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河道出現大量「陌生魚種」,兇猛會「咬人」

2021-01-18 長江君說野生魚

洪水會將江河湖泊裡的野生魚帶到各處,因此每當洪水來臨,各地的河道裡往往會多出許多「陌生魚種」。

比如有江西贛州網友反映,當地的一條小河裡,出現一種「硬殼魚」,數量極多且很兇猛!

河道漲水,河道垂釣幾乎全是一種「兇猛怪魚」,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

「都是這個東西,(鱗片)很硬的,會咬人勒,一不小心一抓就手流血了,有點像鱖魚那樣」

贛州網友@東西 表示非常的奇怪,當地之前沒見過這種魚,忽然一下子大量出現,這幾天頻繁釣到,有時候一天能釣十幾條....

——這位釣魚人所謂的「咬人」,其實就是被其魚鰓和背刺扎破。

這是啥怪魚,是外來入侵物種嗎?

其實,這是一種本土魚,且是一種兇猛到超出許多人想像的「掠食魚」!

這種全身被堅硬鱗片覆蓋的「小雜魚」,學名叫攀鱸,民間一般叫它過山鯽、巴毛魚等等。

攀鱸魚不僅生命力極強,離水數天能不死,且可以用它堅硬的鱗片、魚鰭支撐身體,在路面行走...

對於攀鱸的「兇殘本性」,這位釣魚人也是感觸很深。

「這個魚還是很好釣,就是太費餌,我帶了兩盒蚯蚓來,釣了一會就吃光了...」

這位釣魚人「周師傅」無奈表示,攀鱸魚吃起餌來就像「不要命」一樣,幾乎連魚鉤帶魚餌一起吞入腹中,很難取出來...

被釣上岸,它們還會「逃跑」

其實攀鱸的「兇殘」,還遠不止於此

——關於攀鱸,長江君在廣東水產市場調研的時候,還聽過一個離奇的故事:有人承包了幾十畝魚塘,投放了大量羅非魚苗,準備大幹一場。

然而,幾個月過去,魚塘老闆卻發現不對勁:魚塘裡的羅非魚似乎越來越少了,且個頭完全達不到預期,這是怎麼回事?

焦急的魚塘老闆將其中一個魚池抽乾後目瞪口呆地發現,裡面羅非魚的數量少的可憐——魚池裡幾乎全是一種「鐵殼小魚」,應該是投放魚苗時混進去的。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種名叫攀鱸的「小魚」,將羅非魚「吃」了乾淨...

(攀鱸體型比羅非魚小很多,卻能「消滅」羅非魚,在許多人看來這真是個迷)

能「吃光」羅非魚?這種看起來不大的小雜魚,竟有如此「兇殘」?

這一點相信許多釣魚愛好者、漁民能切實感受到:攀鱸多的地方,羅非魚、太陽魚這些牛皮糖一般的外來物種,數量明顯會減少。

——甚至曾有網友腦洞大開,認為可以大量放養攀鱸來遏制羅非魚在廣東、廣西、四川等地的迅速蔓延....

羅非魚、太陽魚的入侵,給我國本土江河生態系統帶來的危害可不小,可惜大部分本土掠食魚,都拿它們沒辦法。

有攀鱸的地方,羅非魚會少很多

放養攀鱸驅除羅非魚為何沒被採用

這聽起來有趣又似乎很有效,為何在現實裡,並沒有大面積推廣?

其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攀鱸的兇猛可不只是對羅非魚而言,攀鱸多的地方,本土的其他野生魚比如鯽魚、鯉魚等,一樣會大量消失....

(大量放養攀鱸,相當於無差別攻擊)

不過,這既是一種本土魚,又如此兇猛,為何卻很少見到?

其實,作為一種本土生物,攀鱸魚原來是廣西、雲南一帶的「常規」魚種,四處的水溝、河道裡都能見到,估計許多當地的網友小時候都抓過這種魚。

那為何它們又「忽然」消失了?

主要原因還是水質退化和過度開發,攀鱸雖然生命力強,且繁殖力也不弱,但它有一個致命傷——耐汙能力不強,對水質要求很高。

其實熟悉近代我國江河生態系統演變的朋友,對於這種現象一點不陌生,許多原本強勢的魚種,往往因為人類的影響而逐漸衰減,甚至徹底絕跡,比如白鱘、中華鱘、軍魚等等,令人想想就唏噓...

相關焦點

  • 浙江河道現兇猛掠食魚,形似黑魚體色發黃
    比如近來,一種「尖頭怪魚」在浙江的許多河道裡出現,可能為兇猛的外來物種,已引起許多關心生態的人重視...「吃鉤兇的很,好多人都釣到了,有大有小...開始都以為是黑魚的。」浙江寧波的垂釣愛好者郎先生介紹說,他去年第一次在運河裡釣上這種魚,當時以為是「黑魚苗」,並未在意。
  • 四川村民捕獲大量兇猛「鯊虎魚」,村民:鮮嫩好吃
    近日,四川岷江支流的一條河道裡,就出現了這樣一群「兇猛外來物種」....... 村民洪水中河道下地籠,捕獲大量「鯊虎魚」 頭大、身體小,鱗片退化成粗糙的「鱗皮」,幾位當地的老鄉在河道裡捕魚時,都捕獲大量這種怪魚。
  • 廣西「食人魚咬人」事件調查:魚種為南美食人鯧
    廣西「食人魚咬人」事件調查:魚種為南美食人鯧 (6/9)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浙江釣魚人太湖釣起陌生魚種,色彩豔麗,是外來物種嗎?
    近些年,各種稀奇古怪的外來物種陸續進入我國各大江河水系,有朋友戲稱這是「魚種全球化」.......外來物種確實大都很強勢且樣子奇特,不過,反推回來卻不一定對——外形古怪的野生魚,卻不一定就是外來入侵物種!
  • 柳江河發生疑似魚咬人事件 專家:咬人魚是"外來客"-廣西新聞網
    (詳見7月13日今報10版報導),不少市民很想知道,這條咬人的魚到底是什麼魚,對人是否有攻擊性?平靜的柳江河裡,是否還藏著其他會咬人的魚?到柳江河遊泳是否安全?針對讀者感興趣的問題,昨日,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1此魚非本地魚種昨日上午,記者採訪了柳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經有關專家仔細辨認,確定疑似咬人的這條魚為烏蘇里擬鱨。「這不是柳江河裡的原生魚種。」
  • 正例 北京空運野生鳥來贛放生 反例 鄱陽湖曾現外來兇猛魚種
    贛州天龍山曾現300多隻家養狐狸    昨日,南昌「阿依斯德之光放生群」的管理員@聖敏告訴記者,他們有近300名群友,平均每月會進行一次放生活動。「放生不是隨意行為,有很多禁忌。    贛州天龍山,因其優美的自然環境,成為一塊放生熱地。「山上好多狐狸跑下來!」2015年4月,贛州天龍山,突現大量狐狸下山覓食,引起村民恐慌。事後經調查,這些狐狸均是家養的,是由北京一家公益組織集體放生,總共有300多隻。由於直接放生導致其難以適應野外生存,當地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只好對狐狸進行抓捕管控、圈養馴化,適時再分散放生。
  • 在珠江的入口處,受洪水影響出現大量牙齒鋒利的「食人鯧」
    它是長江流域比較常見的淡水魚,雜食魚種主要以水中的雜物和水生植物為食。顯然,這兩名男子在珠江口釣到的不是武昌魚!因為這些魚嘴裡有堅硬的上下兩排牙齒,看起來像人類的牙齒,這顯然是一種食肉魚。事實上,水虎魚在廣東和福建的河流和近海水域早已有分布,許多人在釣魚時偶爾會捕捉到它們。然而,像這樣釣獲所有魚都是食人鯧是很罕見的。——應該是附近被洪水衝開的養殖場。這些食人魚是從養殖廠跑出來的魚。
  • 溫州河裡現新魚種,蛇頭白鱗,皮肉堅硬,有人擔憂成生態問題
    溫州的河道經過這些年的治理,水質是頗有改觀,不少地方的野生魚種群也是逐漸回歸... 然而近日,浙江溫州鹿城區的一位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當地的河道裡垂釣時,連續釣獲一種罕見的「白色蛇頭怪魚」,疑似外來入侵物種,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 石津灌渠現外來兇猛魚種「雀鱔魚」魚卵含劇毒(圖)
    燕趙都市報記者任利 見習記者 王依/文 市民崔先生/供圖  一周前,市民崔先生在黃壁莊水庫下遊的石津灌渠內撈到了一條長相奇怪的「長嘴魚」,專家證實此魚為外來物種「雀鱔魚」,因其生性兇猛而被稱為專家稱,雀鱔魚對本地魚種存在威脅,且此魚魚卵含有劇毒,不宜食用,來源可能系有人放生。28日,黃壁莊水庫管理局表示,接到記者反映緊急匯報了領導並多方查問,目前暫未在水庫裡發現,並加強觀察。  市民發現一條兇猛「雀鱔魚」  「我經常釣魚,但這種魚還是第一次見。」
  • 兇猛黑鱸現身珠江,連羅非魚都難逃其捕食
    這自然引來許多釣魚愛好者的聚集江邊,其中就有廣西貴港一位釣魚人釣獲一種「兇猛掠食魚」,令人驚奇。鬱江裡釣到的「新奇魚種」鬱江是珠江在廣西境內的支流之一,常見魚種有鯉魚、草魚、鯪魚和鯰魚等。大嘴黑鱸是一種兇猛淡水掠食魚,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流域,近年來作為一種上佳食用魚被引入我國,多存在於養殖水域,在廣西的自然江河裡確實比較少見。
  • 龜類寵物會咬人嗎,被巴西龜咬傷應該怎麼處理
    巴西龜是現在市場上比較多見的一種小龜,有比較多的朋友喜歡把它們買回家養,巴西龜其實是比較兇猛的一種龜類,有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咬人的情況,但是也有的朋友站出來指有反對意見,因為他們家的巴西龜從來就沒有咬過他,讓大家有一些的疑惑了,他們到底會不會咬人?
  • 深圳釣魚人河道釣起「白條魚王」
    海鰱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海魚,但也能短時間在淡水裡生存,因此偶爾也會遊入內陸河道嬉戲覓食。(海鰱和白條魚的對比,兩者在體型上確實非常相似)顯然,這位深圳釣魚愛好者,在河道裡釣起來的這條「一米多長的餐條魚王」,其實是一條從入海口遊進來的海鰱魚.....
  • 新華調查:廣西柳州「食人魚咬人致傷」事件調查
    外來物種驚魂——廣西柳州「食人魚咬人致傷」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 李斌 吳小康 程群 它們有像剃刀一樣鋒利的鋸形牙齒,喜群居,是天生的殺人機器,獵殺一切可以移動的生物,將它們頃刻間分食乾淨……這是電影《食人魚》中的恐怖場景。
  • 火星地表出現大量河道,其上的河水是什麼時候乾涸的?
    因為他們還是在火星上發現了許多珍貴的信息,例如火星地表存在大量河道,這裡可能存在過河流。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要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講起,美國是第一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在成功地將第一架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之後,他們陸續研發出多種火星探測器,目的就是想要對火星進行細緻的探索,探究該星球上的環境是否適合人類生存,探究該星球是否也存在生命。
  • 野釣時遇到這些淡水魚要當心,有刺、有毒、會咬人!
    筆者釣魚也有五年多了,主要釣的還是淡水魚,想必很多釣魚人都跟筆者一樣,基本上就是鯽魚草魚鯉魚這類常見的淡水魚了,但是各位釣魚人,若你們釣魚時遇到這幾種淡水魚的時候,一定要當心,因為它們有刺、有毒、會咬人!
  • 老人江中捕獲雀鱔 名列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圖)
    怪魚嘴巴長又尖,一口尖牙鋒利嚇人  這是外來物種「雀鱔」,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市民切勿隨意放生記者隨後向專家求證得知,該魚學名雀鱔,屬外來物種,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特別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抓到後不能隨意放生,因為雀鱔並非善物,若不加以控制,將直接威脅到本地魚類生存。  當天上午9時許,在中興大橋南橋底冬泳碼頭,市民韋師傅和劉老伯等人正在清洗碼頭,突然發現岸邊遊來了一條長得很奇怪的魚,劉老伯立即上前將其抓住。眾人仔細一看,嚇了一跳:還真沒見過這樣的魚。
  • 廣西柳州「食人魚咬人致傷」事件調查
    經專家鑑定,咬人魚種確為產於南美地區的「食人鯧」。目前有關部門正對柳江內食人鯧的數量進行評估,並將儘快採取應對措施。  廣西水產研究所資源保護專家周解說,桑氏鋸脂鯉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是「食人鯧」的一種,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具有一定攻擊性,有潛在威脅,對血腥味較為敏感。生活適宜溫度為22至26℃,耐寒能力差,對水質無嚴格要求,適應能力強。一般成體長17釐米左右,成熟年齡15-18個月左右,繁殖水溫26℃左右。
  • 廣西「食人魚咬人」事件調查:魚種為南美食人鯧1/42012-07-12 09:04
    經專家鑑定,咬人魚種確為產於南美地區的「食人鯧」。目前有關部門正對柳江內食人鯧的數量進行評估,並將儘快採取應對措施。 編輯 / 於鵬
  • 珠江入水口,洪水衝來大量「食人鯧」,牙齒尖銳,三五斤一條
    常垂釣的朋友都知道,野釣的魚獲一般種類駁雜,各種野生魚都可能碰到,很少全釣獲單一魚種。 但這兩位小夥釣起來的這些魚,卻顯然都是同一魚種,魚身扁平呈灰褐色、體寬頭小,乍一看去,就像是一群「武昌魚」——即江鯿魚的一種。
  • 南美「食人魚」柳江咬人!
    經專家鑑定,咬人魚種確為產於南美地區的「食人鯧」。  「食人魚」襲人引發強烈關注  被食人魚咬傷的柳州市民張凱博向記者介紹事情的經過:7月7日下午,他來到柳州市柳北區白沙二隊附近柳江親水平臺給小狗洗澡,突然遭到3條「紅著眼睛」的兇猛魚攻擊,其中一條魚突然咬住張凱博的手掌不放。張凱博忍痛將魚摔上岸,這才發現自己的左手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已經血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