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柔軟有彈性麵包裡的魔鬼「溴酸鉀」

2021-01-20 有機合成

撰文/陳衍達│自由寫手

2016 年,印度科學與環境中心(Center of Science and Environment,CSE)的「汙染監測實驗室」發布了一項調查:他們買了德裡市面上 38 個品牌的麵粉產品到實驗室做分析,結果發現高達 84% 的品牌(32 件)殘留溴酸鉀(Potassium bromate)或碘酸鉀(Potassium iodate)。

而事實上,溴酸鉀在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分類中屬於「對人類懷疑為致癌物」的第 2B 類物質;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更早在 1992 年就已提出指導性的建議,指出溴酸鉀不適合用在麵粉處理上,許多國家也已立法禁止。CSE 的新聞稿發表後,立刻造成民眾恐慌,而印度政府也迅速地在一個月後修法,正式禁止這兩樣物質用於製作麵包。

去年(2016),印度科學與環境中心檢驗出香噴噴的麵包中含有被列為 2B 類致癌物的「溴酸鉀」。示意圖,非檢驗麵包。圖/Pexel BY CC0 License

揉出麵團中蛋白質的秘密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感到疑惑,人們為什麼要在麵包裡加入溴酸鉀呢?這得從「麵包為什麼有彈性」談起。

五穀根莖類是人類獲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但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兩種主食稻米和小麥,在型態變化的「自由度」上有很大的差異:米大多數在去殼、去胚之後就能被煮熟吃掉,但小麥幾乎都會先被磨成麵粉後,才接著被塑造成各種形狀 ── 當然米也可以被做成米粉,偶爾也會有人在牛奶裡面加一些小麥粒,但比例相對並不高。造成這個差異的最大原因,在於小麥含有的蛋白質比例較高,讓麵粉擁有較高的可塑性;而稻米主要由澱粉組成,相對沒有彈性,要做成各種形狀就比較困難。

其中,麵粉的蛋白質統稱為麩質(Gluten),主要由穀蛋白(Glutenin)和麩脘(Gliadin)組成。麩脘圓圓胖胖的,對水有較好的親和力,和水一起負責製造一個適合穀蛋白和氧化劑反應的環境;穀蛋白在微觀的尺度上則是長鏈狀的結構,上面有許多可以被氧化的硫氫基(thiol group,-SH),平常沒有水的時候這個長鏈會「揪」在一起,麩脘把水引進來之後才會舒展開。

麩脘(黃色球球)是一種醇溶蛋白(Prolamin,prolamina是西班牙文),在麵粉和水後會協助穀蛋白(Glutenin,glutenina是西班牙文)與氧氣反應,最後它們會糾結在一起變成麩質(Gluten)。 圖/ Marinasauri @ wikimedia, CC BY-SA 4.0

揉麵團的時候,我們把麵粉與水和在一起,讓氧氣在揉製的過程中混進去,將穀蛋白上的硫氫基氧化。兩條穀蛋白上的硫氫基氧化之後,便有機會橋接在一起形成雙硫鍵(disulfide bond,-S-S-),進而增加蛋白質鏈之間的緊密程度。這個反應帶來的影響就是麵團會越揉越有彈性;在下一階段發酵膨脹時也較能夠留住酵母菌生成的二氧化碳,而不至於洩氣塌掉。

溴酸鉀的崛起與衰亡

不過麻煩的來了,以氧氣氧化硫氫基的速度並不快,在大量生產上不是很理想;於是生產者開始嘗試在麵團中加入更強的氧化劑,而其中,CP 值最高的就屬溴酸鉀了。它的所需用量少(1 公斤麵團只需要不到 0.1 克的溴酸鉀),烤完麵包後又能夠「幾乎」全部反應完。

溴酸鉀化學式及外觀。 左圖/ Asawarraich @ wikimedia BY CC0 右圖/ Ondřej Mangl @ wikimedia BY CC0

筆者回顧了很久以前的論文(是 1979 年呢!),在過去,它其實是被使用最廣的麵團氧化劑呢!但是,添加進食品中的物質難免有殘留風險,加上動物實驗研究指出溴酸鉀會讓老鼠得到癌症,IARC 和 JECFA 最後還是為溴酸鉀的麵包之路宣判了死刑。

那它會出現在臺灣嗎?

其實早在 1994 年,JECFA 提出建議的兩年後,當時的衛生署(即現在的衛生福利部)就已經公告禁用溴酸鉀。可雖然近年來幾乎不曾傳出溴酸鉀被違法使用於麵包製程中,各種不肖業者將工業用原料用於食品、甚至藥品製造的食安事件仍不時登上新聞版面,讓人有些擔心,如果溴酸鉀沒有被更嚴格規範的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食安事件的主角呢?

好消息是,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在今年(2017)九月公告了最具食安風險的 13 種優先化學物質為毒性化學物質,其中便包括了溴酸鉀。這代表什麼意思呢?當一項化學物質被列為毒性化學物質時,無論是製造、輸入、使用或販賣,都需申請並經主管機關核可才可以執行,而且必需定期申報運作情形。如此一來,便能更有效地掌握化學品的流向,防止它們進到民眾的口中喔!

 

參考資料

What’s in our bread?– Centre for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WHO: POTASSIUM BROMATE

Effect of Potassium Bromate, Potassium Iodate and L-ascorbic acid on the consistency of heated dough


轉自:泛科學

相關焦點

  • 龍捲風、冰雹…「噴射氣流」籠罩美東 2600萬人泡水裡
    噴流是大氣層中快速流動的氣流統稱,極端噴流夏季通常會退回加拿大,近日卻從加拿大延伸到墨西哥灣,籠罩美東;連日豪雨讓全美至少2600萬人泡在水裡。華盛頓郵報極端氣候專家哈爾佛森(Jeff Halverson)說:「極端噴流在愛阿華州造成龍捲風,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區降下豪雨;資深氣象學者也對於這股噴流的極端現象感到訝異。」
  • 藏王山麓的烏託邦:到日本「宮城藏王三源鄉」賞樹冰、泡溫泉
    ▋「宮城藏王三源鄉」在哪裡?日本東北出名的「藏王連峰」,指的就是山形縣到宮城縣一帶綿延不絕的頂級山色, 藏王地區分成「山形藏王」跟「宮城藏王」兩地,這次要帶大家去的「宮城藏王三源鄉」,是位在宮城縣南邊的桃源鄉「藏王町(Zao)」、梅源鄉「村田町(Murada)」和水源鄉「川崎町(Kawasaki)」。這三個鄉鎮一次走透透,既可以欣賞絕景、享受溫泉,又能品嘗美食!
  • 藏在戒指裡的小宇宙
    戒指如此小的飾品,卻總是可以有創新的概念和設計,除了簡約風格的極小化之外,還可以擁有一種極大化的戒指,將整個宇宙都放進去如何?
  • 「漿果闢謠」之「樹墩城冰咖易拉罐真的像汽水嗎?」
    這樣誤導了國內咖啡愛好者認為咖啡已成為汽水或啤酒飲料。媽的有沒有點常識啊?沖氮氣就能變成汽水嗎?漿果終於找到了那個傻逼雜誌翻譯的那篇文章的源頭,其實人家的意思是這樣的:樹墩城在將冰滴咖啡瓶裝、放到啤酒桶裡面想生啤一樣打出來賣之後,他們做了又一創舉,這是世界精品咖啡的革命:易拉罐冰滴咖啡。它將裝滿冰滴咖啡的易拉罐裡注入氮氣,和二氧化碳相比,氮氣不溶於水,可以保鮮,使咖啡柔滑,並且可以降低酸度。
  • 魔鬼終結者T-1000成真?科學家首次創造出會變形的「液體磁鐵」
    有史以來第一次,科學家創造出一種能夠保持磁場的金屬液體,他們完全是不小心地做到了這一點,有可能使「魔鬼終結者2」的變形液體機器人成為現實。麻省大學阿姆赫斯特校區的工程師們正在研究3D列印液體時,他們發現鐵、油和水的液滴能夠保持磁場,研究員表示,這是在任何液體中從來沒見過的(磁性液體確實存在,像是鐵磁流體,但這些液體僅在有磁場時才會被磁化)。
  • 日本東北冬天必看奇景:去「藏王樹冰」和雪怪近距離接觸
    成群的「雪怪佇立」在覆蓋著白雪的藏王山中,這是日本東北地區難得一見的奇景,名為「樹冰」,究竟要怎樣才能與這些「雪怪」們相遇呢?跟著「樂吃購!日本」的特派記者一同來去探險吧!▋什麼是樹冰?樹冰的形成需要獨特的地形及氣候條件,像位於日本山形縣和宮城縣交界處的「藏王山」,擁有來自日本海中帶著大量水蒸氣的暖流和來自西伯利亞的冷冽西北季風,由於雲層中含有大量的過冷水滴(在低於0度的環境中也不會凝結),因接觸到樹木而凝結,之後再被雪覆蓋,在藏王山上平均約-10~-15度的氣溫中,形成獨特的「樹冰景觀」,由於樹冰的形狀特殊像怪獸,所以樹冰也被稱為雪怪「ICE MONSTER」。
  • 世界上最值得參與的新鮮事 -「平溪天燈」
    ▲臺灣祈天燈帶來希望臺灣元宵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節慶活動是「南蜂炮、北天燈」,指的是臺南蜂炮和平溪的天燈,每年舉辦的「新北市平溪天燈節」被美國知名電視頻道 Discovery 評為世界第二大節慶嘉年華,曾在2013年被CNN 選為全世界最值得參與的 52 件新鮮事之一。
  • 日本仙臺近郊「三源鄉」一日遊:宮城藏王樹冰、遠刈田溫泉街
    「仙臺」是近年日本東北自由行最熱門的城市,又有航空直飛,非常便利!從仙臺機場可搭乘巴士直達的「三源鄉」藏王町、村田町、川崎町更適合安排仙臺近郊一日遊,可以欣賞藏王樹冰奇景、到老街欣賞特殊的倉庫式建築,也有四百多年的遠刈田溫泉可以泡湯,快看看三源鄉一日遊怎麼安排!
  • 日本山形縣「藏王溫泉」高級溫泉旅館3選
    在藏王溫泉中的老字號「おおみや旅館」創業已有千年,全館鋪設榻榻米,裝潢有著懷舊浪漫風情,可以非常輕鬆的在館內閒晃、度過輕鬆愜意的時光。距離滑雪場非常近,提供「山形站」的接送服務。位在藏王連峰山麓的「藏王四季旅館」擁有天然溫泉、「山形牛」等美食,是到山形縣享受美好假期的優質選擇,如果計畫到山形縣滑雪,這裡還有提供滑雪器材的租藉以及置放,並提供到「山形站」的接送服務,前往藏王纜車站也只需要5分鐘,相當方便。以日本傳統日式建築改建,擁有300年歷史的「深山莊高見屋」,以古典、奢華感洋溢的裝潢出名,在這裡可以體驗山居歲月的清幽,一共有九個溫泉可以利用。
  • 網狀口罩惹爭議,Lena Del Ray掀起「公然說謊」質疑
    不得不說,Del Rey 這個造型滿美的,很有她一慣的風格也因應時事,但當她把這副口罩戴上街,就不只是美不美的問題了。戴「網狀口罩」參加籤書會「Del Rey 簡直在示範如何成為『防疫破口』。」「Lena Del Rey 不只沒常識、沒禮貌還沒在用腦。」
  • 小時候常玩的「扮家家酒」遊戲臺語該怎麼說?
    這種類似角色扮演的遊戲,似乎歷久不衰,從孩時的扮家家酒、一直到忍者龜跟許瑞德的玩具人偶相殺,又甚至是透過搖杆控制著電玩螢幕裡的角色,都是在滿足心裡的一種角色體驗。這個體驗的根本,簡直可以說是「扮家家酒」。
  • 「藝惠藏」畫家楊寶樹的山水畫似夢境猶如蓬萊仙境
    我的本意是要描繪江南小風光,而江南的山有仿佛蘊含無限水蒸氣、空靈高華的特點,要想表達出這個氣氛,除了上面所說得當的「水」的應用外,我做了面積不小的留白,這個白不是空白,不是空無一物,它或是一抹青黛,或是與實的地方似連未連,求空而不空,從無畫處求畫,仿佛下筆時意猶未盡,這樣才可以讓筆下的山有種含煙帶雨、空闊無際之感。
  • 美國「黑瞳少年」恐怖傳說
    看到車停下來,男童們請求,「我們好冷,又好累,可以載我們一程嗎?」正當貝索要打開車門時,卻發現那兩名男童眼睛完全是黑色的,沒有眼白,彷彿多看一秒人就會被吸進去…他們是「黑瞳小孩」(Black Eyes Kids),在全世界出沒,而且永遠不會長大。
  • 愛因斯坦「重力波」預言獲証實
    美國雷射幹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的研究團隊於香港時間昨晚11時35分宣佈,他們成功透過LIGO,探測到兩個黑洞合併過程中產生的重力波,為愛因斯坦的「未完成交響曲」劃上完美句號。研究成員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教授瑪爾卡形容,今次發現猶如在太空中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有助人類探索宇宙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堪稱現代科學最重要的突破。
  • 「贅詞」的臺語要怎麼說?
    所謂眼有眼屎、耳有耳屎,屁股也會拉屎,這都非常直白,不需多做解釋。不過,臺語形容起這個「屎」呢,則要腦筋轉一轉才能明白,從字面到其衍生的意思,保證會有「原來是這樣!」茅塞頓開的暢快。譬如「目屎」,這應該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指眼淚;「火屎」,照字面是火的殘留物,猜出來了嗎?
  • 「阿波羅17號」登月影片被爆造假
    最近有網友發現,「阿波羅17號」(Apoll 7)登月任務影片中太空人的面罩,映射出一個人影,而這個「人」疑似沒穿上太空衣,而這就是這是「登月影片造假」的有力證據。據外媒報道,多年來,有部分美國公民並不相信美國人曾經登陸過月球,還認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開的影片是假的。
  • 【走進以色列】「聖杯」出現?主前586年耶路撒冷被燒毀的遺蹟,藏有保護地球的關鍵鑰匙
    「我們看不見磁場,然而這卻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沒有地磁場,地球不會長成現在這樣-很可能不會有任何生命存在。」此研究的共同作者,希伯來大學的教授羅恩.沙爾(Ron Shaar)說。之後再將藏有珍貴考古資訊的數十塊地板版片,用高於華氏932度的溫度加熱;加上早在古耶路撒冷被砍伐與燃燒時,已經被磁化的遺骸,進一步提供了過去未曾發現的地磁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