人類失去了聯繫。截止至今,科學家仍無法得知「旅行者1號」的位置。但最大可能是其飛出了太陽系,並往比鄰星系飛去。
根據一些觀察資料,我們可以知道銀河系中諸如太陽系這樣的星系起碼有著4千億個,而且每兩個恆星系之間的距離是極其遙遠的。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是比鄰星系,其距離是4.22光年。目前,人類研究的最高端的增加速度技術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小型化的核電站。
漫威鋼鐵俠的能源就是一個核聚變,即其身體中間的那個小圈。核聚變能源源不斷地提供能量,其速度是光速的15%。不過,銀河系的直徑有著10萬光年,這15%的光速在銀河系中就像是蝸牛一樣。而人類能去到最近的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是16萬光年外的大麥哲倫星雲。
可能會有人說,不是有蟲洞理論嗎?不是有曲速引擎嗎?這些不是能夠穿越空間嗎?實際上,這些理論只是一種根據科學原理做出的一種推理,或者說是空想。人類要想實現這些科技,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只怕人類滅絕都無法實現這些穿越空間和時間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