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在上海黃浦江邊,發現太平洋海龜,這個操作素質真高

2020-10-13 老貓愛釣魚


上海松江的一名釣魚人,在黃浦江釣魚的時候,發現一隻大型海龜,這隻海龜比洗臉盆還大。該垂釣者知道海龜是國家保護動物,由於天色已晚,遂帶回家中等待次日交相關單位處理。

經比對,確定該海龜為太平洋龜,主要分布在南海、東海海域,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在民警的幫助下,及時將海龜送至野生動物基地進行安置。


不得不說,現在咱們釣魚人的素質真高,釣魚中釣獲或者碰到不認識的魚類或者其他動物,都能做到不食用,不傷害,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這位釣友做法真贊。那麼蠵龜是什麼龜,怎麼會跑到黃浦江呢?

蠵龜是海龜科蠵龜屬的一種,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體長1-2米,重約100公斤,善於遊泳。有兩種,大西洋蠵龜和太平洋蠵龜,我國的南海、東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龜生存。

蠵龜主要捕食甲殼動物、水母、海藻、或者頭足類動物,以及無脊椎動物,喜歡在珊瑚礁、大陸架或者淺灘中覓食。

從這裡不難看出,它們之所以出現在黃浦江也很正常,因為本來就是我國的本土物種,在我國南海東海都有分布。可能是因為捕食,以及其他原因,從而來到黃浦江河道內,被釣魚人發現。

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很多魚類或者其他動物已經成了保護動物,有些魚類比較常見,比如:馬口魚在北京被禁捕進食,等等。在這裡也勸各位釣魚人一句,如果碰到自己不認識的魚類,最好的方式為放流,以免誤傷。這位釣友做得很對,不得不說真贊。

相關焦點

  • 《英雄聯盟》S10落戶上海宣傳短片 飛過東方明珠飛到了黃浦江邊!
    今天凌晨,《英雄聯盟》官方微博公布了S10總決賽落戶上海的宣傳短片。視頻中遠古巨龍飛過了巴黎鐵塔,飛過東方明珠,飛到了黃浦江邊。 官方長文中寫到: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是整個賽季的最高潮,來自全球各地的頂級戰隊將齊聚一堂,角逐夢寐以求的召喚師杯和全球總決賽冠軍的頭銜。
  • 英雄聯盟S10上海宣傳片公布:S7鳥巢的遠古巨龍,將來到黃浦江邊
    上海將是2020全球總決賽的最終決賽舉辦地。隨後,官方還帶來了相關宣傳片。官方表示,2017年在北京鳥巢怒吼的遠古巨龍,飛過巴黎鐵塔,飛過東方明珠,飛到了黃浦江邊,並將於2020年在上海見證又一個冠軍的誕生。據介紹,上海曾在2017年舉辦過全球總決賽的半決賽,當時有超過八千萬的觀眾觀看了兩場史詩級的對決。
  • 黃浦江上畫「彩虹」--市政建設新成就
    截至去年,黃浦江上已建成13座大橋,18條車行隧道,12條軌交隧道、1條觀光隧道。上海境內黃浦江全長113公裡,平均每2.57公裡就有一處越江設施。 秦暢:【今天我們發現黃浦江上這些橋,它所帶來的所有資源要素的連通,讓一個城市活起來了,而不是我們改革開放之前的一片沉寂。】 隧道股份:【橋隧、橋隧,別忘了我們組合除了橋之外還有隧道,而且還為數眾多。】
  • 分析上海奧運會工程的傳言:黃浦江畔閔行吳涇地區的優勢與不足
    關於一處上海申辦奧運會的民間傳言就是,閔行區吳涇可能成為奧運會主場館的所在地,暫且不論官方對於上海主場館的選址基本已經有了定論,僅僅從閔行區吳涇這個地方來看,成為奧運會主場館雖然有優勢,但是不足位置。閔行區2035總規地圖上面吳涇地區如下所示。
  • 南太平洋發現螢光海龜 爬行動物第一例(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在南太平洋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螢光」的爬行動物。海洋生物學家大衛·格魯伯在夜潛的時候發現了這隻玳瑁,當時他正試圖拍攝生物螢光鯊魚和珊瑚礁的影像。格魯伯任職於紐約城市大學,他形容這隻瀕危海龜看起來像「一艘很大的太空船滑行進入了視野」。在「國家地理」拍攝的視頻片段中,這隻玳瑁發出綠色和紅色的螢光,其中紅色可能源自玳瑁背殼上的藻類。科學家正在研究這隻玳瑁為何具有如此非同尋常的能力。
  • 小海龜奧樂米拉(『Olu Mel)系列商品全新亮相上海迪士尼...
    初夏六月,上海迪士尼吹來了一陣夏威夷的清涼海風官宣!迪士尼小熊達菲的又一位好朋友——一隻熱愛音樂、會彈奏尤克裡裡的綠色小海龜——奧樂米拉(『Olu Mel)首次來到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啦!從 2020 年 6 月 10 日起,遊客將能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選購以這位外表看似靦腆但內心熱情洋溢的小海龜為靈感設計的一系列主題商品, 一起分享他對音樂的真摯熱愛。奧樂米拉的故事奧樂米拉來自太平洋彼岸浪漫的海島夏威夷。
  • 市民牽繩遛海龜工作人員及時攔下 海龜早已奄奄一息
    意識到這一點後,工作人員當即解救下海龜,並將它送到了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三所」)進行緊急救治。  【發現】   市民遛海龜工作人員及時攔下  上午7點多,演武大橋觀景平臺工作人員巡邏時,發現有市民在遛一隻體長近50釐米的海龜。
  • 黃浦江大閘蟹靠「三優」立口碑
    「『江海21』中華絨螯蟹優質品種和生態養殖模式是上海地產大閘蟹大規格、高品質的兩大法寶,『松江模式』功不可沒,不僅為黃浦江大閘蟹品牌注入了大規格、高品質價值,也為上海地產大閘蟹形成鮮明特點提供了智慧。」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成輝如此評價「松江模式」。
  • 黃浦江大閘蟹憑藉「三優」打響品牌
    「『江海21』中華絨螯蟹優質品種和生態養殖模式是上海地產大閘蟹大規格、高品質的兩大法寶,『松江模式』功不可沒,不僅為黃浦江大閘蟹品牌注入了大規格、高品質價值,也為上海地產大閘蟹形成鮮明特點提供了智慧。」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成輝如此評價「松江模式」。
  • 深海10898米,沒發現生物,卻驚現微塑料!難怪禁釣有人拍手稱快
    在10600米的深度上,人類發現了巨型阿米巴蟲,而在10898米的深度上,人類卻未曾發現有任何人類肉眼能夠看到大小的生物存在!然而,更為奇幻的是,在這個深度,人類卻發現了微塑料!發表於《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雜誌上的一份報告詳細介紹了一項關於馬裡亞納海溝的研究,即在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也發現了大量微塑料。這些微塑料不僅存在於海溝的海水中,而且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甚至存在著一個7至11公裡的塑料沉積物。 研究人員推測這些塑料來自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工業化地區和大太平垃圾帶。
  • 深海1萬米,沒發現生物,卻驚現微塑料!難怪禁釣有人拍手稱快
    然而,更為奇幻的是,在這個深度,人類卻發現了微塑料!發表於《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雜誌上的一份報告詳細介紹了一項關於馬裡亞納海溝的研究,即在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也發現了大量微塑料。這些微塑料不僅存在於海溝的海水中,而且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甚至存在著一個7至11公裡的塑料沉積物。 研究人員推測這些塑料來自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工業化地區和大太平垃圾帶。
  • 在地質鬆軟的黃浦江邊,他們一錘接一錘夯實了東方明珠的基石
    在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隊史館內,有一張照片格外醒目。照片上,一名老兵正掄著大錘打地樁,他的身後是尚未竣工的東方明珠。「這張照片是二支隊官兵建設浦東、守護浦東的生動縮影。」執勤二支隊政委吳方澤說,二支隊因浦東開發開放而組建,伴隨著浦東發展而壯大,30年來,他們用實際行動擦亮了「浦東衛士」這張名片。
  • 上海河道,現大量紅色噁心生物,釣魚人:河裡魚都沒了
    周末,我到河邊釣魚時,在雜物上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生物,在水邊發現了水草。它們看起來「華麗」讓人覺得「噁心」……最近,上海市青浦區的幾位釣魚愛好者在當地郊區河道中遇到了這一奇怪的場景。這些「紅色噁心的生物」突然出現了,而且它們的數量非常之多——它們經常來河邊釣魚,但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東西數量極多——部分被一些釣魚人踩碎根據傅先生的描述和照片,這些「噁心的生物」很可能是福壽螺臭名昭著的蛋!--福壽螺是一種外來物種。
  • 上海市資訊|《英雄聯盟》S10落戶上海宣傳短片 遠古巨龍降臨黃浦江
    《英雄聯盟》S10落戶上海宣傳短片 遠古巨龍降臨黃浦江《英雄聯盟》S9總決賽已經落幕,FPX3今天凌晨,《英雄聯盟》官方微博公布了S10總決賽落戶上海的宣傳短片。視頻中遠古巨龍飛過了巴黎鐵塔,飛過東方明珠,飛到了黃浦江邊。官方長文中寫到: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是整個賽季的最高潮,來自全球各地的頂級戰隊將齊聚一堂,角逐夢寐以求的召喚師杯和全球總決賽冠軍的頭銜。上海,也被稱為「魔都」,曾在2017年舉辦過全球總決賽的半決賽,當時有超過八千萬的觀眾觀看了兩場史詩級的對決。
  • 海龜不是一種動物?你對它們認識多少
    同其他海龜一樣,幼年綠蠵龜的成活率也非常低,有研究發現只有大約1%的幼年綠蠵龜能夠成活。   太平洋麗龜   Lepidochelys olivacea   太平洋麗龜,又稱八孔海龜、欖蠵龜、橄龜,是海龜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約60釐米。太平洋麗龜分布於除墨西哥灣的整個熱帶海域,遷徙線路沿熱帶和部分亞熱帶地區。
  • 上海郊環線的沿江隧道:不是從黃浦江跨越,而是從長江跨越
    上海郊環線的沿江隧道,雖然距離外環隧道很近,但是它已經不是從黃浦江跨越,而是從長江跨越。上海市郊環線已經建設了很多年,這條環線以內的地區,幾乎佔據了上海市大陸地區半壁江山。但是上海郊環線北部其實一直沒有成圓,也就是還缺少一段。上海市郊環線的全圖如下所示。甚至還有傳言,上海郊環線可能從崇明島形成一個完整的環線,但是隨著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浦東段的完成,上海郊環線還是在很接近外環的地方成為一個環線。
  • 海龜鼻中拔出吸管 12釐米致海龜鮮血直流
    2015年8月21日訊,近日,外媒報導了科學家救助一隻海龜的事跡,科學家在哥斯大黎加的海岸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海龜,經過檢查發現這隻海龜的鼻腔有異物,科學家花了十分鐘將其取出,發現鼻腔中的異物竟然是一根吸管。
  • 綠海龜可能在百年後滅絕 原因竟然是這個……
    綠海龜(網絡圖片)  浙江在線杭州1月11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蔣敏華)科學家發現,由於氣溫上升,生活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北部的綠海龜過去  雌海龜猛增背後的真相  澳大利亞大堡礁附近生活著兩種不同的綠海龜,一種在南部產卵,另一種在北部雷恩島等地產卵。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科學家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有65%到69%的南部海龜是雌性,而在溫度較高的大堡礁北部,99.1%的未成年海龜是雌性,99.8%的即將成年海龜為雌性,成年海龜中雌性比例也高達86.8%。
  • 釣魚人要有潮汐知識
    海釣或在出海口的江河釣魚,都要關注潮汐變化,大家都懂這個規律:漲潮魚多可釣,退潮魚難釣。因此,看潮水施釣成為了共識。有些近海大江(比如珠江口)中的釣魚人,一旦發現開始退潮,立馬收竿。他們心中明白,退潮時即使能釣上一二條魚,那也是僥倖,而且不見得每次都能僥倖,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回家休息等下次潮水來了再釣。
  • 最大海龜太平洋稜龜20年或滅絕 一天吃百隻水母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稱,巨大的太平洋稜龜因數量驟減可能將在未來20年內滅絕,這種海龜會從美國西海岸艱苦跋涉6000英裡到印度尼西亞繁殖地產蛋,因此聞名遐邇。稜龜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海龜,它能長至6英尺長,2000磅重。目前僅有約500隻稜龜在它們位於太平洋的最後的大築巢區築巢,而此前有數千隻。該研究還跟蹤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稜龜數量不斷下降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