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疫」「兩平臺一卡」發揮奇效——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1-01-20 澎湃新聞
科技戰「疫」「兩平臺一卡」發揮奇效——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和醫療物資大數據平臺及行程卡」團隊

2021-01-15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神州大地。面對肆虐疫情,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爭分奪秒提升生產供給能力,多措並舉抓好重點醫療物資保供和通信大數據支撐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促進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作出了重要貢獻,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為表彰先進,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發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授予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等100個集體「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授予張彧等300名同志「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從2020年12月31日起,工信微報陸續推出10家先進集體和10位先進個人的抗疫事跡,定格他們的抗疫時刻,一起感受他們不怕困難、勇挑重擔的果敢擔當,踐行初心使命、關鍵時刻豁得出的先鋒品格,忠於職守、無私奉獻的寶貴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的大愛情懷。

今日,工信微報推出系列報導第十七期,敬請閱讀。

科技戰「疫」「兩平臺一卡」發揮奇效

記「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和醫療物資大數據平臺及行程卡」團隊

「通信和醫療物資大數據平臺及行程卡」團隊依託中國信通院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專業優勢,緊急建成「兩平臺一卡」,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迅速響應,建設全國通信大數據平臺精準防控疫情。正月初三項目啟動後,團隊連續奮戰30多個晝夜,攻克多數據源校驗、協同處理關鍵算法等技術難題,建成「1﹢31」部省大數據平臺及覆蓋全國的專線網絡,總計調集9562臺設備,日均處理數據量超80Pb,有力支撐黨中央、國務院開展實時高效的疫情防控工作。

晝夜拼搏,建成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持續迭代升級。大年初一,接到任務的員工立即取消休假,耗時三天初步建成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團隊全程無休,截至目前,監測調度4000餘家企業涉及的10大類163種醫療物資,有效提升重點醫療物資應急響應效率,有力支撐重點醫療物資保障由「嚴重緊缺」到「緊平衡」再到「供應充分」的快速躍升。

科技攻關,開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提升流動人員查驗效率。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六天上線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在開發最艱難的時期,團隊時常到凌晨3點還在協調處理用戶數據問題,早上6點又開始對接新需求。團隊開創藍牙近距離接觸「黑科技」,在上線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網頁版後,又開發出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版本,為公眾免費提供近14天的準確行程證明,累計提供查詢服務36億次。獨有的海外行程查詢服務、密切接觸提醒服務等功能,使其成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有序復工復產的利器。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人民郵電報社)

原標題:《科技戰「疫」「兩平臺一卡」發揮奇效——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和醫療物資大數據平臺及行程卡」團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武漢3月14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武漢協和醫院氣派的門診樓前罕見「蕭條」,急診大門是唯一開放的患者通道。11日起,這所知名的綜合醫院恢復開放專家門診。
  • 培訓課程 | Web of Science平臺助力科技戰「疫」
    5月14日(周四)10:00 — 11:00 助力科技抗疫!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網絡安全創新五大熱點方向
    原標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網絡安全創新五大熱點方向   2018年9月19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8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發布《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2018)》,信通院院長劉多對白皮書進行了現場解讀。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網記者 夏春平 攝1月23日,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來臨前夕,離漢通道關閉。隔離一座九省通衢、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在人類歷史和城市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前一日,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親自作出這一戰略決策,他強調:「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但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 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8日 16: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中新社武漢3月28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作者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報告
    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主旨演講時指出,5G+工業網際網路將發揮我國完備工業體系優勢,為5G開闢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進一步助力兩個強國建設,對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揭曉
    還揭曉了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扶貧十大優秀案例。  疫情期間,人們的新聞消息多來自新媒體平臺,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面對多元的平臺,廣泛的受眾,新聞工作者積極探索創新內容形式,用手中的筆書寫著擔當,創造了不少優秀新媒體作品。
  • 疫情卡點開通「慧眼」 信息化助力防控指揮
    「甘孜州面積廣、要道多,全州設置了70多個防控疫情卡點,這些卡點很分散,需加大統一管控的力度。現在有了「慧眼」,我們可以隨時在平臺上調取各個卡點的情況,實時掌握過往車輛、人員情況以及卡點防疫工作情況,從而提高防疫工作效率,提升指揮調度的精準性。」中國電信甘孜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 2020年《生態雅安》第4期來了:雅安戰「疫」全紀實
    1月23日,全市25個發熱門診,335張治療留觀床位,1294個集中醫學觀察房間,交通要道、車站、重點場所體溫監測卡點共計41個,全部部署完畢,打響戰「疫」第一槍。
  • 「疫」戰到底,絕不後退
    「疫」戰到底,絕不後退 2020-06-04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東數科高效抗「疫」,讓數位化科技落地生根
    6月3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在京聯袂發布《攜手跨越重塑增長——中國產業數位化報告2020》。產業數位化升級效果初顯《中國產業數位化報告2020》首次專業闡釋「產業數位化」。報告認為,產業數位化是指在新一代數字科技支撐和引領下,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價值釋放為核心,以數據賦能為主線,對產業鏈上下遊的全要素進行數位化升級、轉型和再造的過程。
  • 傳播防疫知識 傳遞抗疫力量 戰「疫」中的廣播電視強信心暖人心聚...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家廣電總局組織指導全國廣播電視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加大權威信息發布,加強防疫科普宣傳,調動全行業力量創作優秀文藝作品、廣播電視節目、紀錄片、動畫片,指導廣播電視節目增加生活服務內容,持續組織全國性公益展播,更好地引導輿論、豐富文化、舒緩情緒、穩定人心
  • 最強戰「疫」!陝科大招生辦致高三學子:做好這幾點,備考更高效
    延期開學使全國高三學子不得不在戰"疫"中進行備考,但延遲開學不是延遲學習,尤其對於身處疫情重災區的湖北考生而言,這場高考前的戰"疫"將會更為艱難。停課不停學,即使在家複習,也要努力穩住心神,潛心備考!對於疫情帶來的這場特殊的戰鬥,陝西科技大學已經行動起來,學校免費開放31門MOOC課程及圖書館大量數據和資源,強力助力陝科大人在線學習,使陝科大人在家也能及時"充電"。
  • 2019中國信息通信大會在成都舉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指出,信息通信業已成為當今國家綜合競爭實力的最重要體現之一,已成長為帶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和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支撐。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發揮經濟大國、信息產業大國的綜合優勢、疊加優勢,不斷壯大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希伯倫科技三管齊下助力戰「疫」
    溫州2020年2月13日 /美通社/ -- 病疫無情,人有情,希伯倫科技在行動。 2月6日,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HEBT)正式向溫州市龍灣區紅十字基金會捐款人民幣25萬元,其中向沙城街道定向捐贈10萬元,用於抗疫一線醫護搶救人員的救助和關懷,助力溫州打贏防疫阻擊戰。 與此同時,希伯倫科技緊急調配資源,形成了一條專業口罩生產線,將實現日產六萬件,助力戰「疫」。
  • 中國戰「疫」時,美國在做什麼?!
    中國戰「疫」時,美國在做什麼?!這一場疫情對全世界人民來說都是沉痛的災難,可蓬佩奧卻將責任推給中國稱,「中國本可以不讓全世界十萬人死亡。」當中國向國外捐贈物資時,白宮發言人卻說,「中國比過去更加強勢地宣傳虛假信息。」當中國出口防疫物資時,《時代周刊》文章寫道:中國物資不滿足國際標準。
  • 監管科技:平臺治理的路徑與模式
    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充分發揮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引領,為各產業、各領域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構建關鍵的基石,為實體經濟注入新的要素、新的動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的發展意義重大。
  •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
    在10月13日上午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國科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究院是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中心,是我國唯一集運載火箭主動力系統、姿軌、控動力系統及衛星、飛船、空間站、探測器等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研究、設計、生產、試驗為一體的專業研究院。
  • 人民論壇網評 | 從戰「疫」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優勢
    基於疫情防控的嚴峻性,習近平總書記將其定位為「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在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基層黨員的模範帶領下,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牢牢守住社區這一基層防線,將一個個社區和村莊打造成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 讓科技有溫度,疫情面前中國科技企業做了哪些事?
    2020年的新春,全國人民正在面臨一場關於疫情、關乎生命的攻防戰。除了廣大的醫務人員、媒體記者等奔赴一線外,中國的科技企業也正通過各自的技術優勢,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造福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