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外來物種入侵事件,雖然我們經常聽說有關國外的物種入侵,比如美國的亞洲鯉魚或者是澳洲的野兔入侵,但中國的入侵物種,很多人可能都不大了解,但有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大家一定知道,它就是水葫蘆。
它在十幾年前,還是我國非常普遍的一種入侵物種,各個水域都有它的蹤影,很多農村地區,會將它當作是飼料,餵給馴養的動物,但如今,似乎很少在我國的水域見到它了,水葫蘆這樣入侵物種,是怎麼出現在中國的?又是如何消失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水葫蘆的學名叫做鳳眼藍,這是一種原產於巴西的物種,它是一種觀賞性植物,1844年在美國的博覽會上曾被喻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也因此鳳眼藍開始被各國引進,它美麗的花冠,受到各國的歡迎,但是很多人沒有想到,鳳眼藍在巴西只是零散地分布在水體中,這是因為有天敵的存在,但是將鳳眼藍引進的國家,往往缺乏鳳眼藍的天敵,最終導致它泛濫成災。
19世紀,東南亞各國開始引進鳳眼蘭,1901年,中國將其作為一種花卉引進中國,30年代作為畜禽飼料引入中國內地各省,並作為觀賞和淨化水質的植物推廣種植,後逃逸為野生。讓引進的人沒有想到的是,鳳眼藍的繁衍能力會這麼強。
它依靠著無性繁殖,並且速度極快,很快就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19個省市泛濫,雲南,四川,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份都遭到來嚴重入侵。除了中國外,鳳眼藍也在世界各地泛濫,因此被列為了全球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給很多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中國在鳳眼藍最泛濫的時候,亞熱帶地區,不管是河流,還是水塘,溝渠,還是稻田,東歐廣泛生長著這種入侵物種,但是現在,這種來到中國超過100年的外來入侵物種已經不見蹤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水葫蘆泛濫成災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隨著水葫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也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專家們也正在尋找對付它的方法,在前期的時候,也只能用一些較為原始的辦法,比如人工打撈,但是卻是治標不治本,沒過多久,它又會泛濫成災,後來專家們開始使用機械剿滅的方式,加上化學藥劑的配合才控制住了水葫蘆的泛濫,又開發出了水葫蘆的多種用途,比如作為化肥和飼料,在這些方法的綜合使用下,如今我國已經基本找不到水葫蘆的蹤跡了。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