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廣東順德太陽魚飼料容量2萬噸 產業發展有待完善

2020-11-27 中國水產養殖網

2016年廣東順德太陽魚飼料容量2萬噸 產業發展有待完善

2016-02-21 10: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11634 次 我要評論

在廣東順德,大家都知道有大量的生魚、加州鱸、黃骨魚、泥鰍在養殖,除了這些品種,還有一條鮮被人談及的一條魚,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那就是太陽魚。

太陽魚,學名藍鰓太陽魚,又名藍綠磷鰓太陽魚,屬溫水性小體型魚類,它在1℃~38℃水溫狀態下都能存活,屬溫水性淡水魚類,是一種外來魚種,口感鮮美。最初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引進珠三角開始人工養殖,當時是在勒流鎮的裕源村一帶,到現在已經將近20年了。

這條魚剛引進廣東時並不好養,不少最初開始嘗試的人因養殖失敗而放棄了,但依然有不少人在堅持,慢慢摸索把這條魚養了起來,在近幾年,太陽魚養殖規模逐年增加。

作為順德地區的一個傳統養殖品種,太陽魚目前的養殖情況怎樣?市場發展潛力如何?養殖屢屢受挫的養殖戶和正挖掘新市場的料企,能否從中找出一些新市場機會呢?《當代水產》雜誌記者特地對順德地區的太陽魚養殖情況進行了調查。


養殖集中順德,池塘精養為主

據調查發現,藍鰓太陽魚在1987年從美國引進到湖北省養殖後,在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廣東的順德的勒流鎮裕源村慢慢形成集約化養殖。近年來,廣東珠三角與江浙一帶也開始一定規模養殖。

廣東太陽魚養殖主要集中在順德地區。在順德,以杏壇的馬寧和勒流的裕源、衝鶴、西華、塘利等為主,樂從有少量分布,另外鬥門、新會有部分養殖。在珠三角的太陽魚養殖主要是藍鰓太陽魚和雜交太陽魚(藍鰓太陽魚為母本和綠色太陽魚為父本的雜交子一代)兩個品種。其養殖模式較靈活,既可以精養,也可以和其他品種套養。

在順德,以精養為主,同時會少量混養一些大頭、鯽魚等,每畝混養大頭80-100尾、鯽魚200尾左右,極少數人會混養少量黃骨魚,用以調節水質,控制池塘中浮遊生物和無脊椎動物的過度繁殖。

要實現人工養殖,首先必須有苗。據了解,藍鰓太陽魚苗種來源基本都是養殖戶用本地的公魚母魚自行繁殖產苗所得,雜交太陽魚苗種則需從育苗場購買。

「每年3、4月份的時候,藍鰓太陽魚養殖戶從順德本地買回公魚母魚,放入池塘讓它們自行繁殖產苗,到4、5月份就有朝苗出來。等到魚苗長到6、7朝,養殖戶就會把公魚、母魚刮塘,再看具體的朝苗產量,如果有多再出售給其他養殖戶。」珠海一大型飼料公司順德區業務經理劉博(化名)向記者介紹時說道。

在放苗密度上,普遍在2萬-3萬尾/畝(朝苗),多的會放4萬尾/畝,不同的區域會有差異。杏壇的馬寧相對勒流裕源,放苗密度普遍高1萬尾/畝左右。平均畝產在杏壇馬寧可達7000-8000斤,勒流平均畝產在5000-6000斤。最高的地方畝產達1萬斤左右,但極少見,只有少數是養殖技術非常好的人才能做到。

在具體的放苗時間上,一般在5、6月。養殖時間在半年到一年不等,成魚的養殖規格大概在2.5兩/尾。不過實際的出魚規格還要看市場的供求情況,當市場成品魚不多時,魚中在收魚時會調小收魚的規格,如11、12月份,2~2.3兩/尾的規格也可以出售。由於太陽魚賣魚一般是採用捉大留小的方式,來年1月後,規格魚實際捉到3兩以上。

集中上市時間主要在當年的10~11月、年前(來年1月份)、年後(來年3月)3個時段,基本都會在清明節左右幹塘。&nbsp


飼料容量2萬噸,養殖利潤空間合理

目前,太陽魚已經實現全程人工飼料投喂,當魚苗養到8、9朝時開始投餵開口料,之後會投餵人工配合飼料一直到養成。全程飼料養殖,餌料係數一般在1.2~1.4之間。「若在年前賣魚,餌料係數在1.2左右;若到來年清明節時賣魚,餌料係數在1.4左右。」劉博表示。

雖然養殖歷史很長,但一直到現在,太陽魚的養殖規模還處於初始階段,整個廣東整體養殖量並不大,據飼料廠的不完全數據統計,在順德地區,預計太陽魚的飼料容量大約在2萬噸左右。

杏壇馬寧和勒流裕源、衝鶴是最主要的3個養殖集中區域,年太陽魚飼料容量超過1萬噸。

目前,在順德地區太陽魚料以永勝、世海2家飼料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較大,海龍、豐華、統一、海壹等飼料廠的飼料容量相對較少。2015年永勝共銷售太陽魚料8000多噸,大部分銷量在順德,小部分在江門市。

「以杏壇馬寧來說,太陽魚年飼料容量在3500-4000噸,永勝佔了50%多,世海佔30%-35%,其他一些飼料廠佔有比例極少。」順德一資深行業人士對目前的飼料市場做了大概估算。

雖然養殖量不大,但價格一直比較穩定。這幾天,2兩以上的藍鰓太陽魚價格為&nbsp10-10.5元/斤;雜交太陽魚,2.5兩以上價格為&nbsp12.5元/500g。而養殖成本一般在8元/斤左右,利潤空間較為合理。

成魚的主要消費市場是在廣東本地,外省走量極少。雖然產銷規模還不大,但相對於前幾年市場銷量已經有很大程度的增加。「前幾年市場銷量不大時,抓一次魚才幾百斤,需要4-6次才能清塘,現在市場銷量相對之前要大,一次就能抓1-2萬斤,2-3次就能清塘。」順德區藝強生態水產養殖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日藝對太陽魚的市場前景比較看好。


高溫易發病,嚴重時死亡率高達50%以上

雖然太陽魚養殖效益尚可,但近幾年也有部分養殖戶出現虧本,原因就在於每年從8、9月份開始,太陽魚出現的爛身、出血、腸胃病等各種病症導致的損耗。

對此,劉博認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苗種不好,因為順德地區太陽魚苗種基本都是用本地的太陽魚父本、母本自行交配所得,實屬近親繁殖,魚種品質下降退化。二是太陽魚養殖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對氨氮、亞硝酸鹽、溶氧等各項水質指標需要控制適當的範圍。三是跟魚本身自身的消化系統也有一定的關係。」

這種高溫天氣出現的病害,一旦爆發,可能會帶來嚴重損失。像急性出血、白肝病(類似於桂花魚黃肝、白肝病)這類病害一旦爆發,死亡率可達50%以上。「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好在出現的機率不大,做好養殖防護措施,如在刮魚的時候避免讓魚受傷引起感染,會大大減低這些病害出現的概率。」一位資深市場經理張成(化名)說道。

歸根結底,這有可能是水質環境惡化和養殖謎底一增再增導致的。「前2-3年養殖基本不會出現太多病害,都是池塘的養殖年份久了病害才慢慢累積起來,這兩年確實也有些養殖戶虧本。但如果做好預防處理,這條魚的綜合養殖成本在7-8元/500g,幾千斤的產量,&nbsp最高產量可上萬斤,以目前10元/500g左右的穩定價格,養殖太陽魚效益還是不錯的。」黃日藝也發表他的見解。

養殖量增加,銷售渠道有限,須理性養殖

這兩年,有部分人開始專業養殖太陽魚,一來是這條魚的價格這幾年來一直比較穩定;二來太陽魚養殖模式是一次投苗多次起捕,這樣不但提高了年單產,更重要的是對養殖戶的資金壓力比較小。

「太陽魚常年的價格一般都在10-12元/斤左右波動,單位利潤可達到3元/斤左右,比較可觀。特別是這兩年與生魚、黃骨魚、草魚等品種相比,很多太陽魚養殖戶都有非常高的效益。例如在2015年杏壇有一個養殖戶2口塘共18畝,養殖太陽魚純利潤就達到70萬之多。對於這條魚,只要價格能保持相對穩定,而且流通順暢的話養殖戶都會很樂意堅持養下去。」佛山市順德區豐華飼料實業有限公司業務主任麥偉昌說道。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行業形勢的趨使。2015年很多淡水魚都受到魚價低迷的影響,生魚等品種養殖失利,價格穩定的品種成為不少養殖戶的轉養首選。「而廣東太陽魚養殖真正開始發展的時間不長,銷路還有限,但因價格穩定,順德可能有部分人會轉養太陽魚。」佛山市順德區永勝飼料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裕強如此表示。

「據我了解,2015年至今生魚嚴重滯銷與價格低迷,2016年順德地區較大一部分生魚養殖戶將會轉養其他養殖品種,例如會轉養加州鱸、黃骨魚等,而太陽魚也會是眾多養殖戶追逐的品種。」麥主任很肯定地告訴記者。

據調查了解,目前順德地區太陽魚的存塘量比較多,幹塘的不多。「現在存塘量還很多,超過2014年的存塘量。2016年養殖規模還會增大,據我了解,杏壇可能會增加100口塘左右,大概在600畝左右。」經常奔跑在養殖一線的劉博表示。

從總體上看,太陽魚的養殖還沒有真正成熟,包括種質資源、種苗、銷售渠道,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還有待改進。

從養殖前景上看,市場最終有供需關係決定。在太陽魚銷售渠道有限的情況下,市場價格上很難大幅提升,如果盲目跟風養殖,市場供應量會越來越大,這條魚的未來行情也不容樂觀,希望廣大養殖戶理性養殖。


END



1、來源:&nbsp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誌社
2、作者:&nbsp蔣吉月
3、騰氏水產商務網微信號:tsfish&nbsp&nbsp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試看「喜記水產」是怎麼引領太陽魚產業發展的?
    試看「喜記水產」是怎麼引領太陽魚產業發展的?2018年,順德區池塘養殖面積達1.07萬公頃,產量超過23萬噸,產值逾56億元,佔全區農業總產值的六成以上。主導品種有生魚即烏斑雜交鱧、加州鱸即大口黑鱸、吻魚即長吻鮠、日本鰻鱺、筍殼魚即褐塘鱧,鯇魚即草魚,黃顙魚,廣東魴即西江鯿,龜類以及中華鱉類十幾個,養殖品種多達40多個。他知道,養殖生產講技術,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水產品流通要講競爭,人優我特,人特我專。
  • 廣東佛山順德:一條稔海鰻魚撬動29億產值
    &nbsp&nbsp&nbsp&nbsp中國首個鰻魚小村&nbsp&nbsp&nbsp&nbsp中國鰻魚看廣東,廣東鰻魚看順德,而勒流稔海是順德鰻魚的代表。繼2009年順德捧回「中國鰻魚之鄉」後,中國首個鰻魚小村也落戶順德稔海村。當晚,舉行了「中國鰻魚之村———&nbsp勒流稔海」的授牌儀式。
  • 珠三角地區太陽魚養殖量不大,勝在價格一直較理想
    例如生魚,由於市場銷售不暢,導致大量商品魚存塘積壓,引發巨量的飼料賒銷資金難以回收,不僅養殖戶無從盈利,經銷商和企業也日漸艱難。在這樣的形勢下,在2017年開年之際,「今年養什麼品種」也成為困擾廣大養殖戶的問題。
  • 太陽魚:一個養殖效益穩定的名特優品種
    太陽魚學名藍腮太陽魚據了解,藍腮魚養殖主要集中在順德勒流,可自然繁殖,無須投苗,在當年4月就可以出苗。  太陽魚可高密度養殖,每畝可投苗1.5萬尾左右,產量可達3000斤/畝左右。目前,廣東養殖的品種主要是藍鰓太陽魚和雜交太陽魚。雜交太陽魚是以藍鰓魚為母本和綠色魚為父本的雜交子一代,外形近似父本。據了解,雜交魚出苗時間比藍腮魚稍晚,&nbsp一般5月開始出苗,養殖至2-2.5兩可以上市。
  • 2020年順德家居產業大事盤點
    乘風破浪 逆勢突圍  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對家居產業來說也不例外。這一年裡,國內家居產業經歷了訂單驟減、人才流失、展會延期等各方面的挑戰,依然在逆境中覓得新發展。
  • 中國(廣東)工業設計產業博覽會將於10月在順德舉辦
    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秘書長周紅石介紹,為期3天的中國(廣東)工業設計產業博覽會,總體規模共計3萬平方米,將包括主題館(6號館)、產業館(7號館)、體驗館(10號館)。「該博覽會在順德的舉辦,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協同創新基地,同時也是中國設計與製造融合發展加速器,設計產業化促進平臺。」周紅石說。此外,此次中國(廣東)工業設計產業博覽會將與中國(廣東)國際家用電器博覽會雙展聯動,屆時潭洲國際會展中心8個場館同時開放,總展出面積將超過80000平方米。
  • 一年產量下滑近2萬噸!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
    一年產量下滑近2萬噸!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飼料增長模式等多方面展開調研,並且一共分三次推文分別推出《2017年度海南石斑魚產業調研》,希望能給產業發展提供參考。2016年產量8萬噸&nbsp&nbsp未來西線將成為產量增長主力&nbsp海南的石斑魚產業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條具備種苗、飼料、養殖、銷售等各環節的完善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海南石斑魚產量約8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8成以上。
  •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三年內,計劃在海上建立300個大的深水網箱,陸地魚塘面積擴大到2,000畝,主要養石斑魚,以及研究育種、疫苗等。  在三年規劃的基礎上,公司5年內在海南要實現3,000畝陸地和5,000畝海域。亞洲灣和東方兩個基地都有海域的計劃,目前打算先申請2,000畝,到2015年或2016年可能申請到5,000畝。
  • 你知道「太陽魚」嗎?該如何養殖!
    太陽魚屬中小型魚類,生長適溫範圍大,可在1~38℃水溫狀態下生活,水溫8℃以下或38℃以上時才停止攝食,冬季不採取保溫措施都能自然過冬。太陽魚是一種攻擊性攝食魚類,以動物性餌料為主要食物,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搖蚊幼蟲等水生動物為食物。小魚攝食植物莖葉、鞘藻、小雜魚、小蝦、軟體動物和輪蟲等。人工養殖可大量投餵冰鮮魚等動物飼料和人工配合飼料。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2007年-2020年)》(7)《陝西省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規劃(2016年-2020年)》(8)《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年-2020年)》(9)《渭南市十三五規劃綱要》(10)《渭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11)《華縣工業園區總體規劃》(12)《陝西省渭南市區地熱資源評價報告》
  • 穿「黃金甲」的太陽魚(圖)
    旺財自誇  在廣東一帶,太陽魚基本上是與鰻魚套養。因太陽魚不爭餌料,還能淨化水質,故養殖成本較低。但在江浙一帶,說到套養,吳家豪是第一個成功者。他告訴記者,從今年6月起,在水產研究所的指導下,他嘗試在自己的沼蝦塘裡套養太陽魚。600條魚苗分別投入了他的三個沼蝦塘。現在五個月過去了,撈起來的太陽魚已經長到了15至18釐米大小。
  • 太陽魚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
    &nbsp  &nbsp&nbsp&nbsp&nbsp藍綠鱗鰓太陽魚在美國南部各洲及墨西哥北部淡水水域中有大量分布,是北美洲水產養殖的重要品種之一。日本於1960年從美國引進,以後又移養到南非。在原產地和日本,太陽魚是作為淡水養殖的對象,為食用、遊釣、觀賞的魚類品種。
  • 被禁數十年,如今有條件放開,河豚魚的產業走過了怎樣的發展之路
    在河魨市場有條件放開之際,梳理河魨養殖產業發展變動情況有助於有關各方及時掌握產業動態,特撰寫此報告,供參考。一、中國河魨養殖產業的產量變動情況河魨養殖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國內開始規模化養殖。《中國漁業統計年鑑》中,2003年開始有統計河魨養殖產量,該年養殖產量為10141噸,約佔海水魚養殖總量的2%。
  • 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以龍舟的姿勢奮力前行在順德高質量發展...
    ,用科研經費服務支持企業,全力服務順德產業發展。其中2019年獲批了教育部 「一帶一路」東南亞環境材料腐蝕與防護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實現了順德區教育部平臺零的突破;獲批廣東省博士後創新基地,成為順德又一個「智高點」。  北科大順德研究生院成立北京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順德分園),2020年又獲批佛山市新型抗菌耐蝕表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且被評為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校工作站和佛山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
  • 2020年版中國牛飼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以來,國內飼料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壓力,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年全國飼料工業總產值為4 713.2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工業飼料總產值4 266.4億元,同比增長13.1%;飼料添加劑總產值319.9億元,同比增長11.6%;動物源性飼料總產值71.4億元;同比增長2.5%,飼料機械設備總產值55.5億元,同比下降37.5%。
  • 太陽魚
    2、食性:體長2.5-3cm的魚苗主要攝食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遊動物;體長為5-6cm時,還可攝食水、陸生昆蟲、小龍蝦、有機碎屑等;處於成魚階段的雜交太陽魚以水生植物、大型浮遊動物、底棲生物、小魚蝦為主。 人工養殖條件下,喜食糠麩、各種餅類、浮萍、散狀及粒狀配合飼料、附著藻類、各種動物下雜,小魚蝦。
  • 2017年中國釹鐵硼永磁行業發展概況及市場容量分析
    各參數定義及計量單位情況如下:  E、行業出口不斷增長,海外市場前景廣闊  憑藉較高的性價比和產品質量,近幾年來我國釹鐵硼產品出口數量及金額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05-2016 年產品出口數量從8,941.65 噸上漲到26,899.42噸,出口金額也從24,249.24 萬美元上升至130,282.03 萬美元。
  • 2017-2022年中國飼料原料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飼料原料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止**年**月,全國獲得飼料生產許可的企業數量不到7000 家,最近兩年退出市場的中小企業開始增多,30%的下降幅度前所未有。
  • 廣東順德:設計中國創新製造的實驗田
    廣東順德仙塘寶湧工業區一期項目的工地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亞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探路者之一,廣東佛山順德曾創造出轟動全國的「順德模式」。過去40年間,順德生產總值翻了600倍,2017年突破了3000億人民幣,其中大部分產值都是由當地製造業所創造。
  • 國內河豚魚產業調研報告(上)
    2003年養殖產量達4000噸左右養殖產量已接近河豚魚消費大國日本,2005年,渤海灣紅鰭東方魨產量接近5000噸,2007年達到了8000噸,產值6億元;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出口紅鰭東方魨5500噸,2008年出口4000噸,2009年出口量縮減50%以上,近年受出口貿易影響產量有所波動。  紅鰭東方魨的主要養殖區為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以及福建越冬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