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國:可視化的統計學是如何提升公眾對疫情的認知的? | 戰「疫」

2020-12-05 MBA中國網

FDSM

一個半世紀以後,南丁格爾和斯諾所開創的現代醫療護理和流行病學研究,再次成為了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最中堅的力量。

現代統計學的起源之一是對疾病的記錄與分析。這裡面有兩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統計圖形。

第一張圖如下:

這張圖有很多名稱,比如玫瑰(花瓣)圖、雞冠花圖、極區圖等。它的作者是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對,就是現代醫護行業的創始人南丁格爾。1820年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市,父母以出生地給她取了名字。南丁格爾的教育大部分來自畢業於劍橋大學的父親。她從父親那裡遺傳了對數學的熱愛,並成了著名數學家西爾韋斯特的學生。南丁格爾17歲那年在公園散步的時候突然感到自己聽到了神的召喚。24歲開始她希望進入醫院從事護理工作,但受到了家庭的反對,因為那時候的醫護行業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很低,父母覺得有損於家庭聲譽。但南丁格爾信念堅定,在朋友的幫助下,她終於獲得了進入醫院進行護理學習的經驗。

1854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南丁格爾在報紙上看到對戰地英國醫療設施的批評。她自告奮勇,在185410月帶領38個護士到達戰地醫院。然而,醫院管理者開始並不歡迎她的到來。直到18553月,當戰地醫院感染傷寒和霍亂的傷員急劇增加,醫院進入崩潰狀態時,南丁格爾和她帶領的護士們才被允許進入病房幫忙。南丁格爾對醫院的傷病情況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她很快就發現絕大部分的士兵死亡源於糟糕的衛生條件和營養不良,而不是戰傷。南丁格爾繞開官僚僵化的軍隊醫院管理部門,通過社會捐贈的資金開拓了一個獨立的醫護物資供應系統。在她的領導下,戰地醫院的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18564月,克裡米亞戰爭結束,南丁格爾回到倫敦,受到了國家英雄式的歡迎。然而,縈繞在她心中的,是近萬名不幸死亡的士兵的慘狀。

1858年,她基於在戰地醫院所作的記錄進行了非常詳盡的分析,給皇家軍隊健康委員會提交了一份800多頁的關於醫院管理體系改革的報告。上述的圖形是她報告的最大亮點之一。由於南丁格爾的圖形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實在是太新穎了,所有看過這個圖形的人都被它所吸引。很快,在皇家軍隊健康委員會的推動下,英國部隊醫院的醫護體系開始進行系統改革,並逐步推廣到了其他的醫院。同年,因為在醫學統計上的傑出貢獻,南丁格爾被推選為皇家統計學會首位女性會士。不幸的是,南丁格爾在克裡米亞期間染病,這使得她在回英國之後的50多年的時間內一直臥病在床。然而,正是在這段時間,她創立了第一個護士培訓學校,而且出版了200多本關於護理和醫院管理的專業書籍,成為現代醫護行業的創始人。

那麼,醫護行業帶來的衛生革命,究竟對人類社會有多大影響?南丁格爾研究專家HughSmall所做的下面這張圖,清晰地表明了南丁格爾推動的這場革命對人的壽命的提升居功至偉。

第二張著名的統計圖是:

這張圖的作者是約翰·斯諾,一位醫術精湛的醫生。

同樣也是在1854年,倫敦,當時世界最大城市,爆發了第三大規模的霍亂疫情。醫生和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疫情是通過瘴氣傳播的,也就是說,腐爛物體和廢棄物中的有害物質進入了空氣中,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氣溶膠,人們呼吸了受汙染的空氣,因而染病。斯諾醫生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霍亂疫情不是通過空氣而是通過飲用水傳播的。

如何改變專家以及大眾多年以來的固有觀點?斯諾走訪和統計了Soho區疫情集中爆發地的病例情況,並將病例的分布情況畫在了地圖上(每一個病例用一根短橫線表示)。斯諾總結他的發現時寫道:「我從病發現場發現,幾乎所有的死亡案例都發生在布勞德大街(Broad Street)的水泵附近。只有10名死亡案例的住所靠近另一個街頭水泵。而其中5個死亡家屬告訴我,他們一直使用布勞德大街水泵,原因是其實布勞德大街水泵離得更近些。3戶死亡家屬確認,病亡的孩子所在學校就在布勞德大街水泵附近。185498日,在斯諾的建議下,布勞德大街上那個被汙染的公用水泵的手柄被移除,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斯諾的霍亂分布地圖被認為是現代社會的第一個流行病學分析,他本人也被認為是流行病學分析的創始人。這張圖也作為疾病數據的第一個地理分析圖而載入了GIS分析的經典案例集。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約翰·斯諾

一個半世紀以後,南丁格爾和斯諾所開創的現代醫療護理和流行病學研究,再次成為了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最中堅的力量。

統計學作為一門以數據分析為基礎提出解決方案的學科,在新冠肺炎這種突發重大新型疫情面前,可以提供哪些幫助?回顧上面的歷史我們可以或許可以得到不少啟發。

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可以通過對疫情數據的準確的、及時的而且新穎的描述來提升公眾對於疫情的認識,形成防控的凝聚力和共識。

疫情防控最基本的落腳點是個人。在疫情突發的時候,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潮水般湧來,一個簡潔明了而且結論清晰的圖形,尤其是當它的呈現形式相當特別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廣泛傳播而形成防控的共識。比如,丁香醫生網站的疫情數據實時動態,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35億次的瀏覽量,影響非常大。又比如人民日報出的一系列的新型的玫瑰花瓣圖就受到了廣泛關注,這是南丁格爾的圖形的現代版。

在全球疫情數據呈現方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發的數據以及疫情分布圖,現在平均每天點擊次數近10億次,其核心圖形也是斯諾的霍亂分布地圖的現代版。

在這方面,我們還可以進行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下面一張圖形顯示的是全球主要國家每日新增死亡病例的變化情況(根據《金融時報》新冠疫情可視化結果仿做):

現在全世界都對疫情的轉折點的判斷非常關注,而上圖綜合各主要疫情國家的歷史數據可以看到,在防控措施得當的重點國家或地區,大約30-40天左右可以看到疫情的回落。這個圖也可以做成動態圖如下:

除了對基礎數據的呈現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統計模型對疫情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再利用圖形對於關鍵結果進行可視化呈現在白宮新冠病毒工作小組新聞發布會上,黛博拉·柏斯博士在總結美國當前疫情及未來趨勢時,全程使用的幾乎都是統計圖形,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導致川普總統改變之前的在復活節之前放鬆管制,並將全國管制延期到4月底的一張圖,源自華盛頓大學健康度量與評估研究所Chris Murray教授的研究結果:

該結果顯示,美國新冠疫情(每日新增死亡人數)的轉折點預計在4月中旬。這又是一個一張統計圖形改變重大決策的典型例子。

【教授簡介】肖志國大學管理學院統計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面板數據,縱向數據,測量誤差模型,廣義矩估計。本文轉載自復旦管院公眾號(ID:fudanguanyuan)

必看!2021年入學復旦MBA最新招生政策發布

必看!內含申請步驟

必備|2021入學復旦MBA申請資料

點一點「在看」

相關焦點

  • 疫情給公眾認知及行為帶來哪些改變
    戰「疫」過程普遍增強了國民強烈的國家認同感,對國家體制、國家制度、共同體命運有了更深切的認知,進一步激發了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了道路自信,以及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信心。孫應帥:引發全球公共安全危機、社會治理危機、經濟發展危機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造成了一次重大衝擊,引發人們對思維方式、認知方式一次集體反思、回歸乃至重塑。
  • 北京疫情「摁」得快,給戰「疫」啟示多
    北京疫情「摁」得快,給戰「疫」啟示多  與「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總指揮、《生命密碼》作者尹燁博士面對面  16個氣膜艙整齊排列,蔚為壯觀,身著防護服「全副武裝」的實驗員不時出入;過道裡核酸檢測實驗室,顯著提升了北京核酸檢測能力,截至6月30日已完成約100萬份樣本的檢測……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而放眼全球,疫情仍在傳播蔓延,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000萬例。
  • 最美戰「疫」之花|衛體執法"玫瑰",綻放「疫」線
    最美戰「疫」之花|衛體執法"玫瑰",綻放「疫」線 2020-03-10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2020-03-24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場「大考」
    事實證明,科普工作與公民科學素養在抗疫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包括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一批知名學者身體力行,及時地科學發聲,引導公眾理性看待疫情,消除了不必要的恐慌,為公眾提供了大量權威的科學知識和實用的防控指南。2 提升科學素養應培養好學生這支「主力軍」百年前,梁啓超曾說少年強則國強。
  • 大學生居家戰「疫」的心理調適與自我修養
    長期處於居家學習生活的大學生不僅要完成正常課業任務,同時也面臨著網絡學習、課業壓力、就業壓力以及和家人相處等問題,諸多矛盾積累必然會加劇其焦慮或抑鬱情緒,戰「疫」期的心理調適成為這屆大學生的一堂「人生必修課」。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2月14日中央指導組發布動員令,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全面總攻正式打響。疫情如火,軍令如山。武漢4.45萬多名基層黨員幹部職工下沉到1.38萬個「網格」,1.9萬名民警加強值守,成為防控前沿的尖兵,構築起抵禦疫情的防線。
  • 【戰「疫」逆行者】王立家: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戰鬥第一線高高飄揚
    【戰「疫」逆行者】王立家: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戰鬥第一線高高飄揚 2020-05-0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微事見開放疫情數據專題,助力各界高效感知疫情進展
    2020年,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相關話題持續霸屏輿論場。在這海量的真假信息之下,「信息過載」成為公眾面臨的重要問題。面對這一需求,知微從國內疫情爆發之際,至海外疫情蔓延期間,陸續發布七大疫情信息整合工具,基於各大新聞網站、官方機構數據,對疫情相關信息進行抓取、梳理、篩選、呈現。
  • 【戰「疫」故事】抗疫「調度室」 戰疫「先鋒隊」——醫務科疫情...
    一是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制定疫情期間發熱門診就診流程,並開展演練演習,不斷優化診療流程,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二是協調安排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室等值班人員,保證抗疫一線合理的人力資源梯隊;三是將急診搶救室病員分流至各病區妥善安置,避免急診搶救間病人聚集;四是疏通、協調、帶領內科系統,分流收治急診留觀病人
  • 「疫」戰到底,絕不後退
    「疫」戰到底,絕不後退 2020-06-04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戰「疫」「兩平臺一卡」發揮奇效——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科技戰「疫」「兩平臺一卡」發揮奇效——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和醫療物資大數據平臺及行程卡」團隊 2021-01-15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說理」在愛國主義情感中深化和升華中華民族精神
    這種精氣神就是中國人民在這場抗疫戰中體現出的不畏艱險、奮力衝鋒、英勇頑強、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時代精神,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為濃烈底色,又使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優秀特質在此次人民抗疫戰中更加光耀地展揚出來,使中國民眾在熾熱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中於心靈深處深化和升華了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極大提升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境界。
  • 戰「疫」中的洞口疾控人,盡顯英雄本色
    「我們一定不辱使命、戰勝疫情、堅持到底。洞口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是洞口縣疾病預防控中心疫情處置全體隊員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喊出的口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後,洞口縣疾控中心迅速響應,積極應對,成立領導小組和6個工作組。
  • 戰「疫」行動派|三維天地快速響應多地醫療機構抗疫需求
    新冠疫情自爆發肆虐以來,北京三維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維天地)發揮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領域的專業優勢,憑藉自身深耕檢驗檢測行業多年的經驗,積極響應社會各界戰「疫」之所需,為戰疫前線提供多重服務與保障,助力多領域的機構與部門共同抗擊疫情。
  • 山東戰「疫」最美青年:以青春之名,匯聚磅礴戰「疫」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山東各級團組織團結引領 廣大青年挺身而出、衝鋒在前,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青春力量。
  • 感恩懷德春暖日 舉國《戰「疫」正清明》
    《戰「疫」正清明》將延續《戰「疫」故事》系列節目的主題概念,以「五件疫情見證物」為特殊的切入點,展現醫護人員、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和基層幹部、志願者、善良無私的普通民眾等「五類人群」的典型故事、典型場景和典型瞬間。
  • 凝聚青年戰「疫」向心力助力模範機關「走在前」
    王偉寧同志結合武漢掛職經歷講述了掛職單位同事團結抗「疫」的基層故事以及關於專利服務科技創新發展的思考;劉莉丹同志介紹了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專利技術分析工作的感受和收穫;勞聰聰同志從「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在抗「疫」中的奉獻和擔當出發,交流了對於青年立足本職勇挑重擔的理解;陳雲龍分享了學習局「雲課堂」有關課程的心得體會,要將對黨和國家的驕傲和自豪轉化為戰「疫」向心力。
  • 傳播防疫知識 傳遞抗疫力量 戰「疫」中的廣播電視強信心暖人心聚...
    一、百檔節目及時傳播權威信息疫情發生以來,廣播電視從業者面對疫情逆向而行,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報導一線。1月23日至今,湖北衛視每天7檔滾動播出戰「疫」特別節目《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日播出總時長達到600分鐘,不間斷報導疫情防控一線情況。北京衛視《生命緣》節目第一時間派出報導小分隊進駐地壇醫院採訪報導,至今已有18批報導團隊進駐重點醫療機構展開報導。
  • 凝心聚力,為打贏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頭條報導中央精神和決策部署,突出戰「疫」決心全國廣播電視在頭條位置及時宣傳報導黨和政府抗擊疫情的科學有力舉措,形成戰「疫」宣傳高地。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防疫工作的情況。節目突出報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要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加強疫情特別嚴重或風險較大的地區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新聞宣傳有聲勢有影響,提振戰「疫」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