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強勢入侵中國的水葫蘆,曾經鋪滿河道,現如今都去了哪兒
說起入侵物種,大家都不陌生,比如說小龍蝦。小龍蝦可以說是史上「最失敗」的入侵物種,來到中國之後,沒能泛濫成災,卻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人們閒來無事,邀上三五好友便會點份小龍蝦,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談天說地。入侵物種很多,除了小龍蝦之外,還有水葫蘆,前些年關於水葫蘆的新聞比較多,然而近些年來卻很少了,這些水葫蘆都去哪兒了呢?
一開始從國外引進水葫蘆據說是為了觀賞,作為花卉引進。水葫蘆開花很美麗,有著長長的花梗,顏色為紫紅色,一般情況下每年八月到十月開花,花謝後還會結出褐色的、圓柱狀的瘦果。最初人們對於這種外來生物很是好奇、欣喜,可是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問題,令人頭疼不已,甚至後悔引進這種外來生物。
原因就是水葫蘆繁殖能力太強,它是無性繁殖植物,在水裡沒有天敵,水中又含有其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水葫蘆瘋狂生長,沒過多久便霸佔了中國多地水域,鋪天蓋地的水葫蘆封鎖水面。不僅影響了水質,威脅到水中的其它生物,而且還嚴重堵塞河道。更為難受的是清理起來非常麻煩,它們盤根錯節在水中,牽一髮而動全身,想要把它們全都清理掉很難。不過它們卻沒能快活多久,勤勞勇敢、充滿智慧的中國人已經將它們制服。
先是用來做飼料。水葫蘆含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也有不少人吃過水葫蘆,紛紛表示味道不太好。但是對牲畜來說它們卻是大補之物,人間美味。家裡養的有牲畜的農民,他們喜歡在河道裡打撈水葫蘆,一般不會直接餵給牲畜吃,因為水葫蘆中水分很高,直接吃容易引起牲畜腸胃不適。通常都是風乾之後餵給牲畜吃,秋冬之際,沒有青草,還可以用作儲備糧。一些大的飼養場,則是將水葫蘆經過發酵、乾燥等工序,然後再將其打磨成粉餵給牲畜吃。
再是用來做肥料。水葫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對植物的生長有著很大的幫助。有些人則是把水葫蘆搗碎之後,直接給植物施肥。水葫蘆生命力很頑強,只要水分充足基本上就能存活。人們在將其搗碎之後,如果留有部分根莖的話,它們吸收到足夠的水分之後依然可以生長。所以在給植物施肥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把水葫蘆深埋地下,以防止水葫蘆生長。也有些人是把水葫蘆曬乾之後,打磨成粉再給植物施肥。
然後用來做手工藝品。水葫蘆的根莖很有韌性,撈出來曬乾,再用油浸韌性更強。人們可以將其編織成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任誰也無法想到,原本人人喊打的水葫蘆卻成了美麗的手工藝品。這種做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不過這適合小範圍,並不適合大範圍推廣,用這種辦法消滅水葫蘆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除了以上這幾種用法之外,還有人直接將水葫蘆曬乾拿來當柴燒,效果還不錯,比燒麥稈強很多。不過這種僅僅適用於農村,城市裡幾乎沒有燒火做飯的家庭。最為奇特的是還有人腦洞大開,要製造水葫蘆味的飲料放到市場上去賣。水葫蘆味的飲料,那是什麼味道?好喝嗎?好喝的話小編也來一瓶嘗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