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是科研成果的具體體現,是作者心血的凝結。作者在完成科技論文寫作後,一般都希望能夠及時在相關專業期刊上發表。如何找準角度,提高科技論文投稿命中率?下面,醫刊彙編譯結合工作體會,談一些看法,希望對廣大作者有所幫助。
一、了解所投期刊的性質、宗旨和類別。一個期刊的性質和辦刊宗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了解:一是看刊名,這種方法很方便,但準確度相對差些;二是看欄目設置,這種方法比較可靠,因為欄目設置能較為具體地反映出期刊的定位和固定報導內容,是期刊辦刊宗旨的一貫體現;三是研讀期刊內容,這是進一步了解期刊的最好辦法,通過研讀期刊,能了解期刊的出版周期,是否為核心期刊或統計源期刊,是純學術期刊、綜合性期刊還是科普或信息類期刊,了解期刊的特點、特色,以及期刊的作者群和讀者對象等,從而有的放矢地投稿,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二、精確選題,突出論文創新點。一般來說,作者在完成一項科研任務後,往往會有多方面的成果、經驗、體會可以成文,這些成果或經驗、體會可以寫成多篇文章,但不一定都適合在同一份期刊上發表。因此,如何找準角度,從科研成果中抽出合適的選題成文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從實踐經驗來看,核心成果通常可以寫成學術論文,投給本專業的純理論或技術類期刊;經驗體會可以投給相關專業的綜合性雜誌;信息報導可以投給信息類期刊。但是不管寫成何種體裁,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要通過查閱資料、跟蹤研究、分析對比,找出與國內外同一領域類似成果的不同點,尤其是論文中的操作方法、結果和結論部分要突出重點、創新點、關鍵點。只有有所創新,才能吸引編輯的注意,從而提高錄用概率。
另外,一些期刊有時會在適當位置公布自身的報導計劃和重點,這是期刊提供給作者的重要信息。只要在該刊的報導計劃之內,投稿命中率一般較高,有的論文雖然創新點不多,但因為在期刊報導重點範圍之內,編輯部也會在第一時間內優先錄用。
三、建議一次只投一篇稿。為了提高投稿命中率,有作者習慣於一次給同一家期刊投多篇論文,或者是同一學校同一位導師所帶的學生集體向某一期刊投稿。但出於多種因素的考慮,編輯部一般不會連續多篇刊發同一作者或同一學校的論文,在這種情況下,編輯部往往擇其中質量較高的一篇或幾篇用,其他的就有可能放棄不用。
另外,多篇論文一起投,容易讓編輯產生「多產而質量不高」的印象,最後結果不僅不能如作者所願的「多投多中」,而很可能是「多投少中」,甚至是「多投不中」。因此,如果作者同時有幾篇論文想發表時,可以根據各篇論文的特點和側重分別投向不同期刊,讓不同期刊「各取所需」,其命中率自然就高了。
與之相對應的是,作者切忌一稿多投多用。版權法明令禁止一稿多投,各家科技期刊也對該現象深惡痛絕。因為一稿多投多用不僅浪費期刊的編審、版面資源,影響作者、期刊的聲譽,也容易挫傷廣大讀者的感情。故而一旦發現某作者有一稿多投現象,編輯部一般不再輕易採用其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