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圖集》主題攝影展|山海相遇 共享快樂

2021-01-11 雲南網

帕斯卡曾說:「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東西,所以他是一根蘆葦,但他因為會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無窮,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嚴。」

攝影作品  7月31日,由英國英樂藝術紙與《秘境PHOTO》共同策劃的《人類圖集》攝影專題展覽在陽光城滇池半山山海美術館開展。大理國際影會藝術總監鮑利輝先生和許多熱愛攝影藝術的朋友相遇山海美術館,共享開幕酒會。

攝影作品  每一張面孔都是一個故事,從亞美尼亞到葉門,澳大利亞到辛巴威,本次展覽按照五大洲的分類展現人類的面孔圖譜。《人類圖集》項目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宣言「幫助保護和促進文化多樣性」的啟發,是義大利策展人Martin Vegas(馬丁·維加斯)構思和策劃的照片集。該項目始於2015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項目得到了有機的發展。現已經有全球100多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所收錄的圖片不斷增加,目前已收集了400多個民族的人類圖譜。

攝影作品  從2018年開始,《人類圖集》分別在德國科隆、美國紐約、沙烏地阿拉伯沙迦、英國伯明罕、法國巴黎、突尼西亞等地進行展覽,受到了人們的熱切關注。不同於往年在各地的影像博覽會或攝影節等影像專業領域展示,本次展覽將是《人類圖集》首次走進美術館,向大眾展示人類多樣性的美妙。

攝影作品  公共空間不只是場所也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在設計師的眼中,自然是神造的場館,與室內的空間共同碰撞出無限的可能。山海美術館放棄了固有的城市鋼筋混凝土建築風格,重新創建了一種「人文浪漫主義」,在建築與自然之間尋找一種平衡。?這種理念,不僅關乎於建築設計與觀賞景色的功能,更是把「自然」本身以一種理性而科學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時帶來一種獨特的超乎視覺美學的感性體驗。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把藝術,文化,自然,人際融合在一起的公共空間。而《人類圖集》則通過影像反映著不同個體,不同種族的靈性與獨特人格。當這一切與山海美術館的空間、光影暗暗相和,將更生動地詮釋出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山海相遇,共享快樂  讓藝術關照每一顆稚嫩的心靈,眾多熱愛攝影藝術的朋友相聚開幕現場,除此之外還來了一群同樣對藝術感興趣的小朋友。遠離鋼筋混凝土,山海美術館為孩子們帶來的是關於精神建築的最初體驗,在美的空間裡,人會比較容易快樂。像海浪的泡沫撫過閃光的沙礫,像雨後的彩虹輕觸草上的露珠。當一張張天真的笑臉遇見如此宏大的人類圖譜視覺盛宴,又將迎來怎樣的奇妙碰撞。

一群同樣對藝術感興趣的小朋友  在展覽開幕現場,鮑利輝先生親自為這群小朋友導覽。他說:「國外的小孩大多都在美術館學習繪畫,在博物館學習歷史,我們的小孩也該走出教室,走到自然裡,走進山海中,親自觀看,親身體驗。」「你們看這裡無數張面孔,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身上有不同的膚色,但他們臉上都有笑容,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性格,但你們要記住一點,生而為人,我們人人平等。」

山海相遇,共享快樂  展覽現場,鮑利輝先生還親自為每一位小孩拍照,讓他們親身參與到攝影藝術當中。希望為孩子們打開一扇門,讓藝術關照每一顆稚嫩的心靈;也希望給孩子們造一條藝術之船,幫助他們更好地出發,再更好的抵達。

山海相遇,共享快樂  透過攝影,看到自我,看到眾生。「每個人,每個種族都是人類的財富」這是《人類圖集》主題攝影展的主旨要義。從擁有多個獎項的專業人士和攝影記者,到才華橫溢的業餘愛好者。任何人,每一個使用相機的人,都能夠為人類圖集作出貢獻。」

參觀鑑賞  展場各處都安裝了鏡子裝置,透過攝影這面鏡子,看到自我,看到眾生,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據悉,本次展覽時間為2020年7月31日—10月10日。

雲南網記者 趙一青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淞南高伯生個人攝影展:"草根"攝影家的"第三隻眼"
    淞南高伯生個人攝影展淞南高伯生個人攝影展淞南高伯生個人攝影展為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作為首屆市民文化節淞南鎮活動之一的「快樂攝影在社區」??高伯生個人攝影展於4月28日在上海市群藝館成功展出,展覽活動將持續近三周時間,至5月17日結束。此次攝影展精選了高伯生先生近百幅優秀攝影作品進行展出,主題貼近生活,內容豐富。正能量是這場攝影展的主題,高伯生以他獨特的攝影理念??「快樂攝影」向人們傳遞著他眼中的社會,用鏡頭記錄下許多幸福的瞬間。
  • 原平新石能源杯「脫貧攻堅精彩瞬間」主題攝影展頒獎
    11月8日,原平新石能源杯「脫貧攻堅精彩瞬間」主題攝影展舉行頒獎儀式,副市長朱清雲出席,市扶貧開發中心、市影友之家、新石能源公司等有關方面負責人,來自全市城鄉的影友愛好者30餘人參加了這一助力決戰完勝脫貧攻堅的活動。
  • 主題攝影徵文大賽獲獎揭曉 森林城市創建成就攝影展啟動
    8月1日,「走進市區城周綠化·點讚森林城市」主題攝影徵文大賽頒獎儀式在商州舉行。同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林業局共同主辦的「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林業改革發展暨森林城市創建成就攝影展啟動。「走進市區城周綠化·點讚森林城市」主題攝影徵文大賽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林業局主辦,市創森辦、市城周綠化辦、商洛日報社、市攝協、市老攝協、市作協承辦。
  • 自由聯想、快樂共享快樂大傳遞活動!
    自由聯想、快樂共享快樂大傳遞活動! 2006年05月12日 08:08作者:編輯:欒海豔     還沒來得及去每一個快樂大傳遞的活動站點,還在想像傳遞著快樂的10部手機現在在誰的手裡經歷著怎樣的故事,這些滿載著快樂心情日記和快樂圖片的特別手機已經完成任務安全回北京啦
  • 鳳凰網《相信愛情》百年攝影展
    2010年鳳凰網時尚《相信愛情》之「愛•穿越時間」百年攝影展於2010年10月16日—17日在北京藍色港灣光榮綻放。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鄒明、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桐勝、臺灣著名音樂人周治平先生出席此次影展。影展期間共展出照片200百餘張,照片由1910年——2010年拍攝的情侶、夫妻甜蜜照片組成,期間並曝光了四張從未在媒體上正式發布過的,第一代領導人珍貴圖片。
  • 李光潔發起「光之海洋·鯊魚」公益攝影展 挑戰深海拍攝
    攝影展上,李光潔展出了多幅個人水下攝影代表作,此外攝影展還集結了兩岸三地5位知名水下攝影師的多幅作品。  發布會現場,李光潔分享了自己水下攝影的心得和感受,展出的5幅個人作品都是自己的心血之作。「水下攝影,不同於一般的攝影,遠離陸地,縱身跳入水下,這是一種特別珍貴的經歷,它能給我帶來自由。」當天在互動環節中,他還玩性大發,跟隨音樂與來自童翼藝術教育的小朋友們一起扭動跳起「鯊魚舞」。
  • 「光之海洋·鯊魚」公益攝影展在京開幕
    4月23日,「光之海洋·鯊魚——李光潔公益攝影展」活動在北京嘉裡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李光潔發起,作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他希望通過影像觀察和記錄生命來呼籲公眾保護海洋,保護鯊魚拒食魚翅。攝影展上,李光潔展出了多幅個人水下攝影代表作,此外攝影展還集結了兩岸三地5位知名水下攝影師的多幅作品。
  • 科學家完成人類腦白質微觀結構圖集
    核心提示:最近,一由歐洲多個國家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宣稱,他們利用其開發的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歷時三年,完成了人類大腦白質微觀結構圖集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編制完成並發布
    該圖集的主題是行政區劃,圖集匯集了行政區劃設置調整、地名標準化、行政區域界線勘界和國家基礎測繪的最新成果資料,是半個多世紀來我國行政區劃、地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    該圖集有三個鮮明特點:    一是權威性。國家歷來重視行政區劃圖的編制,把它作為一種重要地圖和行政區劃專題地圖加以管理。
  • 社企民間高峰會2019主題「設計快樂」
    逾20項活動 60位社創界領軍人物雲集香港由香港社會創業論壇主辦、20間機構合辦的第十二屆社企民間高峰會 (「SES 2019」) 將於11月21至25日舉行,今年的主題是:「設計快樂」,並設有「快樂周六」的全新「圓桌」環節及互動工作坊,凝聚香港民、商、學、官以及其他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士
  • 快樂工作 | 首爾Oneday Dentistry共享辦公室
    在家裡花費時間可以使工作充滿精力,而在工作中度過快樂的一天可以帶回家積極的能量。其次,我們設計了一種「文化」,使用戶可以共享相同的空間並進行協作。我們使用此主題設計了一個空間,可通過刷新和相互溝通來提高生產力。一個單獨的休息區用作網絡空間,在這裡舉行服務培訓和其他活動。
  • 科學家完成人類腦白質微觀結構圖集—新聞—科學網
    最近,一由歐洲多個國家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宣稱,他們利用其開發的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歷時三年,完成了人類大腦白質微觀結構圖集
  • 2020中國開封「生物多樣性保護攝影展」在汴京公園開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12月2日上午,2020中國開封「生物多樣性保護攝影展」在汴京公園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攝影展的主題是「大鴇回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攝影展」。開幕式後,汴京公園民間藝術團隊進行了精彩的文藝演出;與會嘉賓和群眾一起參觀了攝影展,本次活動策展人鄭州和悅自然學社的李沛老師和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趙海鵬教授為參加活動的嘉賓和群眾對圖片展進行了精彩的講解。
  • 海風吹得山花豔 浙江文成-瑞安推進「山海協作」協同發展
    圖集山有逶迤綿延,海有遼闊無垠。2002年,浙江省啟動山海協作,巨大工程在青山與藍海間拉開。在浙江溫州,文成縣,青山碧水,自然風光引人遐想;瑞安市,千億產業,工業強縣名聲在外。如今,瑞安、文成兩地攜手開展山海協作,至今已有18個年頭。
  • 第四屆中俄遠東高校攝影展暨攝影藝術論壇在黑河學院開幕
    穿越時光 記住友誼9月27日,以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俄高校間教育藝術交流為主題的第四屆中俄遠東高校攝影展暨攝影藝術論壇在黑河學院開幕,通過鏡頭的「記錄」,穿越黑河學院60年奮鬥時光,回顧中俄合作30年的友好歷程
  • 我國極地科學考察25周年 《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南北極地圖集》,日前由中國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圖集》採用基於彩色地圖桌面出版系統的全數字地圖製圖技術。從總體設計、製圖資料的處理加工、地圖的分幅設計、地圖要素的符號化、到最後地圖的打樣和印刷,都是在數字環境下完成的,真正實現了地圖編印一體化。    李維森在圖集首發儀式上高度評價了我國極地測繪取得的成就以及圖集的出版。他說,我國黨和政府對極地考察事業一直高度重視。
  • 圖集:人類突然失蹤後的世界
    2007年,一本叫做《沒有我們的世界》的書(作者 艾倫·威絲曼)出版,書中探討了人類突然消失後,自然會在多長時間內徵服人類創造世界。在美國探索頻道的同名紀錄片的大力推廣下,此書影響深遠,堪稱與《寂靜的春天》齊名的「環保聖經」。同時,它也刺激了不少藝術家,以下圖集是一組藝術家根據這個意向創作的「人類突然消失後的世界」的圖片。
  • 「精準扶貧與共享發展」主題徵文啟動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為舉辦好「中國共享發展研究報告2016」發布會暨「中國共享發展」研討會,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特舉辦主題為「精準扶貧與共享發展」的徵文活動。
  • 「海燕」攜手「海鷗」共享快樂暑假
    楊曉霞/攝新快報訊 記者 楊曉霞 通訊員 林鴻欽 報導 由中山團市委、市少工委主辦,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宮)承辦的「快樂暑假,歡樂共享」——中山市小海鷗外來務工子弟藝術團、海燕藝術團聯歡活動6日下午在中山市恆美學校舉行。包括小海鷗外來務工子弟藝術團團員、海燕藝術團團員、中山市恆美學校師生、恆美學校學生家長在內的近700人共度了一個輕鬆愉快的下午。
  • 中國·日本印象——旅日華人攝影家馮學敏攝影展重慶開幕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吳穎 張麗婭)12月1日,由重慶美術館主辦,重慶市對外友好協會、重慶市攝影家協會支持,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日本)、中國國家旅遊局(日本)、日本堀內圖片公司、日本ADK公司、香港置地協辦的「中國·日本印象——旅日華人攝影家馮學敏攝影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馮學敏先生的44幅優秀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