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已經是很寬泛的一個名詞了,不止是設計製作APP
在正式探討這個問題前,我首先想到的是,為什麼會認為程式設計師就是設計製作APP呢?大概是這兩年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導致了很多2C端的APP產品出現,普通人接觸的最多的軟體或者程序就是裝在手機裡的APP了,和這些APP的相處時間甚至超過了戀人和愛人!
所以,在程式設計師身邊的朋友問他們,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到底是做什麼的時候,程式設計師們為了解釋方便就會拿開發APP來舉例。於是在很多人心中,就給程式設計師扣上了APP開發的帽子。
其實,程式設計師是編程行業職業的統稱,程式設計師能做的不止是APP。像網站、小程序、各種管理系統、財務系統、交易系統、物流系統等等,幾乎你能看到的所有信息系統,程式設計師都可以做。
網際網路公司並不神秘
要想知道程式設計師的具體工作內容,我們要把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往細了拆分
如今,一個軟體的開發可以像流水線一樣有不同的人合作完成,也可以由前後端都懂的全棧工程師一手擼出來。雖然像京東、淘寶這樣的APP對於單兵作戰來講難度有些大,但是小眾的APP還是可以挑戰一下的。
就拿APP流水線開發來講,一個APP從開發到上線和運營,不僅涉及到軟體的全生命周期,還涉及到一個研發團隊的人員配置合作。在這個流水線上,程式設計師被劃分為多個崗位,分別幹著不同的工作。那麼,要想開發一款APP具體經過哪些步驟呢?
網際網路公司職位
首先想做APP就得知道要做成什麼,具體業務規則是什麼,這個過程叫做需求分析,對應的崗位叫做需求分析師。接下來,就要有人把需求分析師整理成具體可做的軟體原型,這個過程叫做產品設計,對應的崗位叫做產品經理。
有了產品原型,要想開發成真正的APP,中間還要經過界面設計,對應的崗位叫做UI設計師。接下來就是真正的研發階段了,需要編程人員出場了,也就是所謂的程式設計師。而這裡還可以細分,做APP界面交互的稱為前端開發工程師,做後臺數據處理和提供業務接口的叫做後臺開發工程師。期間還可能有資料庫開發工程師。
如果涉及到內容搜索、推薦,還可能有算法工程師。如果有大數據處理分析,還要有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只有這些編程人員把具體的業務邏輯通過代碼實現,才能做成一個最終的APP產品。產品開發出來,還得有專門的人員測試通過後才可以發布,這就是測試工程師。還得要部署到伺服器上,這個工作由實施或者運維工程師來完成,還要有處理資料庫問題的DBA工程師。
系統上線後,要涉及到推廣運營,這部分工作有運營人員來完成。在產品運行過程中,如果客戶有問題需要諮詢對接,還得有客服人員。
程式設計師不止是開發APP那麼簡單
整個軟體開發過程中,還要涉及到項目管理、文檔管理、代碼管理等等一系列細節問題。這幾乎都要有程式設計師的參與。
所以,程式設計師不是只開發APP的,而一個APP的開發也不僅僅由程式設計師來完成,需要多個崗位,不同人員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行。當然,如果你足夠強大,精通前後端、移動端開發,那麼你也可以一個人開發一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