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縮縫施工工藝
橋梁伸縮縫裝置的正確安裝對於橋梁道路行駛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嚴格遵循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精細化施工,才能確保伸縮縫的施工質量和伸縮縫的耐用性,也才能為道路行車安全提供良好的服務性能。
1.測量切縫
1)伸縮縫安裝採用開槽法。橋面的瀝青混凝土攤鋪完畢後,準確測量放樣預留槽區,並繪製切割線。
2)用切縫機按照上述切割線對瀝青路面進行切縫。切縫時,切縫機要順直,切割後的切割線不得有肉眼可見的彎曲,直線度應達到1.5 mm / m。
2、清潔預留的槽
1)將伸縮裝縫置安裝區域的瀝青表面層鑿除,直到漏出堅硬的混凝土層,並使用空氣壓縮機清除槽內的浮塵、碎屑和鬆散的混凝土塊,以確保場地整齊,檢查開挖的溝槽區域的長度,寬度和深度是否滿足施工要求。清理完梁端間隙的雜物後,使用泡沫板將其緊密填塞。鑿毛後,在現場放置禁止車輛通行的交通標誌。同時,嚴禁施工人員踩踏槽兩側的邊緣,以免損壞槽兩側的瀝青混凝土,影響施工質量。
2)開槽產生的所有棄渣應堆積在距施工現場1 m開外的區域,開槽完工後,並應及時清出施工現場。
3)根據設計圖的要求檢查預留槽的尺寸,並同時調整伸縮縫預留槽中的預埋筋。檢查是否有漏埋或斷裂的預埋筋,並及時修理。滿足要求後,方可進行下一步伸縮縫裝置的安裝施工。
3.伸縮縫裝置的焊接安裝
1)由於伸縮縫裝置的出廠溫度與施工現場安裝的實際溫度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安裝前需要根據現場溫度調整安裝間隙值,並用特殊夾具固定。
2)安裝伸縮縫裝置時,請使用起重機配合手動操作。起重機將伸縮裝置提升到位。在插槽上方放置10釐米×10釐米的方形木或角鋼(槽鋼,工字鋼)作為定位塊。該設備被放置在塊上。然後將伸縮縫裝置的位置,方向和縱向筆直度緩慢地插入凹槽中,最後使伸縮縫裝置的中心線與橋的中心線重合(偏差≤5 mm),並使頂面高程與設計標高一致。伸縮縫頂面的高度應比路面兩側的瀝青表面低2 mm3 mm。同時,應確保伸縮縫的間隙和縱向坡度(與橋面板縱向坡度的允許偏差為±0.3%)符合設計要求。
3)確認伸縮縫裝置的高度和平面度符合要求後,沿橋寬從一端到另一端使用焊條將安裝螺栓組的螺栓和連接鋼筋與埋入的鋼筋牢固地焊接在一起。 逐一焊接後,及時清除焊渣,嚴禁出現點焊,漏焊和跳焊。如果無法直接焊接,請使用U形和L形筋進行連接和固定。接頭處的焊縫長度應不少於10 cm。焊接後,應清除焊渣,並清理施工現場。
4.設置模板
模板一般採用泡沫板或纖維板。模板應牢固固定。模板的縫隙中應填充麻布和其他填料,以防止砂漿在混凝土澆築和振動過程中流入伸縮縫裝置中。
5.澆築混凝土
1)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清潔伸縮縫區域兩側1 m之內的路面,並在兩側鋪上塑料片,以防止澆築混凝土時兩側的瀝青路面被汙染。
2)混凝土的坍落度應控制在80 mm100 mm之內。在施工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應儘可能使用低坍落度的混凝土。
3)混凝土的澆築應從兩端到中間進行分層振搗,振動應緻密且充分,以防止上下分層。同時,在澆築過程中,應注意不要將水泥漿漏灑在伸縮縫區域兩側的瀝青路面上。
4)混凝土兩側應同時進行振動,振動棒與模板之間的距離應控制在5 cm10 cm之內。為了保證混凝土的緻密性,每個振動點的振動時間為20 s30 s,混凝土不在下沉、無氣泡出現,表面出現浮漿即可抽棒。
5)振動並壓實混凝土後,請確保混凝土表面與伸縮縫裝置的頂面齊平。使用模板抹平水泥漿並使其光滑,以使兩者緊密結合,並應確保表面的光滑度。建議混凝土表面比瀝青路面的頂面略低1 mm2 mm,以有效避免施工後出現車輛跳車的現象。
6.養護
1)在混凝土凝固之前,用刷子刷混凝土,在初始凝固之後,用織物或草墊覆蓋在表面以進行養護。養護期間,應及時噴水,保養時間不少於7天;在維護期間,應管制交通,嚴格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以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並應及時做好養護記錄。
2)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請移開纖維板和泡沫板,並清除裂縫中的其他碎屑。拆卸模具時應格外小心,並且混凝土的邊緣和角落不應損壞。填充瀝青後,插入橡膠條,以完成伸縮裝置的安裝。
本文關鍵詞:伸縮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