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潔發起「光之海洋·鯊魚」公益攝影展 挑戰深海拍攝

2021-01-09 閩南網

  4月23日,「光之海洋·鯊魚——李光潔公益攝影展」活動在北京嘉裡中心舉行,著名演員李光潔亮相開幕式。作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此次活動由李光潔發起,希望通過影像觀察和記錄生命來呼籲公眾保護海洋,保護鯊魚拒食魚翅,「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攝影展上,李光潔展出了多幅個人水下攝影代表作,此外攝影展還集結了兩岸三地5位知名水下攝影師的多幅作品。

  發布會現場,李光潔分享了自己水下攝影的心得和感受,展出的5幅個人作品都是自己的心血之作。「水下攝影,不同於一般的攝影,遠離陸地,縱身跳入水下,這是一種特別珍貴的經歷,它能給我帶來自由。」當天在互動環節中,他還玩性大發,跟隨音樂與來自童翼藝術教育的小朋友們一起扭動跳起「鯊魚舞」。5位知名水下攝影師孟慶然、楠忘、Yorko Summer、K.Zhang、平凡的作品也同期展出。

  談到水下攝影的艱辛和樂趣,李光潔講述了自己第一次深入巴哈馬海底與鯊魚親密接觸的經歷,他還自曝曾遇潛流差點缺氧出事: 「水下攝影,要克服水壓、失重、寒冷、呼吸困難和心理上的恐懼,但當我和鯊魚親密接觸之後,我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它們。」 談到自己對吃魚翅的看法,李光潔調侃道:其實魚翅含鉛、汞量很高,吃魚翅並不能養生。「魚翅不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完全不需靠請客吃魚翅來彰顯財力。」

  鯊魚是海洋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控制著中小魚類的數量,從而保障了珊瑚礁的健康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的總體平衡。由於人類對魚翅的需求,造成了世界範圍內對鯊魚的過度捕撈,導致每年超過7300萬條鯊魚被殺害。2016年,李光潔受野生救援之邀,前往巴哈馬和墨西哥的坎昆,一同拍攝保護鯊魚主題的公益廣告和紀錄片。不僅在沒有佩戴潛水設備的情況下,李光潔克服失重和水壓,挑戰了水下72分鐘的公益廣告拍攝,還通過紀錄片為觀眾揭開了鯊魚的神秘面紗。本次活動野生救援(WildAid)也作為獨家公益支持,現場播放了《與鯊共舞》紀錄片。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光之海洋公益攝影展」是喜天明星「生命益義」主題公益的首場活動,在每年4月23日,李光潔生日當天如期舉行,展覽為期1-2周。每年將變換主題,展出的攝影作品除了由李光潔本人拍攝外,還有部分作品由水下攝影大師拍攝。攝影展還會後續推出線上展覽、攝影集等,以便更多人通過這些作品關注到海洋世界,認識到海洋保護的重要性。此次公益攝影展由喜天影視和盛騰(北京)以及北京嘉裡中心聯合主辦,還得到了潛水機構PADI、ADEX的支持,該攝影展旨在通過影像作品的形式,向公眾展示海洋生命的美好,傳遞保護海洋的知識,喚起大家保護海洋的意識,並通過自身努力減少對海洋的汙染和破壞。

  此次活動也是生活嘉o創健計劃的組成部分,生活嘉o創健計劃(Livingreen)是由嘉裡建設集團的KerryOn社群平臺在北京嘉裡中心推出的活動系列,是一個全新的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好奇引領創意的活力社區。致力於打造核心商務區品質生活新地標,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的社群活動平臺。生活嘉o創健計劃(Livingreen)將每月圍繞不同主題,不斷以環保文化展覽及沙龍、白領健身課程、周末健康食集等推動品質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原標題:李光潔發起光之海洋公益攝影展 與鯊魚共舞挑戰深海拍攝

責任編輯:陳輝達

相關焦點

  • 「光之海洋·鯊魚」公益攝影展在京開幕
    4月23日,「光之海洋·鯊魚——李光潔公益攝影展」活動在北京嘉裡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李光潔發起,作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他希望通過影像觀察和記錄生命來呼籲公眾保護海洋,保護鯊魚拒食魚翅。攝影展上,李光潔展出了多幅個人水下攝影代表作,此外攝影展還集結了兩岸三地5位知名水下攝影師的多幅作品。
  • 他為什麼要潛入海底,趕赴這場和鯊魚的「約會」? | 新青年 · 李光潔
    大家好,我是青年演員李光潔。如果聽著彆扭的話,我再重新介紹一下,我是中青年演員李光潔。因為這個年齡確實有點尷尬,尷尬在哪?就是比青年稍微大了一點,比中年又稍微小了那麼一點。但是,不管是青年還是中青年,我總覺得還有好多理想還沒有去實現,好多願望也沒有達成,就不想讓我的心隨著我的年齡,就那麼老去了。
  • 《鯊魚周》又來了!
    日前,由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和Discovery探索頻道共同發起的「鯊魚來了」主題觀影會暨《鯊魚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 今日頭條發起守護海洋公益活動,倪妮、江疏影等明星發聲
    今日頭條發起守護海洋公益活動,倪妮、江疏影等明星發聲 2020-06-09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李慶 2020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日頭條平臺上線#我看過的海#話題活動。用戶打開今日頭條客戶端,搜索「世界海洋日」即可參與。 截至目前,#我看過的海#相關話題已收穫約3000萬閱讀。
  • 《海洋中的鯊魚》小旋風-協助拍攝
    鯊魚,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魚類。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海洋中的鯊魚【第4幅圖】此作品由漳州攝影愛好者巫先生在著名的德州地區拍攝海洋中的鯊魚【第5幅圖
  • 健康海洋 健康人類——2020全球公益直播即將上線
    北京2020年6月5日 /美通社/ -- 近年來,海洋汙染、海洋動物死亡、海洋生態受損等海洋問題頻現,保護海洋成為必要之舉。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世界海洋日官網指出,今年是生物多樣性的「超級年」,「為可持續海洋創新」成為今年的海洋日主題。
  • 國產鯊魚災難電影《血鯊》,方力申挑戰內心恐懼,力搏變異鯊魚
    《血鯊》講述的是熱愛海洋的明煦陽(方力申飾演),在海洋館遭遇意外,差點被鯊魚咬斷腿,雖然通過生物技術治癒了傷腿,但他卻無法擺脫水和鯊魚的心理陰影。六年後,為完善海洋生命基因庫,明煦陽再赴海洋館,卻怕什麼來什麼,竟然陷入了血鯊災難,在危機面前,他克服心理陰影,消滅變異鯊魚,維護了生態平衡的故事。
  • 你每用一支防曬霜,深海裡會減少幾頭鯊魚?
    法國海洋保護非營利組織BLOOM在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多達90%的鯊魚角鯊烯流入了化妝品生產商。但隨著近年來公眾對鯊魚保護愈發關注,歐美國家的許多化妝品廠商,比如聯合利華和歐萊雅,不得不宣布改用植物性的角鯊烷。
  • 是什麼讓這個美國人8年來一直在深海給鯊魚拍照?
    來自洛杉磯的攝影師 Michael Muller 為許多名人(包括為 Rihanna 的專輯Unapologetic拍攝封面照片等)、變異人以及超級英雄(《X 戰警:天啟》、《美國隊長 3 》等)拍攝過照片,然而過去十幾年內不斷挑戰他的卻並非好萊塢。自 2007 年以來,Muller 就一直堅持與鯊魚共舞,挑戰不同的拍攝光線。
  • 你每用一支防曬霜 深海裡會減少幾頭鯊魚?
    法國海洋保護非營利組織BLOOM在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多達90%的鯊魚角鯊烯流入了化妝品生產商。但隨著近年來公眾對鯊魚保護愈發關注,歐美國家的許多化妝品廠商,比如聯合利華和歐萊雅,不得不宣布改用植物性的角鯊烷。日本化妝品廠商則普遍聲稱「日本人的皮膚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必須用從鯊魚中提取的角鯊烯進行保護,由此受到諸多國際公益組織的譴責。
  • 科學家們捕獲了一隻深海魚吃整條鯊魚的精彩畫面
    >2019年8月在海洋深處的貧瘠景觀中,節日很少見。因此研究人員無法相信他們的運氣,因為他們最近偶然發現了深海鯊魚正在美國海岸附近的一條倒下的箭魚上覓食。但是他們從沒想到他們也會拍攝其中一隻鯊魚成為另一種深海生物獵物的鏡頭(看視頻)。隨著他們的探測車在附近徘徊,利用了潛水器的陰影,在貪婪的鯊魚餵食的時候拍攝到了。
  • 《鯊魚海洋的滅絕》,一位海洋動物保護者和他的遺作
    這便是聚焦鯊魚保護主題的「Shark Water Extinction」(《鯊魚海洋的滅絕》,暫譯名),影片以冷靜的拍攝手法展示了本該是海洋霸主的鯊魚,在人類社會卻瀕臨滅絕的困境,特別是遊走在各國法律邊緣的捕鯊行業以及背後的種種政治腐敗。在電影節首映後,10月5日,影片將在北美地區公映。
  • 深海鯊魚被大魚直接吞食,幾乎沒有反抗,被拍下視頻
    現在有科學報告指出,在海底發現了一條深海鯊魚被另一種魚直接吞食,這是什麼情況呢?鯊魚,也算是海洋中比較兇悍的捕食者之一,所以,當研究人員看到這一幕時,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當時拍攝到這一幕也是很巧合。因為當時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在距離南卡羅來納州沿海130公裡的海床附近搜尋一艘油輪沉船時,無人潛水器Deep Discoverer無意間發現了一條已經死亡的旗魚遺骸,這條旗魚長度達到2.5米。在鏡頭面前還有十來條深海鯊魚在啃食這條旗魚。在深海環境中,這樣的情況,其實經常會出現的,因為海洋中存在很多動物,自然會有很多捕食的現象。
  • 愛護海洋·感恩生命 途牛攜手南京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公益行動
    公益周期間,途牛攜手南京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公益行動,全新上線「南京海底世界奇妙夜2日生命海洋探索之旅」公益周特別產品,普及海洋知識,呼籲人們共同維護海洋環境、保護生命海洋。此次公益周特別產品「南京海底世界奇妙夜2日生命海洋探索之旅」,主要通過海洋知識科普、探索生命海洋奧秘,讓懷揣著好奇與興奮前往南京海底世界的孩子們認識與親近海洋生物
  • 5 種超酷的深海鯊魚,你都認識嗎?
    與鯊魚同潛是一種令人倍感驚奇的體驗。畢竟鯊魚強壯、雄偉且美麗。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深海中的鯊魚來說,普通的潛水員是很難看到它們的。這些深海鯊魚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徵,看起來像是外星物種。在極端的深海環境壓力下,深海生物展現了驚人的適應能力,並逐漸進化出了獨特的身體結構。以下列出了生活在深海中的五種非常酷的鯊魚,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 沙雕院線 | 有沒有人愛看深海鯊魚電影
    沙雕觀影之深海鯊魚系列繼續。
  • 「與海洋課堂一起長大「「海洋保護素質教育公益課舉辦
    圖集 近日,「與海洋課堂一起長大」海洋保護素質教育課件推廣示範課公益活動在重慶市輔仁中學舉辦。該活動由「海洋之美」項目支持,面向輔仁中學「紅巖班」學生,讓他們通過感受海洋之美,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環境重要性,從而加深對海洋環境的認識,培養海洋保護意識。
  • 深海動物比海洋表層大嗎?科學家:小多了!
    動物志前幾天發了一篇文章,為大家講解了海洋各水層的動物。從各大平臺的評論來看,還是沒有打消一些讀者的疑問。今天動物志又應邀回答了一個問題,轉過來與廣大讀者和粉絲共享。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大陸架水深通常在200米以內,只有上層,大陸坡部分有兩到三層,深淵層通常就是深海平原,而最底下的超深淵層只有海溝部分才有。深海的環境深海的環境非常惡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黑暗。只有海洋上層的光線才能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因此上層又叫光合作用層。中層的光線就不足以進行光合作用了,深層及以下完全沒有光。沒有光合作用,生態系統就從最底層的生產者斷了。
  • 遠古鯊魚意外躲過大滅絕:深海環境提供庇護所
    這表明,深海環境可能在大滅絕事件中為許多掠食者提供了庇護所。  大約2.52億年前,地球上有大約90%的海洋生物物種消失,這一事件被稱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在地質年代的五次大型滅絕事件中,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因此又被稱為「大滅絕「(Great Dying)。從火山爆發到海水氧含量降低,再到劇烈的氣候變化,大滅絕在化石記錄中向我們展現了生命所能遭遇到的最嚴酷的挑戰。
  • 6000多小時的深海拍攝,呈現從未見過的海底世界
    該紀錄片使用6K高清數碼攝像機,拍出來的影像即使在IMAX屏幕上都能夠做到分毫畢現,同時,BBC還使用了數臺深海潛水器,可以潛到1000米深的海底,並且在深海裡待上十幾個小時,充分地利用現代先進的拍攝設備進行拍攝,比如180度全息投影技術、360度水下攝像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