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也是鹹淡水交匯的水域,其中的野生魚資源十分豐富,備受釣魚愛好者青睞。
然而近日,許多杭州釣魚人反映,在錢塘江水域垂釣時,碰到一種罕見怪魚:其相貌極醜、滿嘴尖牙,長得有些像黑魚,但體型更小,並且肉質細嫩,非常的鮮美.....
「怪魚」現身錢塘江
「這魚太兇了,釣的時候還以為是條大魚,沒想到是條那麼小的魚,長得也比較兇。」
釣魚愛好者李師傅(化名)介紹到,他是在錢塘江的一條小支流裡釣到這條魚的。
本以為是一條黑魚苗,打算放生,後來仔細觀察,覺得應該不是,就用手機將它記錄了下來。
(注意區分其與外來物種沙塘鱧的區別,主要在頭部、魚鰭和體色花紋上)
其頭部扁、尖,很像是黑魚,但魚鰭尾鰭寬大,顯然同大家熟悉的黑魚迥異。
事實上,並非這一位釣魚人釣獲這種「怪魚」,在近年杭州周邊,有不少釣獲、捕獲這種「怪魚」的記錄。
有杭州周邊的村民,在當地河道裡用地籠捕魚時,甚至捕獲「一窩」這種怪魚。
這個怪魚到底是不是黑魚?或者其變種?
黑魚一種常見的淡水掠食魚,學名烏,生性兇猛,繁殖力強,在錢塘江以及周邊的支流塘河裡數量很多。
但經驗豐富的老釣魚人就能清楚辨別,黑魚和這個「怪魚」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是黑魚苗。
那麼這個到底是什麼魚呢?
其實,這個魚是錢塘江的土著魚,學名叫中華烏塘鱧,和黑魚有近親關係,但黑魚屬於鱧科,而中華烏塘鱧則屬於塘鱧科。
烏塘鱧本是錢塘江的土著魚,但在近年來卻近乎消失
中華烏塘鱧一般棲息在近海口鹹淡水沿岸,是之前錢塘江比較常見的一種本土魚。其性情兇猛,可進入淡水中,攝食小魚、蝦蟹類及一些水中昆蟲等。
那為什麼釣魚人連這個本土魚都不認識了呢?
(烏塘鱧曾是江浙、東南沿海一帶的家常美食)
這是因為近年來江河過度開發、酷撈濫捕,我們各大江河水系的野生魚資源銳減。
錢塘江也不例外,在這些年有許多土著魚已不見蹤影,而烏塘鱧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說是十分罕見。
禁漁效果明顯,漁業恢復很快
烏塘鱧的再次出現,某種程度上,說明錢塘江水域的禁漁期的有了成果。
在今年錢塘江發布禁漁通告,時間從三月一日到六月三十日,為了更好的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全水域開啟禁漁模式。
而烏塘鱧的再次出現,無異於就肯定了禁漁的成效。
烏塘鱧再次出現,但如果濫捕仍可能令其消失
雖然長相很兇,但烏塘鱧的肉質十分鮮美,烏塘鱧自古就是備受吃客們喜愛的魚鮮佳品。
再加上中華烏塘鱧魚營養價值高,是名貴的滋補品,因此其食用價值、經濟價值都非常高。
然而,在其野生種群薄弱的今天,如果不加限制的濫捕,仍然可能令其再次消失......
因此,如果在大家在垂釣、捕撈時,碰到這種魚,建議還是放生為上策。
當然,烏塘鱧的再次出現,還是給了我們信心,表明當前的保護生態環境政策有成效,希望生態環境在全民的關注和參與下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