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個人化醫療不是條容易的路,任何人都有權利更了解自己、讓自已的健康預防做得更好、更能掌握自己的健康風險、給自己更好的醫療選擇…。
自2006 年4 月成立以來, 以99 塊美金低價推出個人全基因檢測,在生技產業丟下石破驚天震響。自此一舉一動成為產業風向及媒體追逐焦點的23andMe CEO暨創辦人- Anne Wojcicki ( 沃潔希奇),她應邀出席2014 年世界生技展「個人化醫療論壇」的主要演講人,現場座無虛席。
「個人化醫療論壇」目前也是BIO 生技展成長規模最大的一個分論壇。本刊利用演講會後,就個人化醫療發展訪問了近期不論公司、私事都大上媒體版面的Anne Wojcicki。
首先是聖地牙哥生技展開幕前一周,FDA 正式受理了23andMe 一項針對先天性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遺傳疾病-「布隆氏症候群(The Bloom syndrome)」基因檢測的申請,讓外界對FDA 的響應及法規進展有了進一步正面的期待。
本身畢業於耶魯大學生物學系、是Google 共同創辦人之一Sergey Brin 的妻子,近來Anne Wojcicki 又因為Sergey Brin 和Google 眼鏡的香港亞裔營銷經理Amanda 傳出誹聞而飽受媒體窺視,目前兩人已分居,但Google 一直是23andMe 的股東,預料將不受影響。
讓個人基因信息人人負擔的起
去年11 月,FDA 發函勒令23andMe 停止對外銷售基因檢測,但是Anne Wojcicki 決定繼續銷售公司的「個人基因組定序」(Personal Genome Sequencing, PGS) 檢測服務,但僅提供家譜信息和原始基因數據,而不做任何解釋。
23andMe 與FDA 的關係被認為陷入對立、纏鬥,此一事件的演變,也成為業界解讀FDA 法規對基因檢測態度的動向與指標。Anne Wojcicki 在演講中表示,「任何人都有權利更了解自己、讓自已的健康預防做得更好、更能掌握自己的健康風險、給自己更好的醫療選擇。」
她並對本刊再次強調,推動個人化醫療不是條容易的路,不能把23andMe 看成傳統型的診斷廠商,我們是一家志在『改變』甚於『金錢』("We are driving for change not money.") 的公司,我們希望個人化基因數據人人都可以擁有,並且負擔得起。她並告訴本刊,從沒想和FDA有任何對立,我們希望能和FDA一起努力向民眾清楚說明PGS 或其他檢測對自己的益處,以及基因檢測的各種科學基礎。
希望增加亞洲族群基因資料
Anne Wojcicki 對本刊說,讓基因述說每個人的遺傳和祖先的故事是一件美妙的事。23andMe 創立至今8 年,目前已經累積了70 萬客戶,1.9 億筆基因信息,有8 萬個願意在網站上公開分享自己接受基因檢測後的生命故事。
23andMe 也參與了多項基因與疾病的回溯性研究,包括45,000 名乳癌患者的回溯調查研究,並創下高達1 億2,200 萬人的APOE4 基因研究的回溯。
「你可以看到個人化醫療發展的力量,大家都願意了解自己更多。」她舉例,23andMe 進行胰臟癌與基因研究,網絡訊息一公開,竟在短短的12 小時內,募集到12,000 名自願性參與者上傳的基因信息。
不過,Anne Wojcicki 也向本刊表示,23andMe 的基因資料庫中,亞洲族群比例是最少的,只佔4%( 白種人佔77%,拉丁族裔佔10%)。因為技術上沒有障礙,所以她希望未來能多增加亞洲族群的基因信息。
她表示,個人化醫療的發展仍將不斷與法規對話,如何加速基因信息的開發與研究也是技術上的挑戰,因為預防不是當今醫療的主流,所以我們要大聲疾呼『改變』…。(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