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沿岸的許多釣魚愛好者,在珠江裡垂釣時,紛紛碰到大量出現的一種怪魚——它們體型很像是草魚,但是卻渾身雪白,看起來漂亮又奇異,比較罕見!
而且,這些魚數量眾多,像是忽然出現的一樣....
又一種外來入侵物種?
兩廣一帶,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珠江裡羅非魚、清道夫等外來物種很多,這是因為珠江流域氣候溫和,很適合這些外來物種繁衍生息。然而,外來物種大都性情「生猛」,對本土野生魚危害很大,因此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生態問題,一直令人頭疼。不過,這些大量成群出現的「白草魚」並非外來入侵物種,而是珠江裡的原生魚——洄遊的烏頭魚!
路亞和傳統釣法都能釣獲烏頭
烏頭學名鯔魚,又稱黑頭、紅眼等,鹹淡水雙棲魚。它們在珠江裡平時並不多見,可是每到春季4-6月份,卻會從近海區域大量洄遊到珠江等內陸江河裡休憩、覓食...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個時候它們正處於繁殖期,「食慾旺盛」,非常容易釣獲...「技術好的碰到(鯔)魚群,一天釣個上百斤問題不大,我們就是玩玩,一天也能釣個二三十條...」廣州釣友吳先生介紹稱,烏頭魚是一種群居性魚種,只要碰到烏頭魚群,那麼魚獲就「少不了」!而一些經驗豐富的釣魚人,往往會在此時提前在烏頭魚洄遊的路徑上等候、打窩,一個洄遊期,可能從中間裡釣起數百斤、乃至上千斤烏頭....
這種,在如今江河生態式微的背景下,這種「垂釣盛宴」可以說很少見又令其他釣魚愛好者羨慕了...不過,鯔魚雖然垂釣起來很過癮,但是關於其食用價值卻爭議很大,在一些記載裡,稱鯔魚是「鰣舅」,意其肉醇鮮似長江奇魚——鰣魚,可見前人對其食用價值評價之高...
然而,如今吃過鯔魚的人都表示,其肉柴綿軟、烹飪後肉質變老很難吃...一些人釣獲鯔魚,甚至會直接丟回水中!
網友們,你們吃過鯔魚嗎?是前人過譽其美味,還是烹飪鯔魚的技術已經失傳?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