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建設
1.場地確定前施工單位應將梁場布置方案報業主、總監辦審批,方案內容應包含各類型梁板的臺座數量、模板數量、生產能力、存梁區布置及最大存梁能力等。
2.在軟土地基路段,為防止發生張拉臺座不均勻沉降、開裂事故,影響預製梁板的質量,張拉臺座不得採用重力式臺座,必須釆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式臺座。
3.在使用過程中,監理和施工單位必須定期對臺座進行複測檢查,非軟基區域的臺座,每3個月複測1次,軟基區域的臺座,每月須複測1次,並建立觀測數據檔案,分析臺座沉降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4.預製梁底模宜使用不鏽鋼面板。
5.注意處理好底座和側模間的漏漿問題。
二、技術措施
1.小箱梁整體鋼筋骨架(分為底腹板和面板)、T梁整體鋼筋骨架(分為肋板和面板)應先利用胎模定位分塊、分節加工,再吊裝就位。同時對吊裝設備、工藝應進行專項設計,防止吊裝時局部集中受力,導致骨架變形,影響安裝質量。
2.在先張法施工中,為防止鋼絞線滑絲、斷絲造成安全事故,應在鋼絞線上設置卡扣,待放張後方可移走。
3.防撞牆預埋鋼筋必須拉線放樣和校正,並釆取防鏽措施,為解決澆築混凝土出現較嚴重的變形,應採取輔助加強定位措施。
4.預製梁板拆模後,須及時做好標識,標識內容應包括橋名、梁號、方向、梁長、生產曰期、責任人等。
三、質量要求
1.空心板絞縫筋應嚴格按設計數量預埋,空心板完成後應把鉸縫鋼筋扳開離腹板成45度;鉸縫筋如因入混凝土太深而不能扳出,應進行植筋處理。
2.先張法空心板施工鋼絞線放張時間為一槽最後一片梁板混凝土澆灌完成後5天,同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90%。
3.一旦出現預製梁板預應力張拉後起拱高度與設計值不符,應及時查找原因。
4.預應力張拉應對稱進行,防止產生側向彎矩,以消除或減小側彎。
5.採用焊接形式的調平鋼板應要求四周滿焊,並經駐地監理檢查同意後方可用砂漿勾通縫,在存梁前應對鋼板打磨並塗防鏽漆。
6.每片小箱梁或空心板的兩端均應設洩水管,並應確保位置準確暢通,交接梁板時架梁單位應做仔細檢查。
7.施工過程中造成的混凝土崩裂、漏漿處,不得用普通砂漿進行處理,必須用環氧砂漿進行補強;梁板出現的收縮裂紋應釆用灌縫膠、水性環氧樹脂等材料進行灌縫或封閉。
8.梁板堆放層數空心板不宜超過3層,小箱梁不宜超過2層。為有利於支撐點應力的擴散並防崩角應使用不短於梁板底面寬度的方枕木支墊。
四、養生
1.必須及時對混凝土進行養生,避免乾濕循環,梁板內箱應蓄水養生,水深應不小於5cm;頂面可釆用土工布覆蓋養生;腹板側面應釆用噴淋系統養生,噴淋系統必須具備足夠水壓,確保淋溼所有外露面。
2.預製梁板養護期超過5天後,方可進行梁板兩端的封端施工,防止內腔空氣不流通,溫度高形成溫度梯度,導致梁板開裂出現問題。
五、梁板運輸安裝
1.架橋機應使用定型產品。
2.預製梁板未達到規定強度不得進行場內搬運;後張法預製梁在孔道壓漿完成後,壓漿體未達到規定強度不得進行移動和吊裝。
3.梁板運輸過程中後支點離梁端不應超過1.5m,防止後支點外梁板懸臂過長,導致梁板出現結構性損傷。
4.為了保證橋面整體化層的厚度,梁板架設前監理測量工程師應對橋梁支座墊石的標高進行檢查,滿足要求後才允許架設。
5.梁板安裝前應在蓋梁頂面彈線確定梁板安裝位置,確保梁板安裝定位準確,同時應按設計和規範要求嚴格控制伸縮縫位置寬度。
6.架梁後應立即進行支座檢查,可釆用鐵錘敲擊支座側面支座的方法檢查,對於脫空的支座應加墊鋼板,鋼板必須經過防鏽處理;對於橫、縱坡較大的橋段,梁板安裝時應注意檢查支座的側向變形。
7.防震錨栓鋼筋預埋位置要準確,在澆築混凝土前,監理必須對每個錨栓筋的位置用鋼尺從儀器測定的基準點進行量測覆核,或用儀器逐個量測覆核,嚴禁以相鄰的錨栓筋位置量測定位新的錨栓筋位置,以防誤差累計。如有防震錨栓鋼筋位置不準確造成梁板無法架設時,應割掉錨栓鋼筋後重新植筋。
8.T梁安放後,嚴禁無側向支撐而單獨放置於墩上。
責任編輯:l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