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看「喜記水產」是怎麼引領太陽魚產業發展的?
試看「喜記水產」是怎麼引領太陽魚產業發展的?2018年,順德區池塘養殖面積達1.07萬公頃,產量超過23萬噸,產值逾56億元,佔全區農業總產值的六成以上。主導品種有生魚即烏斑雜交鱧、加州鱸即大口黑鱸、吻魚即長吻鮠、日本鰻鱺、筍殼魚即褐塘鱧,鯇魚即草魚,黃顙魚,廣東魴即西江鯿,龜類以及中華鱉類十幾個,養殖品種多達40多個。他知道,養殖生產講技術,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水產品流通要講競爭,人優我特,人特我專。
-
廣東佛山順德:一條稔海鰻魚撬動29億產值
    中國首個鰻魚小村    中國鰻魚看廣東,廣東鰻魚看順德,而勒流稔海是順德鰻魚的代表。繼2009年順德捧回「中國鰻魚之鄉」後,中國首個鰻魚小村也落戶順德稔海村。當晚,舉行了「中國鰻魚之村——— 勒流稔海」的授牌儀式。
-
珠三角地區太陽魚養殖量不大,勝在價格一直較理想
例如生魚,由於市場銷售不暢,導致大量商品魚存塘積壓,引發巨量的飼料賒銷資金難以回收,不僅養殖戶無從盈利,經銷商和企業也日漸艱難。在這樣的形勢下,在2017年開年之際,「今年養什麼品種」也成為困擾廣大養殖戶的問題。
-
太陽魚:一個養殖效益穩定的名特優品種
太陽魚學名藍腮太陽魚據了解,藍腮魚養殖主要集中在順德勒流,可自然繁殖,無須投苗,在當年4月就可以出苗。 太陽魚可高密度養殖,每畝可投苗1.5萬尾左右,產量可達3000斤/畝左右。目前,廣東養殖的品種主要是藍鰓太陽魚和雜交太陽魚。雜交太陽魚是以藍鰓魚為母本和綠色魚為父本的雜交子一代,外形近似父本。據了解,雜交魚出苗時間比藍腮魚稍晚, 一般5月開始出苗,養殖至2-2.5兩可以上市。
-
2020年順德家居產業大事盤點
乘風破浪 逆勢突圍 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對家居產業來說也不例外。這一年裡,國內家居產業經歷了訂單驟減、人才流失、展會延期等各方面的挑戰,依然在逆境中覓得新發展。
-
中國(廣東)工業設計產業博覽會將於10月在順德舉辦
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秘書長周紅石介紹,為期3天的中國(廣東)工業設計產業博覽會,總體規模共計3萬平方米,將包括主題館(6號館)、產業館(7號館)、體驗館(10號館)。「該博覽會在順德的舉辦,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協同創新基地,同時也是中國設計與製造融合發展加速器,設計產業化促進平臺。」周紅石說。此外,此次中國(廣東)工業設計產業博覽會將與中國(廣東)國際家用電器博覽會雙展聯動,屆時潭洲國際會展中心8個場館同時開放,總展出面積將超過80000平方米。
-
一年產量下滑近2萬噸!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
一年產量下滑近2萬噸!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飼料增長模式等多方面展開調研,並且一共分三次推文分別推出《2017年度海南石斑魚產業調研》,希望能給產業發展提供參考。2016年產量8萬噸  未來西線將成為產量增長主力 海南的石斑魚產業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條具備種苗、飼料、養殖、銷售等各環節的完善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海南石斑魚產量約8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8成以上。
-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三年內,計劃在海上建立300個大的深水網箱,陸地魚塘面積擴大到2,000畝,主要養石斑魚,以及研究育種、疫苗等。 在三年規劃的基礎上,公司5年內在海南要實現3,000畝陸地和5,000畝海域。亞洲灣和東方兩個基地都有海域的計劃,目前打算先申請2,000畝,到2015年或2016年可能申請到5,000畝。
-
你知道「太陽魚」嗎?該如何養殖!
太陽魚屬中小型魚類,生長適溫範圍大,可在1~38℃水溫狀態下生活,水溫8℃以下或38℃以上時才停止攝食,冬季不採取保溫措施都能自然過冬。太陽魚是一種攻擊性攝食魚類,以動物性餌料為主要食物,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搖蚊幼蟲等水生動物為食物。小魚攝食植物莖葉、鞘藻、小雜魚、小蝦、軟體動物和輪蟲等。人工養殖可大量投餵冰鮮魚等動物飼料和人工配合飼料。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2007年-2020年)》(7)《陝西省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規劃(2016年-2020年)》(8)《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年-2020年)》(9)《渭南市十三五規劃綱要》(10)《渭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11)《華縣工業園區總體規劃》(12)《陝西省渭南市區地熱資源評價報告》
-
穿「黃金甲」的太陽魚(圖)
旺財自誇 在廣東一帶,太陽魚基本上是與鰻魚套養。因太陽魚不爭餌料,還能淨化水質,故養殖成本較低。但在江浙一帶,說到套養,吳家豪是第一個成功者。他告訴記者,從今年6月起,在水產研究所的指導下,他嘗試在自己的沼蝦塘裡套養太陽魚。600條魚苗分別投入了他的三個沼蝦塘。現在五個月過去了,撈起來的太陽魚已經長到了15至18釐米大小。
-
太陽魚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
      藍綠鱗鰓太陽魚在美國南部各洲及墨西哥北部淡水水域中有大量分布,是北美洲水產養殖的重要品種之一。日本於1960年從美國引進,以後又移養到南非。在原產地和日本,太陽魚是作為淡水養殖的對象,為食用、遊釣、觀賞的魚類品種。
-
被禁數十年,如今有條件放開,河豚魚的產業走過了怎樣的發展之路
在河魨市場有條件放開之際,梳理河魨養殖產業發展變動情況有助於有關各方及時掌握產業動態,特撰寫此報告,供參考。一、中國河魨養殖產業的產量變動情況河魨養殖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國內開始規模化養殖。《中國漁業統計年鑑》中,2003年開始有統計河魨養殖產量,該年養殖產量為10141噸,約佔海水魚養殖總量的2%。
-
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以龍舟的姿勢奮力前行在順德高質量發展...
,用科研經費服務支持企業,全力服務順德產業發展。其中2019年獲批了教育部 「一帶一路」東南亞環境材料腐蝕與防護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實現了順德區教育部平臺零的突破;獲批廣東省博士後創新基地,成為順德又一個「智高點」。 北科大順德研究生院成立北京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順德分園),2020年又獲批佛山市新型抗菌耐蝕表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且被評為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校工作站和佛山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
-
2020年版中國牛飼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以來,國內飼料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壓力,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年全國飼料工業總產值為4 713.2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工業飼料總產值4 266.4億元,同比增長13.1%;飼料添加劑總產值319.9億元,同比增長11.6%;動物源性飼料總產值71.4億元;同比增長2.5%,飼料機械設備總產值55.5億元,同比下降37.5%。
-
太陽魚
2、食性:體長2.5-3cm的魚苗主要攝食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遊動物;體長為5-6cm時,還可攝食水、陸生昆蟲、小龍蝦、有機碎屑等;處於成魚階段的雜交太陽魚以水生植物、大型浮遊動物、底棲生物、小魚蝦為主。 人工養殖條件下,喜食糠麩、各種餅類、浮萍、散狀及粒狀配合飼料、附著藻類、各種動物下雜,小魚蝦。
-
2017年中國釹鐵硼永磁行業發展概況及市場容量分析
各參數定義及計量單位情況如下: E、行業出口不斷增長,海外市場前景廣闊 憑藉較高的性價比和產品質量,近幾年來我國釹鐵硼產品出口數量及金額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05-2016 年產品出口數量從8,941.65 噸上漲到26,899.42噸,出口金額也從24,249.24 萬美元上升至130,282.03 萬美元。
-
2017-2022年中國飼料原料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飼料原料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止**年**月,全國獲得飼料生產許可的企業數量不到7000 家,最近兩年退出市場的中小企業開始增多,30%的下降幅度前所未有。
-
廣東順德:設計中國創新製造的實驗田
廣東順德仙塘寶湧工業區一期項目的工地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亞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探路者之一,廣東佛山順德曾創造出轟動全國的「順德模式」。過去40年間,順德生產總值翻了600倍,2017年突破了3000億人民幣,其中大部分產值都是由當地製造業所創造。
-
國內河豚魚產業調研報告(上)
2003年養殖產量達4000噸左右養殖產量已接近河豚魚消費大國日本,2005年,渤海灣紅鰭東方魨產量接近5000噸,2007年達到了8000噸,產值6億元;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出口紅鰭東方魨5500噸,2008年出口4000噸,2009年出口量縮減50%以上,近年受出口貿易影響產量有所波動。 紅鰭東方魨的主要養殖區為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以及福建越冬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