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水庫發現越南怪魚,味道太美難泛濫,如今賣到百元1斤

2020-08-16 時尚環遊

在自然界中,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慢慢形成的,裡面原有的物種都是經過長期的競爭、適應才逐漸形成的互相制約的生態平衡。當外來物種進入原有的生態系統,有可能因為在這個新的環境中沒有天敵而大量的繁衍,打破原有的平衡甚至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成為真正的入侵者。

我國就是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前幾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據調查入侵我國的物種多達660多種。其中有71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它們已經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傷害或者具有潛在危險。

我國的外來入侵物種一般是通過兩種途徑進入的,一種是無意引種,通常因為國際貿易進入我國的,例如一些病毒、植物隨著貨物一起裹挾帶入的。另一種是有意引種,我國主動引入的,沒有想到被引入的物種會大面積的的繁殖。

近期在雲南的水庫就發現了一種怪魚,怪魚名叫光倒刺䰾,俗名河堅魚,此魚的原產地是越南和東南亞地區,屬於䰾魚科,性格兇猛、體型巨大並且鱗片較大,在背鰭前方有一根平臥前伸的倒刺,是一種生存能力非常強的淡水魚。由於此魚的營養價值很高,肉質細嫩還味道鮮美,所以即便它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在中國也沒能泛濫成災。甚至還被中國主動引進然後被農戶養殖。

原本這種魚是我國主動引進的,但是它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但是卻在雲南被釣魚愛好者發現了,但是不知道它是什麼品種,猜測它是外來物種。據釣魚愛好者說這種魚體型非常大,看上去有幾十公斤重,並且非常兇猛,被釣上來也還是掙扎不斷。 隨後便被萬能的吃貨網友發現味道非常好,它還沒有來得及泛濫成災就被在餐桌上消滅了。

當時它在雲南水庫數量非常多,但是並沒有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反而因為好上鉤引來大批釣魚愛好者前來,一次可以釣一大桶魚,要知道河堅魚最重可達40多公斤。 現在河堅魚在雲南被做成了當地特色美食,並且因為此魚營養價值豐富,易繁殖,生存能力強,食性廣而被而被我國西南地區大量養殖。

要知道在我國對於美食的製作可是最拿手的,如果有物種能在中國泛濫成災,一定是因為它不好吃,外來物種還沒來得及開始泛濫便被中國吃貨直接吃到供不應求比比皆是,例如羅非魚、羅氏蝦、小龍蝦,曾經小龍蝦在美國的南加州泛濫,而羅氏蝦更是在湄公河無天敵,如今它們都是中國吃貨的盤中餐。如今野生河堅魚在中國市場的價格直飈百元1斤,人工開始大量養殖以供人們需求。

相關焦點

  • 「怪魚」物種入侵,試圖在雲南水庫泛濫。結果味道太好不夠吃
    有了一些不小心帶來的入侵物種,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種魚,就是來自越南的入侵物種。  這種魚叫做光倒刺䰾,俗稱河堅魚,桶型的體格,是一種江河魚類。平時喜歡生活在流水中,原產地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近些時候在雲南的水庫裡,有一些釣友發現了這種魚。乍一看,長得很奇怪,大家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魚。  光倒刺䰾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養殖魚,在西南地區被大家廣泛養殖,產量可觀。
  • 越南怪魚入侵雲南,性情兇猛長到40斤,因太好吃根本來不及泛濫
    在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我國雲南水庫便出現了一種來自越南的怪魚。光倒刺䰾,在有些地方也俗稱青棍、坑堅、軍魚、磚魚、黃娟魚、粗鱗魚等等。這種魚類原產於越南和東南亞等國家,然後才出現在了我國的水域之中。光倒刺䰾性情比較兇猛,如果放置不管的話,很有可能會破壞水域中原有的生態系統。
  • 越南怪魚入侵雲南,性情兇猛能長到40斤,因太好吃根本來不及泛濫
    在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之中,每一種生物之間的關係都是環環相扣的,而如果有外來物種打破這種平衡,生態系統很可能就會遭受到破壞在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我國雲南水庫便出現了一種來自越南的怪魚。,在有些地方也俗稱青棍、坑堅、軍魚、磚魚、黃娟魚、粗鱗魚等等。
  • 廣州怪魚泛濫,一水庫發現7萬斤,當地人快哭了,大壩都要保不住
    不過也有一些物種,中國吃貨也沒有辦法,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魚,來到中國多年,如今已經成為威脅性較強的入侵物種,但是卻沒有人會想要吃這種魚。「怪魚」泛濫,中國吃貨也怕了這種在中國成為一種災害的魚,叫做清道夫,又名垃圾魚,吸盤魚、吸口鯰,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中,因為可以以各種水底垃圾為食而聞名,很多國家引進垃圾魚的意圖,就是將他們作為清理在水族箱的垃圾。
  • 雲南河道出現黑斑怪魚,釣魚人:非常兇
    釣魚愛好者大都是半個「魚類專家」,然而下面這位雲南怒江的釣魚愛好者,在河裡釣魚時,卻碰到一群完全認不出來的「怪魚」——看起來像羅非又像是鱖魚,並且數量極多……水庫裡跑出來的怪魚?「……一下午釣了好多條,小的像羅非魚,大的就像是鱖魚了,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是啥魚,就是兇得很,魚餌(蚯蚓)一咬就沒了」這位釣魚愛好者表示,他也沒見過這種魚以前,只是聽人說附近的水庫裡有這種魚,可能是水庫裡跑出來的。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導讀: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10年前河裡很多,如今30元1斤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北方愛吃甜的,而南方則更偏愛吃鹹的。就拿吃魚來說,鯉魚在北方很受歡迎,可是在南方卻並不吃香,很多人不愛吃鯉魚。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魚,北方人也吃不習慣。比如在南方還有一種奇特的魚,叫聲像鴨子一樣,身上還長有三根毒刺,但是卻被視為珍品,很多南方人都喜歡吃,可是在北方市場卻比較少見。如今這種魚野生的能賣到30元一斤,所以很多人養殖它。
  • 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能活,6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也能活,市場60元1斤泥鰍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類了,去到農田裡幹活了,也經常能抓到泥鰍。在南方剛剛經歷過「雙搶」,相信不少人在農田中看到過,也抓到過泥鰍。一直以來,泥鰍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在酷暑天吃泥鰍,更是滋補的佳品。
  • 「越南魚王」引進中國,卻意圖泛濫起來,如今已「霸佔」長江流域
    澳大利亞的野兔,美國的野豬就是這樣的體現,而如今在國內也有一股小型的「入侵」勢力泛濫在我們的長江流域,你知道這個物種是什麼嗎?這個物種其實就是越南的「魚王」巴沙魚,巴沙魚原產於越南湄公河,是越南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它的中文學名是博氏巨鯰,魚體沒有魚鱗,通體圓潤,背部是藍黑色,而腹部則是稍顯白色,頭部扁寬,身體兩側生長著大量的脂肪,也是這種魚最佳食用的部位。
  • 雲南一河道出現許多黑斑怪魚,釣魚人:有點像鱖魚,兇得很
    釣魚愛好者大都是半個「魚類專家」,然而下面這位雲南怒江的釣魚愛好者,在河裡釣魚時,卻碰到一群完全認不出來的「怪魚」——看起來像羅非又像是鱖魚,並且數量極多.....
  • 人稱「銅頭魚」,性格兇猛長得快,以前水庫常見,如今千元一條
    我國南方不僅水資源豐富,魚資源也十分豐富,除了我們平日裡所見到的四大家魚以外,還有很多魚類在南方很常見,在北方卻沒見過。比如今天所說的主角,這種魚類生長的十分迅速,性格卻很兇猛,在以前這種魚在水庫和江河中很常見,但是現在卻很罕見,一條能賣到上千魚,你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 兩月前8塊1斤愁賣,如今22.5塊1斤,肥肉45元1公斤,豬農:太苦了
    作者:小單【原創.首發作品.抄襲必究】文插圖:由圖庫提供,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眼下,正是農村各類糧食,蔬菜水果的豐收季,但蔬菜水果的價格卻有些不盡農意,比如說筆者家鄉,圓白菜、白菜1元錢就可以買到3-4斤,本地的蘋果則是10元一大袋,而讓人更意外的是,據悉甘肅禮縣的花牛蘋果價位更低,
  • 人稱「五指毛桃」根有牛奶香味,如今百元1斤,可別當柴燒了
    人稱「五指毛桃」根有牛奶香味,如今百元1斤,可別當柴燒了。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院子和田地,農民朋友們用自己的雙手在土地上耕種收穫,靠辛勤勞動來創造美好生活。除了地裡的各種作物外,山上的各種野果,蘑菇,野菜等還可以作為生活品的補充。
  • 農戶家挖出神秘魚泉,逢雨天有魚自來,80-100元/斤,一次賣魚可得十幾萬
    其實提到魚泉,顧名思義就是能湧出魚的泉水。不過這個泉不在野外,是在巫溪寧廠古鎮一個農戶的家裡。更有意思的是,當地一遇雷雨天氣,泉洞裡就會湧出上百斤魚,這不但吸引了很多遊客一探神奇,甚至還吸引來了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別著急,我們慢慢說。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一行來到了巫溪寧廠鎮工人街1號,巫溪神秘魚泉的所在地。在這裡,上遊新聞記者見到了魚泉的發現者和所有人李常權老人。
  • 它長得極像「毛毛蟲」,如今賣到50元1斤,是公認的天然保健品!
    它長得極像「毛毛蟲」,如今賣到50元1斤,是公認的天然保健品!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到目前為止,你肯定還沒有見過太多長得奇奇怪怪的植物或者是動物!以前在核桃花開得非常茂盛的時候,農民經常用它來做菜,而且做出來味道都很不錯,再加上它很高的營養價值,很多農民還是很願意採摘一些核桃花做來吃的。核桃花體內含有豐富的磷脂,而磷脂是有促進人體的造血功能的功用的,還能幫助人體有效的降低血脂和膽固醇。
  • 農村水庫裡的巨物,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
    ,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到了第二年又放了一萬尾鯽魚苗,供遊客垂釣,可是時間不長,有垂釣者反映,魚塘裡的魚太少,不好釣。這下讓漁民納悶,兩年不到,魚塘內已放了二萬多尾鯽魚,可實際釣上來有記錄的不到1萬尾。那另1萬尾鯽魚哪裡去了呢?
  • 在鯊魚泛濫的海域,海釣人卻意外釣獲百斤大馬林,這下可有的賺了
    在鯊魚泛濫的海域,海釣人卻意外釣獲百斤大馬林,這下可有的賺了馬來西亞海域一個各類魚種齊聚的地方,也是眾多國內外海釣玩家喜歡探釣的國家之一,這裡的海洋魚資源豐富且個體豐潤肥大,經常會出水一些百斤級的深海巨物,然就是這樣一個美麗誘人的群島海域
  • 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文/農夫也瘋狂農村到了年底,集市上就會變得比以前熱鬧,尤其是在越接近年底的時候,就會越熱鬧。這個時候去農村的集市上,就會看到很多之前沒看到過的新奇「土貨」。
  • 兒時一摘幾十斤,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1元1斤沒人要,太可惜了
    導讀:兒時一摘幾十斤,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1元1斤沒人要,太可惜了得益於農業技術越來越好,現如今人們可以吃到的水果品種也越來越多,甚至很多以前只在農村才能吃到的野果,也被發展成了水果,不僅讓愛吃水果的朋友能品嘗到它們的美味,還讓農民朋友多了增收渠道,比如刺梨、八月炸、樹莓、桑葚等
  • 廣東人都不吃的「垃圾魚」,到了越南卻成了寶貝,吃法實在太花了
    清道夫作為外來的物種,在我們國家基本上是不存在有天敵的,加上清道夫這個物種生存能力極強,曾經有看過一個視頻,幾乎曬乾了的清道夫一碰到水之後又活了過來,以至於泛濫時期基本上能夠將一整個水庫的魚兒都給害死,很多的漁民對這種魚更是已經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有的釣魚的釣到清道夫也基本上不會扔回去,都是直接掩埋進土裡,防止清道夫繼續的作惡。
  • 「長臂大蝦」入侵我國,在越南可長到3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童年
    不過,也有一些入侵物種到了中國以後,不僅沒有造成經濟損失,反而讓我國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小龍蝦。我國民眾對小龍蝦的熱愛,已經超過了大部分食物。如今,除了小龍蝦之外,又有一種蝦類入侵我國。對於美味中國人從來不想錯過,有商人聽說越南有這種大蝦,於是就將它引入了中國,進行人工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