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南京長江流域頻繁有人釣起「尖頭魚」,網友:放心吃

2021-01-11 長江君說野生魚

南京背靠長江,周邊水域發達,且大都連通長江。

因此南京的釣魚人,常常釣起一些長江裡的「奇魚、怪魚」……

比如近日,在南京有多名釣魚愛好者反映,在長江流域(幹支流)釣魚時,頻繁釣起一種「尖頭長尾」的怪魚。

——這種魚個頭不小,但卻沒幾個人敢帶回家中食用,紛紛將其丟回江中……

(南京周邊的長江支流、塘河裡都有這種尖頭魚出沒)

原來,這些頻繁出沒、尖頭有須的怪魚,其獨特的外形,非常像是傳說中的長江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網友:放心吃

食用、買賣保護動物都會觸犯野生動物保護法,這些釣魚人的做法很容易理解,但許多網友卻不以為然,認為完全沒必要放生,儘管放心吃!

什麼意思?

原來,有網友認為,這些鱘魚不可能是中華鱘,它們全部是養殖場裡跑出來的雜交鱘,放生是多此一舉!

——雜交鱘本來就是養了供食用的,並非保護動物。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質疑,怎麼確定哪些是雜交鱘?會不會連中華鱘也「誤傷」了?如今長江在禁漁期,釣到了鱘魚能吃嗎?是不是放生更好?

長江君:千萬別放生

一般來說,在長江禁漁的今天,長江君並不提倡食用長江野生魚(即使是在合規的前提下垂釣起來的)。

不過,這回長江君堅定的站在「網友一邊」:關於長江流域的「雜交鱘魚」,長江君認為「千萬別放生」!

這些雜交鱘魚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危害巨大。

不要以為它們跟中華鱘長得像,就錯把它們當成無害的長江魚,其實恰恰相反,這些雜交鱘是對長江生態危害巨大的「入侵者」。

因為這些鱘魚(主要是西伯利亞鱘、俄羅斯鱘等,以及它們的雜交後代),是兇猛的雜食性魚種,會捕食長江裡的其他野生魚,造成生態破壞。

而更惡劣的是,它們有可能同我國珍稀的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雜交,造成基因汙染……

長江裡的雜交鱘魚已有不小的種群規模,且每年還有大量養殖鱘魚——比如今年,7-8月份的長江流域特大洪水,就有數以十萬計的養殖鱘魚,從上遊的四川,以及湖南、湖北、安徽地區逃逸,雖然其中的大部分已被沿途民眾捕撈,但仍有不小的數量,最後會進入長江水域……

今年洪水中養殖場被淹、逃逸的鱘魚

(這次下遊的南京長江段頻繁有人釣到鱘魚,也跟前不久的汛期逃逸有關)

因此,在長江流域垂釣,如果釣起雜交鱘魚,放生反而是有害長江生態——那怎麼確定區分釣起來的是中華鱘還是雜交鱘?

中華鱘和雜交鱘在生物學上有很多差異,不過普通人較難區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其頭部:細長而尖的就是雜交鱘(本文中的鱘魚都是如此),短而圓鈍的就是中華鱘。

注意其魚眼到嘴喙頂端的距離,再參照其與魚頭長度的比例,比較好辨認

當然,如果您還是不能確定,可以聯繫當地漁業部門進行判定,也可以拍下清晰照片,後臺私信我們諮詢,一起助力長江生態!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釣魚釣到中華鱘?湖南網友湘江釣獲怪魚,網友:放心吃
    然而,「意外」未必就是驚喜,有時候還可能是一場麻煩……比如下面這位湖南網友,在湘江支流垂釣時,意外釣起一條稀奇古怪的「尖頭魚」,他們從未見非常驚奇,但卻可能給他帶來不小麻煩……尖頭無鱗、背上有骨鰭,關心生態的朋友,一看就知道,這條魚「來頭不小」——很可能是長江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 因外形怪異,有人釣起即丟棄
    鄱陽湖,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作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野生魚種類極為豐富。然而近日,有鄱陽湖周邊的網友反映,當地有人在周邊水域垂釣時,釣起一種體型不小的罕見「怪魚」,竟從來沒見過..... 鄱陽湖釣起「怪魚」「......聽說有不少人釣到了,我看到很多人釣到了就丟岸上,它這個牙齒像人一樣,有點噁心....」
  • 滅絕的長江魚王再現身?重慶有人釣起「長嘴怪魚」,像極白鱘
    近日,長江君收到重慶網友爆料,在一處廢棄水電站下釣魚時,碰到一種奇怪的「長嘴怪魚,極像是已經滅絕的「長江魚王「——白鱘! 河裡漲水,重慶巴南網友去大河釣魚,沒想到釣起幾條「長嘴怪魚」,竟從未見過。
  • 長江紅尾魚難釣?釣魚高手一天能釣上百條,網友:這是魚殺手!
    有人一天可以收穫很多魚,有人釣上半天也沒有收穫,但是還是樂此不疲。這就是真正喜歡釣魚的人,一般有一定釣齡的人都喜歡野釣,長江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長江波濤下,奇魚大物無數,不少釣魚愛好者都喜歡來這裡釣魚。長江雖然魚資源豐富,有很多奇魚怪魚出現。但是越是鮮美的魚,數量就越少,而且還非常難釣。
  • 長江逐漸消失的魚種,嘴巴像鴨子,這種尖頭厚唇的魚你見過沒?
    但是現如今大家去釣魚的時候,你要是再拿一根竹竿去釣估計能被別人笑死。長江逐漸消失的魚種,嘴巴像鴨子,這種尖頭厚唇的魚你見過沒?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釣魚工具,光是魚竿這種最主要的工具在市場上的價格都有高低之分呢,好的魚竿能賣到上萬塊都不是啥問題。而許多人都喜歡去到長江釣魚,因為長江的魚種類比較豐富了一些,大家平時在長江上都有釣過啥魚呢?
  • 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原標題: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11日,自媒體《環球漁獵》爆料稱: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到怪魚,它通體烏黑,好像是鱘魚。但釣友分析,這應該不是中華鱘之類的野生魚,很可能是誰養殖的觀賞魚,或者是酒店的食用鱘魚,意外跑到滇池了。
  • 有人洪湖釣起十幾斤「醜陋鯰魚」,網友:印度鯰魚吃不得
    水位上漲,湖中野生魚群也是紛紛靠岸覓食,甚至一些「湖中怪魚」也現身岸邊被人釣起。 湖北網友@啊猴稱,自己父親在洪湖釣魚時,就釣起一條從來沒見過的「怪魚」——樣子不僅怪,還奇醜無比,甚至令人有點
  • 釣魚人都來看看,這些魚你們都釣到過嗎?中國魚類品種介紹!
    大家在野釣過程中是不是經常釣獲稀有魚類,或者見其他釣友釣獲的一些不太常見的魚呢?野釣的魅力非常大,往往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解鎖了一種新魚種能讓我們高興好幾天,野釣真是妙啊!1、刺鰍-尖頭猛龍刺鰍幾乎遍布長江水系,之所以叫刺鰍,是因為它們背鰭前方都有一排短小的硬刺。在全國各地,它們被俗稱為石椎、刀鰍、秤鉤子、納錐、粗麻割、鐮刀魚等。這種魚非常的美味,小時候用棉線綁根鐵絲串個蚯蚓在碼頭下面就能釣到,而且吃餌相當強悍,趴地虎根本不是其對手!
  • 江蘇男子大河垂釣,釣起「金色四腳魚」,網友:小恐龍
    長江君這幾年在長江流域走訪,能明顯感覺到我國如今江河生態大不如前。許多原本就珍稀野生魚紛紛消失不說,那些原來常見的鱤魚、軍魚、虹鱒魚等,如今在一些地方都近乎絕跡了。不過江河水域深邃,在江河邊垂釣,仍然會常常有令人瞠目的「魚獲」——比如下面這位江蘇釣魚人……江蘇釣魚人,河邊釣鯽魚,卻釣起一條「金色娃娃魚」這位釣魚人劉師傅回憶說,他當時是用蚯蚓做魚餌,在這條水草茂盛的大河裡釣魚,主要目標是鯽魚、黃丫頭這些常見的野生魚。
  • 男子長江釣起巨型鯿魚,重達二十斤,網友:這是食人魚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ω✪)!!!鯿魚,又叫武昌魚,亞種很多,長江水系和黃河流域都有分布,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淡水魚。不過,一般各種野生的鯿魚,體型比鯉魚、草魚較小,大多在兩三斤左右。然而,有人稱自己在長江裡,釣起一條「巨型鯿魚」,體型龐大,接近二十斤!
  • 長江流域出現食人魚?湖北釣魚人,支流釣起怪魚,紅鰭紅尾有利齒
    近日,湖北的一位釣魚人,在當地一條連通長江的大河釣魚時(打海竿),釣起一條模樣奇異的「武昌魚」,令他非常訝異。而經過對比和查詢後發現,這竟很可能是一條「食人魚」,令人目瞪口呆!這是食人魚嗎?這條魚一眼看上去,確實很像是武昌魚——又稱江鯿魚,是湖北有名的一種魚鮮。然而這條「武昌魚」,似乎比常見的武昌魚要「厚實很多」,並且魚鰭和魚尾呈現鮮豔的紅色,而普通的武昌魚則是青黑色,兩者差異很明顯。事實上,這確實是一條「食人魚」,紅鯧魚,在親緣上跟食人魚很接近,因此國內不少人將其稱為食人魚...
  • 釣友意外釣起「怪魚」,發現是國家保護動物胭脂魚後隨即放生
    楚天都市報10月23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 崔軍鴻)近日,手機微信群中一條釣魚的短視頻引起網民大量關注並轉發,在該視頻中一男子在江邊垂釣過程中釣起一尾顏色非常豔麗漂亮的魚兒。長航公安武漢分局嘉魚派出所民警在看到網友轉發的該視頻後,立即與嘉魚縣漁政工作人員取得聯繫,經漁政工作人員確認,該視頻中男子釣起的魚兒為國家二級保護魚類……胭脂魚。從視頻背景判斷,釣魚地點就在長江嘉魚段神洲堤邊。民警立即聯繫微信群中該視頻的發布者。經詢問得知,視頻是從其它群中轉發過來的,發布者不認識該視頻中釣魚男子,也不清楚視頻拍攝時間及最初視頻發布者。
  • 長江釣起幾條白色江魚,網友:5千一斤,敢吃判你刑
    河裡的野魚是最肥、最嫩、最美味的時候,吸引著無數的釣魚愛好者到河畔去……然而,江蘇的幾個釣魚愛好者在長江支流釣魚時,卻釣到了幾條白河魚,這讓他們「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應對」用河刀釣魚時,釣到幾條「白色怪魚」。有人驚呼:「這魚5000元一斤。」魚鱗潔白,魚身如刀。
  • 男子河裡釣起「雙頭魚」,模樣古怪,網友:這魚誰敢吃?
    如今,野生魚成為越來越稀罕的食材,即使去菜市場裡,花錢也難買到幾條。 不過,野生魚雖然受到吃客們的追捧,但跟養殖的家魚相比,河裡釣起來的野生魚,常有些稀奇古怪的「奇魚」,估計也沒人敢吃——比如下面這位浙江釣魚人...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似魚似蟲
    近日,有多位江蘇南通的讀者反映,在長江南通段沿岸垂釣時,碰到一種「無眼怪魚」——魚身扁平似木板,一邊黃色一邊白色,魚頭部分更是魚眼魚嘴分不清......甚至看起來有幾分像是「蟲子」,長江裡還有這種似魚似蟲的怪魚?
  • 烏江支流釣起「青紅怪魚」,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
    烏江因為網箱養殖極為發達,這些年外來入侵物種也是極多,羅非魚、叉尾鮰、巴沙魚等等,時不時就有釣獲。近日,就有貴州網友詢問長江君,在烏江一處支流裡釣起一條「怪魚」,問了很多人都認不出是什麼魚種,這會是又一種外來物種嗎?
  • 不僅是中華鱘!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三峽方案」
    本網訊(袁磊)2020年4月22日,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將在湖北省宜昌市實施第62次中華鱘放流,10000尾不同年齡梯隊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這將是歷年放流子二代中華鱘規模最大的一次。實施中華鱘保護,是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促進長江流域生態修復,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 釣上鴨嘴魚,魚嘴和魚身差不多一樣長,價格不便宜,一般人難吃到
    很多人都說好山好水有好魚,但是好魚並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哦,有的魚就很罕見的了。就比如我們難遇到的野生中華鱘、野生的金龍魚,但要是運氣好了,也說不定就能釣上不常見到的魚類。就像這名釣友,釣上了一條奇怪的魚。
  • 有人長江遊玩,拍到幾百斤大魚靠岸,長江裡還有這麼大的魚?
    如今,長江黃河等大型江河裡,航道縱橫加上歷史酷捕,大魚已鮮能看見。然而前不久,卻有網友稱在長江邊遊玩時,拍到一條「幾百斤」的大魚從江中緩緩遊過岸邊,場面震撼!其實長江裡還是有這麼大的魚——這是一條罕見的「長江魚王」,中華鱘。中華鱘是長江水系中體型最大的魚種,沒有之一。
  • 中華鱘是一條什麼樣的魚?——六問中華鱘
    其次,中華鱘是一條「大」魚。中華鱘個體碩大,壽命較長。長江邊有俗語:千斤臘子萬斤象,其中臘子指的就是中華鱘,中華鱘成魚可以輕鬆達到兩米多身長,500斤以上體重。中華鱘壽命比一般常見魚長很多,和人的正常壽命差不多。中華鱘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最後,中華鱘還是一條「溫柔」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