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2021-01-13 長江君說野生魚

廣東珠江水系,可以說是我國外來物種之「集大成者」,數量和品類都是全國獨一檔……

並且近日,廣州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珠江裡又發現一種新魚種,外形奇特沒人見過,竟像是數種魚的雜交……

像是羅非魚、太陽魚和鱸魚的雜交

「頭一回釣到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什麼羅非魚,後來發現不對,這個魚跟羅非魚差別挺大,又像是太陽魚,有人還說是鱸魚……」

廣州網友@天羅南門 在社交網絡稱,自己最近在珠江垂釣時,用蚯蚓做魚餌釣到好幾條從未見過的怪魚,疑似是「羅非魚和太陽魚」的雜交。

(同羅非魚有些像,但魚鰭和斑紋形狀都有較大差異)

羅非魚和太陽魚,珠江裡都並不少見,都是中小體型的外來物種——這種「怪魚」看起來確實兼具羅非魚和太陽魚的特徵,真的會是它們的雜交後代嗎?

不過,有自稱見多識廣的網友稱,這其實是一種美國來的孔雀鱸,非常兇猛,但肉質鮮美……

美國來的孔雀鱸?

其實,根據長江君的了解,孔雀鱸確實也是顏色五彩斑斕,但珠江裡出現的這些「怪魚」,跟美國孔雀鱸差異還是較大——僅僅就是體型,就差了十多倍。

(右邊為美國孔雀鱸,可以看到兩者差異明顯)

孔雀鱸屬於大體型鱸科魚,成年個體大都在1kg以上,最大可達十幾千克,而這些珠江「怪魚」,據當地釣魚人反映,最大也不過「巴掌」大小……

那這些珠江裡的新魚種,到底是什麼怪魚?

長江君認為,應是一種觀賞魚,並且從其五彩斑斕的外形推斷,應是一種熱帶魚,很可能是被人放生到珠江裡的,並且已在珠江裡形成不小的種群規模。

從釣魚人反映的信息看,這是一種雜食性魚種,其在江河裡佔據的生態位,同羅非魚較為類似……

珠江隨著這些年的治理,水質在慢慢變好,不過其中的外來物種泛濫問題,則可能更令人頭疼——舊的入侵者還未清理,新的魚種又開始出現……

這種新魚種,會對珠江生態造成潛在危害嗎?對此,許多網友更是表示:就看它能不能吃了……

不管怎麼說,外來物種都有生態危害性,大家如果在垂釣時,碰到這種魚千萬不要再放回水中了……

老司機們,你們見過這種魚嗎?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南方河流屢現太陽魚,形似羅非魚但更兇猛,現令日本人慾哭無淚!
    形似羅非魚,個頭小但更兇猛,會吞食其他魚類魚卵和幼魚!太陽魚(學名:Lepomis gibbosus),英文名為「sunfishes」,也叫北美洲慈鯛,屬鱸形目太陽魚科的一種中小型溫水性淡水魚的統稱,種類約有30種,原產於北美各地的湖泊和溪流中,但現已擴散到夏威夷、非洲、亞洲、南美和歐洲等地的河流中。
  • 珠江新霸主?美國「大口」黑鱸入侵珠江,羅非魚也被它蠶食
    珠江是一個由多條河流所組合而成的複合水系,說到珠江不少人都會想到羅非魚,對於廣大的垂釣者來說最喜歡的就是羅非魚,但是當地人並不喜歡吃羅非魚,其實真正讓人討厭的就是一些個頭很小的羅非魚,這是非常貪吃的一群,殊不知羅非魚本來就屬於一種外來物種,並非是來源於我國本土,就是由於過度的放生,所以才會導致珠江支流都出現這種群體。
  • 魚種 | 所有的太陽魚(32種)圖譜
    大多數太陽魚有釣魚運動的價值,並且已被引進到它們原始活動範圍以外的地區,有時成為入侵種。太陽魚是北美特有魚種,全部是肉食性魚類,性情兇猛,基本上都是Sports Fish。不過這個科的魚類有不少不容易分辨。比如大口黑鱸和小口黑鱸,更加難分辨的是大口黑鱸和南方黑鱸。棲息在水溫較暖的湖泊或溪流中,雄魚會挖掘巢穴,並護衛卵及幼魚。
  • 太陽魚
    分布範圍太陽魚原產於北美,從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國大湖水系和全美國南方多個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河川、湖泊等水域裡均有分布。雜交品種雜交太陽魚又叫雜交太陽鱸是科研人員精選北美太陽鱸科魚類原種進行雜交獲得。她具有肉味美、個體大、體形美、起捕率高等諸多優點。除食用外,她還是集遊釣和觀賞於一體的理想品種。雜交太陽鱸的繁育與推廣系湖北省2001-2002年重點科研項目。
  • 珠江水系新霸主?兇猛黑鱸現身珠江,連羅非魚都難逃其捕食
    鬱江裡釣到的「新奇魚種」鬱江是珠江在廣西境內的支流之一,常見魚種有鯉魚、草魚、鯪魚和鯰魚等。然而這條兇猛掠食魚,全身青綠色鱗片,可吞下拳頭的大嘴,背鰭和鰓殼像鱖魚一樣堅硬,且「扎人一下」很疼,顯然不是珠江裡的原生魚。
  • 中國吃貨所喜愛的羅非魚,為什麼會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羅非魚肥大肉厚、質嫩刺少、口感鮮甜,深受全球吃貨的歡迎,以美國為例子,美國是全球美國漁業協會(NFI)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人均羅非魚消費量為1.381磅(1.25斤),羅非魚消費量位列水產品第四位,僅次於對蝦、三文魚和金槍魚。
  • 新的入侵魚種被發現,和羅非魚很相似,上魚很簡單,你釣到過嗎?
    新的入侵魚種上魚過嗎?很多人將它和羅非魚搞混,味道很好近幾年來,入侵物種是有很多的,這給我們本土的物種和生態環境帶來了比較大的威脅,近年來入侵物種比較多,比如鱷龜、巴西龜和早年的小龍蝦等等,不過網友都覺得入侵我國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有著太多的優秀的廚師和各類菜系。
  • 羅非魚還是太陽魚?魚身是灰綠色還有不少白點和斜紋,什麼魚?
    以前休息的時候都是喜歡在家裡休息玩手機,但自從和朋友一起釣魚後,真的是喜歡上了。釣魚其實挺不錯的,可以讓你全身心的放鬆,鍛鍊你的耐心外還可以有收穫,特別是釣獲一些你不認識的或者奇怪的生物,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很神奇呢。
  • 珠江新霸主?美國「大口」黑鱸入侵珠江,羅非魚也成了它的食物
    就如之前入主珠江的羅非魚,如今又來的新霸主&34;。,導致羅非魚迅速就在珠江安家了。羅非魚是當地垂釣者們的最愛,不過,他們也不希望自己釣到那種個頭小的。不過,近來越來越多的垂釣者發現,現在那種大的羅非魚很少了,不再有之前那種大鬧珠江的現象。
  • 太陽魚(黑莓鱸)實用養殖技術精要
    自然分布跨越美國東西部。商品魚一般體長18-25釐米,體重350-400克,最大個體50釐米、體重2千克,其肉質白嫩鮮美,可與我國的鱖魚媲美,是一種名貴的食用魚類,我國最早引進是在1989年,引進後放在湖北省水產良種試驗站野芷湖試養,之後向外推廣。隨後1993年廣東珠江所再次從美國引進,試養繁殖後逐漸在珠三角和國內其它地方推廣。
  • 太陽魚入侵四川江河,幾年時間數量劇增,會泛濫嗎?
    外來魚種、動物導致的生態破壞,在全球範圍內都時有發生,如今大眾也是越來越關心。 在我國,一般人的印象裡,物種入侵主要發生在廣東、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然而,長江君觀察到一種「外來魚種」,正在四川地區悄然蔓延....
  • 溫州河裡現新魚種,蛇頭白鱗,皮肉堅硬,有人擔憂成生態問題
    一周之內釣獲三條,兩小一大 「開始釣起一條小的,我以為是黑魚嘛,很像. 這位釣魚人羅師傅稱,他釣起來的這幾條「怪魚」,顏色發白,鱗片堅硬,雖然外形有些像是本土黑魚,但起魚「更尖、更長」,更像是蛇頭... 並且仔細看會發現它們的鱗片紋理很奇特...
  • 野外泛濫的羅非魚,是最好吃的淡水魚之一,老少皆宜
    來自於非洲的三大湖,屬於鱸形目、麗體魚,也就是慈鯛科觀賞魚羅非魚是一種原產非洲部分湖泊,屬於鱸形目、慈鯛科的熱帶魚類,包括亞種共有100多種,關於它們的身型、習性、繁殖方式、適宜溫度等,和我們常見的觀賞魚:三湖魚類,基本相同。
  • 少見入侵魚種,外形類似羅非魚,野釣到千萬別放過!
    有時也會碰到那些少數物種就會跟大家分享全程的經過,比如一些:清道夫、羅非魚等等種類。老釣友們會對此見怪不怪了。所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比較有意思的「入侵魚」,長得稍微像羅非魚,這種非常貪吃!今天小冰跟大家講的這個魚可能有些釣友們釣到過,而它的名字也比較響亮——太陽魚!長得跟手掌差不多大小,外表給人的感覺有點傻傻的,但吸食的料是真多。
  • 2016年廣東順德太陽魚飼料容量2萬噸 產業發展有待完善
    太陽魚,學名藍鰓太陽魚,又名藍綠磷鰓太陽魚,屬溫水性小體型魚類,它在1℃~38℃水溫狀態下都能存活,屬溫水性淡水魚類,是一種外來魚種,口感鮮美。最初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引進珠三角開始人工養殖,當時是在勒流鎮的裕源村一帶,到現在已經將近20年了。
  • 品種集錦:好吃好養的太陽魚
    這種魚叫雜交太陽魚,是杭州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用藍鰓太陽魚和綠鰓太陽魚雜交選育出來的新品種。和父母本相比,雜交太陽魚生長速度快,肌肉更為緊實。模樣也更好看了,雜交太陽魚渾身金黃,身上還有靚麗的斑紋,在陽光下,全身會反射出金黃色的光澤。而它最大的特點還是肉嫩刺少,味道鮮美。    跟海水裡的鯧鮃魚可以相媲美,它的肉質非常鮮美。
  • 別看它個頭小,咬鉤卻很兇猛,淺談太陽魚的釣法及用餌
    每次說到太陽魚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聯想到羅非魚,確實,這兩種魚長得很像,如果不熟悉或不仔細看很難在第一時間分辨出來。記得我第一次釣到這種魚也以為是羅非,大概是因為我老家這邊的自然水域沒有這兩種魚吧,羅非只能在黑坑見到,太陽魚則更少,偶爾在一些收費垂釣的水庫能夠看見。
  • 贛州河道出現大量「陌生魚種」,兇猛會「咬人」
    洪水會將江河湖泊裡的野生魚帶到各處,因此每當洪水來臨,各地的河道裡往往會多出許多「陌生魚種」。比如有江西贛州網友反映,當地的一條小河裡,出現一種「硬殼魚」,數量極多且很兇猛!河道漲水,河道垂釣幾乎全是一種「兇猛怪魚」,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都是這個東西,(鱗片)很硬的,會咬人勒,一不小心一抓就手流血了,有點像鱖魚那樣」贛州網友@東西 表示非常的奇怪,當地之前沒見過這種魚,忽然一下子大量出現,這幾天頻繁釣到,有時候一天能釣十幾條....——這位釣魚人所謂的「咬人」,其實就是被其魚鰓和背刺扎破。
  • 池塘加州鱸如何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
    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引進加州鱸,由於加州鱸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溫廣、抗病能力強等優點,加上肌間刺少、肉質細嫩等優點,受到了養殖戶和消費者的青睞。下面筆者對加州鱸池塘養殖技術與經驗進行總結,供大家參考。
  • 太陽魚,既能下油鍋又可上餐桌,這樣的入侵物種會泛濫成災嗎?
    不像鄰國還有某些賴皮國,連個太陽魚和錦鯉都收拾不了,還整天在那裡想三想四的,妄想稱霸世界,簡直幼稚的像條魚 太陽魚的原產地在哪裡,有何基本習性? 太陽魚是屬於鱸形目太陽魚科的魚類,它們原產於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也有分布。 成魚的體長,由於品種不同,一般在20到40釐米左右,這個個體,對於我國的一些小型原生魚來說,不能不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