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學史總結歸納,搞定物理第一題!

2020-12-05 最好的高中生

物理一直被稱為高中九科中最難的科目。

神奇的是,物理成績好的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績好;

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也不知道自己明明這麼努力,為什麼成績還是不好!

以高考理綜全國一卷為例,選擇題主要考察基礎知識和計算能力,有一定難度,試驗題難度不大,三道大題保證50分鐘解決。

一般來說,物理第一道大題不常規,不好想,平均得分5分之內;

第二道題比較常規,但不少人因為計算失分厲害,平均得分在10左右;

第三道難度太大,很少有人能做出來,一般都只是把公式列出來的個公式分。

高中物理其實並沒有同學們想像中那麼難,因為數學知識不夠,所以難不在數學,不在計算過程,而在邏輯,在於你把課本上的物理模型與規律掌握後,看到題目能不能轉化成已知的模型,自己思考問題是不是調理比較清晰,做事是不是足夠嚴謹,還是喜歡想當然的猜結果。

物理強調推導,一切結果都是由已知關係推導而來,而推導的工具就是課本上的公式定理,掌握了公式就能為自己所用,不能掌握公式,只能看答案後才知道怎麼解答,一看答案都是學過的,但是自己當時想不到。

另外,在高考考場那種氛圍下,還有時間限制,沒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和應試能力,想靠好物理,才會讓同學們覺得難於上青天。高考成敗在理綜,理綜好壞在物理。

今天小編對高考理綜中,物理學史問題進行了以下簡單的歸納,希望能對同學們有些幫助。

相關焦點

  • 學霸總結:高中物理知識點公式總結大全!考生速來收藏,高考必備
    高中物理知識點難且多且雜,許多童鞋都對物理感到頭疼,高考命題要求是難、中、易的比例為3:5:2,能力題主要體現在中難等程度的題型上,抓住了中等題的得分,高考物理就可以有88分了,這是很好的成績了,正是這一部分(80%)決定了我們高考是否成功
  •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的總結和歸納
    65.爆炸的特點是持續時間短,內力遠大於外力,系統的動量守恆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的總結  一、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範圍和要求。
  • 物理學家與物理學史歸納總結
    後由牛頓歸納成慣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3.牛頓:英國物理學家;動力學的奠基人,他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的發現,得出牛頓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頓力學為基礎的經典力學。4.克卜勒:丹麥天文學家;通過長期觀察發現了行星運動規律的克卜勒三定律,奠定了萬有引力的基礎。
  • 高中物理難度第一,弄清這些高考重點至少提升30+!高三家長收藏
    物理作為理綜中最難的學科,一直困擾著80%的高中生! 許多同學表示,把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都用到了物理學科上,依然很難提升! 高三所有科目裡面物理是最難的,高考的時候理綜卷子物理題也是最難的,相應的物理分值也比較高。那麼該怎麼樣攻克物理學科呢?
  • 高中物理:800道選擇題題庫,高考想考高分的抓緊刷題
    高中物理試卷中,選擇題目佔分數很多,而拿高分的關鍵,不僅在於題目的難度,還在於答題的速度。在高考中,物理一般有兩個類型的選擇題,單選和多選,單選還簡單,多選就有點難了。畢竟,多選選錯一個就是錯。從近幾年的題目來看啊,高考物理這個選擇題的單選題還是挺簡單的,基本每年的考點都很穩定,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有共點力平衡、熱力學第一定律、氣體狀態方程、分子動理論、電磁感應等。剩下的多選題難度就挺大了,雖然考點也很穩定,但是考點有點多,有的題目不同選項間還是相互獨立的。
  • 中考物理實驗題答題技巧歸納
    中考物理實驗題題型分析及解析方法,物理實驗題總是給人一種不疼不癢的感覺,因為從難度上來看並沒有最後兩道大題那麼難,綜合性也不是特別強,計算量不大,學生們每次考試都能把所有的空填上,總覺得掌握的還算可以,但是說簡單也不是很簡單。
  • 高考物理知識考題:以下敘述正確的是?物理學史、慣性、楞次定律
    高考物理知識考題: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速度大的物體慣性一定大C.牛頓最早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感應電流遵從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必然結果同學們還需要理解題目含義:解答本題應掌握
  • 高中物理易錯題歸納總結,內含答案解析+答題技巧,給你洪荒之力
    透過這份《高中物理易錯題歸納總結》,帶大家一起分析學霸學習的全過程,希望大家都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文中有《高中物理易錯題歸納總結,內含答案解析+答題技巧》分享)學霸的學習過程我們團隊的物理主講老師許鹿冰,清華大學在讀。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歸納!期末高考必備
    童鞋們好哇,馬上期末了哦,學姐最近發的資料也都是幫助童鞋們期末考試的總結性資料高中物理還是比較難搞的,知識點比較多,也考驗學生的羅輯思維,做題和知識點完全是兩種感覺,即使理論學會了,實踐做題也比較難所以學姐總結了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歸納!
  • 高中物理學史資料彙編,出題頻率很高!不管大考小考,牢記就拿分
    物理作為高中所有學科當中的一個難點科目,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所有物理學史,其中包含人物,事件等。物理學史在考試中屬於高頻考點,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科學思維認知過程,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本文按照力熱光電等分門別類地進行了一個物理學史的整理,希望能有所收穫!
  • 高考題型之數列問題總結歸納
    大家好,我是試題小講,今天為大家總結一下關於高考數學題型之一的數列問題,考查數列通常都是在大題中出現。總結一下主要考查題型。高中階段就學過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先來總結一下他們的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及性質。
  • 【高中物理】物理學史最全總結!
    1957年10月,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1號」帶著尤裡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紀初建立的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表明經典力學不適用於微觀粒子和高速運動物體。
  • 【物理】從2020高考物理看未來的物理課堂
    從2020高考物理看未來的物理課堂 近期有時間把試卷詳細分析了一下,只是為了從高考題目上得出未來高中物理的教學方向,也讓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 高考知識物理考題:關於行星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符合史實的是?
    高考知識物理考題:關於行星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符合史實的是?A.克卜勒在牛頓定律的基礎上,導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B.克卜勒在天文觀測數據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C.克卜勒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找出了行星按照這些規律運動的原因D.克卜勒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 高二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重點版塊一份搞定,建議收藏!
    高中的物理知識具有獨立的特點,每章節互相之間聯繫都不大;也就是說不管你之前的物理學的怎麼樣,只要你想學好,接下來的部分你就能學好;儘管選修3-1教材不是太厚,但靜電場譬如靜電場,高考每年一道選擇,有的時候甚至兩道電場的選擇,後面的複合場那道大題,電場的知識也是必考;恆定電流一是有可能考選擇,再是電學實驗每年必考一道,而且很多時候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磁場更不必說了,可以單獨考選擇,大題複合場和電磁感應,這兩道大題都有磁場的背景。
  • 高考重點內容詳解: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解題思路+易錯題歸納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備戰2020高考數學」第四篇: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希望能夠給同學們的複習鞏固帶來一定的幫助,請繼續往下閱讀。一、知識體系構建1.常見三角不等式2.兩角和差的三角函數3.三角函數圖像的對稱中心和對稱軸的結論4.三角形ABC中的結論二、易錯點分類+解題方法歸納
  • 2020高考物理全面解析,這幾點很重要!
    導語:今天給同學們總結一些關於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需要完整電子版,關注或者私信我,回覆:「高考複習資料」即可領取!一、物理模考兩大變化一是題目數量的變化。試題數量變化:相比往年的高考題,這次物理模擬考試題的總題量從原來12道題(包括8道選擇、1道實驗、3道解答題)變為20道題(包括14道選擇、2道實驗、4道解答題)。
  • 高考物理對於壓軸題高分妙招
    每年高考物理壓軸題都會壓倒一大批人。畢竟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有很強的區分度,特別是壓軸題更甚,綜合能力要求更高。對於許多基礎不好的同學見到就犯怵,乾脆連看都不看,直接放棄。  我認為壓軸題儘管是難,但掌握一定解題技巧,還是能拿分的,即是多拿1分,就是勝利。
  • 高考理綜各部分複習備考策略
    同時要對相關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如各種研究方法、實驗方法、統計方法的比較;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如涉及「骨架」一詞的內容有:生物大分子單體的碳鏈骨架、生物膜的磷脂雙分子層骨架、細胞質中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細胞骨架、磷酸—脫氧核糖交替排列組成的DNA分子基本骨架。  2.適度解題:是為了鞏固提高和維持一種較佳的解題狀態。
  • 「2020高考試卷分析」物理:創新試題情境設計 加強理論聯繫實際...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三中物理教師楊麗老師,就物理試題作出分析。「2020年全國二卷理綜物理試卷的結構與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整張試卷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基礎,創新試題情境設計,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形成,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楊麗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