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上海河道,現大量紅色噁心生物,釣魚人:河裡魚都沒了

2020-12-05 翁啊強

周末,我到河邊釣魚時,在雜物上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生物,在水邊發現了水草。它們看起來「華麗」讓人覺得「噁心」……

最近,上海市青浦區的幾位釣魚愛好者在當地郊區河道中遇到了這一奇怪的場景。

河上的許多小珠子都附著在雜物和藻類上,像魚卵,但顏色是豔麗的粉紅色。「怪物」是什麼?

「我們來看看。這條河沿上有很多地方,有的多,有的少。我們以前沒見過他們「/釣魚愛好者付先生說他很驚訝。這些「紅色噁心的生物」突然出現了,而且它們的數量非常之多——它們經常來河邊釣魚,但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些東西

數量極多——部分被一些釣魚人踩碎

根據傅先生的描述和照片,這些「噁心的生物」很可能是福壽螺臭名昭著的蛋!

--福壽螺是一種外來物種。它最初是作為一種食品原料引進的,但由於其寄生蟲數量龐大,逐漸被市場所拋棄……

據報導,福壽螺「吃不下」後,許多養殖的福壽螺被放歸自然水域,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使它們一度在許多地方「泛濫」……

不僅岸邊有卵,河裡也出現不少「成螺」

據這些釣魚愛好者介紹,他們經常在釣魚時釣到很多「福壽螺」,看起來比當地的蝸牛還大,所以他們應該是成年福壽螺!

--令人憤慨的是,自從這些福壽螺大量出現以來,河裡的魚數量急劇減少,幾乎「抓不到魚」

福壽螺還會吃魚?

事實上,福壽螺主要以河裡的藻類和水生植物為食。河流中野生魚類較少的原因是,棲息地大量水生植物和浮遊生物被福壽螺吞噬,生存環境受到破壞。天然河裡的魚、蝦、蟹都逃到別的地方去了……

毫無疑問,福壽螺對我國當地的水生生態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當地的目擊者也表示了極大的關注

整條河道都是

青浦地處黃浦江上遊,許多江河和溪流流入,真是令人擔憂。

一旦這些大規模入侵物種擴散到黃浦江,其生態危害可能是災難性的……

然而,這些福壽螺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清楚?你為什麼成群結隊地來來去去?

無論如何,我們希望當地漁業部門能對這種外來物種給予更多的關注,並積極加以控制。否則,一旦蔓延,生態危害將不堪設想!

網友們,你們這一帶有這種生物嗎?如何有效管理?

相關焦點

  • 翹嘴魚泛濫?肥西河道現大量翹嘴魚群,有人一天捕上百條
    翹嘴魚本是一種數量稀少掠食魚,然而前不久在安徽肥西的一些河道裡,卻出現大量翹嘴魚群,甚至有人一次捕撈上百條……河水渾濁,但水下卻有大量翹嘴魚出沒,不時有人釣起、捕獲翹嘴魚上岸——為何這些肥西河道裡,出現如此數量的翹嘴魚群?
  • 贛州河道出現大量「陌生魚種」,兇猛會「咬人」
    河道漲水,河道垂釣幾乎全是一種「兇猛怪魚」,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都是這個東西,(鱗片)很硬的,會咬人勒,一不小心一抓就手流血了,有點像鱖魚那樣」贛州網友@東西 表示非常的奇怪,當地之前沒見過這種魚,忽然一下子大量出現,這幾天頻繁釣到,有時候一天能釣十幾條....——這位釣魚人所謂的「咬人」,其實就是被其魚鰓和背刺扎破。
  • 江西紅尾魚泛濫成災,釣不起來全靠錨,釣魚人:這魚賊難吃
    「這個魚只能長這麼大,我們現在這的河道裡一層都是這個魚...」  這些是什麼魚?  從體型看,這些魚有些像是餐條魚,可是魚身更「豐腴」,看起來很肥碩。  而跟餐條差異很大的是,這些魚的魚鰭和魚尾都呈現鮮豔的紅色,看起來非常的漂亮——這似乎是一種被稱作紅尾鯝的底棲魚。
  • 福壽螺岸邊大量產卵咋辦?專家:掃到河裡活活淹死
    ,看上去很噁心,他們懷疑是福壽螺產的卵,希望相關部門能來及時處理掉。跨湖苑小區居民魏百樵表示,他在河邊散步時發現的,開始他以為是蠟燭油,後來看看不是,還弄了根棒來戳了下,前年這個時候,只有兩三堆,去年開始多了一點,今年這麼長的地方都滿了。魏師傅還從河裡撈起來幾個螺螄,記者發現,這些螺螄個頭比田螺還大,居民們懷疑這些就是福壽螺,而紅色物質是福壽螺產的卵 。居民們擔心福壽螺大量繁殖會破壞河裡的生態,希望有關部門及時來處理。
  • 當年強勢入侵中國的水葫蘆,曾經鋪滿河道,現如今都去了哪兒
    當年強勢入侵中國的水葫蘆,曾經鋪滿河道,現如今都去了哪兒說起入侵物種,大家都不陌生,比如說小龍蝦。小龍蝦可以說是史上「最失敗」的入侵物種,來到中國之後,沒能泛濫成災,卻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人們閒來無事,邀上三五好友便會點份小龍蝦,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談天說地。入侵物種很多,除了小龍蝦之外,還有水葫蘆,前些年關於水葫蘆的新聞比較多,然而近些年來卻很少了,這些水葫蘆都去哪兒了呢?
  • 外來物種入侵?四川村民捕獲大量兇猛「鯊虎魚」,村民:鮮嫩好吃
    養殖業發展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外來物種入侵。 尤其是每年的汛期,洪水泛濫之後,大量養殖場、魚塘被淹,往往周邊和下遊的塘河裡,就會成為逃逸外來水產的「天下」.......
  • 600多種物種入侵我國,你以為很遙遠?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摘自微信公眾號「半月談」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竟然有660種物種入侵我國,有些朋友覺得外來物種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它就在我們旁邊甚至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釣魚人深有體會。那麼有哪些魚類是入侵魚類呢?食蚊魚、食蚊魚最早進入我國在1911年,由夏威夷將600尾食蚊魚運至臺灣,在1924年菲律賓醫學科學研究所贈送一批食蚊魚運至上海試養,1926年又從美國運來一批。
  • 溫州河裡現新魚種,蛇頭白鱗,皮肉堅硬,有人擔憂成生態問題
    溫州的河道經過這些年的治理,水質是頗有改觀,不少地方的野生魚種群也是逐漸回歸... 然而近日,浙江溫州鹿城區的一位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當地的河道裡垂釣時,連續釣獲一種罕見的「白色蛇頭怪魚」,疑似外來入侵物種,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 廣州釣魚人河道釣起「7斤巨型羅非魚」,稱:溜魚時心砰砰直跳
    然而,近日一位廣州釣魚愛好者,在當地一條內河(珠江支流)垂釣時,釣起一條「巨無霸」級別的羅非魚,卻可能是所有釣魚人的夢幻之物……河道細線垂釣,卻遭遇罕見「巨無霸」,整個遛魚過程「心砰砰直跳」因為這位釣魚人原本的計劃,是釣河裡的鯽魚、小羅非魚等——根本意料不到河道裡竟有這麼大的「巨無霸羅非魚」,因此他使用的魚線和魚鉤都較小(3號鉤)。
  • 食蚊魚入侵全球:是「天使」還是「惡魔」?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後又在1924年,從菲律賓引進上海,1926年又從美國漁業局運來一批。在公園的河道淺水邊,或者小水面的淺水,都有很多一群群的小魚雖然食蚊魚的個體比較小,但是適應範圍非常廣,無論在各種水體都能生存,為肉食性,浮遊生物,各種小動物等都是它們的食物。
  • 論生物入侵的危害
    但是長大之後的清道夫食性就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它們變得喜歡吃肉了,尤其是魚卵、魚苗、小型魚,以及有創口並感染了的大型成魚,都是清道夫的最愛。由於清道夫是夜行性的魚類,所以白天的時候並不活躍,養過它們的人都知道,在日間清道夫一般「吸」在魚缸底部或者缸壁上,而到了晚上它們則變得異常活躍。
  • 殭屍魚現英國河道,學名七鰓鰻
    殭屍魚現英國河道,學名七鰓鰻 殭屍魚現英國河道,被稱為吸血鬼讓人聞風喪膽。據香港媒體報導,近日,絕跡英國200年的殭屍魚驚現當地河道。
  • 廣東河道現進化版羅非魚,越來越鮮嫩,它們還能繼續泛濫嗎?
    泛濫成災的羅非魚,已經成了廣東許多河道裡的特色,它們在密密麻麻河裡成群結隊,烏泱泱如害蟲一般四處遊蕩...... 這種斑點羅非魚是一種改良版 「一般叫它花雕羅非魚,魚鱗雪白的,有點像鯽魚......以前都沒見過的,繁殖很快現在,經常釣魚釣到」 廣州的釣魚愛好者羅師傅介紹說。
  • 「尖頭魚」頻現錢塘江流域,肉質細嫩但性情兇猛,外來物種?
    「怪魚」現身錢塘江「這魚太兇了,釣的時候還以為是條大魚,沒想到是條那麼小的魚,長得也比較兇。」釣魚愛好者李師傅(化名)介紹到,他是在錢塘江的一條小支流裡釣到這條魚的。本以為是一條黑魚苗,打算放生,後來仔細觀察,覺得應該不是,就用手機將它記錄了下來。
  • 浙江河道現兇猛掠食魚,形似黑魚體色發黃
    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發展,許多外來物種入侵我國江河湖泊,構成不小生態威脅。比如近來,一種「尖頭怪魚」在浙江的許多河道裡出現,可能為兇猛的外來物種,已引起許多關心生態的人重視...「吃鉤兇的很,好多人都釣到了,有大有小...開始都以為是黑魚的。」
  • 一米多長的白條魚?深圳釣魚人河道釣起「白條魚王」
    白條魚,又稱餐條魚,是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經常垂釣的朋友,可以說每次都能碰到。然而,「一米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近日,廣東深圳一位釣魚愛好者在河裡垂釣時,就釣起這樣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米級餐條魚」。以個頭小著稱的白條魚,竟能長到這麼大?魚身細長、鱗片細密,魚鰭呈青黃色,這是典型的餐條魚特徵,然而一條白條魚要長到一米長,豈不是要活幾十年?
  • 各位釣魚人,碰見這幾樣東西要麼吃,要麼養,千萬別放生
    但我們釣魚人對有一類放生的人卻十分的痛恨和鄙視!後來在我們這裡的河裡也發現了這些物種,很詫異我們這裡為何也有這種東西? 以前從來沒見過啊。
  • 上塘河裡有沙蠶?
    昨天上午,有不少網友反映,拱墅區石灰壩附近的上塘河裡,有紅色的不明生物,十幾釐米長,身上全部是腳,長相有點像蜈蚣   記者董呂平:上午11點多,記者在上塘路石灰壩公交站附近的河道附近,看到一個釣魚的中年男子,他用蚯蚓做魚餌釣魚。   中年男子說,他最近幾天都在這裡釣魚,聽說水裡有長得像蜈蚣的紅色生物,他猜測,這種東西可能是沙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