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魚王」引進中國,卻意圖泛濫起來,如今已「霸佔」長江流域

2020-12-05 芝麻小廝

每一個生態環境都是一個地區千百萬年來的生態淘汰決定的,都是「適者生存」下結果,是能夠與這個地域的自然水文和諧共處是當地物種的使命,並非說就只有這些物種能夠在這些地方生存,而是這些生物已經和諧構築成一個和自然完美適應的生態鏈,能夠循環發展,生生不息,但這樣的生態鏈其實也是脆弱的,一旦有更加強力的動物出現,就會破壞千百萬年搭建起來的一切。澳大利亞的野兔,美國的野豬就是這樣的體現,而如今在國內也有一股小型的「入侵」勢力泛濫在我們的長江流域,你知道這個物種是什麼嗎?

這個物種其實就是越南的「魚王」巴沙魚,巴沙魚原產於越南湄公河,是越南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它的中文學名是博氏巨鯰,魚體沒有魚鱗,通體圓潤,背部是藍黑色,而腹部則是稍顯白色,頭部扁寬,身體兩側生長著大量的脂肪,也是這種魚最佳食用的部位。因為奇特的外貌,這個魚類也有一個「小鯊魚」「多利魚」的別稱,是越南湄公河獨自孕育的優質經濟魚類,越南當地就雄踞著很多巴沙魚養殖企業,每年都會出口大量巴沙魚到世界各國,為越南當地帶去大量的經濟效益,而這個物種對中國而言也是十分重要。

巴沙魚在這兩年特別火熱於中國,原因就在於我們國家對培育這個物種作出了成績。這個魚擁有個體大, 生長快,食性廣和抗病力強,產量高的特點,所以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被引入廣東和湖北等地養殖,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也終於是繁育取得成功,填補了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又一項空白,所以這兩年才會有著大量的這種魚出現在市面上。說起來這個物種還挺受中國家庭的鐘愛,雖然有著一股稍微的土腥味,但是魚肉肉質比較細膩,味道也比較鮮美,富含著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物質,沒有魚鱗也沒有魚刺,所以多被中國家庭買回家涮火鍋或做水煮魚,但是養殖多了也會有一些泛濫的情況。

巴沙魚食性廣,所以如果作為入侵物種很容易就會佔領當地的流域,也確實如此,因為養殖場的廢棄,因為暴雨洪水的帶動,也因為一些放生現象,所以目前已經有著不少釣友在長江流域的河流中頻繁釣到巴沙魚。其實早先幾年的時候,巴沙魚就有著泛濫的跡象,只不過當時因為過度捕撈所以沒有泛濫成功,如今捕撈得到了限制,巴沙魚雖然現在也還沒有泛濫成功,但因為少有天敵的緣故,已然有些「霸佔」長江流域的樣子,還是得不得不防,

不過很多中國吃貨卻希望能夠泛濫這個物種,畢竟這個魚在部分地區價格還是不菲的,希望泛濫後能夠稍稍降降這個美味的價格。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可能會泛濫的物種呢?你是希望它泛濫,還是不希望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越南魚王」引進中國後,卻想獨佔中國水域,如今已佔領長江流域
    澳大利亞的野兔,美國的野豬就是這種情況的體現,而如今國內也有著這樣一股小型的生物入侵,這個物種已經佔領了長江流域,你知道這個物種是什麼嗎?這個入侵我國水域的物種就是越南的「魚王」巴沙魚,巴沙魚原產於越南的湄公河,是越南國家的二級保護物種,它還有著中文稱號——博氏巨鯰。
  • 雲南水庫發現越南怪魚,味道太美難泛濫,如今賣到百元1斤
    近期在雲南的水庫就發現了一種怪魚,怪魚名叫光倒刺䰾,俗名河堅魚,此魚的原產地是越南和東南亞地區,屬於䰾魚科,性格兇猛由於此魚的營養價值很高,肉質細嫩還味道鮮美,所以即便它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在中國也沒能泛濫成災。甚至還被中國主動引進然後被農戶養殖。
  • 越南「蝦王」入侵長江,在越南各個超過一斤,來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越南「蝦王」入侵長江,味道鮮美大受歡迎除了小龍蝦外,還有一種外來物種,也曾經入侵我國長江流域,它就是羅氏沼蝦,這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個頭比較大的蝦類,營養還非常豐富,因此在各個國家都十分受歡迎,是現在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種淡水養殖水產。
  • 我國長江現越南蝦王蹤跡,個大肥美,會是下一個「小龍蝦」嗎?
    前言越南作為我們的鄰國,又盛產水果和海鮮,每年也都雖然我國大批遊客前往。然而盛產的背後也有他們頭疼的地方,「越南蝦王」漸漸有了泛濫成災的趨勢。而且在我國長江也出現了「蝦王」的蹤跡,它們一次產卵就是幾百顆,會是我國下一個「小龍蝦」嗎?
  • 長江遭受「淡水蝦王」入侵,在越南有手掌大,在中國卻活不到半斤
    美味昂貴的羅氏蝦然而最近有一種外來物種入侵了我過的長江流域,他就是號稱「淡水蝦王」的羅氏沼蝦。羅氏蝦在長江泛濫羅氏蝦原本分布於泰國、越南、我國也有部分地區引進這種蝦,但是可能因為我國人流量大船隻上粘上蝦卵,讓我國長江地區出現了野生羅氏蝦。這種蝦的繁殖能力極強,雖然他的原產地是越南,但是由於沒有天敵又加上其生產能力,讓羅氏蝦在長江瘋狂的繁衍。不僅是長江出現過羅氏蝦,湄公河也出現過羅氏蝦,當地的人甚至吃的速度最趕不上羅氏蝦繁殖的速度。
  • 「長江魚王」真要滅絕了?長江流域已不見蹤影,但人工培育有進展
    近年來長江流域罕見中華鱘和長江鱘,「長江魚王」真要滅絕了嗎?長江流域已不見蹤影,但人工培育有進展。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魚鱗被認為是魚類的保護衣,但並非所有魚的外表都長出魚鱗,鱘魚就是其中一種特例。鱘魚不僅體表不存在魚鱗,它們還是一種能夠在江河湖海中來回往返的水生動物。
  • 美國「鴨嘴魚」被引進中國,體長可達2米,在中國卻成了這樣
    在美國屬於比較兇猛的魚類,只是不知為何這種魚在引進中國以後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科學家認為這種魚可以改變其它魚類的基因,於是我國在1988年的時候就引進了這種鴨嘴魚,用來做科學研究,只是後來人們卻發現這種魚的味道鮮美,而且魚刺少,於是就開始養殖鴨嘴魚,只是在養殖的時候有些鴨嘴魚卻逃到了長江流域。
  • 越南這一種魚泛濫求助中國吃貨,中國吃貨仔細一看後:告辭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家都知道,地球經過數十億年的衍生發展,直到如今才有了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人類不是地球的唯一物種,直至先進存在的動物就超過了150多萬種,其他生物與人類未知的更是多數不勝數。,而如今越南也有物種泛濫了,越南這一種魚泛濫求助中國吃貨,中國吃貨仔細一看後:告辭!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但如今卻已經泛濫成災。雖然滅蚊魚的體型比較小,但是你可不要小看它的滅蚊能力,一條成年的食蚊魚一天能吞噬2000隻左右的蚊子幼蟲。不過滅蚊蟲雖然在滅蚊方面有著不俗的實力,但並不招人喜歡,因為滅蚊魚是屬於外來物種,原本在中國是沒有滅蚊魚的存在的,但因為世紀初我國科技並不發達,國內發生了許多瘧疾等蚊蟲傳播疾病,因此我國就向國外引進了滅蚊魚,而且中國不只有一次引進了食蚊魚。
  • 這魚有幾百個名字,以前每年春季就泛濫,如今都躲進深山
    在各地野生魚種群大不如前的如今,竟數量如此之多?甚至比羅非魚還瘋狂?是不是外來物種?其實,這種小雜魚,許多人都很熟悉,有人叫它「沙裡趴」,有人叫它「麻殼魚」,有人叫它「麻古弄」,以及「老頭魚」、「沙虎魚」、「蛤蟆魚」、「肉麻魚」等等等等....據長江君對我國水生物種的了解,這種「有幾百個名字」的小雜魚(趴地虎),其學名叫「子陵蝦虎魚」,屬於我國的特有原生魚種之一。
  • 同樣是亞洲鯉魚,在美國長成百斤魚王,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中國的小龍蝦也是從外國引進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亞洲鯉魚,則是美國從中國引進的一種物種,如今也成為了物種入侵的代表性物種。亞洲鯉魚其實並非指的鯉魚,它是指原產地亞洲的鯉科魚類,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通稱,美國引進亞洲鯉魚,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從中國引進了這些魚,為的是改善生態,當時沒想到隨著亞洲鯉魚的繁衍,這些魚,已經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環境,成為一種入侵物種。
  • 在日本泛濫的太陽魚入侵長江,四川數量激增,中國吃貨能解決嗎?
    比如說此前曾在歐洲橫行霸道的小龍蝦,來到了中國以後卻成為了人們夜宵的最佳選擇。而現在又有一種曾在日本泛濫過的物種,如今入侵到了我們國家,並且在四川數量激增,這一次中國吃貨能夠再像小龍蝦一樣解決掉它嗎?01魚類中最好看的物種這種入侵我國長江的物種就是太陽魚,太陽魚是一種淡水魚類,原產自美國南部以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當中
  • 太陽魚入侵長江,在四川數量激增,已在日本泛濫,中國會步後塵嗎
    中國也是外來物種入侵的重災區,基本上全球百大入侵物種名錄中,有一半以上都不請自來做過客,但是有些物種來到中國之後到處肆虐,有些則還成為當地人的福利,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座上賓。近期,四川又遭受北美太陽魚的入侵,只是後續是否會造成大面積危害目前還不得而知。
  • 太陽魚定居長江,在四川數量激增,已在日本泛濫,中國會步後塵嗎?
    中國也是外來物種入侵的重災區,基本上全球百大入侵物種名錄中,有一半以上都不請自來做過客,但是有些物種來到中國之後到處肆虐太陽魚在美國以及墨西哥北部等區域的河川、湖泊中均有分布,食性雜,產量高,誰成想相隔這麼遠,竟然遊到長江裡面安家四川來了,當地人擔心會對生態平衡造成負面影響。
  • 該外來物種在歐美被禁,引進中國11年,如今下場比小龍蝦還慘
    我國人口眾多,在任何需求上都佔據巨大市場,早在以前資源短缺的時候,不少專家就曾提出引進外來物種來彌補國內市場缺口。其實面對外來物種,各國都比較怕,因為他們可不想讓國內的一些外來物種成為「澳洲兔子」那樣泛濫。
  • 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造成極大損失,當地人:只有這種魚能治它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如今這個時代,物種多樣性已經是我們熟知的了,發展至今,人類已知的動物就達到了150多萬種,這其中還不包括人類未知的還有已經滅絕沒被發現的,而如今物種太多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小龍蝦等等,基本都能夠泛濫起來,最大的原因一般都是沒有天敵或者是沒有人食用,就像是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造成極大損失,當地人:只有這種魚能治它。
  • 中國人也不敢吃的「垃圾魚」,卻被越南人搞定,花式吃法讓人佩服
    但是中國人對於外來物種卻並不害怕,一般來說,只要是能吃的東西,很難在中國泛濫的起來,不管是小龍蝦還是牛蛙,都是如此,如今在中國這些物種,都需要靠養殖才能夠生存,但是這麼多年來,也有一個例外。吸盤魚、吸口鯰等等,中國引進這種話語主要哦是因為它喜食水族箱的殘餌、汙物而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因此引進它希望它能夠改善水質。
  • 南京長江流域頻繁有人釣起「尖頭魚」,網友:放心吃
    南京背靠長江,周邊水域發達,且大都連通長江。因此南京的釣魚人,常常釣起一些長江裡的「奇魚、怪魚」……比如近日,在南京有多名釣魚愛好者反映,在長江流域(幹支流)釣魚時,頻繁釣起一種「尖頭長尾」的怪魚。——這種魚個頭不小,但卻沒幾個人敢帶回家中食用,紛紛將其丟回江中……(南京周邊的長江支流、塘河裡都有這種尖頭魚出沒)原來,這些頻繁出沒、尖頭有須的怪魚,其獨特的外形,非常像是傳說中的長江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 因滅蚊而引進的「大肚魚」泛濫,國人叫苦不迭,吃貨都無心吃它
    一旦這些物種找到機會,就會成為入侵物種變相來到我們中國,有的物種還會因為當地生態環境缺少天敵的緣故而快速泛濫。,後來隨著水域慢慢流向了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岸及大西洋沿岸國家當中,它們靠食用魚卵和蚊蟲迅速繁衍,所以如今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都引進過這一物種來消滅蚊蟲,成果也非常顯著。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受外來物種危害的國家,就目前常見的外來物種,中國就發現了29種,並且平均每年遞增小1-2種。而這些外來物種會因為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導致人類社會產生損失。就目前所知道的數據,外來物種對於中國農業漁業和生態系統物種資源造成了直接或間接損失了1198..8億元,造成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資源的間接損失達到了每年1001.1643億的地步,這些數據都告訴我們對於外來物種的入侵並不能輕視。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外來物種都是壞的,有些物種一開始是因為一些好處而被引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