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尋找快速無線電脈衝在天文學裡是一個「爆炸場」

2020-11-30 騰訊網

圖解:FRB 121102,2015年就已經發現的爆炸,重複爆發。這一發現使天文學家能夠找出FRB來自哪個星系,並進而確定數百個FRB的位置。圖片來源-雙子座天文臺/AURA/NSF/NRC。

十多年前,兩位天文學家發現了神秘的無線電波爆發,它們似乎發生在整個天空,經常比銀河系中的所有恆星都閃耀。從那時起,對這些快速射電爆發(或稱FRBs)的研究已經開始,雖然我們仍然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或者是什麼原因,但科學家們現在正在慢慢接近一些答案。

FRBs是天文學家鄧肯·洛裡默和大衛·納凱維奇在2007年首次發現的。在使用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時,這兩個人目擊到來自太空的極其明亮的無線電波閃光,這讓他們目瞪口呆。這個奇怪的事件被稱為洛裡默爆發。

從那時起,已經宣布了大約100個FRB的發現。我們已經能夠精確定位一些星繫到其他星系的位置--似乎沒有一個發生在銀河系內--以及看到一些實時發生,甚至見證了重複發生的FRBs。儘管有大量的觀察和大量的數據,我們仍然無法準確地解釋它們是什麼。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Jason Hessels博士說:「在天體物理學中,有一種我們真的不了解的新現象並不常見,我們有機會學習一些真正新的東西。」

射電望遠鏡

Hessels博士協調了一個名為「Dragnet」的項目,該項目從2014年運行到2018年,並試圖觀察和研究更多的FRBs。它在世界各地使用射電望遠鏡--包括荷蘭的低頻陣列(Low-Frequency Array)或LOFAR望遠鏡--來尋找奇異的恆星和FRBs。然而,當該項目在2012年提出時,人們甚至不確定FRBs是真的。

然而,在2015年,該項目取得了關鍵突破。它發現另一個星系中已知的FRB--被稱為FRB 121102--正在重複。這一發現使天文學家能夠計算出FRB來自哪裡--一個距離地球30億光年的暗矮星系。從那以後我們發現了第二次重複爆發,但在第一次爆發之前,所有的FRBs都是單一事件。

「這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寶庫,」Hessels博士說,他指的是FRB 121102。「我們已經檢測到數百次爆炸。」

每道閃光只持續一毫秒左右,但能發射出比5億個太陽更多的能量。因此,FRB 121102在銀河系的背景下清晰可見,特別是像這樣微弱的星系。即使在這麼遠的距離,並且在地球上的多細胞生命開始之前就已經產生了,閃光的強度足以讓我們今天測量。

當FRBs首次被發現時,人們認為它們可能是由諸如中子星--坍塌巨星的殘餘核心--或黑洞合併在一起的災難性事件引起的。然而,一些FRB重複出現的事實表明,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儘管可能存在多種類型的FRB。

到目前為止,我們最好的解釋是,它們是由磁星引起的,中子星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強磁場。人們認為,這些恆星有足夠的能量產生與FRBs相關的明亮閃光,當磁場撕裂恆星的外殼,釋放出大量能量時,會經歷「恆星地震」(儘管發布的結果表明,一些FRBs可能存在未知的另一種來源)。

Hessels博士說:「釋放的能量可能會撞擊磁星周圍的所有物質,這會引起震動,並會加速粒子產生無線電波和我們所觀察到的無線電波爆發。」

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正在進行的「MeerTRAP」項目「正在努力尋找更多的FRBs,這可能會讓我們更接近一個答案。」該項目使用南非的Meerkat射電望遠鏡陣列來尋找天空中的無線電波脈衝。在陣列的標準天文觀測期間,MeerTRAP團隊搭載在船上獲得數據--大約每秒10千兆字節-以尋找FRBs。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班傑明·斯塔珀斯博士(Dr Benjamin Stappers)說,「我們只是從他們選擇的地方獲取數據。」他也是MeerTRAP的項目協調員。「望遠鏡指向哪裡並不重要,因為它們在天空中應該是一致的。」該項目還沒有開始尋找FRBs,但計劃在2019年開始尋找。MeerTRAP團隊希望每周發現2到5個FRBs,有可能同時尋找只發生一次的FRB和重複出現的FRB,因為望遠鏡會定期返回到天空的同一部分。

「在天體物理學中,有一種我們真的不了解的新現象並不多見,我們有機會學習一些真正新的東西。」-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Jason Hessels博士說。

所有這些數據應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找出FRBs的起源。斯塔珀斯博士說:「找出它們產生的原因的一種方法,就是了解它們發生在一個星系中的什麼地方,以及它們發生在什麼類型的星系中。」

天文學家還想知道FRB有多少種類型。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有些重複,有些不重複,但有多少重複仍然是未知的。這兩種類型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形成的,所以找到更多的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Stappers博士說:「也有可能FRBs也會穿過位於視線上的其他星系的外部區域。」「所以你可以像用手電筒一樣使用它們,看看當光穿過其他星系時會發生什麼。你可以了解一些介入星系的性質。」

MeerTRAP項目還將尋找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稱為脈衝星,以更好地測試我們的引力理論。如果一顆脈衝星被發現環繞另一顆恆星,甚至是一個黑洞,它旋轉的變化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引力在物理學極端是如何工作的。

然而,目前佔據頭條的是FRBs。隨著越來越多的發現正在進行中,希望我們很快就能對他們的一些謎團有一個答案。

Hessels博士說:「這個領域真的在爆炸,」他指出,到今年年底,我們可能會知道超過1000個。他說,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我們將對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一個很好的認識。

相關知識

快速射電暴是一種高能天體物理現象,呈現瞬態電波脈衝,僅維持數毫秒的爆發。這些毫秒閃光都在銀河系之外,有著非常明亮、未經分析、廣泛的帶寬。每次爆發的頻率成分取決於爆發的量和不同波長的延遲時間。這種延遲被描述為與頻散量相關的值。快速射電暴的色散顯示:其源頭非常巨大,不能預期其在銀河系之內,並且其傳播會穿越等離子體。

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尚不清楚,據推測是觀察到的銀河系外異常高能量的脈衝色散。有些人猜測這些信號可能是外星智慧的跡象。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星-horizon-magazine

相關焦點

  • 一個對於快速無線電脈衝的大膽解釋
    這就是在受人造電子電流驅動使廣播聲音變大的無線電天線中發生的情況。 相干輻射也能通過一種尚未完全了解的機制在脈衝星中發生。但拋開我們對脈衝星機制的無知,朱利安·穆尼奧斯、拉維·維克拉姆和文中的我曾提出,年輕的磁星可能會產生出強大的無線電脈衝,然後就像快速無線電脈衝逐漸衰弱為較弱的形態一樣,隨著時間流逝並加入到已知的脈衝星群中。
  • 一個對於快速無線電脈衝的大膽解釋
    事實上也是如此,最流行的模型將快速無線電脈衝與具有超強磁場 (稱為:磁星) 的年輕中子星相聯繫起來,以解釋它們異乎尋常的無線電亮度。這就是在受人造電子電流驅動使廣播聲音變大的無線電天線中發生的情況。 相干輻射也能通過一種尚未完全了解的機制在脈衝星中發生。但拋開我們對脈衝星機制的無知,朱利安·穆尼奧斯、拉維·維克拉姆和文中的我曾提出,年輕的磁星可能會產生出強大的無線電脈衝,然後就像快速無線電脈衝逐漸衰弱為較弱的形態一樣,隨著時間流逝並加入到已知的脈衝星群中。
  • AI技術可實時識別出無線電脈衝信號
    (文章來源:博科園) 科學家建立了一個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利用人工智慧(AI)來革新天文學家實時檢測和捕捉快速無線電脈衝(FRBs)的能力。快速無線電脈衝是來自太空神秘而強大的無線電波閃光,被認為起源於地球數十億光年之外。它們只持續幾毫秒(千分之一秒),快速無線電脈衝成因是天文學最大的謎題之一。Wael Farah開發了快速無線電脈衝檢測系統,並且是第一個使用全自動機器學習系統實時發現快速無線電脈衝的人。
  • 科學界發現了罕見的快速無線電脈衝,它實際上每16天重複一次
    加拿大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每16天重複一次的快速無線電脈衝(FRB)。這與其他FRB形成了鮮明的對比,FRB更加分散。一些零星的FRB以簇的形式出現,並且不規律地重複,但是有規律的、可重複發生的FRB很少見。快速無線電脈衝是一種僅持續幾毫秒的無線電發射脈衝。第一個爆炸是在2007年由天體物理學家鄧肯·洛裡默和他的學生大衛·納克維奇發現的,被稱為洛裡默爆炸。
  • 銀河系中第一顆被發現發出無線電脈衝的恆星又發了脈衝,誰在操控
    今年4月,磁星SGR 1935+2154從銀河系內部發出了已知的第一次快速射電爆發,它的爆發,給天文學家們一次很好的機會去解開一個宇宙大謎團。2020年10月8日,CHIME/FRB協作檢測到SGR 1935+2154在3秒內發出3毫秒的無線電脈衝。繼CHIME/FRB探測之後,快速射電望遠鏡發現了其他東西——與磁星自轉周期一致的脈衝射電發射。
  • 本文揭秘:16天一次的快速無線電脈衝源
    中文簡介:加拿大的望遠鏡發現了神秘的快速無線電脈衝源,這種脈衝源每隔16天就會重複一次。這是科學界已知的第一個定期重複的快速無線電脈衝(FRB)。 加拿大氫強度繪圖實驗(簡稱CHIME)望遠鏡 根據一篇新論文,一架加拿大的望遠鏡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每16天重複一次的快速無線電脈衝源
  • 天文學家探測到太空神秘快速射電暴,每157天發生一次,周期固定
    天文學家第二次探測到來自太空的神秘快速射電暴的模式。他們還沒有確定爆炸的實際原因。 單個的無線電脈衝發射一次,不會重複。但是,重複快速的射電暴被認為可以多次發射出短而有能量的無線電波。
  • 周期157天深空快速無線電脈衝是外星文明?英國科學家重大發現
    據6月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發的論文,曼切斯特大學的研究者經過長期跟蹤觀測,確定來自太空深處的一個快速無線電脈衝(FRB)具有固定的157天周期,並推測其可能的來源。快速無線電脈衝(FRB)是指太空中時間極短而信號極強的無線電波。
  • 剛探測銀河系中一顆古老恆星的伽馬射線爆炸!難道是外星人所為?
    西維吉尼亞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教授鄧肯·洛裡默(Duncan Lorimer)首先描述了快速無線電爆發,他在2007年的學術期刊《科學》上揭示了檔案脈衝星調查數據中發現的快速無線電爆發。後來被稱為「 Lorimer Burst」的FRB引發的問題多於答案。
  • 什麼是快速電波爆發?為什麼天文學家一聽到這個詞,就很激動?
    2007年,承蒙nrao.eduln的好意,天文學家仔細查看了12年前的資料,發現了來自未知空間的強有力的、轉瞬即逝的無線電發射脈衝。這是人們對於快速電波爆發種類的第一個研究結果。人們以該項目的領導人的名字命名它,所以有時我們也將它稱為洛裡默爆炸。同時,我們給它起名為快速電波爆發或者叫它的縮寫——FRBs。
  • 新發現的奇怪電磁信號,迫使我們重新考慮快速無線電爆發
    「在SGR 1935 + 2154和1E 1547.0-5408上的新發現都改變了快速射電暴(FRB)定義本身。」他告訴《ScienceAlert》期刊,「出現的情況是連續的無線電脈衝串特性和能量,填補了'普通'無線電脈衝星和FRB中巨脈衝之間的空白。」快速射電暴(FRB)是一個極大挑戰天文學家的謎團。
  • 連續兩次脈衝星信號,或將解開天文學最大的謎題之一:FRB
    那次搜尋大多難以捉摸,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爆炸。但今年,科學家們更進一步,他們發現了似乎是來自我們銀河系內部的一次爆發,並追蹤到了磁星或具有令人難以置信強大磁場的中子星的來源。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1月20日消息,科學家們在我們銀河系的一顆磁星上探測到了兩次明亮的射電爆發(脈衝星信號),或將解開天文學最大的謎題之一:快速射電暴(FRB),似乎離真相更進一步了。
  • 這四個來自外太空裡的神秘信號,有著什麼樣的信息?
    將所有能量壓縮到一個持續僅幾毫秒的脈衝中,您將理解為什麼快速無線電脈衝(FRB)是天文學中最熱門的主題之一。FRB於2007年在澳大利亞的Parkes射電望遠鏡中首次發現,它非常短暫,非常明亮,單個無線電脈衝可以持續數毫秒。據估計,整個天空每天發生數千次。 最著名的是FRB 121102,這很不尋常,因為自2014年首次「爆裂」以來,它已被發現數百次。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我國進入射電天文學領域第一方隊
    截至目前,FAST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FAST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5日凌晨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天文學是一門極度依賴觀測設備的科學,沒有觀測設備,只能根據別人的資料進行研究。」
  • 運氣瞬息:天文學家找到宇宙無線電爆發源
    運氣的好轉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一個宇宙之謎:是什麼導致強大而短暫的無線電脈衝串在整個宇宙中蜿蜒曲折?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這些高能脈衝-稱為快速無線電脈衝-已有13年之久,並且已經看到它們是來自我們銀河系之外的,這使得追查它們的原因變得更加困難。 更難的是它們發生的速度如此之快,只需幾毫秒。然後在今年4月,兩個不同的望遠鏡發現了來自我們銀河系內部的罕見但弱得多的爆發:一個是加州博士研究生的一套手工天線,其中包括實際的蛋糕鍋,另一個是價值2000萬美元的加拿大天文臺。
  • 運氣瞬息:天文學家找到宇宙無線電爆發源
    運氣的好轉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一個宇宙之謎:是什麼導致強大而短暫的無線電脈衝串在整個宇宙中蜿蜒曲折?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這些高能脈衝-稱為快速無線電脈衝-已有13年之久,並且已經看到它們是來自我們銀河系之外的,這使得追查它們的原因變得更加困難。 更難的是它們發生的速度如此之快,只需幾毫秒。
  • 為什麼科學家對脈衝星非常關注?它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科學家在觀測宇宙的過程中,發現宇宙存在著一些神秘且特殊的天體,比如中子星,脈衝星,黑洞等,我們今天要和朋友們一起來研究的就是脈衝星。脈衝星是宇宙中非常特殊的一種天體,它可以自己高速旋轉,同時在旋轉的同時還能夠發出非常有規律的無線電信號。要知道在我們的認知裡,能夠發出有規律無線電信號的物體很有可能就是來自外星文明。
  • 再次精確定位,79億光年外,遙遠星系中的神秘​快速無線電爆發!
    快速無線電爆發或快速射電暴(FRB)是宇宙中最神秘和最強大的事件之一。到目前為止,大約有80個這樣的事件(自銀河系之外的無線電波爆發)已經被觀測到,但是它們的起因仍然未知。確定這些快速無線電爆發的星系,是解開引發它們的神秘原因的關鍵一步,其研究結果2019年7月2日發表在《自然》上。在這個新發現之前,只有另一個被稱為FRB 121102的爆發被定位到一個主星系。
  •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
    其中,「中國天眼」的快速射電暴研究成果近日陸續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中國天眼」的順利運行,使得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的核心研究力量。「天文學是一門極度依賴觀測設備的科學,沒有觀測設備,只能根據別人的資料進行研究。」
  •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
    其中,「中國天眼」的快速射電暴研究成果近日陸續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中國天眼」的順利運行,使得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的核心研究力量。「天文學是一門極度依賴觀測設備的科學,沒有觀測設備,只能根據別人的資料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