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遊天下,探索旅行足跡,發現山河之美。歡迎大家關注【八品巡府】,為你帶來世間奇妙之事。
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外來物種入侵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國際社會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就常常因為遭遇到各種物種泛濫的危機而焦頭爛額,每年光是處理泛濫成災的物種都要花掉許多精力和金錢。
就像我們國家在處理水葫蘆入侵的時候 ,便是如此。
水葫蘆
水葫蘆,原名鳳眼藍,是一種浮水草本植物,喜歡生活在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當中,並且具有超強的適應性和一定的耐寒能力,就算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池塘、水溝中也能夠生存下來。
水葫蘆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巴西。1844年時,在美國博覽會上,水葫蘆作為一種觀賞性花卉出現,因其鮮豔的外觀而受到各國植物愛好者的喜愛,還被譽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當時,便有很多國家紛紛引進水葫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引入之後各國才發現這一植物繁殖速度十分迅速,甚至常常會因為過度繁殖,對江河湖泊、河道產生了嚴重影響,苦不堪言。而在原產地巴西,因為受到生物天敵的控制,水葫蘆僅以一種觀賞性種群零散分布於水體。
我國引入水葫蘆,並受水葫蘆泛濫成災問題困擾幾十年
中國引入水葫蘆的時間也很早,在1901年時在我們國內便有了水葫蘆引種栽培,現今廣泛分布在長江、黃河流域以及華南地區的各省份。
早先我國引入水葫蘆是以觀賞性花卉為目的,在上世紀30年代時又將水葫蘆作為畜禽飼料引入中國內地各省,並作為觀賞和淨化水質的植物推廣開。然而,由於種植的過程中不小心讓水葫蘆逃逸到了野外地區,便造成了後來全國許多地區的水葫蘆泛濫成災的問題。
由於水葫蘆強大的繁殖能力,但凡有水的地方就能夠快速繁殖,佔領整片區域。它們水葫蘆阻礙水道,影響航運,破壞水源等,水葫蘆所到之處,其他水草便再無生機,不僅給生態環境也給人們生活帶來許多問題,水葫蘆也因此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我們國內南方地區的眾多河流區域,更是面臨水葫蘆泛濫成災的問題,困擾了幾十年時間。
為何時至今日,我們卻很少見到泛濫成災的水葫蘆,都莫名其妙消失了嗎?
想必大家現在也發現了,好像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經常見到大片大片的水葫蘆了。所以,它們是怎麼突然就消失了呢?
其實,當人們逐漸意識到水葫蘆泛濫問題之後,專家們也開始不斷探索治理的方式。傳統的人工打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葫蘆泛濫的情況,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如果沒有將水域中的水葫蘆清理得一乾二淨,要不了多久又會繼續瘋長。
對此,只能依靠科學的力量來搞定了。於是專家們就想到利用機械振滅法和化學防治法來治理。
機械振滅是指採用相關機械剿滅,擴大水體的光照面積,讓水葫蘆不妨礙養殖和航運;而化學防治則是採用化學藥劑,抑制水葫蘆的增生,這些方法都有效地阻止了水葫蘆的大規模生長,也算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水葫蘆的消失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我們國人經過長時間研究攻克,花費了諸多財力、人力、物力才搞定的。由此,引進外來物種真的需要十分謹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