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這幾個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電視節目《朗讀者》中的許淵衝,到大熱的電影《無問西東》,讓本就是個傳奇的西南聯大再一次成為不可替代的神秘存在。人們總是感嘆,為什麼西南聯大能夠培養出那麼多優秀的、有影響力的人物?應該說,這和《西南聯大英文課》一書是分不開的。
《西南聯大英文課》,原名《大學一年級英文教本》,是西南聯大時期(1937—1946)大一學生的英文課本,編者為時任外文系主任陳福田。西南聯大的大一英文課是一門面向全校一年級學生開設的必修課程,全書匯集了43篇人文社科的優秀文章,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如賽珍珠、毛姆、胡適等。這些文章具有跨學科、多層次的特色,雖然時隔80多年,但讀來仍很有味道。
曾做客董卿《朗讀者》節目的90歲的許淵衝老先生就是西南聯大外文系畢業的學生,過往接受的便是這本教材的薰陶。該書主譯、清華大學教授羅選民說:「我希望這本影響了西南聯大學子的圖書,能繼續影響世世代代的中國年輕人,教會他們追求樂趣,做一個有覺悟的博雅之士。」
近日,由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主辦、中譯出版社與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合承辦的《西南聯大英文課(有聲珍藏版)》首發讀書會在京舉行,主題為「星辰與山海:永恆的青春與理想」。在讀書會現場,《西南聯大》紀錄片總導演徐蓓講述了採訪巫寧坤、劉緣子、許淵衝等外文系老校友的故事。她感嘆:「從聯大人身上學習到的精神,首先是實實在在愛國救國的決心,以及對科學與真理的執著追求,同時還有無關年齡的純真心靈」。
沈頤的父親是西南聯大政治系校友沈叔平,母親是教育系校友錢惠濂之女,叔叔是外文系校友沈季平(筆名聞山)。那張著名的西南聯大校門照片,就是沈叔平1946年春在西南聯大就讀期間所拍攝的。她說,西南聯大的英文教學注重基礎訓練,加上教學比較得法,所以學生的英文底子都很好。她的父親是政治系畢業,後來翻譯了3本學術名著,收入商務印書館「漢譯學術名著系列」。「父母那一代的聯大學生,擁有非常赤誠的愛國情懷,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對物質生活要求極低,值得今天的年輕人深思。」
羅選民教授表示,《西南聯大英文課》全書都貫穿著「博雅精神」,所謂博雅就是有原則、有理想和愛國。他認為,清華的通識教育最值得借鑑之處就是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重視培養學生的社會擔當。
當記者問他書中哪篇最值得閱讀時,他笑稱,《西南聯大英文課》篇篇都是經典,雖然文章比較久遠,但並不會使讀者缺乏代入感,因為經典作品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6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