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樹,江蘇省直美協理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導師(主講教師),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書畫高研班導師、特聘教授,江蘇省希望詩書畫院副院長,江蘇省雙創聯合會書畫專委會理事兼副秘書長,希望工程江西慈善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永濟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老河口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內外展覽並獲獎。出版個人畫集有《寶樹山水畫》,《楊寶樹山水畫集》等。在國家、省、市報刊、雜誌、書畫作品集發表作品近千餘幅,數十次獲全國大展賽金獎。
夢境?仙境?幻境?
像霧?像雲?像水?
似山川,似流雲,
虛與實,實與虛,
全部都被黑白灰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在這如夢如幻的縹緲雲山,卻有那麼一群仙人品茗撫琴,談經論道,真真羨煞看畫之人,巴不得自己能走進這瑤池仙境。
楊寶樹老師四尺水墨山水《縹緲雲山圖》
寶樹雜談】:這幅《欲寫山色好風光》,我想,看過我作品或者寶樹雜談的人很容易就能發現出和以前的作品有不同,大致為兩點:一是用筆,一是用色。畫畫貴簡不貴繁,這個簡指的是筆墨,而非境界。用筆用墨做到簡和少,是我近幾年想突破的目標。
有人認為像齊百石那些大畫家畫面極簡的作品,肯定是隨隨便便抹幾筆就成的,自己也可漫不經心,依葫蘆畫瓢就能畫出好畫。據李可染回憶,齊白石畫畫不是畫得很快,而是很慢,是十分嚴肅的。越是大筆墨的畫,越是小心經意。
中國山水畫要表現出很大的空間,而要用在簡單的筆墨中,表現出幾十裡的深度,這真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我在作這幅畫時,有意識強調了空間感,在處理遠山近物的關係時,很注意它們的交界處,按畫面要求,近濃遠淡,這個主要表現在色和墨的渲染上,另外,在色彩的運用上,我一改往日常用的石綠、花青等色,改用蒼綠,並且在表現山川峰巒的時候,只用水帶色來進行表現,幾乎沒有墨的痕跡,要用簡單的皴、擦、染來描繪出厚重蒼潤之感,用水來調色的濃淡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會不厭其煩,試看多遍,方才下筆。
我的本意是要描繪江南小風光,而江南的山有仿佛蘊含無限水蒸氣、空靈高華的特點,要想表達出這個氣氛,除了上面所說得當的「水」的應用外,我做了面積不小的留白,這個白不是空白,不是空無一物,它或是一抹青黛,或是與實的地方似連未連,求空而不空,從無畫處求畫,仿佛下筆時意猶未盡,這樣才可以讓筆下的山有種含煙帶雨、空闊無際之感。只有自己下筆時意猶未盡,看者才有可能餘味無窮。所以,無論筆墨如何做減法,意境卻是要不斷做加法的。#藝惠藏#
「藝惠藏」孫鴻展筆墨精微,構圖精巧,筆下花鳥栩栩如生
「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筆墨精微氣韻生動,承古顯今
「藝惠藏」畫家常瀟青綠山水畫,秀妍閒逸、清麗純淨、靜謐雅靜
「藝惠藏」楊寶樹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導師談山水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