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培根小傳以及展覽作品欣賞

2021-01-13 聞是藝術

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肖像》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年)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成長於英國。是英國現代藝術家中最富獨創性的畫家。

《三張十字架底下人物的素描》,1944

20世紀上半葉是西方藝術領域非常活躍的時期,各種風格的繪畫作品層出不窮,培根的作品以怪誕的 變形、異乎尋常的想像給人帶來觸目驚心之感。他那些噩夢般的影像碎片再現了戰爭之後人們的生存危機。

培根把這種 憂患情緒形象化,重新營構了一個痛苦而恐怖的世界。畫家呈示給我們的除了一種新的繪畫觀念外,還有他對人類生存境遇的深入思考。

弗朗西斯·培根是19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的後裔。他16歲離家,浪跡英、德、法等國,到處打工,20年代後期定居倫敦,1929年始自學繪畫,幾乎未受過專業訓練。

有必要提及的是,他一度還曾從事過室內裝飾與家具設計。培根的作品受到畢卡索的影響,1949年之前,他很少舉行作品展覽,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繪畫才為眾人所知。1954年培根的作品《藍色中的男人》參加了威尼斯兩年一度的世界美術展覽,並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

1927年培根離家前往巴黎,參觀了美術館,因此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29年,他回到倫敦,在畫室裡用了兩三年的時間使自己成為所謂「二流的裝飾畫家」。同時,不斷實驗水彩畫與素描,他的地毯設計和早期繪畫、水彩,稍具立體主義的風格。早期的培根承襲了畢卡索的風格,逐漸在藝術圈中產生了知名度。

培根《盧西安·弗洛伊德人像三聯畫》

1933年,培根一幅《十字架受難圖》被收入象徵當時英國評論界指針性藝術著作的《當代藝術》中,並於1934年舉辦了自己的個人展,然而這一切外部的讚譽並沒有帶給培根以欣喜。培根對自己繪畫能力的有限與不足感到萬般沮喪。他曾宣稱自己受困於畫面表現與真實間難達契合的極大落差之中,並一度放棄繪畫,而回歸到酒吧中。事後,他親手毀去了絕大多數被他評為毫無價值的早期畫作,並對這類早期畫作絕口不提。

20世紀50年代,他以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的名畫《教皇英諾森十世》為本,改畫成50多幅《肖像研究》的變體畫作品,這些生動而有力的變形使教皇不可一世的統治變為惡魔的形象。這批作品尺寸較大,表現之鋪陳壯麗,其用色與筆觸讓人想到16世紀威尼斯畫派提香的作品。憑藉繪畫作品的獨創性和有力的風格,培根聲名鵲起。

1992年,弗朗西斯·培根在西班牙馬德裡去世,他的作品仍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畫作特點

弗朗西斯·培根具有廣闊的文化背景,研究過尼採著作、樣式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繪畫,並深受北歐怪誕風格畫家的影響。他習慣使用人物形象作為圖畫設計的基礎,並使畫中可視世界的物體和場景帶上感情色彩。他常從過去大師的畫中選材,然而他對這些題材的態度受制於個人經驗和內在的極度痛苦,這是一種幻滅的、獸性的恐怖感情,反映了當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危機。  

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聯畫》繪於1976年,作品以古代希臘神話為主題,由3幅巨幅畫作組成,中間畫面是一個沒有頭的人被三隻禿鷲環繞,兩側畫面分別為一名面容畸形的男子。這幅作品被專家評價為私人收藏家手中最重要的弗朗西斯·培根的代表作,也被評論界認為是弗朗西斯·培根最好的作品。

戴爾

喬治·戴爾肖像

培根和戴爾在一起

《喬治·戴爾的頭部研究》,是弗朗西斯·培根在1967年為其「一生摯愛」的同性戀人喬治·戴爾創作的一幅肖像畫的作品。索斯比拍賣行曾說過:「《喬治·戴爾的頭部研究》是培根對其一生摯愛的戴爾極為罕見和發自內心的描繪,也是培根創作巔峰的一幅代表作。」在他的肖像作品中,一個人的臉總是有點模糊的,好像培根在那張臉上不斷地塗抹、挖洞、打太極、揉麵團,想一頓揉搓過後,可以把靈魂擠出來。當人們看他的肖像畫時,眼睛似乎可以望得更深,穿過畫面達到自己的內心。

創作主題

弗朗西斯·培根喜歡畸形和病態的主題,最擅長運用多變的技法以有力筆觸表現人物形象的孤獨、野蠻、恐怖、憤怒和興奮。根據自己內心的幻象和痛苦,運用漩渦式樣的筆觸,表現被摧殘後的扭曲和破碎的心態。在培根的筆下,形象不再是按照真人或動物畫出來的,他向人們展現了命運被遮蓋了的景象。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試圖把某種情緒形象化」。正因為如此,使得一個人的孤獨和苦惱成了他最喜歡表現的主題。他的畫面上往往出現的是一個可怖的、痙攣的、孤寂或掙扎的肉體,一個難以名狀的「食屍鬼」或是一個咆哮著的惡魔,它或坐或站在一個幽閉著的陰森的空間中,很像一個陰暗的單人牢房。這些怪誕的變了形的生物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痛苦和緊張的情緒震撼了西方畫壇,也使培根作為揭示人類生存困境的藝術大師蜚聲大西洋(600558,股吧)兩岸。

弗朗西斯·培根的創作過程很特別,他到處去尋找素材,從報紙、雜誌、書籍、照片和電影裡獲得靈感。有些是車禍現場的照片,他喜歡破碎帶血的畫面。培根曾說過:「我始終對於有關屠宰場和肉的畫面很有感覺,對我來說,這些畫面和耶穌受難的一切有緊密關聯。有些動物的攝影作品非常傑出,那是在它們被帶出來宰殺的那一刻拍的,那死亡的氣味。」在培根很多的作品裡,一直都有尖叫聲。「無論是對耶穌受難的誇張變形,還是效仿委拉斯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畫的一系列習作。那些無聲的畫面很容易讓人產生幻聽,好像在訴說著一種不能承受的痛苦。他的畫像一塊血淋淋的生肉,散發著強烈的氣息。」

市場表現

在2012年2月14日倫敦佳士得拍賣上,弗朗西斯·培根1963年作的油畫 《Portrait of Henrietta Moraes》以2132萬英鎊成交,約合人民幣2.1億元。另外一次令人尖叫的戰績是2008年5月,當西方經濟開始出現低迷時,英國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聯畫》(Triptych,1976)在紐約的索斯比拍賣會上創下了8628.1萬美元的紀錄。在其後倫敦2008年7月索斯比的拍賣中,培根1967年的作品《喬治·戴爾的頭部研究》再次以1380萬英鎊成交,使他成為繼安迪·沃霍和畢卡索之後價格攀升最快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二戰後藝術家中作品價格最高的一位。

培根《盧西安·弗洛伊德人像三聯畫》

從培根的繪畫市場可以看到在當代對藝術理解的一種十分明確的轉變,以前被認為是難以理解的作品現在開始被接受了。培根的繪畫曾經被看成是帶有恐怖的病態,而現在卻被當成是令人興奮的生猛。這種變化與兩種文化潮流有關:一是藝術市場的風向標從紐約轉向倫敦,二是具象畫家正逐步進入前衛經典之中。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像培根這種充滿象徵性內容的具象繪畫在由美國主導的藝術市場上備受冷落,而受到美國投資者青睞的不是格林伯格口味的抽象就是安迪·沃霍式的波普。

近年來,藝術市場對於以培根和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具象繪畫的青睞,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繪畫技巧和獨特的繪畫風格,而且還因為他們的作品推動了當代藝術的社會關注意識、自省精神和在人性層面上的深入探討,他們使具象繪畫進入了前衛藝術的歷史,而且這個歷史還在不斷地被新一代畫家所推動。

培根是英國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其作品作為戰後描繪人類形體的力作,在英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都具有獨特的地位。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經過長期策劃和協調,已經正式就弗朗西斯·培根中國首展和借展及合作方達成合作。倫敦時間2013年7月8日,在倫敦泰特美術館,李小山館長代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正式籤訂了主辦《向培根致敬》的展覽協議。

《向培根致敬》展覽將於今年12月2日正式揭幕,為英國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中國舉行首次大規模個展。80餘幅作品,媒介涉及繪畫、素描、手稿及文獻等,借展自培根在歐洲著名的藏家、英國泰特美術館、加拿大國家美術館等,這不僅是培根在中國的首次個展,也是較為重要和全面的一次。展出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出自培根在倫敦充滿神秘色彩的「馬廄」畫室(7 Reece Mews, London SW7),圍繞這一畫室遺留作品及文獻的考察、展示和研究,產生了當代語境中培根及其影響研究的眾多前沿項目和課題。

培根男扮女裝

相關焦點

  • 美國印象派畫家和教育家,約翰·奧蒂斯·亞當斯,油畫作品欣賞
    約翰·奧蒂斯·亞當斯(john ottis adamsr)(1851年7月8日- 1927年1月28日),他是一位美國印象派畫家和藝術教育家。亞當斯是1896年成立的西方藝術家協會的成員之一,也是印第安納州山地畫家中的一員,並在1908年和1909年擔任該組織的主席。
  • 著名畫家劉進全 熊貓系列作品欣賞
    、天津、上海、哈爾濱、南京、杭州、長春等大型展覽活動;2008年作品入選第十一屆全國花鳥作品展;2009年在廣東中石化大廈等自樂。多次舉辦個人作品展覽;2012年前往馬來西亞出席由(北京東方藝術機構)主辦的大型展覽,獲得《大紅花獎》,並接受英國大英美術出版社採訪。
  • 瑞士的「國家畫家」Albert Anker的介紹以及高清作品欣賞
    藝術家名:阿爾伯特·安克爾(Albert Anker)生卒日期: 1831年4月1日 - 1910年7月16日國籍:瑞士阿爾伯特·安克爾是一位瑞士畫家和插畫家,因其對19世紀瑞士鄉村生活的持久流行的描繪而被稱為瑞士的「國家畫家」。
  • 雲淡風輕——高薦 山水畫作品欣賞
    對於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後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 盧西安·弗洛伊德和弗朗西斯·培根,天才間的友誼
    在倫敦,富有遠見的母親把他的作品遞交給畫廊,盧西安的畫作出現在兒童展覽上,是一些妖精和仙女的圖案,他還是堅信了自己的才華,人們看到他稚嫩的作品以及他目光中同齡人少有的銳利。▲年輕時的盧西安·弗洛伊德。遠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弗朗西斯·培根從小體弱多病,患有過敏性哮喘,先是跟著外婆生活,母親繼承了家族鋼鐵企業,對他視而不見,老保姆扮演著母親的角色。
  • 清真寄毫楮 逸興見襟胸——梁永琳書畫作品欣賞
    對於中國畫而言,畫家為物象傳神,要忠實描寫觀察對象,窮盡物理,就首先必須「格物」,「格物」之後才能「致知」,這個「知」是物之體貌,也是畫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對自然和傳統,有一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表現,它不是為了刻畫而刻畫,而是講求傳神、富有生趣的表達。通過格物、致知、乃至進一步對生命與自然思考和體悟,從而在創作上達到傳統、生活、心源三位一體,才能進入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 首發|弗朗西斯·培根「前 生 今 世」
    結果,培根的產量下降了,他又回到了以前漂泊的生活。1936年,他從皇家醫院路搬到格萊布廣場1號,一直住到1943年。1937年1月,埃裡克·霍爾(Eric Hall)組織了一場名為「十名年輕英國畫家」的展覽,儘管他的作品被收錄其中,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能從那個時期倖存下來。大部分作品都被這位藝術家破壞了,這是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追求的一種無情的自我編輯模式,尤其是在他的早年。
  • 畫家張峰濤的作品賞析
    【張峰濤簡介】張峰濤 字 豐壽,號 灞上硯青,1978年生,西安市灞橋區人,自幼喜愛中國傳統藝術,尤愛丹青,畫家擅長花鳥畫,因為屬馬,所以畫家對馬情有獨鍾,作者筆下的寫意馬瀟灑自然,多年來一直潛心於寫意馬的研究與創作,力求從傳統技法與現代表現形式中兼收並蓄,形成自我。
  • 當代最具潛力的的青年畫家靳志強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 河北省儒學會理事。個展2016「秋山尋夢」個人山水畫展 2016「靜園養素」個人山水畫展2015「澄藍幻語」個人山水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展覽情況:2018年作品《光陰的記憶
  • 元、明、清才女畫家作品欣賞
    而出現在文獻記載中的最早一位女畫家是三國時代吳王的夫人,但後世沒有看到她所流傳下來的作品。在歷代3000多位女畫家中,流傳下來最多的是明清時期女畫家的作品。 作為書畫投資市場的一類特殊題材,古代女畫家的繪畫作品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 「百度·百家」著名畫家黃雲 山水作品欣賞
    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長城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會員。2016年11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參加墨語長城——慶祝中國長城書畫院成立十周年名家作品邀請展2017年10月參加北京宋莊「中國畫名家作品展暨師恩釗工作室畫家作品展」2018年4月參加甘肅通渭「北國之春——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畫家作品邀請展」作品和專訪散見於《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羲之書畫報》、《文化月刊》、《國畫大家》、《中國石油報》等紙媒
  • Art1917畫家推介|斑駁陸離的多彩世界
    胡佳科夫瓦西裡的畫總是散發著濃濃的文藝氣息或花草樹木、或河流建築小七帶你一起來欣賞~畫家介紹胡佳科夫瓦西裡列奧尼多維奇俄羅斯藝術家協會會員1983年11月10日生於車里雅賓斯克1988年考入車里雅賓斯克美術學校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 畫家對簿公堂
    新京報訊 (記者劉洋)認為展覽畫作《荷中仙》抄襲自己所畫的《醉荷》,知名畫家項維仁將畫家彭立衝、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民網)訴至朝陽法院,要求公開道歉、銷毀畫作《荷中仙》並索賠50萬元。  昨天庭審中,記者發現兩幅畫作都是美女臥荷圖,只是一幅有字一幅沒字。
  • 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以8500萬美元成交 創造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第...
    當地時間6月29日,蘇富比紐約晚拍圓滿收槌,其中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的三聯畫作以超過840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創造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第三位。蘇富比方面表示:這對受到新冠疫情打擊的藝術品市場來說是一個鼓舞人心且不尋常的夜晚。
  • 反對學院派的陳規的畫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作品欣賞
    但丁·迦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作為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重要代表畫家的但丁·迦百利·羅塞蒂(1828-1882)顯然與同時代的其他幾位畫家不同。
  • 畫家晁谷50餘幅作品帶你認識牛的千姿百態
    花鳥畫家晁谷汲取傳統繪畫語言,創作出了極具個人風貌的動物畫作品。在辛丑牛年到來之際,晁谷牛年生肖作品展將於1月16日在位於琉璃廠東街的燕京書畫社展出,藝術家歷時一年創作、整理的以牛為題材創作的50餘幅精品佳作將亮相展覽。
  • 超寫實主義人體的纖毫畢現——墨西哥畫家奧馬爾奧爾蒂斯作品
    拉爾夫·戈因斯(Ralph Goings)作品1973年,法語「 Hyperréalisme」是當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個畫廊的展覽名稱。該展覽是由美國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畫家組成,包括拉爾夫·戈因斯(Ralph Goings)、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唐埃迪(Don Eddy)、羅伯特·貝克特爾(Robert Bechtle)和理察·麥克萊恩(Richard McLean),以及當時的一些歐洲藝術家。
  • 靜物畫:荷蘭畫家蒙德裡安-靜物美術作品欣賞
    A.D 19-20世紀荷蘭畫家_彼埃·蒙德裡安 (生於1872年3月7日至1944年2月1日),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世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蒙德裡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杜斯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
  • 在黑暗中吶喊,一起墜入進弗朗西斯·培根的扭曲世界
    培根富有煽動性和表現力的作品被認為是戰後最重要的藝術品之一。從教皇、著名的藝術人物,到朋友和戀人,他的油畫作品中充斥著肉感、尖叫著的扭曲人像。在他犀利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戰後時期文化的焦慮不安,以及培根如同魔鬼般的內心和對黑暗文化的痴迷。
  • 雲雨山川素紙裝,曉風殘月入華章,劉大昌作品欣賞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籤約書畫名家北京大學鄔建工作室畫家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民盟中央美術院黑龍江分院畫家黑龍江關東國畫霧凇藝術研究院專職畫家>哈爾濱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哈爾濱市文史館館員《山居清幽》入選並參展2018年十一月在深圳舉辦的「向時代致敬——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盟盟員美術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