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泛濫成災的「水葫蘆」,現在怎麼都不見了?外來物種再次敗北

2020-08-19 紫俠

十幾年前,大家可能都知道水葫蘆泛濫的事情。但是現如今,我們在江河湖泊裡,卻很少見到水葫蘆的身影了。

資料顯示,水葫蘆最早是作為觀賞植物引進國內的,當時還把它叫「鳳眼藍」,因為水葫蘆會開一種藍色的花朵,的確有些漂亮。水葫蘆原產地是巴西,但是它現在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紮根,成為一種臭名昭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要是有水的地方,不管是熱帶,亞熱帶還是溫帶,水葫蘆都能生長繁殖,一個夏天就足以長出一大片,將整個池塘水面遮得嚴嚴實實。

因為水葫蘆生長實在是太快了,封閉水面後造成水中的含氧量下降,大量魚類會因此死亡,過不了多久水就會變得又黑又臭,成為一片只有水葫蘆的黑暗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水葫蘆不但在湖泊和水塘裡可以生長,在流動性很大的江河中也能生長,甚至會影響通航。

清理水葫蘆曾經是讓人頭疼的事情,但是現如今水葫蘆為什麼變得這麼收斂了?因為我們發現了水葫蘆的許多妙用,它現在已經是一種有用的資源了。

首先,水葫蘆可以作為肥料使用。

水葫蘆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很強,所以有很多氮、磷、鉀等元素富集在水葫蘆體內。現在人們已經學會了將水葫蘆撈出後堆積在一起,經過發酵後就能變成有機肥,水葫蘆還能用來生產沼氣。如果怕麻煩,將水葫蘆直接曬乾粉碎,就能當肥料用了,對改善土壤效果很好。

其次,水葫蘆還能作為動物飼料使用。

作為一種水生植物,水葫蘆本身有許多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十分適合作為動物飼料使用。當然,水葫蘆也要粉碎之後,再加入其它飼料做成混合飼料,餵養雞、鴨、鵝、魚、豬,是一種優質的飼料。現在隨著水葫蘆資源的減少,不少地方甚至還出現了專門培養水葫蘆的池塘。

水葫蘆還能作為蔬菜食用。

這估計許多人都沒想到。其實水葫蘆的花和嫩葉都能直接吃,味道很爽口。用它們可以拌涼菜,也能用來炒菜。現在不少農貿市場上都有水葫蘆可以買到。

最後,水葫蘆還有一定的環保價值。

水葫蘆雖然泛濫成災對水體有害,但是如果是本身就汙染嚴重的水域,水葫蘆反而會起到淨化的作用,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質。現在水葫蘆的環保價值已經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

不知道下一個外來入侵物種會是誰呢?


相關焦點

  • 引入中國百年的水葫蘆,曾在各水域泛濫成災,為啥如今都不見了?
    外來物種入侵事件,雖然我們經常聽說有關國外的物種入侵,比如美國的亞洲鯉魚或者是澳洲的野兔入侵,但中國的入侵物種,很多人可能都不大了解,但有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大家一定知道,它就是水葫蘆。,很多農村地區,會將它當作是飼料,餵給馴養的動物,但如今,似乎很少在我國的水域見到它了,水葫蘆這樣入侵物種,是怎麼出現在中國的?
  • 最苦逼的外來植物:從巴西入侵中國後泛濫成災,如今已幾乎不見
    那麼什麼因素會影響物種平衡呢?中國人是怎麼憑藉智慧解決物種失衡的問題的呢?咱們接著往下看。外來物種的入侵很容易影響物種平衡,如果這些外來物種融入了當地的生物系統和生態環境的話,那麼生態系統還是可以保持平衡的,如果外來物種十分泛濫的話,那麼原有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受致命的打擊。
  • 珠江水葫蘆成災 外來物種入侵致年損失千億(圖)
    ,把江面鋪得如草地一般,讓人驚呼水葫蘆泛濫成災了。這再度敲響了外來物種入侵的警鐘。水葫蘆是在100多年作為觀賞植物引進的「生物移民」,憑藉它超強的繁殖能力,在國內很多水域都可見其子孫,是外來入侵生物的代表,屢屢釀成環境事件。
  • 這種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極大,「水葫蘆」與之相比也不過如此
    很多人可能以為我說的會是水葫蘆或水花生吧?其實不然,今天我要說的卻是另一種水生植物——大薸,又名水白菜、水浮蓮、水芙蓉,不知道大家是否認識?與水葫蘆、水花生一樣,大薸也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而且它的危害並亞於水葫蘆和水花生。在我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大薸高居第3位,僅次於馬纓丹和三裂葉豚草。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水葫蘆」(2月1日攝)。「水葫蘆」原產於南美洲,20世紀初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後作為豬飼料推廣種植,因其大量繁殖,常常布滿整個江河湖面,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陽光不足而死亡,破壞水中生態平衡。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曾經「入侵」中國的水葫蘆,現在去哪裡了?網友:跟我們作對很慘
    導語:曾經「入侵」中國的水葫蘆,現在去哪裡了?如果這個平衡體系中的某一種生物遭到了破壞,那麼原本的生態就會失衡,造成外來物種入侵。相信很多人對於外來物種入侵沒有什麼感覺,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最為我們熟悉的就是小龍蝦了,作為外來物種,小龍蝦曾經在以前河道裡面到處都是,破壞了物種平衡,但是隨著中國人對小龍蝦的「懲罰」,開始了大口的喝酒,大口的吃龍蝦,以至於小龍蝦吃到最後都需要養殖了,這連外國人都沒有想到。
  • 鱷雀鱔——外來物種。生物鏈——人類生存的基礎。
    這種鱷雀鱔是一種外來物種。該小區保安連夜抽水打撈,在幾個人的聯合努力下,這條鱷雀鱔才被抓獲。這條魚體長競大1.4米,體重50斤。專家表示這種魚是原產於美洲的鱷雀鱔,屬於外來物種。我好像還曾經聽說,有人被這種魚攻擊,手上被咬得血肉模糊。這種消息看似與我們無關,只是看看聽聽熱鬧,就無所謂了。其實細想想與我們有很大的關係。
  • 外來生物水葫蘆可治理北方流域水華
    實際上,很多外來入侵的物種,比如水葫蘆,在長江以南都蔓延泛濫成災,但在北京,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北京冬季氣溫比較低,
  • 入侵生物—福壽螺,可能是下一個泛濫成災的水葫蘆
    水葫蘆可能是我們國家外來入侵物種裡最有名的了,不過當下也有許多外來物種又演變成下一個水葫蘆的趨勢,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首先第一個介紹的就是福壽螺。曾今泛濫成災,危害環境的入侵物種—鳳眼藍(水葫蘆)
  • 當年強勢入侵中國的水葫蘆,曾經鋪滿河道,現如今都去了哪兒
    當年強勢入侵中國的水葫蘆,曾經鋪滿河道,現如今都去了哪兒說起入侵物種,大家都不陌生,比如說小龍蝦。小龍蝦可以說是史上「最失敗」的入侵物種,來到中國之後,沒能泛濫成災,卻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人們閒來無事,邀上三五好友便會點份小龍蝦,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談天說地。入侵物種很多,除了小龍蝦之外,還有水葫蘆,前些年關於水葫蘆的新聞比較多,然而近些年來卻很少了,這些水葫蘆都去哪兒了呢?
  • 以前河道上泛濫的水葫蘆,為何慢慢消失了?
    據統計,時至今日,我國的外來入侵物種達到660餘種,其中有71種對我國的生態系統已造成或者具有潛在威脅記錄在《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福壽螺是外來入侵物種也就算了,口感不好,身上寄生蟲多,還容易導致人們感染管圓線蟲病。不過原來國人餐桌上最愛的小龍蝦、牛蛙、羅非魚也榜上有名,是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外來物種入侵重慶!!!
    最近,有媒體報導,「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為此,美國派專家到重慶考察鯉魚消費。消息一出,就在重慶吃貨界掀起軒然大波。網友的調侃固然可以付諸一笑,但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近幾年卻層出不窮,並且危害越來越大。目前,重慶外來入侵生物多達53種,其中最具危害性的有空心蓮子草(水花生)、鳳眼蓮(水葫蘆)、福壽螺等6種。
  • 水葫蘆入侵中國幾十年,威脅河流航運,為何如今卻莫名其妙消失?
    外來物種入侵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國際社會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就常常因為遭遇到各種物種泛濫的危機而焦頭爛額,每年光是處理泛濫成災的物種都要花掉許多精力和金錢。就像我們國家在處理水葫蘆入侵的時候 ,便是如此。
  • 曾經入侵中國的水葫蘆,為何都消失了?網友: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眾所周知,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有屬於它們的一個生物鏈,而如果出現了入侵的外來物種,這個生物鏈之間的平衡,就會因此被打破,像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水葫蘆了。曾經我國的池塘、河流等地區,都出現了大量的水葫蘆,導致很多魚類窒息而亡,但是現在水葫蘆卻很少再看見,基本上都消失了,這是什麼原因所致呢?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互花米草當年引進時,是為了護堤岸的,但是現在已經被引種到其他的地區,包括廣西的北海等,互花米草泛濫成災,影響了當地生活生產,包括影響環境非常嚴重。 水葫蘆也是作為飼料引進,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它做飼料,但是它現在又到處生長,在南方地區長勢非常迅猛,成為了一種「綠色的汙染」。此外還有水花生,也是大面積爆發,已經影響當地漁業生產、堵塞水面交通。
  • 繼水葫蘆之後,又一物種入侵我國,農村近半物種因它消失
    說到入侵物種,這是一個令所有國家都非常頭疼的問題。水葫蘆又叫鳳眼藍,是一種浮水草本植物,一般花期在7至10月,而到了8至11月則是結果的時間。水葫蘆最早原產自巴西,現在已經廣泛的分布於中國長江、黃河流域以及華南各省,喜歡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並且水葫蘆的適應能力也很強。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原本在我國泛濫的水葫蘆,現如今怎麼消失了?
    提到水葫蘆,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生物入侵,我國也是受害國之一,曾經在我國許多水系中都有它們的身影。然而最近幾年來,關於水葫蘆的消息卻越來越少了,許多水系中也不見它們的蹤跡了,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些新長出的個體又可以繼續繁衍,用不了太久,水面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水葫蘆的植株。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守好國門刻不容緩
    #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16種外來入侵物種半數進浙江 嚴重危害生態環境
    中新網3月12日電 杭州愛養花草的人一定還記得去年那場聲勢浩大的燒毀發財樹、巴西木事件,這是由入侵物種蔗扁蛾引起的。蔗扁蛾不僅蛀食發財樹等樹木,也愛啃莊稼,極難殺死,因此,杭州市植檢站不得不在全市收集發病的巴西木,集中送到電廠的高爐裡焚化。  據都市快報報導,外來入侵物種對本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並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