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黃雲,1964年生於河北曲陽。先後畢業於華北石油教育學院和河北師範大學。進修於清華美院(首屆)師恩釗北派山水高研班。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副主任、理論部主任、助教。清華美院師恩釗北派山水高研班助教,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助教。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長城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會員。
2010年《陳公塔古槐》獲全國教師美術大賽一等獎
2013年《天山春韻》獲北京太廟全國高校美育成果展暨師恩釗師生聯展一等獎
2014年《雪域聖峰》獲第七屆北京華和廳書畫院書畫展金獎
2014年《雪域聖峰》參加中國軍事博物館「當代畫家中書法家邀請展」
2014年應中石油文聯邀請,創作巨幅作品《石油花》並懸掛於北京公司總部大廳
2015年4月在北京大千美術館參加「北派雅集——師恩釗師生八人作品展」
2015年5月在北京民族藝術大廈參加「北派集賢——清華美院師恩釗北派山水師生作品展」
2015年6月在山東東營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北派新銳——師恩釗師生作品展」
2015年11月在北京宋莊參加「大壑風雲——師恩釗北派山水師生作品展」
2016年9月山東廣饒參加「北國氣象」——中國當代北派山水名家展
2016年11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參加墨語長城——慶祝中國長城書畫院成立十周年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7年10月參加北京宋莊「中國畫名家作品展暨師恩釗工作室畫家作品展」
2018年4月參加甘肅通渭「北國之春——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畫家作品邀請展」
作品和專訪散見於《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羲之書畫報》、《文化月刊》、《國畫大家》、《中國石油報》等紙媒;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山東電視臺收藏天下等視頻以及雅昌、搜狐、騰訊等網媒。
在藝術實踐中,黃雲先生主張「筆墨當隨時代」,不墨守成規,主張以傳統筆墨和現代寫實手法表現胸中的大山大水, 形成自己大氣奔放、亮麗多彩、寓意吉祥、雅俗共賞,文化內涵豐厚的風格,作品雄渾大氣,具有很強的現代感和人文情懷。
【藝術評論】
秀潤華滋,祥瑞之氣
——黃雲的山水畫藝術
辛民(《文化中國》評論員,著名美術評論家)
黃雲的山水畫透露著祥瑞之氣,明麗而燦爛,具有清晰的傳統文脈。我們從他的山水畫中可以看出五代董源、巨然那筆墨蒼渾、華滋、秀雅的風範。不過,他把董、巨的山水風範又與荊浩、範寬的風範進行了整合,其作品可謂「北骨南肌」。
此外,黃雲的畫也有「元四家」畫的風神氣度。一看他的畫,立刻就能被那清新樸茂而層次分明的意象所感染,心中的煩躁頓時消失了。黃雲的山水畫氣象雍容而磊落,大氣磅礴但又不失細節上的精微。其作品光華四射、萬木蔥蘢,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祥瑞之氣,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適合作廳堂山水畫。這充分說明,黃雲深知重巒疊嶂、草木旺盛乃瑞氣徐來的徵兆。若將黃雲的山水畫懸掛於牆上,則滿室生輝。想必這是人們喜歡他山水畫的一個重要原因。
黃雲的山水畫,景物繁密,一筆一畫刻畫得一絲不苟,蘊涵著清正、磊落的人格精神。其實,這正是他的立身姿態的象徵。在中國儒家學者看來,天下的難事,必定開始於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發端於細微;聖人永遠不會自以為大,所以才能取得平凡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黃雲的山水畫就是在遵循中國傳統儒學觀念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
具有久遠歷史的中國畫藝術在進入21世紀的時候,在古今中外文化空前交匯的時空裡,歷史上沒有任何時候像現在這樣對中國畫提出尖銳變革的課題。爭論伴隨著改革。對中國畫用筆用墨的反應激烈程度不亞於一場輿論革命。
時代的轉換與變革向傳統的中國畫藝術不斷地提出挑戰,也給予中國畫藝術推陳出新以機遇。當代中國畫家對筆墨有多種態度:有的維護它並盡力以之表現新的感覺;有的疏遠它而把主要精力用於探索新方法上;還有的認為筆墨已經被古人用盡了等等。中國畫發展到當代,面臨著諸多的難題,也預示著諸多可供選擇的機會。對於畫家而言,可以從自我出發,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條路無疑是艱辛和漫長的。
對於現代山水畫來說,拋掉筆墨與筆墨組合這一水墨畫的基礎語言形式和語言單位,就會出現精神和語言本身的貧困。筆墨在千餘年的士人文化語境裡積澱了中國精神與中國智慧,即它已不只是形式,也成為融會著心物和形神的精神了,筆墨是否已經被古人所用盡?應該說前人創造的筆墨與筆墨規範高度成熟,但不能說對筆墨已經用盡,如果只重複古人,就不能適應現代需求。
溫克爾·曼在評價古希臘雕塑時曾說:「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這也正是藝術的至高境界。當代中國畫藝術在浮躁的時風下,漸趨背離了藝術的主旨。因而,當代中國畫藝術呼喚正大氣象。我們從黃雲的山水畫中讀到的正是弘揚現實主義精神,呈示正大陽剛的民族氣度和大家風範。
中國山水畫,無論在藝術實踐上,還是繪畫理論上都臻於完美的高度,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充滿著東方哲學精神的藝術體系,中國山水畫從誕生之日起就以自然萬象為背景,充滿思辨的力量和意會的魅力,是建立在中國人的自然觀與社會審美意識基礎上的一個包括了大千萬象特徵和人類文明靈魂的豐富世界。
從黃雲近期作品看出,無論是《雪域聖峰》、《呦呦鹿鳴食野之萍》等恢弘博大,墨色氤氳的巨幅畫作,亦或《夏潭》、《秋顏》筆精墨妙的山水小品,無不能看出他在運用筆墨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其用筆靈動而豐富,凝重而具神韻,墨法分明,極富視覺衝擊力。
近年來,黃雲在深入體悟前人審美精神的同時,他能勤於思考不僅在創作中傳承中國畫的藝術精神,同時又能不囿於前輩的筆墨圖式,他的作品不是表象上對古人的簡單摹仿,而是極力表現對大自然的超越——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更是個體生命意形式的外化。
賞讀黃雲的作品,即可感受到傳統水墨的無窮魅力,又能探尋到他在融燴中西,執著創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他能把在作品中流露的細膩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微妙流轉之中,隨物宛轉,與心徘徊,通過其筆下的形象,營造出精神棲息的港灣,表述著淨化心靈的人文關懷。在筆墨語言的運用中,他以古拙的書法用筆入畫,遒勁厚重,蒼老雄健;用色古豔清新,豔而不俗;色墨對比強烈,極具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作品樸素生動,意趣盎然,洋溢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現代審美情趣。
黃雲在學習前輩大家的藝術創造精神,還能承襲他們的品德和情懷,更把師長作為聖賢。努力提升自己的學養,提高自己的境界,這正是其能在藝術領域獲取成績的原因所在。
古人道:「聖人含道應物,賢者澄懷味象」。董其昌說:「胸中脫去塵濁,丘壑自然內營」。黃雲是一位頗有天份和悟性的畫家,他有著嚴謹慎密的冶學態度,同時他非常注重藝術家的自身修煉,他認為藝術創作是要堅持日積月累的技藝和學識的修煉,以增強作品的學術性能二是精神淨化和心靈升華,以加強作品的感召力。中國繪畫的實質是寄興,抒情,寫心,要追求崇高的境界,創造理想的獨特風格,就必須有純真的童心,虔誠的善心,慈悲的佛心。他堅信鑄就風格之根本非長期艱苦修煉不可。有童心方能潔淨無邪,有善心方有血肉之真情,有佛心方能慈愛抑惡。童心入畫渾然天成,非矯揉造作所能企及;從善如流之愛心,必熱愛生活充滿情感樂趣,作品自然會有雋永的藝術感染力,心靈蕩滌有辱良知的汙垢,由動至靜而淨,升華至純淨之超脫境地,遂駕馭高智心靈之自我,方入自在之化境。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