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釣魚人太湖釣起陌生魚種,色彩豔麗,是外來物種嗎?

2020-12-06 長江君說野生魚

近些年,各種稀奇古怪的外來物種陸續進入我國各大江河水系,有朋友戲稱這是「魚種全球化」.......

外來物種確實大都很強勢且樣子奇特,不過,反推回來卻不一定對——外形古怪的野生魚,卻不一定就是外來入侵物種!

近日,有浙江湖州的網友跟我們爆料,表示在太湖水域垂釣時,常常釣到一種「五彩斑斕」、色彩豔麗的陌生怪魚,有時候一次能釣到好幾條。

這種魚前幾年都沒見過,這位關心生態的朋友,懷疑這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

花花綠綠的鱗片、寬大的魚鰭魚尾,一看上去就很「豔麗」,確實跟太湖裡常見的鯽魚、鯉魚等大不相同。

(有些人會把它當成外來物種,釣起來後丟棄岸邊)

這是外來物種嗎?

這確實是一種入侵物種,但並不算是「外來」的。

其實,這是一種我國本土原生魚,即菩薩魚,學名中國鬥魚,原產地是廣西、貴州、雲南等地(時間如果再往上追溯,鬥魚是由臺灣、東南亞地區傳入)。

菩薩魚的亞種很多,在21世紀以前,廣西等地的江河、水溝裡有大量分布,當地老鄉對這種魚都很熟悉,一般叫它們菩薩魚、麻婆辣、扁頭魚等等。

太湖地區原來並非菩薩魚的產地,可能因為養殖業,而將這種魚引入了太湖水域。

既然是本土魚,為何許多人對它並不熟悉?甚至錯當成外來物種?

這主要是因為菩薩魚的原產地較小——它是一種亞熱帶魚種,氣溫太低的情況下,會活動緩慢、靈敏性大幅下降,甚至失去生命體徵。

因此在過去,我國長江以南許多地區氣溫太低,並不適合它們生存。

(隨著全球暖化,現在南方大部分地區,都「凍不死」它們了,因此其種群慢慢在南方各地出現)

事實上,如今江河裡出沒的菩薩魚,大都是人工培育的觀賞魚後代。

像上面這位湖州釣魚愛好者,在太湖裡釣起來的這兩條「五彩斑斕怪魚」,應該就是被人放生「寵物魚」。

不過,看起來這些寵物觀賞魚,在太湖這自然水域裡,適應的還不錯。

——相信給它們一定時間,說不定能形成穩定的野生菩薩魚種群。

諷刺的是,在菩薩魚的原產地,其種群卻近乎消失

隨著氣溫變暖,和菩薩魚在全國觀賞魚市場的走紅,這種原本「偏居一隅」的本土野生魚,如今逐漸在全國各地江河中出現。

但另一方面有些諷刺的是,菩薩魚在其原產地廣西等西南地區,已經快要消失了......

「以前小時候家門前的溝裡,到處是這個魚,我們放學了用簍子一下就搞幾十條,養在家裡很好看,半個月不餵東西也不死」

一位廣西朋友曾經跟我們介紹,抓菩薩魚、養菩薩魚,幾乎是他們上小學時候的「日常」,然而等到他們上大學畢業再回老家,發現這種魚忽然全部消失了。

除了在花鳥市場上還能看到一些,野外的田溝、水塘裡,幾乎看不到菩薩魚的蹤影了。

菩薩魚消失之謎

菩薩魚在其原產地的種群變遷,確實非常令人唏噓,而它們的消失,似乎是發生在不知不覺間,令人愕然。

有人認為是羅非魚的入侵導致其滅亡,根據水產資料顯示,羅非魚確實會擠佔菩薩魚的生存空間,甚至會捕食它們。

菩薩魚的體型、兇猛程度都不如羅非魚,在生存競爭中全面落於下風

不過,長江君要說,放大了看,像類似的野生魚種群劇減,在我國近代的生態史上很頻繁,其原因並非外來物種的入侵這麼簡單。

其主要原因,大多還是因為種植業導致的化肥、除草劑使用量劇增......

網友們,你們當地有這種華麗的小魚嗎?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又一新魚種?烏江支流釣起「青紅怪魚」,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
    烏江因為網箱養殖極為發達,這些年外來入侵物種也是極多,羅非魚、叉尾鮰、巴沙魚等等,時不時就有釣獲。近日,就有貴州網友詢問長江君,在烏江一處支流裡釣起一條「怪魚」,問了很多人都認不出是什麼魚種,這會是又一種外來物種嗎?
  • 外來物種入侵?珠江「白草魚」成群來襲,釣魚人爆釣
    又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兩廣一帶,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珠江裡羅非魚、清道夫等外來物種很多,這是因為珠江流域氣候溫和,很適合這些外來物種繁衍生息。然而,外來物種大都性情「生猛」,對本土野生魚危害很大,因此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生態問題,一直令人頭疼。不過,這些大量成群出現的「白草魚」並非外來入侵物種,而是珠江裡的原生魚——洄遊的烏頭魚!
  • 贛州河道出現大量「陌生魚種」,兇猛會「咬人」
    洪水會將江河湖泊裡的野生魚帶到各處,因此每當洪水來臨,各地的河道裡往往會多出許多「陌生魚種」。比如有江西贛州網友反映,當地的一條小河裡,出現一種「硬殼魚」,數量極多且很兇猛!河道漲水,河道垂釣幾乎全是一種「兇猛怪魚」,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都是這個東西,(鱗片)很硬的,會咬人勒,一不小心一抓就手流血了,有點像鱖魚那樣」贛州網友@東西 表示非常的奇怪,當地之前沒見過這種魚,忽然一下子大量出現,這幾天頻繁釣到,有時候一天能釣十幾條....——這位釣魚人所謂的「咬人」,其實就是被其魚鰓和背刺扎破。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外來物種?
    每年汛期,無數塘河江流匯入長江主幹道,因此長江裡的魚種向來駁雜多樣,往往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魚種出現。近期頻繁有人釣獲,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我就釣到一條,但是聽說很多人都釣到了,以前是從來沒人見過的……」南通網友周師傅(化名)介紹說,這個「怪魚」看起來就像一片樹葉,也不知道是什麼習性——有人用路亞假餌釣起來過,也有人使用蚯蚓、商品餌釣起來過……有釣魚人認為這罕見「怪魚」是外來物種江裡釣到奇怪的魚,一些認為是外來物種——畢竟這種魚跟長江裡常見的鯽魚鯉魚
  • 它被稱為「小鯊魚」,生長快繁殖能力強,釣魚人有福了,你釣過嗎
    隨著國際化的發展,除了本土的一些魚種外,也有一些外來魚種來到我們國家得以生存。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外來物種都是具有破壞性的,這是因為多數外來物種來到一個新的生存環境之後,由於並沒有天敵存在,它們的生長沒有限制,當它們的群體達到一定數量之後,自然也就會對本土環境造成破壞。
  • 這種魚很像鯽魚,但它卻是外來魚種,在南方很常見,有釣友認識嗎
    提到鯽魚這個魚種,小編相信每一位釣魚人,對它都比較熟悉吧。鯽魚作為一種雜食性的魚種,同時它們有著較強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國內大部分地方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小編相信,不少釣魚人第一次接觸釣魚的時候,就是從釣鯽魚開始的吧。並且在日常的垂釣過程中,鯽魚也是主要的垂釣目標魚。
  • 外來物種越來越多,路亞人任重而道遠啊!
    釣友在長江水域釣到的「食人鯧」     如今,這種可怕的「食人鯧」,在我國的長江鄱陽湖水域中也被發現了。物種入侵!長江水域發現可怕的「食人鯧」在長江鄱陽湖,有不少釣魚人都釣起過這種看起來有些怪異的魚,它們滿口長著類似「人牙」的怪齒,能輕鬆將魚線咬斷。「有時候正釣著魚,提上魚竿後發現魚鉤不見了,魚線被齊刷刷截斷,還以為是水耗子在作怪!」
  • 溫州河裡現新魚種,蛇頭白鱗,皮肉堅硬,有人擔憂成生態問題
    然而近日,浙江溫州鹿城區的一位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當地的河道裡垂釣時,連續釣獲一種罕見的「白色蛇頭怪魚」,疑似外來入侵物種,引起不少人的關注。很像...後來釣起大的,才發現完全不一樣...」
  • 這3種入侵魚種,釣魚人吃都不吃,看見就走!
    但是,釣魚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釣魚人都喜歡的,很多釣魚非常討厭幾種外來的魚種,這些魚種都是屬於入侵魚類,釣魚人一般看到有這種魚的存在,都會繞道而行,這種魚即使是釣上來了,也是不會吃的!因為這幾種魚的肉質都非常差!
  • 湖北釣魚人釣起「巨型鰟鮍魚」,網友:跟鯽魚雜交了
    在農村的江河水溝裡,鰟鮍魚非常多見,不過因為有苦膽,因此「口碑」遠遠低於鯽魚,並且因為一個頭太小,甚至連釣魚人都嫌「釣它沒勁」...... 沙河裡釣起「巨型鰟鮍魚」 這位湖北荊州的釣魚人稱,自己在當地一條沙河裡釣魚時,意外釣起一種罕見的「巨型鰟鮍魚」,其體型幾乎跟常見的鯽魚一般大小!
  • 物種入侵!釣友在長江釣到「食人鯧」,無序放生該停一停了
    長江水域發現可怕的「食人鯧」在長江鄱陽湖段,有不少釣魚人都釣起過這種看起來有些怪異的魚,它們滿口長著類似「人牙」的怪齒,能輕鬆將魚線咬斷。「有時候正釣著魚,提上魚竿後發現魚鉤不見了,魚線被齊刷刷截斷,還以為是水耗子在作怪!」有釣友講道:「自從釣上這種怪魚後,才知道原來是它們在水底搗亂。」
  • 新安江裡衝出「白蛇魚」,似蛇似鱔,桐廬釣魚人連續兩天釣起
    浙江桐廬市民,河裡連續釣起兩條「怪魚」浙江桐廬的市民劉先生,是一名擁有多年釣齡的垂釣愛好者,即使近日暴雨、洪水來襲,他也常去河邊垂釣。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洪水過境,河裡的魚種就會豐富起來,鯽魚、鯉魚、草魚、鱖魚甚至鱸魚等不常見魚種,都可能釣獲....然而,這位釣魚人劉先生卻連續兩條,在同一條河裡,釣獲一種從未見過的「白蛇魚」!
  • 重慶有人釣起「長嘴怪魚」,像極白鱘
    因此,這位釣魚人將其帶回家之後,也是不敢立即食用,他在網上一查資料,不得了——這似乎是已經滅絕的長江大型魚種,白鱘! 這位重慶釣魚人碰到的這幾條「長嘴怪魚」,是曾經的長江魚王——白鱘嗎? 應該說這幾條被人釣起來的「長嘴怪魚」,乍一看確實很像是白鱘,頗令人有幾分驚喜。
  • 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廣東珠江水系,可以說是我國外來物種之「集大成者」,數量和品類都是全國獨一檔……並且近日,廣州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珠江裡又發現一種新魚種,外形奇特沒人見過,竟像是數種魚的雜交……像是羅非魚、太陽魚和鱸魚的雜交「頭一回釣到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什麼羅非魚,後來發現不對
  • 湖北釣魚人,支流釣起怪魚,紅鰭紅尾有利齒
    近日,湖北的一位釣魚人,在當地一條連通長江的大河釣魚時(打海竿),釣起一條模樣奇異的「武昌魚」,令他非常訝異。而經過對比和查詢後發現,這竟很可能是一條「食人魚」,令人目瞪口呆!這是食人魚嗎?事實上,紅鯧魚是一種亞熱帶魚種,水產專家表示,適宜溫度在19-25°,低於12°它們就會死亡。因此,在冬天氣溫能直下零下十度的湖北地區,它們幾乎不可能過冬——大部分長江流域,冬天氣溫都在0°以下。所以,紅鯧魚不大可能在長江流域繁衍起來,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種兇猛的外來入侵物種,一旦釣魚時釣獲,千萬不要再放生回水中...
  • 隱藏在紅海下驚豔世人的巨型魚類,如今已被列入世界紅色瀕危魚種
    這是一種隱藏在紅海海域水下驚豔世人的魚種,如今已被列入紅色瀕危魚種名錄,釣魚人的一生所求在非洲的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有一片神秘的海域名為紅海,它與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相連,是含鹽量最高的海域,也就是說此海域的海水是所有海水中最鹹的
  • 江蘇男子大河垂釣,釣起「金色四腳魚」,網友:小恐龍
    不過江河水域深邃,在江河邊垂釣,仍然會常常有令人瞠目的「魚獲」——比如下面這位江蘇釣魚人……江蘇釣魚人,河邊釣鯽魚,卻釣起一條「金色娃娃魚」這位釣魚人劉師傅回憶說,他當時是用蚯蚓做魚餌,在這條水草茂盛的大河裡釣魚,主要目標是鯽魚、黃丫頭這些常見的野生魚。
  • 釣魚人發現後釣起
    近日,在海南一條「水深不到一米」的小河裡,就有人釣魚時意外釣起一條罕見的「百年老鱉」,體長80多公分,將近三十斤! 男子河道釣翹嘴,卻遭遇「水底巨物」 「.......使勁一拉沒拉動,我心想壞了,肯定是掛底了(掛到水底石頭)」 這位海南的釣魚愛好者小江(化名)介紹說,當時他發現水面有波紋,以為是有大翹嘴魚在捕食,因此拋竿過去.......
  • 江蘇太湖107種魚一半屬「外來戶」
    但事實上太湖裡現在已有食蚊魚、紅尾護頭鱨、鏡鯉、匙吻鱘等107種淡水魚類,而太湖原先常規魚種只有五六十種。新增魚種是如何進入太湖的,對太湖的生物平衡影響幾何?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日」,請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專家剖析。  新培育魚種有3種  據介紹,在107種魚種中,有3種是新培育的魚種,分別是夏奧1號羅非魚、吉富羅非魚「中威1號」和福瑞鯉。
  • 外來物種?釣到這種「四眼魚」求釣友驗明正身,難道羅非魚變異了
    外來物種?釣到這種「四眼魚」求釣友驗明正身,難道是羅非魚變異了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近幾年,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時常發生,尤其是國外的一些國家,被一些外來物種弄的是束手無策,有些國家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在咱們中國,雖然也有一些外來物種,但是卻總能被中國吃貨們輕鬆消滅,比如說小龍蝦、羅非魚、亞洲鯉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