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越秀區2500多個黨組織和58000多名黨員迅速行動,戰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線。
記者2月11日從越秀區獲悉,越秀各街道、社區發揮好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等機制,就近動員3萬多名在職黨員主動融入社區防控工作。越秀區委還從全區機關單位緊急調集475名黨員幹部奔赴各街道、社區全職參與重點防控工作,進一步充實各街道、社區工作力量,提升聯防聯控效果。
重心下移:機關聯手街道 築牢基層防疫堡壘
疫情來勢洶洶,越秀全方位聯動,擰緊防控「安全閥」。越秀區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各街道、社區充分利用越秀區機團單位較為集中的優勢,發揮好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駐區單位與街道結對共建,街道大黨工委、黨建聯席會等機製作用,就近動員3萬多名在職黨員主動融入社區防控工作。
隨著節後返穗人流陸續抵達,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越秀區實行「一個機關單位包一條街道」模式,迅速指定18個區直部門作為牽頭單位,其他區直部門作為協助單位,與18條街道一對一結對。
475名機關黨員幹部組成的18支隊伍,全職到街道報到,全部成立臨時黨支部,由支援隊隊長、副隊長擔任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成為疫情防控戰場上的一座座戰鬥堡壘。
記者了解到,全區各街道社區黨組織、醫療衛生單位黨組織、防控一線部門黨組織組建黨員突擊隊320支,主動承擔重點防控任務,全面發揮「網格聯通、條塊聯動」網格治理機制優勢,及時掌握疫情,及時解決群眾困難和要求,切實做到「四級響應、接訴即辦」,已處理有關疫情訴求1239宗。
群防群治:黨員衝在前,構築嚴密防線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越秀區的黨員幹部衝在戰「疫」第一線,社區的力量得到充實,社區的防疫工作紮實推進,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六榕街充分利用網格化服務管理加強疫情防控,以社區為單位,將全街136個網格分為A、B兩組,每組由「A、B網格員+機關支援人員」組成,對轄內居民徹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並按照網格進行「一戶一檔」登記,實現網格防控精細化。
農林街黨工委全力防控構築群防群治嚴密防線。社區黨組織組成「社區力量三人組」,確保排查走訪不漏一戶、不少一人。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工、社區民警組成三人小組,按照網格化,深入居民小區、住宅樓宇,對1月10日後曾到疫情嚴重地區相關人員進行全覆蓋式走訪慰問。
珠光街黨工委成立了14個社區疫情防控「前哨站」,不但現場為居民群眾提供體溫檢測、健康檔案填報、防控科普知識宣傳、政策答疑、復工複課諮詢、節後返穗人員登記等服務,還對社區樓棟、居民進行全覆蓋排查,全面開展重點樓宇、重點領域、來穗人員和密切接觸人群進行重點排查。
大塘街發揮「大綜治」統籌作戰優勢,迅即響應、快速行動,組建「塘小鴨」平安志願服務隊,巡守防疫工作最前沿。
奮戰一線:守護百姓平安 疫點末端消毒近十萬立平方
脫下防護服那個滿頭大汗的臉龐、背上數十斤消毒設備的「小黃人」身影、不畏病魔為病人採咽拭子的專注、伏案12小時進行疫情數據採集分析、在寒風中堅守駐點……在越秀區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每位黨員都奮戰防疫第一線上,日以繼夜,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守護居民的健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對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所在的居住和工作場所等疫點的消毒是最前線、最辛苦也最為重要的工作環節之一。而這項工作,就落在了越秀區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副科長黃亮宇的身上。
1月22日,越秀區疾控中心接到首例武漢輸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例,黃亮宇馬上帶領消殺人員抵達病人家中開展疫點終末消毒。疫點的消毒工作看似簡單,但背後藏著大學問:開展疫點消毒前,要充分了解疫點地形、功能、人流情況等,以判斷合理的消毒範圍、進入和退出的線路。黃亮宇把疫點消毒總結為三個心,即是「細心、耐心、決心」,每一個細節都缺一不可。從越秀區疫情出現至今,黃亮宇帶領團隊共對疫點開展多次終末消毒,累計消毒面積約99270m。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廖靖文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燕、廖靖文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